第615章 赏个执政作

第615章 赏个执政作

张方平此番进京也是怀着期待而来,两年前离京时,他方除拜参知政事,官家对他离去依依不舍,甚至不惜与司马光争吵。

但这一番来京时,官家即赐予他对敕,诰,衣,金带和马。

当他满怀希望时,得知王安石大力反对他张方平留京。

张方平心底一沉,这一番面圣时他明白圣眷已失去,从宣徽使的安排即已明白。官家不是两年前哪位官家,如今独宠王安石,也不再需要他张方平了。

而官家听到张方平这句为宰相所忌的话,也是有几分羞愧。

张方平这话也是坐实了官家对王安石的独断专任的允许,官家不由反问朕是真的太专任王安石了吗?

张方平说完之后起身辞别。

张方平大步出殿,但见苏轼李大临等十余名亲信的官员都是侯在殿外,一见张方平抵此纷纷上前。

张方平看了他们笑了笑道:“今日得见陛下,我已是说了我想说了,已经不是白来一趟。”

说完张方平一番如释重负的神情。

苏轼等人面面相觑,这算什么?张方平满怀期待而来,但见了官家后,即被送出京了?

李大临道:“可是有人从中作梗,忌惮于公。”

王安石三个字李大临想了想还未道出。

张方平抚须道:“不要乱猜测,陛下自有圣断,老夫在此与诸位作别,今日就出京赴任了!”

说完张方平一揖,也不用众人相送,即是大步离去。

果真张方平当日就出京,连京师的私宅也没有回,出了都门带着家人离京上任去了。

张方平虽没有苏轼,李大临面前说一句谁不是的话,但是此举已表达了他心中的强烈不满。

张方平一党将此皆归怨于王安石。

到了二月时,王安石迎来了最大的挑战。

韩琦上疏请求废除青苗法!

官家将韩琦的奏疏递给王安石道:“韩琦真忠臣也,虽在外仍不忘王室。朕本以为青苗法利民,没料到害民至如此。这坊郭之民焉配青苗钱?”

官家此言一出,众大臣们都是点点头,这太乱来了,就好比市民也去领了农业救济贷款一般。

官吏为kpi考核,都向郭坊民出借放贷。

众人都想王安石这回没话说了吧,哪知王安石却勃然道:“只要百姓愿意,便是坊郭民又有何不可?”

大臣们闻之都是绝倒。

场中之人都是不解,为何这时候王安石还要坚持认为青苗法没有错。

曾公亮出班道:“只恐怕州县会穷索百姓,连上户也是抑配。”

王安石道:“只要惩戒几个首恶即是,此弊便可扼杀。”

官家沉默不语,这时候御史程颢又以成都青苗法问之,王安石强辩。

但王安石已是感觉到自己越辩,在场的大臣们越是不信服,连官家也被韩琦之奏影响,也不再如以往那般支持自己。

王安石对官家道:“陛下,臣从当初讲学至今已为青苗法进言十几万字,不复再言,但陛下因一封奏疏上不能释疑,如此为舆论所惑,以后变法之事将不可为。”

官家犹犹豫豫地一番,然后道:“但也要尽人言才是。这文彦博,吕公弼都知青苗法不可行,但都没有直言。可是韩琦……韩琦不是旁人,他是三朝宰相,两帝托孤,他所言的不会有假。”

官家说到这里,王安石知道官家对青苗法的信心已是完全动摇了。

官家顿了顿又道:“若百姓苦此青苗法,万一有奸雄挑动……百姓造反。”

王安石道:“青苗法乃赈贫乏,抑兼并,广储蓄,以备百姓凶荒之法。不知道百姓有什么好苦的!”

