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二章 阉党做大

三边总督府,宾客连续散去,那些晚来的官员很快便从他人口中得知此次会议精神。

待人走光后,总督衙门开始收拾桌椅板凳,云柳回来通禀沈溪城外的情报,顺带告知朱晖的动向。

“……大人,傍晚时保国公几次想出府,皆被我总督衙门派去的亲兵阻止,如此一来,我等无疑与之撕破脸皮,不知接下来他还会使出什么阴招。另外,若朝廷使节到来,不知当如何安排迎接事宜?”

云柳对沈溪的能力无任何怀疑,她担心的是朝廷派来的钦差不给沈溪面子,以至于总督府方面处处被动。她想提醒沈溪做好接待准备,于是以请示的方式说出口。

沈溪显得漫不经心,道:“现在尚不知道朝廷派来三边的钦差是谁,不过已经知悉,派去宣大地区的人分为两拨,一拨是调查大同巡抚刘宇是否有贪赃枉法和行贿之事的东厂和锦衣卫人员,而户部和兵部派去的官员则负责整顿边务……说是整顿,其实就是清查钱粮问题。”

云柳皱眉:“厂卫的人好应付,但若是户部和兵部之人,问题就有些棘手了。”

沈溪抬头看了云柳一眼,他知道云柳出自东厂,清楚东厂和锦衣卫内部是个什么情况,这些处于阴暗世界的人都很势利,贪污腐败成风,根本无人管辖。

若这些人前来,沈溪只要打点得当就不会有太大问题,而朝廷六部派来的官员却很难缠,尤其是那些自命清高的官员,这些人明明在享受制度带来的利益输送,却可以道貌岸然指责地方官员不作为。

五十步笑百步。

沈溪道:“弘治八年马老尚书主导西北战事以期光复哈密时,宣府钱粮出现问题,陛下委派的是后来的兵部刘尚书前去核查,当时是挂户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前往,如今西北问题虽不比当时情况严重,但朝廷要处置,基本也会以等同待遇委派官员,估摸是以朝中闲置老臣挂户部官衔前来,这些人因疏离官场日久,跟朝中利益关系不大,更容易应对些。”

云柳点头:“看来大人早就做好准备。”

沈溪笑了笑,摇头道:“其实谁来都一样,无非是看钦差是要一查到底,还是想找几个替死鬼顶缸。如果是前者,问题可能会严峻些,连我这个看起来牵连不深的新任三边总督都会有麻烦,必须先把自己摘出来。若是后者,就容易许多,但也要防备事情出现反复……”

云柳道:“其实相较于二者,最怕的还是朝廷派来的使节是御史言官充任,盯着一两点不放,没事也会出问题。”

沈溪摇头叹道:“是不是已无所谓,本官坐得直行得正,不怕阴险小人暗中使坏。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让朱晖离开延绥,同时防止宵小趁机挑唆告状……酒桌上我已下最后通牒,若一些人铤而走险,妄图跟朝廷检举将我拉下水来,也很麻烦。”

“自明日起,三边之地所有城塞均以彻查鞑靼人细作名义,对进出信件进行管制,正好我想知道,这里的水到底有多浑。”

云柳并未从沈溪口中得到如何招待朝廷钦差的答复,但还是恭敬行礼:“是,大人。”

……

……

腊月二十九,京城。

谢迁正在文渊阁处理朝事,为年初休沐作准备。

刘大夏离开京城后,谢迁突然感觉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之前最亲密的政治盟友,马文升和刘大夏均辞官回乡,朝中主要文臣,包括张升、韩文等人也已撤换离京。

在刘瑾派人“查无实据”后,抵达京城等候差遣的刘宇顺利自刘大夏手中接过兵部尚书之职,刚开始谢迁还没觉得有何不妥,结果几次朝会刘宇全都站在刘瑾的立场说话,这才知道,这位文官集团的中坚人物不知何时改换门庭成为了阉党一员。

