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为荣誉的第四场县试

县试的前三场,已经决定了这次县试入围与否,虽然名次尚未最后定下,但发长案时肯定有自己一个名字,获得了参加府试的资格。

第二天就要考第四场,时间显得仓促了些。

为了能在第四场过后排定最终名次时名列前茅,沈家人还是让兄弟二人回去温习功课。但前院那边,过来道贺的人却络绎不绝……都是街坊邻里,之前沈家全家人出门迎接,放了鞭炮,邻里想不知道都难。

沈家早年虽然在宁化显赫一时,但随着家业败落,各支零散,尤其是沈溪爷爷这一脉迁移到桃花村已经过去了二三十年。如今沈溪这一脉回到县城不久,名义上已属于外来户,本为街坊所轻,这次沈家一门双杰同时过了县试,算是给沈家长足了脸面,预示着沈家复兴有望。

就算李氏平日节俭,此时也是敞开大门宴请来客。

当天沈家便在前两进院子里摆起了流水席,进门就是客,道声贺,就可以随意坐下来吃,吃完拍拍屁股就走人。

沈溪考过县试,在家里地位大不一样,以前他和沈永卓读书分开,现在李氏做主让兄弟二人同在东厢的书房温书,互相提点。

沈溪拿着本《四书章句集注》,有气无力地看着,听着前院的喧哗热闹,突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这次考过县试,他并没有太多喜悦,年少有为,也意味着以后一举一动都会在别人的目光注视下,一旦有什么过错,就会把你往死里整。

这年头,选贤任能不能说没有,但凡事还是脱不掉一个关系,他一介寒门子弟,进了科场,没有人罩着,只有被人欺负的份儿。

一次小小的县试,沈家便办得这么隆重,也是沈家这些年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喜事……眼看着沈永卓、沈溪过了县试,此后还有府试和院试,甚至是过乡试、会试、殿试,再加上长房的沈永卓即将成婚,沈家第三代子弟也都逐渐长大,喜庆事想必会多许多。

“七弟,你说明天第四场考什么?”沈永卓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看来他依然在为自己的婚事担忧。

沈溪摇了摇头,在他看来,第四场与自己的关系已经不大。白天的时候,沈溪仔细观察了下叶县令的反应,叶名溯有意回避点了个十岁稚子过县试的事。这似乎意味着,无论明天他的文章作得有多好,在特长考试中发挥多么出类拔萃,叶名溯都不会点他作“县案首”。

既然不能保送秀才,那第四场的考试对沈溪来说已没有实际意义,就算能取个前十,对外名声会好听一些,但这意味着考府试的时候会被“提堂号”,即座位更加靠近主考官,反而可能影响下一步在府试的发挥。

当晚,老太太李氏亲自过来给兄弟二人送饭,坐下来絮絮叨叨说了一会儿,主要是说一些鼓励的话,让沈永卓和沈溪第二天能好好考,最好连四月份的府试也一并过了。

说是不给兄弟二人施加压力,但她本身过来就是种巨大的压力,老太太年老了话多,唠起来,很容易又提起当初沈家辉煌时的事情,提到沈溪的太爷爷当过一府同知,提到那是多大的官,连本地知县见了都要行礼。

沈溪却很清楚,不是每个举人都能当官的,他的太爷爷之所以能当上同知,是因为当时的特殊情况使然。

正统景泰年间,历经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和石曹之乱,科举一度中断,加上连于谦这样的名臣也不免身死败亡,殃及的池鱼更是不知道多少,因此空出的官位要比现在多得多,以举人身份做官的不胜枚举。

但经过成化年间休养生息,又有弘治皇帝励精图治,目前一切已经趋于稳定,这几十年间不知道中了多少进士,举人也就不够看了。

以如今沈家的破败模样,就算沈明文或者是沈永卓,亦或者他自己考上举人,也必须要考取进士才能真正改变命运,想从“乙科”进官场可是需要背景的。考中举人,最多是在地方上有头有脸,或者运气好,哪个府县某个官职出缺实在找不到人,方有机会递补一任,不过那么多举人抢夺,这等好事未必会落到自家头上。

