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澜

钟夫人失踪一事,就好像凭空出现的一块巨石,将京城官场那一潭死水给激荡出巨大的波澜。

钱宁和张苑都是事件当事人,找到钟夫人之前不敢回宫,但心态却有所不同。

本身张苑就是始作俑者,正是他的不作为才让钟夫人逃走,他还奉了外戚张氏兄弟的命令,如果能让钟夫人就此“失踪”的话,便会得到张氏兄弟的重用,如此一来,他的目的不再是找寻钟夫人,而是拖拖拉拉,隔岸观火。

钱宁为了找寻钟夫人,可说费尽心机,因为这关系到他的前程,如果找不到钟夫人,他晋升锦衣卫指挥使的事情将会就此搁置,甚至可能因此问罪,为朱厚照冷落。

至于朱厚照所说的让钱宁和张苑提脑袋去见,二人都不太相信。当时听到这话确实胆战心惊,但仔细一想,这件事总归不全是他二人的责任,朱厚照再霸道,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失踪而杀人。

这件事最郁闷的要数刘瑾。

“我好不容易取得战功,以为回到京城后便可把持朝政,满朝文武只能听从我号令,就此为所欲为。谁知道突然冒出个不相干的钟夫人失踪之事,这不是给我找麻烦吗?这下可好,我不但要帮陛下找寻钟夫人,还要承担找不到人带来的附带惩罚,就怕那些政敌会拿这个来做文章……”

刘瑾离开皇宫后,没去找钱宁或者张苑问话,而是先赶回自己府宅。

他要找孙聪和张文冕议事。

孙聪和张文冕此时可谓春风得意,刘瑾回朝后二人地位急剧提升,似乎又恢复以往的荣光,朝廷大小事情几乎都被二人掌控。

“……公公,按照您的要求,就算陛下吩咐将地方奏本归内阁处置,但由于公公掌管京畿六部,地方所有上京奏本一律以誊本先送到公公您这里,而且还得将孝敬银子送上,如此地方有什么事务,公公都会先于内阁知晓……”

“有些事若公公觉得不适合送到内阁,可由公公直接批阅,不过过通政使司衙门,事情就当没发生过……”

张文冕很奸诈,他的小聪明用在了朝廷的方方面面,成为刘瑾身边最得力的助手。

刘瑾黑着脸道:“就算可以截留部分奏本,甚至先内阁一步知晓题奏内容,但始终陛下将这部分政务处置权交由内阁,这是陛下对咱家不信任的体现……不过咱家暂不计较这些,既然内阁增加人手,又有焦大学士代为谋划,先让谢于乔那老儿得意几天,咱家现在头痛的是要帮陛下找到逃走的钟夫人……”

随后刘瑾将钟夫人失踪之事大致一说,孙聪和张文冕听了都皱起眉头。

孙聪道:“看来外间传闻是真的。”

“外间有传闻了?”

刘瑾有些意外,道,“没想到民间也有风闻……这些个贱民,陛下宅心仁厚,泽被天下,他们居然敢妄议天子家事?若让咱家知晓是哪些人嚼舌根,非将其大卸八块不可!”

张文冕问道:“公公,既然钟夫人已逃走,其家人现在何处?”

刘瑾脸色阴沉,道:“咱家出宫时才得悉,钟夫人夫家和娘家人均下落不明,似乎被人送出城,跟钟夫人会合,一起逃跑了!”

孙聪和张文冕对视一眼,都感觉这件事的严重性。

“公公,这事儿不简单啊!”

张文冕分析道,“明知道陛下对钟夫人一往情深,甚至费尽心机才从齐鲁之地将钟夫人接到京城来,这才没几天,就有人出头帮钟家老小逃走,这事儿说起来……简直就是欺君罔上,甚至可说是蓄意谋反啊!”

刘瑾打量张文冕,问道:“炎光,你觉得谁有这胆量,竟敢把钟夫人接走?”