谢迁懊恼无比,他发现之前自己在朱厚照面前没有大力挽留刘大夏千错万错,随着内阁票拟受到司礼监严重掣肘,同时刘宇还时不时上几道奏疏恶心自己,谢迁对于朝事越发感觉力不从心。

四天前王华请辞还乡的奏疏获得朱厚照朱批通过,不日将离京返回浙江余姚老家。谢迁内心一片悲凉,觉得自己这个内阁首辅未必能做长久,因为王华可说是弘治朝末年入阁人选中呼声最高的一个,他的致仕是对文官集团最大的打击。

如今内阁中是谢迁、焦芳和王鏊的组合,三人办事能力各有高低,虽然能让朝廷维持正常运转,但始终不及刘健、李东阳和谢迁的铁三角,尤其焦芳事事征求刘瑾意见,而王鏊处理奏本时很多时候力不从心,更让谢迁心烦。

“……差不多年后,就该再举荐一两人入阁,再这么下去,怕是要不了多久朝政便会为刘瑾把持。”

谢迁已做好准备,年初举荐官员入阁,但他又怕皇帝不肯接受他的提议。

关于清查西北钱粮弊政,谢迁觉得既然是沈溪主动提出,一定会作好防备,不至于出什么偏差,而且朝廷派去的“钦差”还跟沈溪有一定交情,他觉得沈溪更不会在这问题上栽跟斗。

谢迁心道:“再过一两年,朝中基本能实现平稳过渡,沈溪这小子在地方也如鱼得水,只要他能把西北经营好,是否回朝担任六部部堂,或者干脆入阁,关系已不大……”

“但最好在老夫在朝时,便将刘瑾斗倒,如此才能放心让沈溪回朝入阁接我的班。以他的年岁,迟早能在内阁混个首辅的位子,就算那时我已作古,也不枉为大明培养出一个人才。”

午时刚过,谢迁已把所有积压的奏本票拟完毕,然后找来王鏊和焦芳,做一些事情作出交待。

但凡年初公文,事情不是很大的都可以先压下来,等正月十五后再集中进行处理,如果是紧急军务另当别论。年初这段时间,内阁会由焦芳和王鏊轮班值守,谢迁作为首辅不参与轮值。

随后,谢迁又单独跟王鏊商量了下,让谁入阁比较合适。

以王鏊的意见,首推梁储,其次是杨廷和,至于靳贵等后起之秀则太过“年轻”不那么合适。

由于刘瑾权势熏天,内阁全面失势,王鏊也萌生退意……能在有生之年当一回内阁大学士,在王鏊看来已是此生无憾,但他举荐的几人,谢迁都不是很满意。

谢迁最想拉到内阁的还是沈溪。

一边想让沈溪在西北历练几年,一边却又想把沈溪调回京城来一起对付刘瑾,谢迁内心非常复杂。

至于让沈溪担任兵部尚书,谢迁一直不太赞同,作为翰苑之臣自有骄傲,他希望沈溪能继承衣钵,而不是当六部部堂。

谢迁问道:“难道除了这几位,就没有别的人选?”

王鏊想了想,道:“难道让世贤入阁?”

世贤是礼部左侍郎李杰的表字,谢迁听到这名字,心中多少有些恼火,因为此人跟宦官走得很近,素来为他不喜。

但仔细一想,李杰虽然跟宦官关系密切,但跟刘瑾却没什么联系,真正跟李杰关系密切的太监是戴义和张苑等人。

谢迁突然意识到,其实自己可以联络张苑等跟刘瑾有积怨的太监共同对付刘瑾。

“再议吧。”

谢迁显得漫不经心,“年后我亲自问问陛下的意思,总归出自翰林院的东宫讲官比较合适……我在朝中怕是没多少时间了,若不能在这一两年内把新人推荐入阁,到头来让阉党贼子做了首辅,那我可就是大明朝的罪人了。”

王鏊听到这话,脸色异常难看,因为谢迁所指之人明显就是焦芳。作为同僚,王鏊不想就这个问题多说,于是道:

“于乔,无论谁入阁,最好莫闹出纠纷来,如今陛下……可是很宠信一些人,你莫要跟其正面对抗,造成朝廷内乱,实在没甚必要。”

谢迁冷笑一声,他跟王鏊想法不同,但他不会出言指责。

王鏊属于老好人,不会跟谁争,但换句话说就是容易对各方势力妥协,并非谢迁欣赏的类型,而谢迁青睐有加的沈溪,如今在他眼里锋芒毕露,希望磨砺一番后再回朝承担重任。

……

……

关于入阁人选,谢迁只是单独跟王鏊谈过,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刘瑾多少听到一些风声,知道谢迁有意推新人入阁,既然谢迁有所动作,他也不会闲着。

“……谢老儿在清查西北钱粮弊政上摆了咱家一道,咱家会在入阁人选上跟你妥协?你推荐谁,咱家一律不允,看你怎么办!”

刘瑾想在翰林院中找个既德高望重,还能听自己话的人选,推举入阁,但可惜他发现,翰苑出身的官员大多不识相。

就算有个焦芳,对他也是阳奉阴违,暗地里拉拢一些文官准备自成一系。当然,朝中对刘瑾巴结的官员多的是,可惜这些人没有翰林的身份,无法入阁,对此刘瑾没有好办法,只能把自己的妹夫孙聪叫来商议。

孙聪见到刘瑾,问明情况后,他也没辙,虽然刘瑾老奸巨猾做事无所不用其极,但孙聪自己却是恪守礼法的读书人,孙聪没有在刘瑾面前提那些阴损招数,很多建议都遵照朝廷典章制度办事,因而刘瑾执政初期,做事呈现出一副有条理的模样。

“公公要推举内阁人选,不妨从东宫讲官入手,若上了年岁的人不肯屈从,就只有从年轻讲官中挑选……”

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刚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第九〇四章 谁说这是行贿?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异第二二一二章 首战告捷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二一四一章 忧虑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一九七四章 书房夜对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二〇六六章 样子货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会(中)第五七三章 林黛进门(第九更)第一九九三章 旧案旧人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药第一七〇〇章 协作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六八二章 乡试主考第二〇三三章 剑舞第一二二九章 城门之战第一八七四章 伤害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订阅)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问题第六八〇章 落难的凤凰第五二〇章 讲宋史(第八更)第六五六章 晚来一步第一一八三章 坚持第五四三章 任君采撷(第三更)第一二三八章 疲于应付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变化?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刘府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二二二六章 亲自上阵第一一六章 来自府城的求助第一五六六章 ****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妇第一八二六章 临阵叛逃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战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献给所有书友)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八四六章 谁说不能斩?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业版图第六三〇章 争执(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一〇〇三章 终须一别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一七〇四章 风向大变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别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礼(第八更)第四〇六章 北镇抚司(第四更,贺新盟主)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二〇二八章 倒张苑联盟第一八二八章 先来的战报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这一战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二三六一章 买卖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坏事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与执着(第二更)第三三六章 乡试(中)第二一二九章 各怀鬼胎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转变第二二二章 风花问月(上)第二三九七章 后知后觉第二〇六七章 宫灾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闹进行到底第八八九章 黄金万两第二一三八章 敢于纳谏第二三四一章 劝退第一三六五章 准备第一七五四章 双簧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谁第一七一一章 让沈溪回朝第二三二一章 联盟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处第一一〇四章 克复榆林卫(第三更)第七六八章 迎灵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六一〇章 皇宫考核(上)第一三三八章 闹心事第一三九四章 习惯就好第二二〇七章 胜负之机第一一九五章 寝帐议事第一八三四章 丁点儿大的功劳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关心你第一三〇章开门不见喜第一〇七八章 激将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军营第七五四章 乡试阅卷(第一更)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二〇九一章 巴结权贵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选择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会(上)第一九一章 发案(第十二更!)第二〇七六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六五四章 知难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