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八章 揽权

张文冕不懂如何拟定诏书,孙聪则是个中高手。

在张文冕到刘瑾身边充作智囊前,这些事一直是由孙聪代劳,而每次孙聪都能处理得当,这也是尽管孙聪时常偏帮文官,但刘瑾依然离不开他的主要原因。

拿到孙聪拟好的诏书,刘瑾马不停蹄去见朱厚照,请朱厚照批阅用印。

此时朱厚照人已经扎在脂粉堆里,根本没心思管这些闲事,而刘瑾是少数几个能在朱厚照临幸女人时见驾之人,而这个时候朱厚照显示出来的不耐烦,正合刘瑾心意。

刘瑾慢慢地掌握了些门道,但凡朱厚照有什么热衷的事情做,比如说吃喝玩乐,他去奏禀事情,不管是否合理,朱厚照一律会恩准。

而且朱厚照非常爱面子,就算事后发现事情不太对劲,所做决定太过草率,也不会收回成命。

察觉朱厚照性格上的弱点后,刘瑾做事更加容易。

果不其然,很快刘瑾便拿到朱厚照亲手朱批并用上宝印的诏书,不由喜出望外,仿佛已看到沈溪跪在他面前卑躬屈膝行礼认错的一幕。

刘瑾走出豹房时,却见钱宁灰头土脸站在门口,眉头皱得紧紧的,显然是在为之前的事情发愁。

刘瑾问道:“钱千户,这是怎么了,怎闷闷不乐?”

此时刘瑾心情非常好,不由拿话打趣钱宁。

钱宁苦着脸回道:“哎,刘公公,您不知小人心中有多苦,实在是一言难尽啊!”

刘瑾此时倒是不介意伸出援手:“有什么苦楚,一并向咱家道来,可是因顺天府之事?咱家帮你解决便是,小小的顺天府尹,不敢跟咱家拿乔,顺天府扣下的人回头就给你放出来,然后继续为陛下找寻美女……但美女是送给陛下享用的,你不得染指。”

钱宁感激地说:“公公的大恩大德,小人没齿难忘,但小人心中为难之事,绝非这一件……”

刘瑾有些不悦了,冷下脸来,问道:“怎的,你还有别的事让咱家帮你?”

钱宁赶紧摆手:“绝非小人要故意劳烦刘公公,实在是身边琐碎事太多,公公知道,陛下未来几日都要留在豹房,本来豹房这边就缺少伺候的人手,小人实在应付不过来……陛下每天都在豹房,变着花样玩耍,小人身份卑贱,就算有些点子能够想到,又如何能为陛下弄来?”

刘瑾嘴角上挑,轻蔑地道:“你不会是嫌手头的权力小吧?”

“不敢,不敢!”钱宁赶紧否认。

刘瑾道:“你如今可是陛下身边红人,下面巴结你的人不少,只是被顺天府的人为难,就让你如此沮丧?”

“你想升官这件事咱家可帮不了你,你如今已经贵为锦衣卫千户,想再升官,只有陛下开金口,咱家没资格,不过咱家倒是可以在陛下面前为你说说好话。”

“多谢公公,多谢公公。”钱宁连声道谢。

刘瑾上前一步,手按在钱宁肩膀上,语重心长:“若是你能尽心帮咱家做事,咱家稍微提拔你一下,也是应当的,就怕你见利忘义,忘了咱家给你的好处,哼哼!”

“不敢不敢,小人一定为公公效死命!”钱宁拍着胸脯,郑重表态。

……

……

刘瑾拿到诏书后,第二日便明令天下正式颁行。

他知道朱厚照不会回宫,若要等朱厚照上朝后再说这些事,或许要等到大婚之后,那至少要等十天。

这是刘瑾等不及的,他已迫不及待要将沈溪和兵部掌握股掌之中,所以当他迫不及待颁行诏书后,直接带人往兵部衙门而去。

等耀武扬威到了兵部门口,刘瑾跟兵部门口站岗的士兵言明要来审核弊政会见沈溪时,被告知沈溪当日并未到兵部衙门,似乎家里有什么事。

刘瑾一脸小人得志的神色:“哟,这沈尚书为官可真是清闲,他规定好你们兵部的人每天作息时间,而他自己却领头不遵行,躲在家里偷懒?这也是弊政之一,这种事咱家可不能置之不理!”