张文冕脸色稍微有些迟疑,思索一下,甚至将措辞都整理好后才道:“以在下看来,兵部沈之厚,还有内阁首辅谢于乔嫌疑最大!”

没等刘瑾回话,孙聪率先摇头:“若说是这二人,断不可能,文臣素来把忠君放在操守之首,有何道理跟陛下为敌?”

“反倒是外戚党,一心跟公公争夺朝廷权力,有可能做出此等事来……尤其是张苑张公公作为看守者,在钟夫人失踪一事上责无旁贷,如果不是他蓄意纵容私放,就算钟夫人有再大本事,怕也无法离开京城!”

两个答案被抛了出来,交由刘瑾从中做出选择。

最终,刘瑾看着张文冕道:“炎光,把你的想法讲来听听,咱家想知道,这么做对谢老儿和姓沈的小子有何好处!”

光是从刘瑾询问张文冕,孙聪便知道,刘瑾在这件事上更愿意针对谢迁和沈溪,而不想跟外戚党交恶。

张文冕分析:“谢于乔和沈之厚素以忠臣自居,若知道陛下强抢民女,岂能坐视不理?陛下所作所为本就违背道义礼法,之前谢于乔和沈之厚反应太过平淡,暗中将人救走非常符合这两位卑鄙无耻的性格!”

孙聪皱眉:“炎光,你说他们这么做是维护道义礼法,但此举无异于得罪陛下,与儒家忠君主旨相违背……你觉得他们敢这么做?”

刘瑾一听有道理,这才看着孙聪,问道:“克明,你觉得呢?”

“回公公,以我看来,在京城只有外戚党才拥有如此大的势力,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将人送走……兵部沈尚书再有权势,也无法控制九城防备,要送人出京城,还是一次送两家老小出城,甚至要藏匿行踪,谈何容易?”

孙聪显得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判断才是正确的。可是张文冕毫不相让,也坚信自己的判断,刘瑾一时间无法下定论。

刘瑾思考了一会儿,摇摇头道:“不管谁做的,陛下都要求先把人找回来,之前陛下已派张苑和钱宁二人去调查,钱宁手上人手不足,张苑掌控了东厂和锦衣卫,甚至连团营兵马都会配合他……”

孙聪摇摇头:“无论这件事是否跟寿宁侯和建昌侯有关,外戚势力都不会派人帮忙找寻钟夫人。事关钱千户是否能拔擢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大事,外戚党再怎么无能,也不会在这种原则性问题上妥协!”

“如今,还是要靠公公和钱千户来找寻……若公公觉得钱千户不值得收拢,大可将这件事置之不理,让钱千户自行解决问题!”

张文冕不乐意了:“克明兄,你这么做,有点太过轻视谢于乔和沈之厚了吧?他二人凭何不能针对陛下,将钟夫人送走?”

孙聪摇摇头:“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想跟炎光你争吵,还是交由公公定夺!”

刘瑾发现空气中火药味浓重,当即一摆手:“你二人无需争吵,现在先不论谁做的事情,咱家都得把人找回来。克明有一点说得对,无论谁干的,寿宁侯一定不会帮咱家,因为他巴不得看到钱宁被罢官革职,看着咱家自断一臂……”

“咱家现在正值用人之际,急需宫里宫外都需要人帮衬,朝中固然有焦大学士和吏部刘尚书,宫中却无人相助!帮助钱宁就是帮助咱家自己,若可以趁此机会将东西厂和锦衣卫,甚至团营的督军大权拿回来,当前恶劣的局面顿时可改写!”

“现如今咱家急于想知道,这钟家人从何处逃走,是南下,还是北上?”

这次孙聪没有回答,张文冕则迫不及待道:“回公公的话,以在下看来,钟家人以大运河南下的可能性最高,若说北上,他们怎可能会去蛮荒苦寒之地?”

孙聪摇头:“就怕你我能想到的事情,背后策划此事之人也能知晓,若这些人反其道而行之呢?”

“无论是正道,还是反其道,总归要找下去!”

