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七章 总有人情世故

沈溪要走,都司衙门上上下下都出来相送。

苏敬杨为沈溪一一引荐,沈溪微笑着点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几乎是前呼后拥中,沈溪走出都司衙门的大门。

都司衙门前的大街上,簇拥了很多人,老百姓听说朝廷派了一位在与鞑靼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少年总督到湖广来上任,恰好现在总督大人出巡,他们便想看看少年总督什么模样,究竟何德何能可以总管湖广和江赣二省?

沈溪一身朝廷二品大员的常服,很多百姓远远地看到少年总督与都司大人的装束差不多,同样是黑色的乌纱帽、红色的团领衫,略感失望,却不知仅仅二人胸前的补子图案,便代表了身份地位的高低。

文官一品二品的补子为仙鹤、锦鸡,武官一品二品则为狮子,沈溪和苏敬杨虽同为正二品,但沈溪的地位远在苏敬杨之上。

等沈溪来到外面的大街,奉调前来维持治安的官兵以及围观百姓,均下跪迎接。

对于普通官兵以及老百姓来说,沈溪算得上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湖广、江赣两省没一人比沈溪的官职更高。

以后若遇到什么冤假错案,又活着是军队闹饷,又多了一个可以伸冤的地方。

为了保护沈溪的安全,都司衙门调拨了两百多士兵随同保护,这些士兵都是从崔涯的武昌左卫抽调而来。

在回总督衙门的路上,崔涯凑到官轿前,向沈溪大表忠心:“沈大人,您在湖广期间,有要用人的地方,只管跟卑职提及便可,卑职一定按照您的吩咐办得妥妥当当……”

顿了顿,崔涯又补充道,“当然,这也是苏指挥使的意思!”

沈溪微微点了点头。这趟出来,他明显感觉自己受到的礼遇跟以前他在东南沿海三省时截然不同,可见自己在朝中的地位确实是有了明显提升。

杨文招、沈永祺和马九跟在沈溪身后,他们现在属于督抚衙门的人,严格来说算是督抚亲兵。

沈溪透过轿子的窗口,对崔涯说道:“本官履任后,本想到各处好好视察一番,但又不想太过张扬……以后关于都司衙门、武昌左卫的事情,本官让标下将领马九跟你们接洽,没问题吧?”

说完,沈溪把马九叫过来,介绍给崔涯认识。

崔涯听到这话,仔细打量面带坚毅之色、颇有武将做派的马九,稍微有些迟疑,因为他无权决定总督衙门跟都指挥使司衙门间的事情。但崔涯脑子不笨,很快便反应过来,抱拳行礼:“一切听从大人安排!”

即便回去跟苏敬杨说了,也属于例行打招呼,苏敬杨压根儿就没有任何资格,敢于反驳总督沈溪的意见。

崔涯自己不想背负责任,只能先牢牢记住马九的相貌,以便回去后跟苏敬杨汇报。

马九不知不觉,就成为沈溪在军队的传声筒和代言人,此时他依然懵懵懂懂,根本就没意识到权力有多大。

距离总督衙门尚有一条街,沈溪透过轿子的窗子,远远看到有人在衙门口等着,这次前来拜访的官员,沈溪认得,昨日黄鹤楼宴请此人也出席了,但因有布政使司官员以及地方士绅列席,显得不是那么起眼。

此人便是武昌知府黄铭。

黄铭乃弘治六年进士,当过两任知县一任通判,一直郁郁不得志,即便去年升迁到了知府,也不幸地做了附郭省城的知府。

黄铭年过五十,脸上的皱纹很少,看起来精神头不错。

黄铭身后跟着几名官员,都算是武昌府的父母官,其中就包括江夏知县周致。

周致跟沈溪是同年进士,在京城候缺几年,终于获得江夏知县的官缺。

沈溪无奈地叹了口气,省城的文官刚拜访完,接下来就轮到地方官前来拜访了,总之他这个督抚的日子不轻省,倒不是说公务繁忙,而是忙于接待。

……

……

沈溪早前派云柳和熙儿负责跟武昌府衙、江夏县衙接触,方便了解武昌府以及周边府县行政和治安事宜,倒不是说他要多管闲事,而是不想闭目塞听。

或许是武昌知府错误估量了沈溪派人前去接洽的目的,以为沈溪是不满意知府衙门对新任总督的怠慢,赶紧带上同知、通判和江夏知县周致一起过来。

之前黄铭在黄鹤楼赴宴便知道沈溪不收贿赂,所以他这次前来什么礼物都没带,却带来大批官员,主要是为沈溪充脸面,好像是表态:您老若需要人手帮村,知府和知县衙门责无旁贷,我们这些地方官员都是您的下属,尽管调遣。

这就属于送人情。

这会儿又有许多老百姓闻讯前来围观,被武昌左卫官兵死死地拦住。

但百姓就是爱凑热闹,人越聚越多……知道新总督上任,大家伙儿都跑来凑热闹,生怕看不到总督大人少了谈资,成为人生憾事!

