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规战役(第三更)

土木堡战事,并未到一触即发的地步,双方主帅沈溪和火绫都在尽量避免开战。

沈溪不会主动出击,而火绫则不会主动发起攻城,都在等对方先有所行动。

在这次战事中,明军明显落于下风,虽然有土木堡作为屏障,但城中却无法补充水源,这跟当初在南澳岛一战的情况相似,只是如今沈溪作为防守的一方,很可能会最终饮恨土木堡。

但战事尚未开启,战局走向是个未知数,沈溪连夜组织人手在城塞中开凿水井,而城中难民开始鼓噪起来,本来就是背离家园一无所有的灾民,此时突然处在明军和鞑靼的夹缝中,他们已经聒噪着要出城,浑然不顾外面虎视眈眈的鞑靼骑兵。

胡嵩跃抢水失败回来,心有不甘,向沈溪抱怨道:“大人,难民出城对我等或许是好事,可让步兵夹杂在难民队伍中,鞑靼人兵马数量不多,如果我们裹挟难民发起突然进攻,或许会一战功成!”

沈溪听了半晌,没听懂胡嵩跃得出“一战功成”这个结果的逻辑是什么,让步兵混在出城难民队伍中,就一定能得胜?

沈溪此时正在监督开凿水井,虽然已过了凌晨,但沈溪了无困意,小命都快没了,睡觉已是无关紧要的事,沈溪年轻气盛精力本来就很旺盛。

沈溪道:“胡将军,就算你说的有几分道理,本官也不会允许城中百姓出城。西北之战,重在安民,让百姓做挡箭牌,这可是我大明将士应该做的事情?”

胡嵩跃脸上带着几分惭愧,行礼道:“大人说的是,末将出师未捷,请您降罪!”

沈溪道:“与其计较你的罪过,还不如清算一下我派你出城抢水的失误……谁也未曾料到鞑靼人对土木堡周边地形如此熟悉,如今水源被断,只能努力找水,否则土木堡将成为死地。”

“这里几十年前发生过什么,胡将军你不会不知晓吧?”

原本胡嵩跃等人对土木堡不太熟悉,可在听了军中诸多传闻后,他们已经明白,当初英宗就是在这里被俘,瓦剌人也是在这里打败大明数十万大军,现在他们已知晓城内没有水源,不用几天就会自乱阵脚,这个时候终于弄明白为何鞑靼人只是在远距离围城而不发起攻城……

胡嵩跃额头全都是冷汗,这比之前他遭遇鞑靼骑兵突袭还要觉得恐怖,赶紧劝道:“大人,您赶紧拿个主意,城中无水,若不能两三日内挫败鞑子兵马,撤回居庸关,恐怕……我们将因缺水而失去战力,后续鞑子人马也会更多!”

沈溪道:“好消息是,鞑靼人目前主攻方向必然不在我们脚下的孤堡,而是我们北面的宣府,又或者是外长城的哪座关隘。坏消息是,我们现在只能被动挨打,城塞出不去,我们还要兼顾这城堡内上万百姓的吃喝拉撒。”

“若鞑靼围城的兵马不在这两三日攻城,我们很快就会陷入无水可饮的境地。现在我们只有火炮和火铳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但鞑靼人对此有所防备,后续战事将不会如我们所愿!”

空有佛郎机炮架在城头,可鞑靼人就是不主动来攻城,这才是让人郁闷的地方,鞑靼人把城外所有道路都控制了,沈溪在城内驻守人马又不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往哪个方向突围,都敌不过鞑靼人。

或许鞑靼人要分兵驻守四面围墙,但土木堡狭小,而鞑靼兵马全都是骑兵,一人两马到三马,机动性极高,而沈溪这边即便靠优势兵力从一个方向突围成功,鞑靼人也会在极快的时间内驰援到位。

正面战场相遇,沈溪所部获胜的几率近乎于零。

这会儿沈溪已经顾不上去想怎么突围的问题,重点是要找到城内潜在的水源地,如今的储存用水只能坚持两天,如果找不到水进行补给,意味着两天后城内将陷入缺水的困境。

沈溪对胡嵩跃吩咐:“传令三军,在没有发现水源地的情况下,城内所有将士一律不得用干粮果腹,免得口渴!”

