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四章 知难而退

沈溪回到京城,先后见了朱厚照、谢迁和刘大夏。

交待朱厚照一些事,再聆听谢迁和刘大夏的指示后,沈溪便动身离开京城,往西北而去。

朱厚照准备在第二天一清早去为沈溪践行,可惜他当晚服用虎狼之药,虽然见沈溪时什么都忘了,但过后便耐不住全身燥热,荒唐一宿,以至于第二天清晨根本起不来床,等他醒时已经日上三竿,沈溪早已经出城北上而去。

当从厂卫那里得到传报,沈溪领军已经过了距离京城十五里的榆河驿时,朱厚照爆发了。

“……你个狗奴才,为何不将朕叫醒?朕答应过要为沈先生送行,如此岂非让朕失信于沈先生,你让朕将来如何面对他?”

朱厚照将刘瑾一脚踢翻在地,又上前用力踢了几下,这才停下来,嘴里依然骂骂咧咧,显得怒不可遏。

刘瑾灰头土脸,心中满是委屈,暗道:“这能怪我吗?叫我准备的东西全都筹备好了,却怎么都叫不醒您,如之奈何?还有,陛下自以为在沈溪面前失信,却不想想,为人臣子岂会在意这点儿小事?他要是真认为你会去,那才怪了。”心里虽然这么想,不过刘瑾却不敢为自己申辩,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嘴上认错不迭。

朱厚照发了一通火,最后终于想明白了,挥挥手道:“哼,起来吧,朕不跟你一般计较。朕不去见沈先生也好,免得听他说那些大道理。时候不早了,朕该回宫去了,差不多准备一下就要午朝了。”

“哦对了,昨日沈先生的提议,朕准备今日就去办理,回宫后你去叫萧公公来见朕,朕有些话想对他说……”

虽然熊孩子行事荒唐任性,但也有优点,那就是雷厉风行,想到什么便做什么,从来不拖泥带水。

沈溪提出建议,可以通过撤换萧敬的方式掌握朝廷大权,朱厚照便马上实行,回宫就准备找来萧敬,展开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让萧敬自己“知难而退”。

……

……

回到宫里,时候尚早,自打朱厚照登基以来,午朝的时间都安排得比较晚,一般都是等正午时分才开始,大臣没那么早入宫。

朱厚照先回乾清宫寝殿换了一身衣服,然后便安心等萧敬来。

等了不多时,萧敬带着厚厚一叠奏本过来,全都涉及大明中枢以及地方的政务。

萧敬知道自己跟皇帝间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尽力做一些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有事便过来请示皇帝,这也是有张太后在背后加以“指点”的原因。

天下间最想帮助朱厚照的人,不是沈溪和刘瑾,而是张太后。

张太后到底是朱厚照的母亲,血浓于水,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张太后比谁都更希望朱厚照能掌握实权,当张太后意识到萧敬对皇权有一定限制后,就算之前一直将萧敬当成自己人,还是毫不客气叫去劝说一下,让萧敬在政务上多请示一下儿子。

萧敬带着诚意而来,却不知此番朱厚照找他的目的却是为将他劝退。

朱厚照面对萧敬毕恭毕敬的行礼,一摆手:“萧公公有什么事,回头再说,朕有些话想跟你当面谈一下……闲杂人等暂且退下吧!没有朕的吩咐,谁都不许进来!”

皇帝发话,在场太监和宫女,包括传萧敬过来的刘瑾,都退出乾清宫寝殿。

等门关好,寝殿内只剩下朱厚照和萧敬,朱厚照才关切地问道:“萧公公,你进宫多少年了?”

这是沈溪出的主意,先打感情牌。

要让萧敬知难而退,就要先营造一种君臣情深意重的氛围,最好由萧敬自己提出引退,这样才不会落人口实。

萧敬恭敬地道:“回陛下,老奴正统乙丑年入宫,那时才七岁,入宫已有一甲子。”

听到这回答,朱厚照自己也有些意外,他掐着手指头仔细算了许久,才诧异地道:“正统乙丑年便是正统十年,那你今年岂不是已经……六十八岁了?”

