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平河湟策

但见蔡京道:“如今朝廷要包打兰州,又要远袭兴,凉二州,方寸颇乱。”

章越听了深以为然,王中正与自己翻脸,其实源头还是在官家在那瞎指挥。这边刚打了河湟,那边又打西夏,好似挥舞榔头,这边敲一下,那边敲一边。

这也是上位者的通病,自己没有亲临一线,故而常做出不合实际的误判。

但上位者往往不觉如此,反而总有等自己掌握全局的考量,从谋天下的角度来谋一城,从谋万世的角度来谋一世,而视下面的执行层为鼠目寸光,畏惧于眼前的困难,不肯执行命令。

蔡京道:“大帅,咱们在幕中必须有一个通盘的考量,切不可盲目随着朝廷走。”

徐禧道:“大帅咱们可以启奏,在黄河铺设浮桥,学伐吴之法不可为之,用兵当争于上游,再以高屋建瓴之势向下搏。”

“兰州之上游在于河湟,河湟一日不可操之我手,不可轻言伐夏。”

章越欣赏地看了二人一眼,道:“说得对,由西向东攻,由上取下,自高向低,此乃古往今来夺大势的不二之法。”

蔡京道:“大帅,鬼章和冷鸡朴乃董毡左右手,如今我们已斩鬼章,如同断了董毡一手,只要稍一胁迫,董毡必降。到时候我们据河湟上游之势,再由西往东打,便好比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眼下董毡稍惧,我军又去与西夏打,无论胜败都是消耗实力,一旦董毡缓过这口气来则前功尽弃,只要我们在奏疏里将此说清楚,陛下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与其两方都是落了个差评,倒不如咱们一句坏话不说。

写到这里,章越临篇一叹,即便此疏上去最后落个不切实际的书生之名,但当朝宰相,当初谁不是个书生了?

这攻取之道,由易而始……

章越写毕后,当即离座。

书生论国事,往往不切于实际,这话章越写来,即是臣子的谦虚,也是臣子应尽的本分。

徐禧,何灌都将目光看向正在灯下奋笔疾书的章越。

本来章越是打算弹劾王中正的,但如今有了这个平河湟策,章越觉得格局一下子打开,与一个宦官争个对错,就好比与泼妇对骂一般,自己就算骂赢了,也没什么光彩的。

而听取了众幕僚议论后,章越也是耗了一宿,此刻东方正露出鱼肚白。

蔡京等人当即上前饱览全文……

草原上特有的大风,正掠过熙州城,发出呼呼的声响。

咱们直接摊开了与皇帝谈最核心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整个熙河河湟战略布局和规划。

经过与众幕僚们经过一夜的商议后,众人都是口干舌燥,蔡京眼睛通红,蔡卞嘴角都裂开了,徐禧咕嘟咕嘟地喝着茶水,吕升卿,邢恕二人在一旁打起了盹,至于第一次参与这等涉及军国大事讨论的何灌则是又紧张又兴奋。

从谁对谁错上升至全局的角度考量,这就是格局。

……

众幕僚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个清楚。

蔡京推了推蔡卞,蔡卞也察觉了。

章越则是没想这么多,只是心无旁骛,八风不动,落笔于无声,但隐见惊雷于文字间。

章越深深地吸一口气,将今晚的议论在脑中稍稍过了一遍,然后凝神提拔书之……

朝廷在执行战略时,可以麋鹿兴于左而目瞬,但自己必须坚持自己战略计划。

自己从束发读书,再到如今至方面之任,万幸的是这点书生报家国的热忱从未变过。

以往这些堪称是庙堂之论,如今能列席其中听闻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才讨论这些,这是何等令人激动之事。

对河湟则攻,对西夏,契丹则守,先后次序,攻守之势万不可错。

章越此刻是一点睡意也没有,他定了定神,铺就纸张提笔唰唰地写上‘平河湟策’几个大字。

这时黄好义正在门外,本是要进来问一问是否用早饭了?

