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一章 马九归来

即便沈溪带的人不多,陆源依然按照六千人的标准把慰劳品送来。

鸡鸭鱼肉很多,跟着沈溪的这些兵总算体会到好处,原本他们叫苦不迭,认为沈溪厚此薄彼,让别人领功,他们跟在后面吃灰,根本是吃力不讨好。

现在马上就得到实际的好处……跟在沈溪身边有肉吃,一个人可以领十人份。

不过按照沈溪的意思,军中物资多寡直接关系战争成败,做人不能太贪心,需要把大部分物资运到前线,以备不时之需。

但为了保证士气,沈溪允许今天晚上会餐,大鱼大肉管够,每个人都可以放开肚子,大吃一顿,好好打打牙祭。

剩下的物资,则由衡州府方面,组织人送往宝庆府。

之前士兵跟着沈溪,最满足的地方不是经常有肉吃,而是一日两餐盐巴管够。以往行军,军中盐、茶都很少供给,士兵习惯粗茶淡饭,但现在他们可以天天吃到盐巴,如此一来白天喝水增加不少,有益于防暑降温。

看着士兵们忙忙碌碌,沈溪看了看西方天空中的落日,整个营区连一点儿风都没有,酷热难耐,他摇摇头,对跟随身边的沈永祺道:

“估计明天又是个大晴天,你去跟领军将领知会一声,明日起恢复之前的一早一晚行军,白天一律驻扎,明天晚上甚至可能会走夜路,让士兵们好好休息!”

沈永祺有些木讷,半晌后才反应过来,匆忙找到领兵的副千户,传达沈溪的命令。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尚未大亮,沈溪这边已经吃过早饭,拔营准备起行,陆源又来了,这次陆源送来的不是军队的慰问品,而是私人馈赠,带着大小两口箱子。

沈溪打量陆源,惊讶地问道:“陆知府,此乃何意啊?”

陆源笑道:“沈中丞别见外,里面都是些地方土特产……难得中丞大人造访衡州府,下官实在三生有幸,左思右想之下,无法表达崇敬之情,便以薄礼相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望中丞大人不要嫌弃!”

沈溪皱着眉头,让沈永祺上前打开大箱子,只见那口大箱子装着铜钱和散碎银子,满满一大箱,怎么说也有五百两的样子。随后他亲自打开小箱子,里面则是成锭的金银和珠宝玉器等物。

两口箱子相加,总价值约在千两银子往上。

沈溪暗忖:“真没看出来,这陆知府出手挺阔绰的,难道他想通过贿赂我,回京当个京官?京官可没这么多油水,见这架势,这几年他搜刮不少民脂民膏,多半在朝中有人脉,不知他投靠的人是谁?”

沈溪道:“陆知府见外了,本官履任地方求的是个安稳,不曾想恰逢湖广西部和南部叛乱,领军途中恰好遇到陆知府,应该说本官三生有幸才是。本官只身前往战区,进退自如,带上这些东西反倒不便。”

“请将这些礼物收回,本官谢过陆知府的好意!”

陆源没有勉强,让人把东西送回府衙,然后满脸笑容送沈溪上路……其实他也清楚,想凭白无故拉拢一个朝廷正二品翰林官不易,很多事需要慢慢来,一步到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

沈溪钻进马车车厢,惠娘好奇地问道:“老爷,那位陆知府,找你作何?”

沈溪没好气地道:“还能做什么,当然是送礼!”

惠娘不解:“老爷,别人当官,巴不得有人送礼,来者不拒,为何到了老爷这里,从来不收受这些私下的馈赠呢?”

在惠娘看来,当官发财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以前她接触的官员,从未有真正清正廉明的,当初那看起来两袖清风的安汝升,甚至差点儿谋害她的性命,到现在她已形成思维定式:当个清官跟收礼没多大冲突。

沈溪道:“礼虽然不是完全不能收,但要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就好像此番陆知府送礼,我必定不会收下,收下便是祸患,若他将来出了什么事,求到名下,收过礼就得出面相帮,到后来我很可能会受到牵连。”

“但若是不收呢?那就什么事都没有,即便拒绝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更不用担心会被人无端威胁。我有你跟老六做事,身边从来不缺钱,莫非还少了他那点儿金银珠宝不成?”

李衿恍然:“嗯,老爷是不缺这点儿银子!”

沈溪笑着捏了捏李衿的脸蛋,道:“不是我缺不缺钱的问题,我从来都缺钱,而且大缺特缺……若我不缺钱,做那么多生意干什么?”

“不过,很多时候,钱这东西一定要取之有道,就算进入朝廷中枢权倾天下,收礼也要看对方是什么人,不能像惠娘你说的那样来者不拒,毕竟我当官是为了做实事,为百姓谋福利,而非为了发财!”