萧敬苦笑一下,行礼道:“正是。”

朱厚照听到这话,心里犯起了嘀咕:“怪不得父皇会让他来做顾命太监,宫里这么多太监,资历比他高的人屈指可数了吧?父皇才活了三十多岁,爷爷也不到四十岁便驾崩,怎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那么大呢?”

朱厚照道:“那确实够长的。这些年你在宫里,没受什么委屈吧?皇室对你……如何?你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

萧敬虽然行事中庸,但不愚钝,他从朱厚照突然这么语重心长跟他谈家常,便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之前几个月朱厚照除了对他拳打脚踢,其他时候都是爱搭不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而皇帝对他最大的意见,便是他在朝事上一直偏向于刘健和李东阳等孝宗托孤的老臣。

萧敬道:“老奴入宫以来,先入内书房读书,通晓事理,后自二十四监一路升迁,直至现在领司礼监掌印之职,从未受过委屈。如今老奴年老体迈,仍在宫中执事,心中感念皇室恩德。老奴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没那么严重,瞧这话说的,好像朕要让你死一样。”

朱厚照笑呵呵地说了一句,旋即发现自己没词了,这源自于他准备不充分,光记着沈溪指导的一些说话诀窍,但具体应用却有些问题,闷了一会儿才又道,“萧公公,你对如今朝堂上的事情,如何看待?”

萧敬迟疑一下,硬着头皮以自己的想法说道:“如今吏治清明,文武百官一心维护朝堂稳固,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延续了先皇开创的盛世局面,实为大明福兆。”

朱厚照顿时板起脸来:“什么福兆,我看是凶兆、恶兆!看看现在朝廷,什么事都由内阁把持,朕这个皇帝说话根本就没有某些个阁老好使……”

“那些文臣武将都忙着拉帮结派,朕在朝会上问什么事都没人出来回答,可某些人一旦发话,立马有人抢着站出来说……朕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朝廷,那是主次不分!”

萧敬听出苗头,一个字都不敢说。

朱厚照站起身,盯着萧敬好一会儿,才问道:“萧公公,你可知道自己所司什么职务?”

萧敬恭敬行礼,没有回答,他知道朱厚照问他这个问题,不是求得答案,人所共知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是负责代天子御笔朱批,如果皇帝要将朱批大权收回去,他也无可奈何,除非他搬出先皇遗诏作为借口,但这意味着他会跟皇帝彻底交恶。

萧敬没有政治上的野心,所以不会做出这种事。

朱厚照道:“怎么不说话了?你的职责就是帮朕打理朝政,内阁的意见不等同朕的意见,朕很多事上其实可以问你,要你作参考,但你却把手中权力拱手让人……如果朕什么事都听从阁部,那设司礼监的意义何在?”

“说句难听点儿的,还要朕做什么?天下间什么事都由内阁作决定,朕这个皇帝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萧敬听出朱厚照话语中的愤怒,低下头,兜着手,一句话都不敢说,听凭朱厚照喝斥自己。

朱厚照感觉到自己的牢骚发得差不多了,转身看向萧敬,问道:“萧公公,你觉得如今朕要重新掌握朝堂,需要做什么才可?”

这次的问题,萧敬不得不回答,再装哑巴也没用。萧敬道:“陛下,老奴资质愚钝,并不能理解您的意思,如今朝中诸位大人不是一心为陛下分忧吗?那些大臣都是德高望重、历经几朝的元老,对大明社稷有益……”

朱厚照差点儿就要破口大骂,到此时萧敬还都在为刘健等人说话,他很想问,你就是看不起朕,觉得朕是个孩子,所以无论怎样你都站在那些老家伙一边是吧?

