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乱麻(第三更)

武昌府一夜间,变了天地,昔日高高在上的地方官绅被沈溪一网成擒,眼下都夹着尾巴做人。

天明后,府城四门依然紧闭,就在等着进出城的百姓议论纷纷,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时,城门终于开启了。

百姓自由进出,没有受到任何限制,城里城外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绝大多数百姓都不清楚昨日城中出现了变故,直到听那些半夜里听到外面街巷动静出来探听事情的街坊邻居说及,才弄明白原来官兵连夜进城,查抄了布政使司衙门,许多世家大族也受到波及,至于官府为什么内斗,那些豪绅巨贾又如何了,这就不是普通百姓能知悉的了。

百姓们的生活,没有受到此次变故的影响,但城中商铺却或多或少都受到波及……官府强制干预城中专营商品的价格,比如百姓生活需要的盐和茶叶,价格比以往足足降低了三成。

百姓得到消息后,纷纷前去各商家抢购,但被告知每人只能通过官府所发户籍凭证,一次购买二斤盐和八两茶叶,且不得在其他地方再次购买,否则重惩。升斗小民买足自己的份额后,带着遗憾的心情离去,然后通知亲戚邻居赶紧去抢购,否则迟了就卖完了。

但实际上这种担心纯属多余,受到官府严密监督,各家商铺敞开供应,城中秩序井然,抢购风潮并未发生。

随后,布政使司衙门也在不到一天时间便恢复正常运行。

除了郭少恒和几名主要帮凶被定罪并被臬司衙门的官差押解往京城,其余官员和吏员都以“查无实证”为由放了回去。

查无实证的意思,不是说这些人没罪,只是暂时没发现罪证,或者说是发现甚至定罪后暂时不予追究,属于“戴罪立功”的性质,总督衙门需要他们回到原来的岗位继续工作,维持地方安稳,观其表现再看是否有罪。

至此,沈溪终于可以高枕无忧,安心休息,等睡醒后再作打算。

……

……

沈溪这一觉睡到下午申时二刻才醒来,等他洗漱完毕,匆匆吃了点儿东西垫肚子来到前面大堂时,城中豪绅巨贾一百多人俱已到齐。

这些人是来跟沈溪汇报赈灾款项筹集情况,顺便带来礼物送给沈溪,以求他能“手下留情”。

豪绅巨贾们对沈溪毕恭毕敬,一如沈溪驾临武昌府当日,争先恐后向沈溪行礼,但沈溪却懒得理会,来到人群前面站定后,朗声道:“诸位,本官到任地方,本想与大家相安无事,奈何有人居然试图谋害朝廷大员,本官看不过眼,这才出手将罪犯擒拿,非存心与诸位为难。”

“今日诸位捐赠的赈灾款项,本官将会用在实处,每一笔花销都会记于账上,请诸位监督!”

有人根据沈溪这话,认为可以讨价还价,当即出列,行礼过后道:“沈大人,既然是捐赠,那就应该本着自愿的立场,可否少交一些……”

沈溪所提捐款赈灾,其实并非捐赠,而是罚没,只是找个好听的由头罢了。沈溪当即冷笑道:

“具体数字乃是督抚衙门详细考察诸位身家后得出,不容更改,本官不想再多作解释了。如今已筹措赈灾钱款五十万贯,另有房产、地产以及古董字画等物折合三十万贯,而后会记录于总督府账上,用以赈灾,其中部分会作为军中将士开支……”

沈溪说是把捐款拿来赈灾,但还是会将其中部分调拨出,供给湖广都司和行都司两个衙门,因为此时湖广南部和西部尚有地方少数民族叛乱,在官兵缺衣少粮的情况下,沈溪不帮他们筹措,平叛将士只能喝西北风了。

总督府对专营商品制定出指导价,督促地方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暂时这个举措只在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辖地施行,至于江赣那边,暂时不会进行改革。

等沈溪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后,各豪绅巨贾开始给沈溪歌功颂德:“沈大人为官清正廉明,断案入神,真乃大明柱梁!沈大人出身翰林,几年间已督抚三地,将来必位极人臣……”

恭维话都差不多,要么从品德、政绩说话,要么提及过往和前程,沈溪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他有自知之明,不需要别人来恭维,当即一摆手:

“好了好了,别说这些没用的……部分未将赈灾款项缴纳齐全的士绅,暂且留下来,本官要找你们好好絮叨絮叨,其余人等,先到后院等着,本官要与你们一同探病。马老中丞今早曾醒过一次,待他再度醒转,我等便去相见……”

……

……

沈溪的行事原则简单而又粗暴。

给钱的放过,不给钱的继续催,如果再不给,直接拿人下狱,家产充公。

有银子就能免罪,不给银子管你家族势力有多大,依靠勾结官府赚了这么多年,也该吐些出来行行善了,虽然在这件事上他做得太过武断,但不可否认效果很好,豪绅巨贾们为了保住家人,基本都老老实实把银子和等价的抵押物送来。

沈溪在训导完那些没把钱凑齐的士绅后,恰好有差役来报马藩台醒过来了,于是带着人去拜会湖广左布政使马中锡。

马中锡在藩司衙门病倒,其实没人知道他究竟是中毒还是生病,布政使司那边说是生病,而总督府则一口咬定是有人下毒谋害。

其实马中锡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他来到武昌府后,没几天就生病,身体每况愈下。

马中锡虽然醒过来了,但脑袋还是有些不清醒。见到周围黑压压全是人,他不明就里,惊惶地扭头四处打望一番,问道:“你们是……”

沈溪坐在病床旁边的椅子上,笑着招呼:“马老,您醒来了?”

马中锡眯着昏花的老眼认真打量一番,许久后才认出这位正是头些天他到武昌府时见过的少年总督,有些不解地问道:“沈中丞,您为何上门……哎呀,这是哪里?”

马中锡原本想问,为什么沈溪出现在他房间,但他迅疾发现一个现实,这里似乎不是他熟悉的布政使司衙门侧院卧房。

沈溪道:“此处乃是总督府,马老为奸邪之人下毒谋害,如今犯官已被都司衙门拿下,交由臬司审结案情。经总督衙门组织武昌府多位名医全力进行抢救,马老终于转危为安,现本官特率城中士绅前来探望,并将事情真相转告!”

马中锡顿时感觉自己的头脑不够用了,什么时候自己被人下毒谋害?

他对之前发生的情况稀里糊涂,到了湖广后原本准备大刀阔斧整顿吏治,清查藩库库银以及库粮运送至朝廷,解户部之困,但不知何故一病不起,其后更是陷入昏迷,这些日子他都过得浑浑噩噩,根本记不清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

ps:第三更到了,天子求订阅和月票鼓励!

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一七六二章 损招第二十六章 蒙学第一九四二章 胆大包天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织女(第三更)第一七四三章 联手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一六一九章 分忧第二三三六章 祸福难料第一三五九章 银子换命(求月票)第七七九章 一笔很划算的买卖第一七九九章 杀鸡焉用牛刀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九五二章 君臣同乐第一八六章 临别送画第七九九章 召对(第一更)第一六九三章 公公救我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八七五章 转变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三八五章 太学入学(第三更)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二三〇一章 闺中事第一二一三章 注意你的言辞第二〇六五章 做买卖第一五四〇章 那贼子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远第一二三〇章 守备不当第一四九〇章 强行留人第六八四章 惠娘的蜕变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九三二章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第八八三章 行船难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一〇九三章 狭路相逢第二一一八章 坚持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七十一章 上元灯节第二一二一章 帐前审俘第二〇六七章 宫灾第九〇〇章 是战是和第一〇三六章 回绝(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刘府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诚第一三七五章 失败乃成功之母第五二四章 以后讲“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门来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纠结(第四更)第一八一六章 谁帮谁第二三四六章 久违第二六〇六章 先发制于人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二一〇三章 谁对谁错第一九二二章 连番筹划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碍纳妾(求推荐票)第一六七章 讲理不成反被揍第七七四章 杨廷和第一九四八章 赐宴文华殿第一二五四章 袭扰与应对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谋(求月票)第一六五三章 刘谢之分第一七四章 才女的情怀第一一八九章 京师可安守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问题第二二六章 求画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一四二章 来自京城的谢家千金第一七八八章 铲除异己?第一三七章实验室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五九一章 蹴鞠的另一种玩法第二一九二章 命贵第一四九章 浓浓年味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沦落人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五一三章 家丑(第一更,求订阅)第二一五七章 挨打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阉了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二六七四章 知错能改?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药第四十六章 小买卖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二二六〇章 庆典第六九八章 不能说(第三更)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二十一章 南戏戏本第一五九二章 如鱼得水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权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