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

安化王叛乱顺利平定的捷报,一直到七月十二才传到京城。

刘瑾得知这情况后,更加确定谢迁不可能提前四天得知宁夏镇前线的消息,所以认定谢迁找张懋乃是为算计他,心里并没太当回事,因为张懋这人性格偏软,基本会选择站中立立场,谢迁很可能做了无用功。

这天刘瑾于下午未时得到捷报,本来如此重要的文书应直接送到朱厚照跟前,但因此时朱厚照人在豹房,所以刘瑾截获捷报后,兴高采烈便准备到朱厚照跟前邀功。

临近黄昏,朱厚照终于起床。

刘瑾在外间稍作等候,见到精神倦怠的朱厚照。

此时朱厚照尚未用膳,不断地打哈欠,显得萎靡不振……因日夜颠倒,不到晚上,朱厚照不会有精神。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宁夏安化王叛乱,已在杨巡抚努力下平息!”

刘瑾跪下来恭贺,脸上笑得跟喇叭花一样灿烂。

“当真?”

朱厚照随即打起精神,小眼睛瞬间有了光彩。

刘瑾道:“陛下,你看老奴有几个胆子敢欺瞒您?这是从宁夏镇传来的战报,系杨巡抚亲自送出,请阅览!”

或许是想到这次首功为杨一清所得,刘瑾别提有多解气了,他最怕沈溪得首功后被朱厚照器重,现如今沈溪发配在外,朝中没人掣肘,他的权势几乎达到了巅峰,不想京城里多个对手,没事就给他找麻烦。

朱厚照疾步上前,自刘瑾手中抢过战报,仔细查看,生怕漏掉上面每一个字,等看过后,一拍大腿:

“朕就说嘛,逆贼造反怎么可能成功?他这么做根本不得人心……叛乱持续一个多月,就被解决,杨一清可谓劳苦功高……”

刘瑾笑道:“可不是,这正是陛下您赏识,慧眼识英才。”

朱厚照高兴之余,好像记起什么,惊讶地问道:“对了,沈尚书的战报呢?他不是也一起出兵了,为何沈尚书的战报迟迟未到?”

刘瑾见朱厚照眼神不太对,马上想到皇帝是在怀疑自己,赶紧为自己辩解,道:“陛下,您别以为老奴隐瞒不报,实在是没来……您忘了沈尚书之前出兵就迟了?再加上他走的是北路,手下又未必有京营将士那般精锐,所以在行军速度上有所不及……”

“是吗?”

朱厚照将信将疑,“以沈尚书统兵能力,应该不会有这种困扰吧?再者,不是大明精兵良将都在九边吗?什么时候京营士兵也堪当大用了?”

刘瑾为之语塞,好一会儿才道:“哎呀,陛下,以前沈尚书带兵打鞑子,带的不就是京营兵马?”

“嗯?”

朱厚照突然想到前些年京师保卫战,沈溪所部的确是以京营为班底,这才释然,道,“想来也是,不过沈尚书战报没来,朕有些担忧,就怕贼逆死灰复燃……传旨宁夏,让他们看管好贼逆头目,将人押送至京师,朕准备亲自发落!”

“是,陛下!”

刘瑾行礼告退,出门时,脸上弥漫着一种喜怒夹杂的神色。

……

……

刘瑾出豹房后,脸上阴云密布。

“咱家呈奏宁夏前线捷报,就因是杨一清上奏而不是姓沈的小子送呈,陛下就产生怀疑……看来陛下除了姓沈的小子,旁人都不信哪!”

刘瑾不甘心,他觉得这次功劳完全是自己的,正是他举荐了杨一清,却未曾想其实杨一清跟他不是一伙人,却理所当然地把一切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甚至觉得是因为自己“监国”,决策英明,才会在短时间内平息叛乱。

“刘公公?”

一个仙风道骨的中年人走了过来,笑容满面,让刘瑾看了心生不爽。

来者正是司马真人,弘治末期司马真人在皇室就拥有了一定声望,现在更是靠精心编造的修仙法术,把朱厚照迷得神魂颠倒。

朱厚照现在每天都要服用司马真人进献的丹药。

刘瑾冷笑不已:“你这是作何?这里也是你能来的地方?”

