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初出茅庐

第667章 初出茅庐

而此刻庆州城内。

韩绛并不身在城中,他几乎遭到了挟持,只能匆匆离去。

为何遭到挟持呢?

因为韩绛欲杀庆州守将广锐都虞侯吴逵,结果其部众人人怀刃,欲在韩绛出行时挟持行刺于他。此事被韩绛发现,以至令他仓促离开了庆州城。

眼下庆州城内是庆州知州,宝文阁待制,兼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王广渊在此坐镇。

王广渊曾任河北转运判官,当初苏辙在三司条例司时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王安石采纳了苏辙的意见说再考虑考虑。

结果王广渊听说有这青苗法后,当即自作主张在河北率先推行青苗法,河北转运使刘庠不散青苗钱,这二人在皇帝面前打起了官司。

王安石支持了王广渊。

王广渊也因此接替在与西夏之战中大败的原庆州知州李复圭,成为知庆州,兼环庆路转运安抚使,馆职从直龙图阁升作了宝文阁待制。

夜里王广渊正与左右二人商量如何处置吴逵事宜,这二人分别是范纯仁和章楶。

章楶经章越举荐,如今出任宣抚司书写机宜文字。

而范纯仁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罢同知谏院之职,但韩绛与范纯仁关系很好,于是上疏请调范纯仁为宣抚司判官。

此事令王安石非常的生气,曾将韩绛的命令退了回去。

但最后经过波折,范纯仁还是到了宣抚司出任判官。

三人坐在一起商议如何处置吴逵,

范纯仁便道:“宣相此人我是了解的,他一贯是乐善疾恶出于天性,当初为谏官时雷厉风行,从来不有所避讳,因此他的论奏有时候有理有时候不在理,我读之皆知宣相其心本出于忠义,感激而为之从来不说什么。”

“如今吴逵也是如此,我觉得此事处置,宣相确实草率了。庆州蕃军与汉军对立并非一日两日,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王广渊道:“可是兵变之事,实难允许,宣相刚拜为昭文相公,当今文臣之中无人更尊贵于他,结果却为一群乱兵差一点便行刺挟持,王某身为帅臣实难以向朝廷交待。”

“再说庆州兵素来骄悍,之前荔原堡时差一点便勾结羌人造反,如不从严从重处置,如何可以安抚人心。”

“那么计将安出?”

王广渊道:“可以令赵余庆率八千蕃军入城,将广锐军全部屠戮!”

范纯仁闻言色变:“以蕃军屠杀汉军这等事如何为之?”

王广渊心道,这范纯仁便是心肠太软了,一派书生见解。他道:“不到万不得已时,可以虑之。”

范纯仁摇了摇头道:“不可,事情未显露,绝不能无辜杀害这些士卒。”

一直不说话的章楶亦道:“范公,我也主张立即平叛,至少要将闹事的士卒先卸了兵器,如今啰兀正在大战,此刻绝不能后院起火。”

范纯仁摇头道:“有我一日在,绝不可如此,重用蕃人屠戮汉军,此事简直骇人听闻。至于卸了兵器,也是丧失军心。”

就在这个时候,外头禀告道:“陇州判官章直有要事求见!”

听到章直来了,章楶有些意外,他不是在陇州作官呢?怎么突然到这来了?

范纯仁听说是章直眉头一皱,没错,他不喜欢章直,尽管没有见过面,但是他是吕公著的女婿。

吕公著又是吕夷简的儿子,吕夷简与他父亲范仲淹是不共戴天的政敌。

所以范纯仁对章直也没好感。

范纯仁问道:“什么事?”

“对方不肯说,只说要求见几位。”

范纯仁道:“神神秘秘的,岂有说见就见的,太迟了,明日再说!”

章楶道:“范判官见一见也无妨,说不定真有要事呢?”

……

章直抵达房内,王广渊也知道章直的背景,不过他如今是王安石的心腹,别说章直,连吕公著的面子也不卖。

王广渊淡淡地问道:“什么事?”

章直道:“我为广锐军都虞侯吴逵伸冤而来!”

范纯仁一听皱眉道:“这便是你深夜来此的原因?”

