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

沈溪提出的现代办学理念,与这个时代有着冲突。

有宋以来,除了府学和县学这样的官办儒学外,一个私塾只有一位先生,教授一堆弟子,那是定例。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先生,通常会有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冲突,反而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学习,这是世人的共识。

惠娘尽管觉得沈溪说得有道理,但她还是不敢违背约定俗成的习惯。

惠娘一再回绝,沈溪见劝说不得,只好暂且放下此事,静观其变。

冯话齐因为要搬场地,之后几日都很少留在学堂认真教授学生,连沈溪找人做好的黑板也无暇顾及。

三月二十三,冯话齐把剩余学生的家长都请到学塾,当众把迁址之事说明,其实冯话齐此时已经没能力再创业办学,他委婉地表示,会退还部分束脩,让学生另投他门。

沈明钧不在,周氏只能独自去学塾,她没什么主见,当着那么多家长的面,也没单独跟冯话齐说什么话。

在领到退还的束脩后,周氏带着沈溪回到药铺,因为事前没有准备,沈溪得另找学塾读书。

对于沈溪来说心情无比沮丧,他对冯话齐可是很欣赏的。

难得在这个封建闭塞的年代,碰到个开明的先生,就这样断送冯话齐的教学生涯,令沈溪无比惋惜。

惠娘晚饭时察觉沈溪的落寞,放下饭碗:“小郎,上次你说的事,我认真考虑过。那时冯先生还在寻找出路,咱不便叨扰。现如今他连学塾都停办了,我想……把他请回来,单独教导你读书做学问。”

周氏惊讶地道:“妹妹不可,请个先生回来要花费不少银子呢。”

“姐姐毋须担心,费用我来出。小郎是姐姐一家人的希望,妹妹也想看到他早日成材,既然小郎喜欢跟冯先生读书,咱把他请回来就是,每年束脩不过一二十两银子,以咱现在的能力,足以应付。”

沈溪满脸唏嘘哀叹之色:“姨,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其实……我是觉得以冯先生的能力,应该广育英才,而不是为一时失势所屈。之前我说的办学塾办法,若姨不答应,那请冯先生的事情就算了吧!”

周氏骂道:“混小子,真是不识好歹,你喜欢跟冯先生读书,让冯先生单独教你一个,不是更好……你说说,你的榆木脑袋是怎么想的?”

“姐姐别埋怨小郎,小郎所想跟咱不一样,或者他想多几个同窗一起读书吧。”惠娘起身来到柜台前,拿起账本仔细看了一遍,似乎下定了某个决心,重重点头:“这几个月来,咱几家铺子盈利不少,既然小郎说要开私塾,那就应了他,再请几个先生回来也未尝不可。姐姐以为呢?”

周氏气得直摇头:“总不能事事都由着这臭小子吧?”

惠娘却笑道:“姐姐,你说是小郎的学业重要,还是姐姐一口气重要?”

周氏气呼呼不应声,不过现在沈溪也犟着口气,面对儿子的前途,周氏只能点头表示同意。

与以往沈溪提议成立商铺和作坊不同,这次办学塾,惠娘和周氏都属于被迫答应,因为她们有自知之明,觉得不该把铜臭沾染到志向高洁的读书人身上。

可惠娘在商会开会时,把创办私塾接纳商会子弟读书之事一说,却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商会中人大多数都是识字的,他们也希望自家子弟能够出人头地,从社会地位低下的商人变成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既然是商会办学,对于商会子弟还有优待,比他们请先生回去要划算得多。

最后一合计,单单在场各家呈递上来的子弟便有五六十名,岁数从六七岁到十五六岁不等,若真是让冯话齐一个人来教,显然力所不及。

“那我就多请一些先生回来,诸位没异议吧?”惠娘当着商会中人的面,把之前沈溪提出的办学理念笼统说出来。

因为惠娘没有言明“多请几个先生”是怎么回事,各家商铺的掌柜理所当然地选择同意,在他们看来,先生多了,就不会发生僧多粥少的事,对学生有益。

“既然事情是会长亲自提出,那就交由会长办理吧。”