刘瑾不管执勤官兵阻拦,直接进入兵部正院,正好碰到闻讯出来看个究竟的王守仁。

见到擅闯兵部衙门的人是刘瑾,王守仁有些为难,此人害得他父亲致仕,他无比尊敬的李东阳和刘健等文臣也告老还乡,短短的一年时间便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心底对刘瑾抱有极深的成见。

王守仁上前,没有行礼,用平素的语气问道:“刘公公作何造访兵部?”

刘瑾笑道:“哟,这不是伯安吗?怎么样,令尊近来可好?”

王守仁没想到刘瑾对自己的态度如此和蔼可亲,他却不知,其实刘瑾之前所恨,只是刘健和李东阳,对于他父亲王华其实还是非常尊敬的,甚至之前还找人试探过王华的口风,看看王华是否愿意出山帮他做事。

而王华本着不得罪文官集团的原则,没有答应刘瑾,但为保住儿子的官职和前途,王华并未跟刘瑾派去招揽的人交恶,只是表明自己暂时无心官场。

如此一来,刘瑾以为有机会收王华这样的名臣于麾下,对王守仁的态度自然而然好了许多。

刘瑾对王守仁这样能力卓绝的年轻人非常欣赏,他掌权后非常清楚人才的重要性,今日在兵部见到王守仁,想到或许可以利用王守仁来制衡沈溪,情不自禁生出爱才之心。

王守仁恭敬回答:“家父身体还算安好,有劳刘公公挂心了。今日适逢沈尚书休沐,若刘公公有事找,大可登门拜访,却不知沈府是否欢迎!”

刘瑾听到这么直来直去的话,也未着恼,把王守仁当作是一个愣头青看待。

毕竟王守仁是王华的儿子,当官还没几年。

随后刘瑾想起沈溪,沈溪比王守仁还要年轻,入仕年数却跟王守仁相当,那是如同豺狼虎豹般可怕的人物,必须全力对付,根本就不会想到拉拢收买。

刘瑾笑呵呵地说:“令尊乃朝中德高望重之臣,一向为咱家欣赏,如今大明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就算令尊一时间不能出山为朝廷做事,但还是贡献了伯安你这样一个栋梁之材。”

“好了,闲话不提,今日咱家前来,实乃为朝廷公事,既然沈尚书不在,那咱家跟你说也一样,进内叙话便是!”

刘瑾对值得拉拢的读书人一向友善,而王华以前在朝中声望非常高,乃翰苑体系中最有希望入阁的大臣,和他儿子王守仁又以学问著称,刘瑾一直想拉拢这父子二人到自己的阵营,壮大势力。

可惜王华本身便是文官集团的核心人物,当初刘健和李东阳力挺王华入阁,刘瑾当政后,王华毫不犹豫请辞,只是为了儿子仕途才没有跟刘瑾撕破脸。

王守仁并非贪图权力而愿意牺牲气节之人,就算对刘瑾虚以委蛇,也不代表他会听从刘瑾召唤而加入阉党阵营。

刘瑾原本来兵部衙门,是想对沈溪施压,可惜沈溪不在,他干脆选择跟王守仁熟络一番,刻意显示他礼贤下士的一面,说话如沐春风,让王守仁难以自处。

王守仁婉拒道:“公公谬赞了,在下不过是朝中一名庸碌官员,当不起公公赏识,若公公要找沈尚书的话,在下这就前往沈府通传!”

刘瑾笑道:“伯安在咱家面前太过拘谨,咱家对于有为的年轻人一向十分欣赏并敢于提拔,若你日后可以跟咱家走得近一些,咱家可助你再进一步……以你的能力,就算做不了尚书,当个侍郎那是绰绰有余。”

“不敢当,不敢当!”

王守仁赶紧行礼谢绝。

王守仁非常讲原则,不可能主动向阉党靠拢,他明白自己面临的处境,就算单独跟刘瑾多说几句,同僚也会有诸多非议,民间对他的清议也会大受影响。

刘瑾一直称赞王守仁,没巴望一次就把这个优秀的人才拉拢到自己麾下,只是先表达一下友善,准备将来某个时间,找机会把王华和王守仁收拢到自己阵营中。

过了好一会儿,察觉王守仁的态度不是很热情,刘瑾只能先顾手头的事情,道:“伯安,这次咱家前来是通知一件事,陛下刚颁布旨意,咱家从今日开始,要对六部衙门弊政展开审查,兵部也不能例外……”

“若沈尚书回来,你跟他说咱家来过,让他到咱家府邸,咱家有很多事想问一下。若他执意不去,后果自负!”