但他突然想起沈溪的交待,任何时候都不要跟萧敬置气,因为这个老太监对皇室的忠心无可置疑,只是他一心遵照先皇遗命,想要维护好朝廷,才会跟自己发生冲突。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得到萧敬的理解,而不是抬杠,甚至将其赶走。

朱厚照心道:“沈先生说过,想把萧公公赶出朝廷不可能,不但母后不会答应,连朝臣也会站出来反对,只有让他自己提出引退才行。否则就算朕放出狠话,大臣们会蜂拥前来劝谏,甚至让母后给朕施加压力……算了,还是听沈先生的,一步步来吧。”

朱厚照语气变得和缓,道:“朕从来没否认过诸位大臣对大明的忠心,朕也从来都是将他们当作先生看待,而未有任何不敬。”

“但是,萧公公,朕想跟你说的是,现在朝廷上下,没有一件事由朕做主,你真觉得什么事都由臣子来做决定,是最好的选择?而朕就只能继续这么吃喝玩乐,不用管理朝政?这……真的对吗?”

这个问题把萧敬问得哑口无言。

忠心是一回事,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则显得更加重要。

就算刘健和李东阳等人再忠心,也改变不了朝中文官擅权的现实,之前萧敬总是用“这些人都是忠臣不会做出危害大明江山社稷”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妥协,把朝政大权拱手交给刘健等人,但现在仔细想来,就算忠臣又如何,皇权的至高无上得不到体现,就等于是权柄旁落。

萧敬做出躬身领命的状态,不敢再随意发表评论,因为这会儿朱厚照说的话,颇有深度,让他刮目相看。

萧敬不觉得朱厚照身边的刘瑾和张苑等人,能说出有如此有见地的话。

朱厚照叹道:“萧公公,父皇信任你,朕也相信你不会做出对皇家不利的事情,但有些事……不是光靠信任就能解决的,你对大明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朕会记得你的功劳,但现在朕希望从你的司礼监开始改革,希望朕能重新获得朝堂的控制权,朕向你保证,一定不会为难那些老臣,因为朕还得依靠他们来治理江山。”

萧敬听到这话,便知道朱厚照有让他知难而退的心思,当即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第四三七章 张氏外戚(第三更)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会(上)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七七九章 一笔很划算的买卖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二一九一章 督战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学的毒(第三更)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与执着(第二更)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斗蛐蛐(第七更)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点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语(第三更)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七四八章 渐行渐远(第二更)第九三四章 请罪第二一一二章 进内廷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二四三二章 大婚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话的事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八四六章 谁说不能斩?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一一六二章 自荐枕席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七六二章 我不杀伯仁第二〇一九章 刺杀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药铺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离间第一六七三章 首辅不好当第二四八章 夫妻礼数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坏事第一二五一章 你领兵,我善后第八五三章 刑狱行家(第二更)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发第二九四章 危急关头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议第二〇二一章 这是要造反第二〇五六章 谁对谁错第一九一九章 杀沈之厚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一五五九章 当皇帝没劲第二〇八八章 买消息第三十章 卖画租屋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职?(第五更)第七三〇章 当官人的生意经(第三更)第一八二章 与严嵩比肩的神童第二四二二章 找个替代者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发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订阅和月票)第二五四六章 不参与第四〇一章 礼部会试(第十一更)第一六七三章 首辅不好当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来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夺第二一〇八章 密请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复生第一四五章 稚子无邪第一〇四六章 监军张永(第一更)第一五〇章 最是缠绵女人心第一七一一章 让沈溪回朝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时难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没有里应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围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一五六八章 老资历第一一三〇章 钢铁防线(第二更)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选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选后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二三四〇章 还来得及第二一〇三章 谁对谁错第二四一二章 悔过自新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一四二七章 伯乐第一〇〇六章 储相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为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为难第五七一章 妾的问题(第七更,贺盟主)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两全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二一九章 心服口不服(第六更)第七六五章 我已经死了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一七二章 负心人(求订阅和月票)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争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办理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买卖(上)第二四六二章 大胜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过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国第八二三章 惠娘的新姐妹(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