但黄好义却给蔡京推了出去。

章越文思敏捷,不多时千余字的文章已是书就,临最末时章越写到……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

蔡京知道章越开始写给天子的札子了,近半年多来,经略府的文书都经过蔡京起草。

蔡京心道若自己是章越,当如何写这一封给天子的札子呢?

如此王中正即便把自己的罪名罗织得比南山之竹还多,也是不怕了。

章越与蔡京等人商议后,打算以熙河,河湟全盘局势的考量写了一封札子给天子。

札子的名字就为‘平河湟策’。

这个时候谁不会想到饱腹二字,饭以后吃的机会多的是,但人生与国家的命运往往抉择就在这么呼吸之间。

蔡京正在踱步,突见章越已是坐下,第一时间想走过来,但又怕打断了章越的思路便停在一旁。

自灭鬼章,降木征后,整个西北的战略问题,甚至以后整个国家的战略资源配置到底如何展开,咱们就如今摊开了一切与皇帝彻底来谈谈。

蔡卞言道:“不错,如今当尽快与西夏议和,甚至诈以两家百年太平许之,只要能断绝董毡之援,使两贼不合,则逼降董毡大有希望。”

章越写到这里,已是额上冒汗,众人也是有几分心焦,可以说整个熙河路以后何去何从便在这一张薄薄的札子上了。

平河湟策的核心,就在于昔太祖皇帝取天下,先南后北、先富后取,先易后难!

他们所言在章越心底早就一番计较,不过经他们说出后,自己的思路更是清晰了。

先木征,后董毡,全取河湟后再以倾国之力灭夏,这是自己当初离京与天子的全盘计划,堪称王韶所拟的平戎策续。

蔡京看了一半,猛地抬起头。论及写文章,眼前这位才是自欧阳修后,当世可称第一流的大宗匠,自己果真还是差得远了。

蔡京读完不由自惭形秽,他初时还为章越与王中正闹翻而担心,但如今想到王中正这等人给他提鞋都不配。

看着章越临轩沉思的样子,蔡京心想,千载以来,我华夏虽多有王中正这等小人作梗,但每逢危急之时,总有一二俊杰站出,立为中流砥柱。

此平河湟策一出,熙河已安!

第90章 策问第990章 入京(两更合一更)第713章 抓人第935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137章 府元第194章 看人第376章 好朋友第944章 探病第539章 师生第1008章 权势赫赫第563章 蹀躞带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174章 老师的话第817章 市易所第724章 深入险地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乐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85章 这个人已经疯了第765章 这个人可以用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2章 押司上门第688章 霜筠雪竹钟山寺(两更合一更)第9章 孟子第119章 欧阳修府上第650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第362章 太常因革礼第371章 经筵第828章 叛乱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205章 凭信(感谢kown1书友的盟主)第219章 入场第534章 知人之难第43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390章 圈套第98章 建阳(感谢~~爱啊!~~双盟,)第901章 出外(两更合一更)第335章 选房第309章 士别三日第156章 客人第312章 良人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989章 衣钵(两更合一更)第237章 团圆第920章 执政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589章 替手之争第536章 深宫大雪第990章 入京(两更合一更)第628章 章卿几岁?第539章 师生第343章 下聘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700章 国恩私恩第374章 执经第37章 二哥下落明日更新第696章 出战第195章 吴大郎君第963章 辽国的谋略(两更合一更)第663章 底气第691章 盐井第830章 平洮州之战第328章 授等第100章 险峰第825章 名将来投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675章 擂鼓第913章 如何斗争明日更新第1034章 重开天章阁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31章 暖秋第917章 入京召对第637章 夫妻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750章 商量第182章 章越的决定第619章 天下绝不可无参政第584章 安居平乱第274章 议亲第127章 说亲第242章 玉簪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915章 投机(第二更)第963章 辽国的谋略(两更合一更)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384章 我不愿作官家第172章 成例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917章 入京召对第484章 翁婿联手第943章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第133章 托付第410章 你这缺人吗?第1000章 灭夏之志(两更合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