次日王安石就称疾不出。

官家也后悔当日失言,让司马光拟旨安慰王安石,请他复出。

结果司马光写了圣旨,其中有一句话是‘如今士大夫沸腾,黎民骚动’,暗讽王安石变法弄得四方不安。

王安石看了奏疏后大怒,上疏辩解。

官家看了知道是司马光搞得事,但他只能出来自己背锅说是朕看没仔细奏疏的话,朕没有责备你的意思。

这次他没有请司马光拟旨而是让吕惠卿到王安石府上传达口谕。

但这一次王安石却似铁了心一般,坚决不起复视事,然后请求外放至江宁任官。

这一下子,朝中才知道王安石不是负气,而是搞真的了。

此时据王安石拜参政不过一年。

官家见王安石撂挑子也是有些生气,于是便索性启用司马光为枢密副使,还派人故意上门问王安石的态度。

王安石说司马光是旧党旗帜,此人一旦用了,则变法之事以后休提。

官家也来了性子,你王安石即不要朕用司马光,那么朕偏要用。

真当朝廷没有你王安石就玩不转了?

居然敢矫情不出,那么朕便用与伱不和的司马光取而代之。

官家下旨后,哪知司马光也拒绝了枢密副使的任命。

司马光还回复官家说,只要陛下能罢去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均输等法,如此就算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

官家看到司马光的奏疏,几乎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官家见王安石不出,司马光也拒除拜不由大怒,心想朕亲政三年了,没有你们二人,难道还真玩不转朝政么?

于是官家令曾公亮,赵忭等商议罢免青苗法。

结果这青苗法上马容易,但要如今在全国推广开来,要骤然罢之也不容易。

青苗钱都已经拨下去了,你官家一句话要我等改,怎么改?废除此法后,老百姓不还钱怎么办?

于是中书议论了好几日,也议不出个章程来。

官家是彻底暴走了,当夜急宣章越,吕惠卿二人进宫。

章越正在家中睡得好好,突然中使宣诏让自己进宫,着实是吃了一惊,还以为官家得了什么病,就如同仁宗,英宗皇帝一般。

当即章越火急火燎地往宫里赶,正好遇到了吕惠卿,他也不知什么事也是与自己一般茫然地往宫里赶。

等到了殿中,二人却见官家一脸怒气冲冲的样子,满眼都是血丝。

官家一见章越,吕惠卿二人便道:“你们二人便给朕给草拟改作这青苗法,事情办好了,朕赏给你们执政作!”

章越,吕惠卿闻言吓了一跳,这是啥?

咱这就取王安石,司马光而代之了?

早知如此咱们还争来争去的争个啥!

(本章完)

第221章 考场夜雨第338章 汴京买房记第430章 政坛常青树第649章 辞君第732章 师兄弟第978章 权臣奸臣第285章 御论第1021章 两面夹攻(两更合一更)第967章 辽道宗第985章 辽国震动第337章 强干之法第540章 见皇帝(两更合一更)第984章 耶律宏第495章 为之计深远明日更新第213章 行卷第307章 月影第336章 见王安石第737章 面君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540章 见皇帝(两更合一更)第866章 所言极是(两更合一更)第697章 步步为营第666章 岳父侄儿第682章 封赏第276章 殿试第647章 大宋伯乐第832章 质疑与肯定第17章 山间岁月第37章 二哥下落第1015章 进退又何妨(两更合一更)第394章 急变第737章 面君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297章 期集三第670章 将帅分歧第54章 饶我狗命第988章 参知政事(两更合一更)第991章 太后与官家(两更合一更)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733章 独乐园第420章 有钱人家第739章 赐宴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52章 牧笛第109章 琴声第164章 俯视第837章 仁宗留给陛下的宰相第72章 食店第699章 二将争功第525章 衣锦还家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716章 借机生事第142章 宴集第673章 大战第1045章 农妇和牛(两更合一更)第176章 阶级第602章 决定第718章 班底第749章 九辞学士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379章 心底话第30章 用六第708章 成事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508章 儿臣想出来的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104章 醉汉第1052章 山头第829章 长风破浪第492章 除裳第635章 学士院试第314章 六论第165章 信约第521章 人间随处有乘除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163章 恩惠第456章 王韶第788章 城下第991章 太后与官家(两更合一更)第715章 都是来分功的第744章 左右第769章 名覆金瓯第877章 章吕分歧第738章 既济未济第724章 深入险地第261章 御览(第二更)第826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682章 封赏第906章 古渡题诗第231章 鹿鸣宴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订阅)第325章 圣意在谁?第32章 学霸第1032章 闽地一寒门第903章 王安石复相第347章 兄弟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