沈溪在一众府县官员身前下了轿子,他没打算请黄铭和周致进总督衙门详谈,主要是不想因此惹来更多地方官绅拜访。

黄铭和周致见礼过后,便开始攀关系,说出的恭维话让沈溪听了起鸡皮疙瘩。

“……沈大人真乃少年英杰,以太子师之身南下北上,拯大明于危难之中,功在社稷,出将入相指日可期,必位极人臣……”

黄铭的奉承话说得极为顺溜,不知道的还以为碰上了八哥,张嘴闭嘴都在恭维。旁边的周致想说上两句,却找不到可以补充的地方。

沈溪心想:“这么会巴结人,那不该到现在才是个知府,还是附郭省城的知府。嗯,一定是手头银子不多,没法上下打点!”

越是太平盛世,官场腐败越严重,官员们没有危机意识,就想升官发财,有没有政绩无所谓,关键是看关系经营得如何,能不能讨得上官的欢心。

等黄铭说得差不多了,府同知和通判也说了几句,周致才有机会上来搭茬,开口就叫“沈同年”,显得彼此关系非常亲近,殊不知周致不过是二甲进士,能外放地方担任知县已经不易,如果不是因江夏附郭省城,怎么都轮不到周致来担当,毕竟不管从哪个角度说,江夏都算是大县,在湖广地位不低。

好不容易送走黄铭和周致一行,沈溪进到总督衙门院子,马九道:“老爷,这些官员好像都有事相求……”

沈溪不以为意地说道:“九哥尽管把心放回去就是,我现在乃正二品右都御史和两省总督,远非当初那个背着督抚之名却只有巡抚权限的三省沿海督抚。现在这些人表现得如此热切,说白了就是我手上有权,这几年在地方,你们不用太在意官员们的举动,把自己手头的事办好便可!”

第一二八六章 献俘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五〇七章 送粮第九七五章 虚惊一场第一〇六三章 噩梦成真第二〇九四章 体制内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一八〇九章 心怀社稷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户纸第二三六六章 按图索骥第六五六章 晚来一步第一八〇一章 说服力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一一六〇章 闲话监军第五九〇章 谢铎刊书(第三更)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节第二四八八章 热火朝天第四一二章 南宫第一(第二更)第二一五八章 国贼第二五四七章 进发第一八〇章 难测江湖事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二一八〇章 出战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时难第六一七章 校场演炮(第四更)第八八九章 黄金万两第二〇六一章 离间计第二二九七章 通风报信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战(上)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五四二章 当钦差?(第二更)第二五七四章 借口第二二九四章 翻脸不认人第六七〇章 压功第二六四六章 收场第二四九四章 一门学问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六二七章 两家人一起走第九十七章 好吃懒做的新掌柜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三五一章 大老爷还是七少爷(第八更)第一四九章 浓浓年味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二八九章 受伤的女贼(第八更)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为攻第一七九六章 热锅上的蚂蚁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国事第五〇八章 外交纠纷(第二更)第一五八四章 结果早已注定第一〇八一章 铭记历史的土木堡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订阅和月票)第七二一章 心学之风(第二更)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与执着(第二更)第一一五七章 沙盘演兵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三六七章 拜见谢铎(第四更)第一〇二二章 止战第一四〇四章 上门催讨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六七〇章 压功第八〇〇章 从京官到地方大员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药第八二六章 请托上门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一九一章 发案(第十二更!)第一〇〇四章 激励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一九一七章 乱象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难分(第二更)第一八五章 斗气小萝莉第一五七九章 狼狈为奸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一四七〇章 未来权宦第一二九七章 和谐的观礼第一三四三章 谢老儿不上朝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问题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门的帮手第九五四章 太子饶命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义第一四五四章 一声叹息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买卖(下)第一六〇二章 为官不易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一六三章 牵挂第二六七四章 知错能改?第一五八一章 交易第五四四章 钦差(第一更)第二二二二章 横竖都倒霉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当第一二八九章 主持第二二一三章 劝降第一二九一章 检阅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