司马真人没想到自己的热脸贴到冷屁股上,先是稍微惊讶一下,这才尴尬地道:“刘公公,是陛下传贫道来进献丹药……这些丹药炼制七七四十九天,能提神醒目,更重要的是有延年益寿之功!”

刘瑾用阴阳怪气的语调问道:“不是长生不老吗?”

“嘿!”

司马真人笑道,“凡事都要实事求是,这种丹药跟长生不老药有所不同,之前已为陛下服用过长生不老药,那种丹药一生只需服用一颗便可,刘公公若也想长生不老,不如由贫道为您炼制一炉?”

司马真人非常奇怪,为何刘瑾见到自己会是这副冷冰冰的神色。

随即他觉得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炼制的丹药都给了皇帝而没有给刘瑾,现在刘瑾人称“九千岁”,朝廷大小事都由其负责,当然也会想长生不老。

所以司马真人才有此一言。

刘瑾却不屑地道:“你想要让咱家长生不老?还是省省吧!咱家到底只是肉体凡胎,享不来仙福。倒是你敬献给陛下的丹药晦涩不明,非常可疑……别让咱家知道你是在欺骗陛下,到时候有你好看!”

有了权势后,刘瑾越发目中无人,他本来就看不起司马真人这样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再加上他因战报之事生气,对司马真人也就没了好脾气。

但他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无论在他看来再无能、再没本事的人,也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就好像这司马真人,虽然谁都知道这就是个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可朱厚照却信任有加,司马真人比朝臣更为便利,在于他能随时面圣,在朱厚照面前进谗言的机会也很多。

就算司马真人说一两句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架不住三番五次吹风。

而且现在刘瑾到处树敌,几乎皇帝跟前所有人都成为了他的对手,这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都想方设法将刘瑾扳倒。

刘瑾在最需要控制好的环节出了问题,在皇帝身边人中口碑尽失,朱厚照平时就很少听到夸赞刘瑾的话,甚至有人暗中告刘瑾的刁状,比如说小拧子,处境艰难也就可以理解了。

……

……

刘瑾离开后,朱厚照拿着战报沾沾自喜。

朱厚照是个尚武的皇帝,军事上的事情更能吸引他的注意,这次安化王谋逆,争夺皇位,让他担心小半天,也是因他对民情不了解。

以前沈溪总在他跟前灌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宁夏叛乱发生后朱厚照开始有所反思,生怕因自己吃喝玩乐而把江山给丢了,现在叛乱如此迅速便被平息,让他少了几分担忧。

“陛下!”

就在朱厚照得意忘形时,小拧子进入书房,此时他刚从外面打探一些消息回来,准备把捷报告知朱厚照。

朱厚照道:“小拧子?回来得正好……你在外面听说一些消息没?”

小拧子闻言,便知道应该有人来报过捷,自己已然失去报喜的功劳,当下没精打采地道:“是的,陛下,民间所传,宁夏奏捷,贼首安化王已被擒获!”

朱厚照稍微有些惊讶:“民间已经有人知道了?嗯,应该是传令兵一路东来,故意传扬,宣示朕的龙威吧?”

小拧子一眨眼,不由道:“陛下,这件事从昨日便开始传扬……”

一句话就让朱厚照脸色不那么好看了,昨日百姓都已知晓宁夏报捷,而他这个皇帝直到今天才得知,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小拧子,有些话可不能乱说啊!”朱厚照用警告的眼神打量小拧子。

小拧子恭谨行礼,正待回话,恰好有太监进来通禀:“陛下,司马真人求见。”

朱厚照一摆手:“定是来送丹药的,宣他进来!”

随即,司马真人捧着一方木匣进来,笑盈盈道:“陛下,之前为您炼制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丹药,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后,终于炼成,这第一炉便拿来给陛下服用!”

