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

朱厚照又大肆荒唐了一回。

大婚之夜居然没在紫禁城里渡过,直接在宫外豹房过夜,简直没把自己的新婚皇后放在眼里。

张太后听到戴义的回话后,瞪着高凤和戴义,厉声喝问:“你们是怎么看着皇上的?”

高凤和戴义原本以为这件事与己无关,正在暗自庆幸昨日守夜的不是自己,但听到张太后的话,才知道原来不轮值也要背负责任,二人几乎同时跪在地上向张太后磕头请罪。

戴义苦着脸道:“太后娘娘息怒,老奴知罪……请太后娘娘责罚!”

张太后冷笑不已:“责罚?哀家看来真要好好责罚尔等,那么大个人都看不住,难道你们就未曾想过陛下会出宫?对了,刘瑾和张苑人呢?”

听张太后提及刘瑾和张苑,高凤和戴义心中的担忧稍微减轻了一些,到底那两位才是宫里所有太监中权势最高的存在,跟他二人关系不大。高凤恭敬地道:“回太后娘娘,老奴不知。”

张太后一脸愠色:“什么都不知道,你们是干什么的?光吃米饭不干活?来人,将他二人……”

原本张太后想迁怒戴义和高凤,对二人重重处罚,但转念一想,皇帝大婚之日丢下皇后出宫,这事儿太过荒诞不羁,严重影响到皇室的声誉。

张太后暗忖:“不行,不应责罚这二人,若是事情传开,朝野上下一定会非议皇儿,让他颜面扫地不说,还让我大明皇室蒙羞。现在一定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绝对不能让这件事传出去!”

想到这里,张太后厉声质问:“你二人可知错?”

戴义和高凤都忙不迭磕头,因为太过用力,把额头都给磕破皮了,对二人来说,这可是无妄之灾,他们原本就不负责侍候皇帝日常起居,作为迎亲使节,把所有该走的流程走完就算完事,哪里敢保证皇帝留在交泰殿合卺圆房?

戴义和高凤有冤无处申,同时口称:“老奴知错,请太后娘娘息怒。”

张太后重新坐了下来,黑着脸道:“你二人有错,而且错得离谱,简直罪该万死!哀家暂且不责罚你们,你们现在必须戴罪立功。今日的事情,不能让外人知晓,你们可知应怎么做?”

高凤和戴义稍微抬起头,二人先相互对视一眼,双方额头上都血迹斑斑,戴义率先表态:“太后,老奴知道该怎么做了,让知道昨日陛下出宫之事的人……都封口!”

张太后厉声道:“知道怎么做就好,现在赶紧去办,不但要让宫里的人封口,就连宫禁,还有宫外的人也要通通封口!去,把刘瑾叫来!”

戴义听说要封宫禁侍卫和宫外之人的口,知道自己力不能及,正在想自己这回恐怕要大祸临头了,这边张太后点名让刘瑾过来,他终于安心了些,心想:

“总归有刘公公在前面挡着,这天塌不下来,倒是想想该怎么让那些奴婢封口,杀了肯定不行,有违天和,若把人给毒哑……也不行,太不人道了!难道只是吓唬一番,让他们发誓不乱说话?”

张太后见戴义迟疑不决,怒道:“还在做什么?不快去!”

“太后娘娘息怒,老奴这就去!”

戴义磕头之后,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往仍旧跪着的高凤看了一眼,然后匆忙找刘瑾去了。

……

……

这件事别说张太后和高凤、戴义等人不知情,就连刘瑾也被蒙在鼓中。

刘瑾正在家中睡觉,天色刚刚亮就有人前来敲门,等见到来者,刘瑾吓了一大跳,居然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戴义亲临。

平时刘瑾跟戴义的关系不那么好,在于戴义此人是个两面派,在刘瑾和张苑之间摇摆不定。

刘瑾一直对戴义把持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的位置不满,因而从来没把戴义当作自己人,平时见了戴义都是当做奴仆使唤。

刘瑾打量一脸苦色,额头上满是血污的戴义,皱着眉头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戴义哭丧着脸,凄切说道:“刘公公,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呜呜,实在是说来话长……”

这时候戴义还在卖关子,刘瑾简直想拍这家伙一巴掌,但刘瑾终归还是耐住性子,问道:“何事惊惶?难道宫里出什么事了?”

刘瑾首先想到的,是皇帝可能有什么危难,比如说生了急病,或者是被人刺伤等等。

戴义咧着嘴,好似哭喊一样说道:“陛下昨日傍晚出宫,至今未归。”

刘瑾听到这话,微微吸了口冷气,脑袋往后一缩,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心里却琢磨开了:“这算什么大事不好?皇帝出宫难道不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么?“

但他又想到可能会有一些他没察觉的问题,于是又问:“陛下昨日傍晚出宫后,可是跟着沈之厚往宣府去了?”