章直道:“正是,若不释放吴逵无罪,则庆州必有一场大乱。”

范纯仁道:“你一个外州的签判,又如何知本州之事,又如何竟敢危言耸听。”

章直当即将他在军营里打听到的消息如实说出。

原来是韩绛误听了蕃将王文谅之言。王文谅之前吃了败战,结果将广锐军与其他蕃军的战功夺为己有,反而将过错推给吴逵他们。

韩绛听信了王文谅之言,将吴逵下狱。

如今广锐军士卒愤愤不平,正联络其他各堡的戍卒造反呢。

范纯仁道:“此为一派胡言!”

王广渊摇头道:“不论此事是不是真的,便说王文谅如今正在军前效力,正为朝廷出生入死,而吴逵却安居在后。”

“若是赦免了吴逵,反问罪于王文谅则前方军心不稳,朝廷夺取横山一战失利,当如何是好?”

王广渊其实知道吴逵何尝不屈,但如今出兵啰兀城的大多都是蕃军。

安抚下王文谅,也是安抚前线蕃军的军心。

章楶也道:“章签判有所不知,这一次为了出兵横山,各州的府库都空了,连原先配给汉军戍卒的给养和月钱,都拿出赏赐给了蕃军。”

“如今整个朝廷都在盯着横山,整个宋夏之战的成败在此一战,无论吴逵是不是委屈,但此刻不是伸冤的时候。”

范纯仁也是点了点头。

原来对错不是最要紧的!

章直道:“若是广锐军与诸堡戍卒,真的乱了如何?”

王广渊则道:“不授甲便不怕他们乱。”

章直道:“如今人心如沸,真要乱,授不授甲都是一样的。”

“大胆!章签判你一个外州官员,怎敢乱言本州以及宣抚司的事?”王广渊斥道。

章直看向范纯仁,王广渊,一个是名满天下的范文正公之子,一个则是一路安抚使,手握重兵,位高权重。

二人身份地位都远在章直之上。

但章直没有丝毫退让看着二人道:“下官便问一句,若是出了事,伱们谁来担之?”

范纯仁,王广渊都没料到一个小小签判居然如此愣头青。

王广渊道:“好胆,就算令叔在此都不敢与我等这般说话?一个签判凭着什么?”

章直指了指天道:“凭得是天地良心!”

(本章完)

第47章 论文第460章 弹劾任守忠(第二更)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844章 入朝相争第460章 弹劾任守忠(第二更)第109章 琴声第399章 伯乐欧阳修第46章 周礼和仪礼第795章 三道营墙第224章 表白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630章 天子之恩(两更合一更)第373章 知经筵第74章 饭钱第504章 似曾相识第113章 入汴京第71章 苟富贵勿相忘第928章 尴尬的沈括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965章 你回去和辽主交待吧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551章 分歧第978章 权臣奸臣第534章 知人之难第414章 入股第384章 我不愿作官家第875章 女色第654章 白云楼赋(第一更)第356章 新婚燕尔第283章 平边策第1057章 今之国是乃伐夏(第二更)第941章 分歧第105章 离别第37章 二哥下落第985章 辽国震动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两更合一更)第226章 尽心第575章 臣附议第80章 莫欺少年穷第455章 人才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种智慧(两更合一更)第591章 荐人第226章 尽心第845章 相互试探第546章 又在使绊子第690章 经营第488章 泽国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599章 越次召对第857章 齐家治家第97章 翻山越岭第533章 吕家提亲第225章 放榜第859章 支持或反对第247章 考试政策第154章 买卖第48章 寒门之难(第一更)第392章 改变第488章 泽国第507章 梯子没了第183章 二三事第126章 万万没想到第300章 官职第282章 上巳第223章 圈子第603章 天子幸学第593章 主政太学第567章 论王安石第697章 步步为营第824章 治蕃策论第566章 苏氏兄弟第856章 回府第298章 有钱故而任性第418章 董事会第409章 贪婪第251章 梅香第194章 看人第330章 文运昌盛第941章 分歧第300章 官职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荐第495章 为之计深远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61章 二哥中进士了(求订阅)第349章 学到了第214章 大佬的论断第664章 首战告捷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368章 开封府实在暗无天日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118章 真先生第341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113章 入汴京第281章 等次第868章 事先第509章 皇太子第241章 执牛耳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