刘瑾上门来主动见沈溪,无法如愿以偿,便准备让沈溪去他的府邸做客。

如此一来,兵部自然而然便处于司礼监掌控下,沈溪还会被朝臣当作为利益而投奔阉党的小人。

刘瑾务求要让对手彻底翻不了身,不允许沈溪享有凌驾于他之上的特权,死活都要把沈溪压下去,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阴谋陷害的诡计。

王守仁行礼:“刘公公的话,在下记得了,若沈尚书回来一定转告,公公可还有别的事情?”

刘瑾被下逐客令,多少有些尴尬,勉强一笑,道:“咱家还要去六部其余衙门看看,就不多停留了。”

“伯安,你不必送了,有时间到咱家府上饮宴。”

……

……

谢迁上午到文渊阁办公时惊闻朝廷要查六部弊政,具体由司礼监牵头,知道这是刘瑾采取的反制手段,立即去兵部找沈溪,虽然没见到人,却从王守仁口中得知刘瑾去过,谢迁不敢怠慢,一边感慨迟到一步堪堪避开刘瑾这个瘟神,一边让王守仁跟着他一起去沈府。

在谢迁看来,是时候为沈溪培养帮手了,而谢迁认为最好的人选就是王守仁。

谢迁跟王华的关系非常好,当初他会试的同考官便是谢迁。

谢迁跟李东阳等人一样,对王守仁的才学非常欣赏,再加上王守仁是沈溪同年,二人本身就交情深厚,谢迁便顺水推舟想让王守仁在兵部掌握实权,帮上沈溪的忙。

谢迁和王守仁乘坐马车到了沈府门前,感觉眼前的宅院就像个大工地,分外嘈杂,却是沈家正在修筑扩大宅子。

因朱厚照给了沈家扩大宅院的权力,内府和顺天府衙门帮忙做工作,沈家非常顺利便将府宅周围几户人家的院落给买了下来,大肆扩充一番。

谢迁站在门口打量了一会儿,这才想起此行目的,急冲冲跨进沈府大门,走了好一会儿也没个人过来支应。

王守仁有些担忧:“谢阁老,不先找个人向沈同年传报么?”

谢迁恼火地道:“之前沈府失火,就已经提醒过他要小心戒备,现在倒好,外人进了院子,长驱直入都没人理会,到底有没有加强过安保工作?”

正说话间,朱起带着两名仆人走了过来,行礼道:“谢老爷,您来了。”

谢迁道:“沈之厚在家吗?”

朱起赶紧回答:“在的,在的,是否为您老通传?”

谢迁皱眉:“老夫都到了这里,何需通传?他若是在书房,老夫直接过去便可……这位乃兵部郎中王守仁是也。”

朱起可不知道兵部郎中是几品官,只知是沈溪同僚,赶紧为谢迁和王守仁引路,带二人到了书房外,正好沈溪从书房里出来,见到二人,沈溪有些意外。

“谢阁老?”

沈溪招呼一句,然后用疑惑的目光打量谢迁。

谢迁不想跟沈溪站在外面交谈,一抬手:“进去说话吧!”

后面的王守仁已向沈溪行礼,沈溪还施一礼,然后把二人迎进书房。

谢迁一点儿都不客气,就好像进了自己家门一样,客座上一坐,完全把自己当成主人,对沈溪一抬手:“坐吧!”

一句话,让沈溪非常尴尬。

跟在谢迁后面的王守仁这才想起眼前两位是亲戚,有些局促地站在一边。等到沈溪坐下,谢迁才补充一句:“伯安,你也坐下来说话,把刘瑾去兵部之事说明。之厚,你好好听听,这件事可不小!”

……

……

王守仁将刘瑾去兵部耍威风的事情大致一说,沈溪耐着性子听完。

谢迁道:“这刘瑾,必然又蛊惑陛下,之前你定下国策,将兵部隔离于朝中六部之外,心有不甘,这次借着审查弊政谕旨,亲自到兵部衙门向你施压,还让你去他府上,分明是想坏你名声,让旁人以为你屈从于他。”

沈溪想了想,点了点头,谢迁的分析非常到位,无法辩驳。

谢迁打量沈溪,恼火地扬了扬下巴:“莫光顾着点头,心中如何想法,倒是先说出个子丑寅卯啊!”

沈溪无奈地道:“阁老让在下此时便提出看法,实在强人所难……刘瑾此举非常高明,一夜间便化被动为主动,可以说全赖陛下对他的信任,在下能说什么呢?”