刘瑾最担心的事情,不是皇帝夜不归宿,因为朱厚照几乎是天天夜不归宿,他怕的是被沈溪给拐跑,若朱厚照去了宣府,他没法把人追回来。

刘瑾了解朱厚照的性格,这是个做事风风火火的少年天子,当初朱厚照尚是太子时,就跟着他一道南下,天南地北游历一圈,至于朱厚照最后是怎么回到京城的,到现在刘瑾都不是很清楚。

戴义被刘瑾问得一愣,发现自己跟刘瑾所说根本不是一回事。

“刘公公,您说的什么跟什么啊……难道您的意思是……陛下跟着兵部沈尚书出征了?”说到这儿,戴义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刘瑾用尖锐的嗓音喝问:“你连陛下去了何处都不知,到咱家府上来发什么疯?你且说,为何要到咱家这里?”

戴义这才回归本来的问题,哭丧着脸道:“刘公公,昨日陛下出宫去了豹房,到现在还没回去,太后娘娘今日一大清晨在交泰殿外等候,恰好发现这个秘密,逮着不放,这会儿怕是咱们都跑不掉……”

刘瑾气急败坏地指着戴义的鼻子,破口大骂:“混账东西,你们没看好陛下,跟咱家有什么关系?”

戴义委屈地道:“怎能没有关系?太后娘娘怕这件事传扬开,下令封口……”

刘瑾听到这话,眼睛瞪得溜圆,怒不可遏:“好你个姓戴的,感情你上门来,是故意让咱家知道这件事,陷害咱家吧?”

戴义赶紧否认:“刘公公多心了,这是太后娘娘亲口吩咐的……太后娘娘让鄙人出宫请刘公公您回宫去见驾,您不会以为是鄙人给您使绊子吧?”

刘瑾还真觉得是戴义故意使绊,咬着牙,厉声道:“哼,回头再跟你算账!”

说完,他顾不上跟张文冕和孙聪等人商议,收拾整齐便跟戴义一道进宫去了。

……

……

太阳终于升起。

紫禁城,坤宁宫内,此时坐镇此处的并非是新皇后夏氏,而是太后张氏。

张太后意识到问题严重,没敢去跟太皇太后王氏说事,而是把知情人都召集到坤宁宫,对相关人等做出训示,让他们识相点儿,不得把事情传扬开。

刘瑾和戴义抵达的时候,张太后已经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话,此时有些口干舌燥。

那些宫女和太监战战兢兢跪在那儿,生怕张太后为了封口而杀人。

就算不是全杀,但也有可能会杀鸡儆猴,选择性地杀上一两个立威,在皇宫这么残酷的地方,宫女和太监被迫害致死的情况屡见不鲜,宫女和太监无不为自己的命运忧心忡忡。

“刘瑾,你来得正好!”张太后刚喝了一口茶,见到刘瑾到来,立即抬起嗓门厉声说了一句。

刘瑾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快步上去,到了张太后身前立即跪下,他旁边还跪着一个人,赫然是张苑。

张苑在宫外没有私宅,张太后传唤,张苑不敢耽搁,很快就过来了,跪在地上倾听了一耳朵训示。

刘瑾听张太后直接称呼自己名字,知道如今张太后正在盛怒中,重重地磕了一个头:“老奴拜见太后娘娘。”

张太后见掌司礼监的刘瑾如此恭谨,不管怎么说对方也是太监之首,需要给予一定尊重,不复之前那般盛势凌人,问道:“刘瑾,陛下昨日出宫之事,你可知情?”

刘瑾解释道:“回太后娘娘,老奴也是经戴公公通传,方才知晓此事,在此之前根本是一无所知啊。”

张太后恼火地道:“那你是怎么照顾陛下起居的?平时不都是你跟着陛下出宫的吗?”

“这……”

刘瑾有苦说不出。

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是他陪同朱厚照出宫,甚至朱厚照看他辛苦,还特别允许他在宫外拥有私宅,从此后获得自由进出皇宫的权限。平时刘瑾都在自己宅中过夜,白天才到宫中的司礼监当差。

但现在朱厚照在豹房的起居跟他没多大关系,平时都是些得宠的太监和亲随,诸如小拧子和钱宁等人服侍身旁,这些人才是朱厚照面前的红人。

张太后似乎不想听刘瑾解释,一抬手:“你现在不必多说了,哀家不想让这件事传扬出去,再者……你立即出宫去将皇儿叫回来,就说哀家说的,若他不想回来,那哀家可以考虑换别人来当皇帝!”

“哀家只怪自己错生了他,小小年纪居然如此放肆,连祖宗规矩都不顾了,这哪里是一个帝王的气度?”

气急败坏之下,张太后说话重了一些。

甚至提出要废黜朱厚照的皇位。

刘瑾听到这话,非常害怕,虽然张太后未必有权力废黜皇帝,可一旦太后和皇帝交恶,那苦的可就是他们这些实质上都是皇室家奴的内侍。

刘瑾连连磕头:“老奴这就出宫去找寻陛下,太后娘娘请息怒,老奴一定将陛下找回来!”

张太后厉喝道:“若他不回来,你也不用回来了,跟他一道自生自灭去吧!”