朱厚照微微颔首,一摆手,让小拧子上前接过。

小拧子回到朱厚照跟前,打开木匣。

朱厚照探头看了一眼,没有即刻服下的意思。涉及君王,所有入口的东西都需要旁人先试过,确定没毒后才能服用。所以司马真人的丹药每一次都会准备多份,这样便有了“试用装”。

试药的事情,有专人负责,朱厚照让人把丹药拿进内宅,看着司马真人问道:“司马真人,今日宁夏奏捷,朕甚为欣慰,此事你可知晓?”

司马真人平时就喜欢装神弄鬼,这种事他若说自己不知,岂不显得没本事?当即道:“贫道之前夜观星相……”

“行了行了,谁叫你拿星相来说事?朕不想知晓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朕就问你,这件事你是何时知道的?”朱厚照问道。

司马真人一听这话,显然其中有问题,马上想到之前看到刘瑾,以他为人处世的经验,当然能猜想刘瑾是为此事而来。

他马上看了小拧子一眼……平时司马真人巴结刘瑾不得,便对朱厚照跟前的红人小拧子献起了殷勤,礼没少送,而且还给了小拧子一大堆丹药,反正又不花他的钱。

见小拧子递来的眼神,司马真人马上明白过来,道:“贫道昨日,便已得悉消息!”

刘瑾得势后就变得小肚鸡肠,到处树敌,朱厚照身边的人几乎被他得罪了个遍。

这些人可不会平白无故帮刘瑾说好话,找到机会就贬损一番,以便让刘瑾在朱厚照跟前失去信任,这其中除了最有代表的小拧子、司马真人外,尚有张苑、张永等内监。

如果只是小拧子一个人说,朱厚照或许会怀疑,但现在小拧子和司马真人一起说这件事,就不得不信了。

朱厚照嘀咕道:“原来昨日京城百姓便已知宁夏报捷?那为何直至今日刘瑾才禀告给朕?刘瑾图的什么?”

小拧子劝道:“陛下,或许刘公公有什么苦衷吧,又或者是什么消息他尚未知悉,要等求证!”

“混账!”

朱厚照怒道,“好你个小拧子,之前才把外面的情况告知朕,现在你却帮刘瑾那狗东西说情?说,他给了你什么好处?”

小拧子赶紧跪下来磕头:“回陛下,奴婢可没收受谁的好处,奴婢一心都是为陛下您着想。”

司马真人有点看不懂状况了,朱厚照怎么翻脸比翻书还快?不过他脑袋瓜灵活,见这架势,马上出来帮忙说和:“陛下,拧公公平时对您忠心耿耿,或许只是不想看到您冤枉刘公公这样的能臣。”

这话听来是帮小拧子和刘瑾说话,但其实司马真人对刘瑾的贬损已很明显。

说小拧子忠诚,就代表刘瑾不忠,这也是权力旁落使然,如今朱厚照与外界少有联系,缺乏安全感,所以小拧子帮刘瑾说句话都会引起他怀疑。朱厚照对于掌权的刘瑾,始终还是有防备心理,并非是那种没心没肺的君王。

朱厚照没继续生气,抚着下巴,若有所思:“按小拧子所说,或许刘公公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过这件事朕要查清楚……”

听到皇帝这话,小拧子和司马真人内心都有些紧张,如果朱厚照继续查下去,自然会查到二人信口开河,不过他们还算镇定,毕竟朱厚照跟外界沟通的渠道实在太少,不然的话也不会被刘瑾当猴耍。

朱厚照道:“现在宁夏平叛奏凯,朕高兴之余,也到论功请赏时……按照刘瑾所说,先进宁夏镇城的是杨一清,不过朕尚不能确定此事,一切要等沈尚书奏禀到来后,才能确定。”

司马真人道:“有句话,贫道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朱厚照厉声道。

司马真人显得很慎重:“既然刘公公所传消息,乃是从杨大人那里所得,而百姓所知消息,很可能就是沈大人传到京城来的,只是沈大人的消息可能不为刘公公采纳,所以才会等到今日杨大人奏疏来了才奏禀呢?”