谢迁发火了:“你不是很有能耐吗?之前不管刘瑾做什么,你都能提前防备,怎么,这次只能干瞪眼了?难道你没料到他会采用这样的策略?”

沈溪原本想跟谢迁推心置腹说话,但现在有外人在场,说话自然要谨慎些了。

人心隔肚皮,就算历史上王守仁以忠直仁信著称,但谁知道因他这个搅局者介入大明历史而导致蝴蝶效应后,是否还能始终如一?

历史上,王守仁跟着父亲一起致仕,而且被刘瑾迫害,所以不可能加入阉党阵营。

但这个时代却不同,王守仁本来就因为沈溪在朝快速崛起而心生异样情绪,如今又跟历史不同选择留在朝中为官,谢迁对王守仁非常信任,沈溪却不能对王守仁保持类似的情感。

沈溪含蓄地道:“阁老请见谅,或许是在下资质愚钝,很多事只能见招拆招,在下如今只是想做好分内之事,并非要跟谁明争暗斗,让阁老失望了。”

谢迁原本很生气,但他突然意识到什么,忍不住看了王守仁一眼。

王守仁此时很尴尬,谢迁跟沈溪所说内容,显然都属于“不能说的秘密”,这种事传扬出去,被人知道老少二人想扳倒刘瑾,就算这是个公认的事实,但还是会对谢迁和沈溪产生不利影响。

尤其不能让皇帝知晓,朱厚照不会同意臣子争权夺利,相互攻讦,尤其现在朱厚照对刘瑾非常信任。

王守仁行礼:“谢阁老,沈尚书,兵部事务繁忙,卑职需要赶回去处置,只能先告辞了。”

就算谢迁觉得王守仁离开是比较好的选择,但还是故作姿态:“伯安何必急着走呢?都是自己人,留下来一起商量嘛,顺带帮忙参详一下。”

王守仁不傻,知道自己不过是五品官,跟阉党斗争是谢迁和沈溪这样顶级文臣需要考虑的事情,跟他没什么关系,他还想以中庸思想在朝为官,混上几年资历再说。

王守仁道:“公事着紧,望阁老见谅。”说完,他执意要走,沈溪随口挽留了一下,便听之任之了。

沈溪和谢迁都未出书房相送,只是让朱起过来,在前引路带王守仁离开沈府。

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粪,我是鲜花(求赞)第一五九八章 代沟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机第一五三二章 计较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八六九章 红双喜第八四二章 贸易第二八九章 受伤的女贼(第八更)第二〇四三章 请封国主第一一四五章 最后的防线第二六二四章 太顺了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一九一七章 乱象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壮志”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难杂卷(第一更)第一一〇一章 出使的女人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七八三章 无人替代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体现方式第二六〇六章 先发制于人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一九八八章 新老外戚第一〇二二章 止战第二二六一章 飞不出鸟笼第一一三六章 临战的一天(第二更)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执行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总督”(第三更)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败露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九七五章 虚惊一场第六〇〇章 不安于平庸(第三更)第二三九七章 后知后觉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应第一八一八章 争权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一八三九章 留刘瑾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一四一九章 纷争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二一七章 我与士子共存亡第一二〇四章 活见鬼第二五一二章 拆台第九八六章 一战功成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还是中毒第二二七九章 提请第二〇〇三章 决战朝堂第二四八章 夫妻礼数第三七六章 周胖子(求订阅)第二〇八七章 赖上门第一三六八章 两种作物(求月票)第一八一九章 论政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图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银山第二一二〇章 临场考核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五三四章 假绑架,真献策(第四更)第二二六八章 庆典变狩猎第二六〇〇章 乱象丛生第二二九五章 救驾第二〇四三章 请封国主第七二一章 心学之风(第二更)第一一一章 捆绑销售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儿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选后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门来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嘱托(第一更)第二一四一章 忧虑第一一四七章 何至如此第一八三九章 留刘瑾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一四一〇章 没了脾气第二〇九三章 疯狂与理智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认错人了(第六更)第一二二一章 夺权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二二九章 城门之战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二五七六章 观念碰撞第一八二九章 迟迟不到的捷报第五八八章 圣前召对(第一更)第九一二章 升官发财第三十章 卖画租屋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儿泼出的水第一八一六章 谁帮谁第八八三章 行船难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风波(第五更)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镇抚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气量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