张文冕道,“克明兄不如多派人去城外找寻,总好过于在这里吹毛求疵来找在下言语中的毛病!”

虽然是孙聪举荐张文冕到了刘瑾跟前做事,但现在张文冕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想把孙聪踩到脚下。

刘瑾恼火地道:“咱家刚回朝,就发生这档子事,若非陛下只是临时找咱家解决问题,恐怕还以为乃专门针对咱家而为。不过即便如此,咱家很可能就此失去对厂卫的控制,咱家绝对不能袖手旁观。”

“这样吧,克明你负责处置此事,至于炎光……你先将题奏过目,接下来几日,咱家和克明都没时间看题奏,这部分差事全部交由你负责!”

刘瑾选择让孙聪办差,意味着刘瑾最终还是觉得孙聪说得有道理。

也就是说,刘瑾权衡之后觉得张氏外戚做这件事的可能性比较大,沈溪和谢迁在这事上得益太少,根本就没必要掺和进来。

张文冕最初有些不满,但刘瑾安排他批阅奏本,甚至有行宰相之权的指示后,张文冕内心不由激动起来。

手上有了权力,意味着财源滚滚,飞黄腾达可期。

……

……

朱厚照一直在宫内等候消息,但一直到日落时分,都未曾有关于钟夫人的只字片语传到宫里。

“这两个狗奴才,实在不可理喻,把人给朕看丢了也就罢了,让他们出去找人,现在连点消息都没送回,是笃定朕不会砍他们的脑袋是吧?”

朱厚照很恼火,但他有气没处撒,只能在那儿干瞪眼。

不多时,小拧子从外面进来。

朱厚照厉声喝问:“小拧子,说,那两个狗东西有带回消息来么?”

小拧子战战兢兢回道:“陛下,张公公派人回来传话,钟家人已举家逃走,跟钟夫人一样,目前下落不明!”

“这……这怎么可能!”

朱厚照怒火中烧,但凡被他看到的东西,全被他丢到地上去了。

此时朱厚照世界观彻底崩塌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勤政爱民的圣明君主”,但他从钟夫人身上看到,原来自己已成为被人厌弃的昏君,甚至为了逃避他,钟夫人能举家迁徙两次,而且这次还是在他严密监控下逃走的,无异于给了他一个狠狠的耳光。

小拧子不敢回话,只能站在那儿低下头,反正所有事情都跟他无关,他也不怕朱厚照派他去找人,因为谁都知道他不过是个没用的近侍罢了。

朱厚照发了一会儿火,最后看着小拧子问道:“现在钟家人跟着一起逃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逃避的人,就是朕?”

小拧子瞪大眼,回答不出朱厚照的问题。

“也罢!”

朱厚照一甩袖,“朕现在就想把钟家人找回来,朕要问个清楚,朕不相信钟夫人和钟家人都已知道朕的身份,他们必然有什么苦衷才会如此,朕在这件事上没有做错!”

小拧子道:“陛下乃九五之尊,怎会做错事?”

朱厚照生气地道:“就算是九五之尊也会做错事,历史上这种例子不是比比皆是?只是朕不知自己有没有做错事,你先搞清楚主次关系……朕现在命令你出去等候消息,朕就不信了,那么多人去找,连一点线索都找不到!”

……

……

入夜之后,宫内不是很太平。

很多人进进出出,主要是刘瑾、张苑和钱宁派回传递消息的人。

寿宁侯府内,张鹤龄才刚得到消息,知道钟夫人一家成功逃走,这让张鹤龄非常得意,因为这意味着钱宁将无法掌控锦衣卫,而他跟刘瑾关于权力的第一轮较量,看起来是他得胜了。

“大哥,这件事张苑做得不错,这老小子一看就有些头脑……你说他是怎么把人送出城去的?”

张延龄在旁坐着,也显得洋洋得意,仿佛打了一场胜仗。

张鹤龄道:“之前只是吩咐他办事,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他没回禀!”