与会的商铺东家和掌柜都精明无比,要办学,肯定得要花银子,现在让惠娘来做这些,那银子自然由惠娘垫付。为惠及商会子弟,回头还要减免学费。各家想的是,把子弟送到学塾读书,一文钱都不出那才好呢。

惠娘本来担心的就不是花销问题,而是别人是否赞同全新的办学理念,现在有这些商会中人支持,她在办私塾这件事上就少了后顾之忧。

之后惠娘亲自去见了冯话齐,此时冯话齐退掉大部分学生的束脩后,穷困潦倒,连房租都交不起了,正准备搬到城外的农舍住。得知惠娘要成立一家私塾,请他回去当先生后,一时老怀大慰。

“冯先生,实不相瞒,这次请您回去当先生……跟以往不太一样。”惠娘坐下来,脸上满是难为情。

冯话齐带着几分诧异,问道:“有何不同?”

惠娘把沈溪之前提议的办学理念详细说明,根据年龄层分班,私塾不但要教授《四书》《五经》,还会开琴棋书画等方面的课程,另有专人传授八股破题,由冯话齐担任学塾的教谕,也就是“校长”。

“校长”统筹各方,同时也教授学生某一方面的学问。惠娘准备让冯话齐教授《五经》,因为沈溪目前正在读《五经》。

“倒是很新颖。”

冯话齐听完介绍后,开怀一笑,“陆夫人,实不相瞒,在下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可惜人单力薄,单凭老朽一人,如何能当得起如此多的差事?若陆夫人可将此事落实,倒是了却某生平一愿。”

惠娘大感惊奇,本来她担心冯话齐听了这些“荒唐之言”会勃然变色,没想到冯话齐答应得不但爽快,而且似乎还挺高兴。

惠娘心想,果然是什么样的先生教出什么样的弟子,她甚至怀疑,沈溪所提的怪异办学点子,原本就是冯话齐的主意。

“那冯先生,筹备学塾之事,要由您来负责,在下一介妇人,许多事不懂也不方便出面。”

惠娘在冯话齐这样有身份有学问之人面前,显得很谦卑,“至于银钱方面,小妇人会提前支与先生,若是不够用,另行知会便是。”

说完,惠娘让秀儿把手上抱着的木匣子拿过来打开,里面全都是上好的银锭。银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沈溪的学费,另一部分是给他办学租场地和置办桌椅、案头甚至是文房四宝所用。

冯话齐见到惠娘出手如此阔绰,老脸有些挂不住,到底读书人注重气节,不齿于为银钱折腰。可现实不由人,眼前正是他困窘之时,这么多银子却是他生平仅见。

“若先生不弃,我们商会总馆后巷有几间宽敞干净的院子,先生不妨先过去落脚。”惠娘左右看看,发现冯话齐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搬家,便主动提议。

冯话齐紧忙行礼:“多谢,多谢。”

冯话齐突然从人生巅峰跌落谷底,却没想到得到惠娘的大力支持,当然他也知道这背后主要是沈溪在出力。

冯话齐带着夫人和两个幼子搬到新家,马上开始张罗创办学塾。场地和摆设方面说是冯话齐出面,但很多事惠娘能帮上忙,有商会庞大的关系网在,冯话齐做事如有神助,城中士绅不给他这个读书人的面子,也会照顾商会和惠娘面子。

至于另请先生之事,就要惠娘找人谈了。

惠娘打听到城中一些落魄文人的住址,亲自上门拜访,说是请人回来,其实也是去考察一下这些人是否有为人师表的做派,并愿意与其他先生一同教书。

到三月底,惠娘已经找到六七位学问和为人处世都挺不错的先生。

这些人普遍年岁都不大,从二十岁到四十许不等,年岁最大的反而是冯话齐。而他们中大多数都是秀才,有育人子弟的经验。那些出口之乎者也,欺负惠娘一介妇孺什么都不懂的,她听了就烦,干脆送上一点礼物然后告辞。