惠娘依然有些不赞同,道:“老爷,礼多少还是要收一些,如此那些官员才会把老爷引为知己,而不至于把老爷当成异类甚至敌人。这世道人心险恶,很多人巴结老爷不成,或许就会暗中使坏,甚至阴谋算计,找准机会便抹黑攻击老爷……”

沈溪道:“你说的我也考虑过,总有人来者不善,非要把别人拉下水才安心,对于这种官员我最是反感,只能说很多事情要看情况,我行事从来都不是一刀切,很多都有转圜余地!但有些事,却无人情可讲!”

陆源给沈溪送礼,目的是为巴结沈溪这个翰林官,结一份善缘,至于分润沈溪在战场上的战功倒是其次。

文官的最终目标是要进入朝廷中枢!

如果非翰林院出身,那就要努力巴结翰林体系的官员,只要结交攀附的对象顺利掌权,便会获得政治上的便利,甚至可以成为六部尚书,或者是地方封疆大吏,比如沈溪如今所处的两省总督位子,便有很多人觊觎。

……

……

七月十一,金兰以西、蒸水以北的山区,队伍正沿着官道,向宝庆府进发。

这天天空中一直下着毛毛细雨,山间微风习习,天气异常凉爽。沈溪想趁机多赶几步路,没有像往常那样,到了巳时便扎营,而是命令部队继续前行,但为了防备路上遇到山洪阻碍去路,斥候比往常多了许多。

到下午申时,雨终于停了下来,天空阴沉沉的。就在这时,马九带着五六十骑,从后方快速赶至,追上沈溪一行。

沈溪原本想趁着气温适宜紧赶一段,但看到距离下一个驿站尚有二十里,山间道路难行,天黑前明显赶不到,恰好现在队伍处在蒸水北岸的一片平坝地区,取水方便不说,又不用担心遭遇泥石流,于是下令在驿道旁扎营休息。

沈溪这支小部队,基本没携带多少辎重,算是轻装上路,如此在驿道旁休息,主要顾虑贼寇袭击的问题,但因沈溪麾下士兵中有近半是督府亲兵,装备的弓弩和火铳不少,再加上他这一路是三路兵马中配备马匹最多的,遇到战事应能轻松应付。

即便沈溪对手底下的士兵有信心,也不敢有丝毫麻痹大意,在他麾下,夜晚巡防最为看重,士兵必须学会挖掘壕沟以及设置明暗哨等技巧,此外便是尽量派出斥候,把驻地周围十余里地的情况搞清楚,加重了负担。

士兵们虽叫苦连天,但过了这么久,也算是逐渐习惯了。

第一八九〇章 背对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节(第四更)第八六〇章 是时候出手了第九八〇章 压抑后的爆发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踪了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二五一三章 见利忘义第一六三七章 比较第一九四〇章 不一样的宫市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一九五五章 血书第一一六七章 反转:大爆炸第一八八八章 针锋相对第一五〇六章 缺粮第七六二章 我不杀伯仁第九一四章 请个先生不容易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赖脸第二一八〇章 出战第一九一九章 杀沈之厚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三一三章 长大的不是时候(第六更)第二六四一章 案归原主第一三九六章 逼宫第三〇四章 家无宁日(第四更)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一一七章 合作难第一九七三章 谁欺负谁第四九七章 猫哭耗子(第十更)第一四二六章 稳坐钓鱼台第一九七三章 谁欺负谁第六三八章 替阁老审奏本(第一更)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贺新盟主)第二四三三章 娶个祖宗当皇后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一九四九章 没了踪迹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间第三一七章 我是男人我来(第四更)第二二二章 风花问月(上)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三八五章 太学入学(第三更)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楼第一二一六章 督战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坏事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一七七八章 身边人第五六五章 憨娃儿要回来了(第一更)第四九三章 三堂会审(第六更)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语(第三更)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礼(第八更)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问题(第六更)第五九二章 户部可是苦衙门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处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二五九七章 惊魂未定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六九一章 首位访客(第四更)第二〇八五章 当众表态第五四六章 轮到给你出难题(第三更)第六八〇章 落难的凤凰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处第一四一八章 竞争第一九五五章 血书第三十一章 一见投缘第一三五四章 分忧(求月票)第一四六五章 封号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计(第四更)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七三一章 希望第二〇六六章 样子货第二〇七章 府试(第八更)第十章 童养媳第一八一九章 论政第四八六章 你不觉得脸红吗?第一七二四章 谣言第一一四五章 最后的防线第一一二二章 暂时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户纸第四六四章 代师赠画(第五更,谢书友)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赚钱时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时难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二三一三章 总有混子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七十九章 请人第二〇二四章 自导自演第一四一八章 竞争第五六六章 巴结(第二更)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四〇八章 恶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四四五章 状元夫人(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