张延龄冷笑道:“这老小子真有造化,本以为他就是一个不入流的混混,没想到居然是姓沈的小子的亲伯父,这件事说出来恐怕都没人信,咱们可是一早就将他送进宫去,那时姓沈的小子还没到京城来参加科举呢!”

“谁知道会是这样?”张鹤龄道,“或许是沈家的祖坟风水好吧!”

张延龄哈哈大笑:“是我们张家的祖坟冒青烟吧?张苑已当了阉人,根本算不上为祖上争光,而姓沈的小子也就现在得意,将来指不定会有怎样下场,沈家这祖坟算是废了,或许是状元冢呢!”

张鹤龄听到这话,没发表评论,皱眉想事情。

“大哥,这件事看来已经结束了,我就不信刘瑾和钱宁能把逃走的人给找回来,你该找机会把张苑叫来问问,到底是怎么把人送走的。或者,让他告诉我们,姓沈那小子是如何做到的,我等务必控制他二人把柄才可,如此将来也可要挟他们,不怕他们不就范!”张延龄道。

张鹤龄叹道:“现在张苑还在外面帮陛下找寻钟夫人,要叫他来问话也不是现在,而且我们要表现出这件事跟我们无关的样子,你回去后切莫跟人提及此事,尤其不要到外面乱说……这两天先安份一些,日子过检点些,等这几天风头过了再说!”

张延龄笑呵呵道:“大哥凭白无故担心,谁会觉得这件事跟我们有关?我行我素即可,如此旁人才不会怀疑……大哥,你把心安回肚子里吧!”

“唉!”

张鹤龄一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最后幽幽一叹,“就怕一些事,没你想得那么简单,或许这会儿早就有人盯上咱兄弟二人了!”

第二二〇二章 漫长的等待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四八九章 马九为帅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动第一三〇八章 湖广总督第一〇七章 年画(求收藏)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挠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题第三一七章 我是男人我来(第四更)第一六四三章 愁绪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药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七一四章 初为人父(第三更)第四三七章 张氏外戚(第三更)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宫(第二更)第八五九章 城里我最大(第一更)第五八二章 镇守太监(第二更)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动第二六四九章 上门拿人第六三一章 你敢顶风作案?(第三更)第一三二一章 变着法送礼第八三九章 出尔反尔第二二六九章 马蹄急第八七九章 所谓孝道第五章 选人第四十二章 种痘第二十章 露天学堂第三七九章 接头(第五更)第一四九九章 过城不入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一一九一章 寒风中的火炉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来(第一更)第一九九三章 旧案旧人第七一〇章 乡试主考(第四更)第二四四六章 无须理由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与质疑第一九五五章 血书第九三三章 审结第二五二〇章 误会加深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二三五〇章 法办第三八四章 乡试真相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辈出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药铺第九二〇章 酒色财气不可少(第一更)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二三〇章 文会(第五更)第一五五九章 当皇帝没劲第四〇八章 恶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七六二章 我不杀伯仁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一七七八章 身边人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礼单(第一更)第九八〇章 压抑后的爆发第二六一三章 宁得罪阎王第二五一一章 割舍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还是中毒第九四六章 作战计划第二二一四章 让你过河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为云第一七一二章 尘埃落定第四二三章 画中倩影(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四二一章 马九归来第一七八一章 发难第二一九二章 命贵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二三一章 狮子大开口第二四七三章 盛情难却第七〇五章 赖你没商量(第三更)第一九一三章 中饱私囊第六十三章 扩大经营第七一六章 沈家总有散伙时(下)第一二一一章 形势危急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织女(第三更)第六二四章 视察王恭厂(第四更,谢盟主)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门(求月票)第六〇六章 麻烦人的谢阁老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无好人第二四四八章 同为状元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门路第七七四章 杨廷和第一五四四章 引敌来战第一四三一章 没悬念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数(第一更)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八四五章 大明盐政第六三八章 替阁老审奏本(第一更)第一九一六章 借势而为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红人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随第八六〇章 是时候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