朱厚照看着司马真人,目光犀利。

司马真人意识到自己失言了,他只是装神弄鬼的道士,现在居然在君王面前议论朝政,按照大明法纪来说,这可是“僭越”的大罪。

不过在朱厚照这里,什么规矩都可以破坏,否则也不会让刘瑾这样一个阉人把持朝政。在朱厚照看来,司马真人议论的事并无太大不妥,只是在思索这话有没有道理。

“说得倒也有几分道理。”

朱厚照似有所思,“若刘瑾故意跟沈尚书置气,岂不是沈尚书的奏报永远都到不了朕的案头?沈尚书在朕跟前攻击他,他就假传圣旨把沈尚书调到宣府,安化王谋逆,这厮在朕跟前也不举荐沈尚书,甚至故意押后圣旨传送……刘瑾现在得意忘形,做事愈发没个分寸,枉费朕对他的信任!”

司马真人和小拧子不敢接茬,明显朱厚照生气了,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剩下的事情就让朱厚照自己去揣摩。

以前朱厚照跟刘瑾亲密无间的时候,就算刘瑾做错事,朱厚照也会为之开脱,可一旦君臣关系出现嫌隙,那刘瑾做得还算不错的事情都会成为朱厚照愤恨的源头。

朱厚照道:“传朕的旨意……去跟刘瑾说,朕准备在京城封赏功臣,不管是杨巡抚,还是沈尚书,都要先回京城来,朕会亲自为他们接风洗尘,朕要犒赏三军,让天下人都知道朕对功臣不吝赏赐!”

小拧子行礼:“是,陛下!”

说完正事,朱厚照才轻松了些,道:“司马真人,有些事不该你管,你只负责帮朕炼好仙丹便可,今日朕又通过人搜集一些好东西,据说都是采天地日月精华的宝物,你看看是否对炼丹有帮助……”

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礼时第一八二六章 临阵叛逃第一七二六章 殴斗第一七五五章 并无隔夜仇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五三四章 愿打愿挨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当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场第一四三章 谈事还是要男人来第一三九九章 各有追求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九十八章 火锅宴第二二七三章 见功臣第六十章 买丫鬟第九九五章 过泉州第二三三三章 京师丛林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一七八章 原则第一三七三章 同游第二六三〇章 只为梦想第四八二章 借题发挥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二三六章 天不从人愿第二二〇一章 群狼第一八六九章 雷声大雨点小第二〇七〇章 大问题第九四五章 赠婢第一二六五章 有样学样第一五八章 他们是要私奔第二〇五二章 我们是冤枉的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一八〇〇章 占尽先机第一九五二章 君臣同乐第九十六章 惠娘的牵绊第二一八三章 结盟谈判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一一五九章 料敌机先第一〇二六章 偷听(第二更)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一〇七七章 阴谋第二六三三章 来了别走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关心你第一一一四章 谢恒奴省亲(第二更)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与偏见第九九五章 过泉州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动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观虎斗第九六九章 练兵第五七三章 林黛进门(第九更)第一〇七八章 激将第一六一四章 误打误撞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三〇四章 家无宁日(第四更)第二二六七章 艰难的选择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讳事(第一更)第五八一章 据不知情(第一章)第二四七章 勾心斗角(第十一更)第八三六章 借衙门审案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圣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六一一章 皇宫考核(下)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权第一二四三章 拒不出兵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一四三二章 收获战果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一三〇二章 没着落第一六二八章 来信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〇二〇章 老怀安慰第二〇一〇章 事态扩大第二三一〇章 危机第二十四章 绝色佳人第二六一三章 宁得罪阎王第五七四章 回门(第十更,谢所有书友)第二〇〇九章 铭记于历史的女人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九十七章 好吃懒做的新掌柜第二一一六章 凤凰变野鸡第四十六章 小买卖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难逃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一二〇章 临场考核第一六六四章 最后的对策第一六三四章 无巧不成书第一三一五章 添女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认错人了(第六更)第三七一章 这个真没有(第四更)第三三八章 再闹失踪(第三更)第六六〇章 我见过你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