胡嵩跃有些不满:“大人,这口中干渴就很难受了,难道还要让肚子一直饿着,受两份罪?”

沈溪道:“这不是两份罪,是进食尤其是进干粮必须伴随用水,按照我的吩咐传令,不得有违!”

胡嵩跃听得不是很明白,但还是依言去了,等他走远,回过身看到沈溪还在指挥士兵连夜凿井,便感觉死神降临。

胡嵩跃心道:“若之前听从沈大人吩咐,往城南十五里外抢水,或许不会遇到鞑靼骑兵。下次再想找到那么好的突围机会,不知要何时!”

原来之前沈溪让胡嵩跃出城抢水,胡嵩跃带着两百骑兵想逃逃跑,结果刚上官道不久就遇鞑靼人的骑兵,这才落败,若他老老实实按照沈溪的交待,摸黑前往尽是荒野的城南抢水,或许可以在鞑靼人反应过来前将水送回城里。

胡嵩跃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沈溪对土木堡周边地势了如指掌,还是换不来一场战事的先机?

……

……

沈溪在备战,火绫也在备战。

鞑靼人一向擅长打平原地区的正面遭遇战,但当火绫发现沈溪很可能会坚守不出后,她担心沈溪会选择突围,所以她采取明人一向喜欢用的战略,就是在土木堡往各处官道的路上设置陷马坑和绊马索等物,阻住明军撤兵的路线。

火绫比普通鞑靼人思维更开阔,采用明军中一些合理的手段,用到鞑靼兵马的作战中,颇见成效。火绫对自己信心十足,认为沈溪这次属于瓮中之鳖,只要城中断水,要不了三天时间,沈溪兵马就会不攻自破。

现在唯一要防备的就是沈溪领兵突围。

火绫觉得自己取得这场战事的胜利并不困难,唯一可虑的是如何才能生擒沈溪。

“如果生擒不了,杀了他未尝不可,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藏起来?如果他会飞天遁地,那就坏了!”

火绫以前听说过中原人中的智者通常都会一些邪术,比如说什么猪哥亮,可以呼风唤雨,还有个什么牛伯温,可以观地气斩龙脉,她本来不信,但传这些话的人多半都很笃定,信誓旦旦表示确实有这种人,久而久之她也就相信了。

火绫不能确定沈溪是否具有这种神通,甚至在她心中,宁愿相信沈溪真有这本事,因为这能让她心里好过一些:

“沈溪不是靠他的才华和智慧取得弘治十三年的胜利,而是靠一些鬼神之力,如果我们鞑靼人也会,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明人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

……

……

同样是二十三日夜,京师,紫禁城,文渊阁。

这天谢迁在家中吃过晚饭,便回到皇宫值夜,刚进入文渊阁,就见到李东阳在批阅奏本。

平日轮值换班时,李东阳通常都是迟到早退,谢迁从来不跟老友计较,这次难得遇到李东阳居然等到他到来还没走。

“于乔,这都快上更了,宫门已经关闭许久,怎才到内阁值守?”李东阳面带怨责之色问道。

谢迁迟到被抓了个现行,有些不好意思,道:“今日家中设宴,不知不觉多饮了几杯,小寐后方才入宫。”

李东阳微微颔首:“军国大事要紧,此等时候,还是莫贪杯为宜。于乔,这里是西北刚过来的几分奏本,你看过后,拟好票拟连夜送往司礼监!“

之前谢迁还对老友“体谅”心存感激,这会儿谢迁心里略微不爽,你李东阳留在文渊阁,手里拿着重要的战报,居然不亲自批阅,非要等到我来让我完成?那你守在这里算什么意思,监督我做事?

还要连夜送去司礼监,那是多重要的战报,莫不是西北战端又开启?

趁着李东阳没走,谢迁将奏本拿过来,详细看过,发现战报大多很普通,基本是太原、大同镇的公文,表示周边风平浪静,请京师安心,只是其间多了份宁夏卫奏报遇到鞑靼主力的急报,这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之前鞑靼主力的消息,久未出现在西北各边塞要隘发往京城的战报中,此时突然见到,不由让人一惊。

“于乔如何看待此事?”