……

……

朱厚照失踪的消息,在皇宫内属于一件高度机密的事情,外人无从知晓。

沈溪没有留意身为皇帝的朱厚照昨夜在哪儿过夜的事情,因为这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对此他也没有特别的兴趣。

原本当天沈溪休沐,但因之前筹备军事学堂,耽误了一点事情,所以当天他还是赶到兵部衙门,准备处理积压的公务。

沈溪抵达时已经是日上三竿,刚来到自己的办公房门前,王守仁从旁边的房间走出来打招呼:“之厚,谢尚书已等候多时。”

沈溪对谢迁的到来多少有些不喜,心底根本就不想跟这个老顽固打交道……谢迁没事就喜欢用长者的姿态教训他,频频向他施压,似乎兵部是谢迁直接管辖的一样,沈溪对此已不厌其烦。

不过人既然来了,他还不得不去见上一面,总归谢迁是当朝首辅,地位在那儿摆着,沈溪作为兵部尚书不能失了礼数。

等沈溪抵达客厅,正在喝茶的谢迁站了起来,未等沈溪行礼打招呼,便直接道:“老夫此来是跟你说一件事……昨夜陛下未在宫里过夜。”

沈溪抬起双手正待合拢抱拳行礼,听到这话将手放了下来,往周边看了一眼,确定没旁人后,才皱眉对谢迁道:“阁老来就是为了说这件事?”

谢迁吹胡子瞪眼:“怎么,这件事你还觉得不够大吗?昨日乃陛下大婚之日,陛下居然未留在宫中过夜,这件事若传扬出去,会对陛下声名造成多大的影响,难道你不清楚?”

沈溪摇头苦笑一下,见谢迁对此事如此重视,一时间无法理解,因为他自己并没有觉得如何。

沈溪心想:“不同时代的人在思想观念上竟然有这么大的差异?陛下出不出宫,好像没什么了不起啊,大不了说明皇帝对皇后不满……这跟我们做臣子的有什么关系?”

因为沈溪对朱厚照的性格非常熟悉,再加上他知道历史上有传言,朱厚照的皇后夏氏很有可能一辈子都没被朱厚照临幸过,所以沈溪对这事情有心理准备,也没想过帮朱厚照成就美满婚姻又或者怎么样。

皇帝的婚姻原本就是政治婚姻,夏氏进宫前就应该有自己得不到帝王宠爱的心理准备,沈溪可不想无端为自己惹麻烦,他根本就不想管这种糟心事。

沈溪问道:“阁老从何得知陛下昨日不在宫内?难道阁老派人盯着陛下起居?这样似乎不太好吧?”

谢迁眯着眼打量沈溪,冷冰冰地质问:“你小子什么意思,难道你觉得老夫是那种不知分寸之人吗?”

沈溪没有回答,他想象不出谢迁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在他看来,即便这种事发生了,皇宫也必然会把消息封锁,泄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谢迁见沈溪不答,没好气地道:“老夫只是偶见宫内那些宫女和太监神色惊慌失措,就好像天塌了一样,之后才得到一点风声,说是昨夜陛下出宫未归……”

在这个问题上,谢迁避重就轻,沈溪当然能听出来。

沈溪安慰道:“阁老不必着急,这件事既然确定发生了,还是从长计议好!”

第五〇四章 情敌见面分外眼红(第四更)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归宿(第三更)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红人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对策第一五五九章 当皇帝没劲第一二八六章 献俘第二三〇〇章 圣心难测第二五五九章 谁吃亏第一四四〇章 叛乱扩大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当时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马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书题第五八四章 北还(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二二三〇章 无关胜负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热第五三九章 谢韵儿抵家(第四更)第二五六章 当头一棒(第四更)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烦了第二三〇六章 监国第一七〇二章 疑虑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难逃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三八一章 娃娃脸的权臣第二三八三章 大权在握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长远些第一六一九章 分忧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盘第二五八章 蛇蝎心肠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礼(第二更)第六十一章 家里的新成员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一五九章 理想爱情与现实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图第八八五章 浪里白条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一四〇六章 白捡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澜(第四更,为书友)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脸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二五六六章 奇袭第二一三二章 总归一家人第二二〇二章 漫长的等待第五〇五章 再访谢府(第五更)第六二五章 探亲风波(第五更,谢书友)第二四九六章 押宝第二〇四二章 赐宴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织女(第三更)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亲第一六六四章 最后的对策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选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来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监国(下)第二一四四章 眼线第二二二七章 新时代的开始第六八五章 谢迁送厚礼(第二更)第二四七六章 识香念旧人第一八七八章 面圣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二五二五章 无可避免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楼第一四四九章 官场一家人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一七一五章 过客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七九九章 召对(第一更)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简政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话的事第二四六五章 区别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与质疑第一二九七章 和谐的观礼第二六四〇章 不决第六二三章 未来的工部尚书(第三更)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一六八三章 迎来送往第一七〇三章 先礼后兵第六〇九章 培养炮手第一二二九章 城门之战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买卖(上)第六十五章 老娘的闺名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四七五章 李公断,墙头草(第三更)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九四七章 佯攻南澳岛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一六六四章 最后的对策第一八二八章 先来的战报第二四一二章 悔过自新第一五九二章 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