遇到中意的先生,惠娘还要跟人家详细讲明学塾的教学模式,免得对方不愿纡尊降贵。

随着冯话齐租到办学场地,而惠娘这边也把先生招募齐全,学塾开学就剩下置办摆设和招募学生这两方面。

置办摆设,对惠娘来讲非常容易,有钱好办事,找木匠定制一批桌椅、案头,几天就能送货上门,经营文房四宝的店铺,光是商会内就有好几家,内部出售都是成本价,物美价廉。

惠娘第一次到府城时给沈溪买块徽墨都是假的,眼下她是商会会长,若再有店铺以次充好,那这家铺子就不要想在汀州府立足了。

招募学生方面,之前商会中各家已经呈递名单上来,惠娘回头跟商会的人一说,他们都表示只要学塾开学就把自家子弟送来。

三月二十九,冯话齐作为学塾“校长”,第一次面见“同事”。虽然这年头读书人普遍有文人相轻的毛病,这些先生对冯话齐并不是很敬重,但在表面上,互相之间还算客客气气。

冯话齐是学塾东主陆孙氏钦点的教谕,就连以后发工钱,也由冯话齐负责。这改变了以前学塾先生靠“束脩”过活的传统,改为每月领固定的月钱,在收益上远比他们自己开班授徒收到的束脩多得多。

************

ps:这是为新盟主三舍堂2大大加更!

有人说本书每天一更是什么鬼?天子从早上七点起来码字到现在,中间也就吃饭耽搁了点儿时间,每天都码足15000字并及时更新,以天子每小时1000字的手速,五更已经算是敬业了好吧?

天子诚挚地求订阅、、和鼓励哦!

第六五九章 大明国公第二三四二章 价高者得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一五〇七章 送粮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场第一九七七章 即将到来的午朝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计较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变化?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脸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区别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六一一章 皇宫考核(下)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一八三九章 留刘瑾第一八三五章 大势渐去第八十三章 一层窗户纸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五〇七章 送粮第五十四章 小军师第一三七五章 失败乃成功之母第九〇五章 去琼州(求月票)第二五四八章 一无所知第二三三五章 谈判与隔阂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忧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一〇七六章 错估形势(第三更)第五九四章 偷梁换柱(第四更,谢书友)第九一四章 请个先生不容易第二二八二章 堵门第九一六章 女诸葛(第一更,求订阅)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一八一四章 见风使舵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异第二二〇七章 胜负之机第一八八五章 改变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门第一六五四章 知难而退第二〇二六章 站边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五十三章 死而复活第二七四章 涉险过关第二二七三章 见功臣第二二一二章 首战告捷第一五三章 金钱帝国(求订阅和月票)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儿和孙姨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灾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问题(第六更)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二六〇章 最后的战斗第一九一三章 中饱私囊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泼妇第一四六六章 治丧之臣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六九四章 老爷和夫人(第三更)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无情第二五二〇章 误会加深第二四四章 香闺独处(第八更)第一一五八章 来不及第七五四章 乡试阅卷(第一更)第二〇五四章 各有坚持第一〇六四章 狼狈为奸(第一更)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无小事第七九八章 朝议(第八更)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宝贝第四四二章 说不得(第四更,为所有书友)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简出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个问题第一四二四章 暗中较劲儿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托孤第八六四章 告辞(第一更)第二三二五章 改变第一五三章 金钱帝国(求订阅和月票)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败第一二六〇章 最后的战斗第二二六一章 飞不出鸟笼第一〇七七章 阴谋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备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刘府第一六七七章 乐得清静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六十一章 家里的新成员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〇二二章 御审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二五三章 比比谁无赖第二二二六章 亲自上阵第一〇九四章 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