李东阳发觉谢迁拿着宁夏卫的战报皱眉思索,不由好奇地问道。

谢迁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既然发觉北夷主力西进,不若趁势收复延绥各城塞和要隘,此奏本应尽快呈递陛下。可有跟司礼监打过招呼?”

“嗯。”

李东阳点头,“已跟萧公公知会过,稍后他便会亲自过来,我三人先商定好我再出宫。后面若再有关于鞑靼中军动向的战报传来,就全靠于乔你了!”

谢迁苦笑不已,他本想说自己精力不够,不可能天天晚上熬夜,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自问在很多事上要求助于李东阳,如今李东阳老来丧子身后事没个着落,他只能尽量体谅这位老友。

很快,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出现在文渊阁。

萧敬显得很紧张,听闻西北战事有变,他生怕是战败的战报。等得知是宁夏卫遇到鞑靼主力,他连忙问道:“宁夏卫可有失守?”

“并未失守!”李东阳道。

谢迁仔细看过题本,点了点头道:“暂且不知,但若有失守,后续会有详细奏报传来!”

相比之下,萧敬更愿意采纳李东阳的回答,因为他若连夜进献战报给弘治皇帝,必然要面临同样问题,若由他自己来说,无论说对说错都可能会有过错,但若是“转达阁臣之意”,那他就可以不用背负任何责任。

有什么事,那也是“李大学士说”云云。

萧敬欣慰地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啊,现在鞑靼主力方向基本确定,也是该收复失地了……西北这半年内战局多舛,该消停一下,两位阁老,若来日面圣,一定要记得跟陛下说及啊!”

************

ps:第三更!

中午省作协打电话来叫去开会,天子只好参加,等下午开完会回来已经是六点,吃过饭码到现在终于赶出一章!看在天子如此勤劳的份儿上,大家来一波订阅和月票鼓励!

第二三五七章 谁之错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点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二〇〇一章 总有抢戏的第九二三章 书献的不是时候(第四更)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么简单(第三更)第三二八章 连环计(上)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一七七五章 两方应对第一九四三章 长见识的谢迁第一四五章 稚子无邪第四九六章 预留乎?(第九更)第一一五〇章 兵临第三五九章 入太学读书(第六更)第三五〇章 捷报(第七更)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职?(第五更)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无战事(第一更)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二三一章 狮子大开口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锁的消息第一六一〇章 自寻出路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实则高升(第四更)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这是个问题第一九四六章 横征暴敛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四七五章 李公断,墙头草(第三更)第六十九章 扮猪不吃虎第一〇三六章 回绝(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二八章请女工第三七七章 阴晴不定女儿心(第三更)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阴谋第二四九一章 将巡第一四二五章 将计就计第二〇七六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吊唁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二三六七章 升迁第二四八五章 选址第九十六章 惠娘的牵绊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二二八章 京师之乱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买卖(上)第二三九七章 后知后觉第一九一九章 杀沈之厚第三五九章 入太学读书(第六更)第一〇六四章 狼狈为奸(第一更)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袭击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一四一九章 纷争第一七三一章 面见太后第二一九章 心服口不服(第六更)第一五三二章 计较第八一二章 谁跟你讲道理(第一更)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过第一七六二章 损招第一二五二章 决战在即第一九〇九章 时间差第一〇二八章 学问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一六六七章 多说无益第二一七四章 王帐定兵第二八二章 院试第二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难移第六五三章 小丫头不懂事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礼第四〇一章 礼部会试(第十一更)第五七一章 妾的问题(第七更,贺盟主)第一二五章惊魂旅途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国威(第二更)第一九九五章 善待第八十五章 情怀如诗第一二八四章 奉调入城第二五一四章 一层转一层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一〇五八章 避战(第三更)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一〇二五章 龙颜大怒(第一更)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争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一四八九章 马九为帅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变化第七十三章 老爹的秘密第二二一四章 让你过河第一二四七章 先胜一场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一九一六章 借势而为第一六一四章 误打误撞第二一七章 我与士子共存亡第一八三六章 韶华易逝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亲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