到了第二天,兄弟俩又是很早便起来往县学那边赶。

沈溪这次休息得很好,或者是想到考完后就可以动身回府城,心情大佳之下没什么挂牵,睡得也就安实。

因为这次考试的五十人,昨天都见过,所以进考场时,互相间是在问候中步入的,辕门处的搜检也没之前那么严。

本来就五十个人,未必需要在偌大的考棚里考试,但宁化县无论是儒学署还是县衙,都太过狭窄简陋,实在腾不出地方给这五十个人摆案考试。

从四五百人变成五十人,考棚里显得冷冷清清。

沈溪因为是第一场就录取的,所以要坐在前排,偏偏前排的桌子很高,沈溪坐上去,要使劲挺着胸,才勉强能把身子的小半部分露在桌面上,这对他提笔写字有所影响。

很快,叶名溯和儒学署的教谕前来,还是先检查过众考生的“亲供”,防止有冒名顶替者,在确定无误后,考试正式开始。

考试同样在黎明时分即告开始,但会在下午未时左右结束,当天考试次日就会发长案公布县试最后的成绩排名。

叶名溯同样不多看沈溪一眼。

沈溪心态很放松,别人在为一个“县案首”的保送秀才名额而奋笔疾书时,他已经在期待回到府城时与惠娘和两个小萝莉会面时的情景。

但毕竟是考试,不能随意瞎糊弄,如果交白卷或者是在文字中有犯忌的情况出现,就算第一场过了,最后也会被刷下来。

沈溪权当最后一场是荣誉之战,大概发挥一下就可以,也不是真的要去作经天纬地的文章,反而更要注意遣词造句,免得犯了忌讳,让到手的鸭子飞掉。

这场的四书文和五经文,叶名溯出的题目都不难,并无截搭题。

不过考试就是如此,不是说题目简单录取的机会就高,主要还是看大家的发挥,你觉得简单,别人也觉的简单,都考出高分来,但总有更高分。

沈溪没有在第四场的考试中再去议论什么仁政治国这些大道理,引经据典上也尽量避免深奥,这也是他在县试时一贯秉承的原则。

这年头,枪打出头鸟,你要写篇八股文,非要引用古代已经佚失残本的名家名著,考官知道的还好,不知道的以为你胡编乱造,或者是有的考官也是半吊子学问,他不会的你都会,一准嫉妒你的才能,上来一发火不给你过,那你也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写文章最重要的是切题,只要没跑题,用典别太偏颇就可。

到中午时,开始放试帖诗、策、论的考题,还有一道出自《九章算术》的数学题:今有贷人千钱,月息三十。今有贷人七百五十钱,九日归之,问息几何?

这时代的读书人很少有涉猎算术的,就算是叶名溯也是如此,让他杜撰个数学题无比艰难,只好去《九章算术》中找现成的考题,连数字都不带变动,以免答案连他自己都求解不出来。

这道数学题算的是月息,不到一个月,就不存在利滚利的问题,如果把九日变成九月,沈溪相信,就算是那些资深的帐房,要算出这题也非要动用算盘不可。

沈溪跟冯话齐学过试帖诗,本来作首诗没什么难度,但作诗这东西,无论通俗易懂,又或者是辞藻华丽,都不怎么好,想要拿捏恰当实在太难。

沈溪干脆选择了对附加题不加作答,反正不会影响到县试的总成绩,作得好不好,也只是对府试有影响。

再者说了,汀州府的知府在主持府试时,真的有心思去审查各县报上来这些考生的特长,去考虑在府试时给予特别优待?

这种特长加分,最多是给那些士绅和官宦子弟提供一种进学的优待,就算他们在四书文和五经文中考得不好,最后也能通过这种特长加分而通过。

沈溪从中午开始就等着放排,这一场考试的放排会有两次,未时六刻放排一次,未时末放排第二次,前后间隔差不多是半个小时,

沈溪依然是第一次放排就出了辕门,与他一同出场只有寥寥几人……此时别人还在那儿用不成熟的算法计算利息问题,想用草稿纸上“壹贰叁”这些字来算出利息几何,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到底不是店铺的帐房,换做惠娘这样精明的女人,都不用拿纸来计算,口演一番就能得出最后的答案。

等第二次放排所有考生都出来,沈永卓也在其内,沈永卓见到沈溪不由感慨:“第四场可真难啊。”

沈溪不知道沈永卓所说的难,是四书文和五经文题目难,还是那些附加题难。毕竟县试是科举的第一关考试,本身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是很广,要说有点儿难度的,也只有附加题部分。

“七郎,你选的哪些题目作答?”回去的路上,沈永卓很关心沈溪对附加题的选择。

沈溪摇摇头:“我一个都不会,所以索性就跳过了,没有作答。”

“这样可以吗?”沈永卓心下带着疑惑。

沈溪笑了笑:“明日发长案,只有四书文和五经文会列入成绩。只要大哥把前两篇文章做得好一些,应该就没问题了。”

沈永卓大概是患有考试焦虑综合征,明明最后一场已经不涉及到录取与否,他还是在路上不断念叨自己因为作答后面的考题而浪费了时间。

回到家,李氏和王氏等人过来问明二人考试的情况,随后王氏高兴地说道:“大郎,吕家那边又派宋媒婆过来说,这次你过了县试,吕家那边正式跟咱谈婚事,连八字都对好了,就等着下聘,迎娶吕家小姐过门。”

沈永卓在这场县试中,算是事业、爱情双丰收。

吕家那边看中沈永卓父亲是廪生,而沈永卓又是过了县试的读书人,觉得他前途不可限量,准备把女儿嫁过来。

吕家家大业大,嫁女儿肯定不会寒碜,嫁妆必然丰厚得很。

这本来是皆大欢喜的好事,但沈溪在见到沈永卓那漆黑的脸色后,就预感到有不好的事发生。

果然,沈永卓迟疑了一下,用低沉的声音回道:“祖母,娘,那吕家小姐……我还是不娶罢了。”

************

ps:第三更!同时也是满780票的加更!

果然是天道酬勤,今天才中午一点过人数就快50人了,天子感激不尽!嗯嗯嗯,天子决定努力码字,一定不让大家失望!

继续求订阅、、和鼓励!

第二二〇章 载誉而归第一一〇八章 泼妇对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乱麻(第三更)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刚第一二五四章 袭扰与应对第一三四一章 不难的选择第二九四章 危急关头第二〇四一章 过节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寻第二三一〇章 危机第四〇七章 大学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十二章 进城(求收藏)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六七六章 实实在在的赏赐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抢女人第二九三章 官贼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六九一章 饭桌交锋第八六八章 属驴的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六八〇章 落难的凤凰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会(上)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二二六六章 你来当第一六七章 讲理不成反被揍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协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话的事第一二四六章 极大的讽刺第一二九七章 和谐的观礼第三三八章 再闹失踪(第三更)第二二二一章 神话第二一一六章 凤凰变野鸡第六七五章 替代军功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刚第一八二六章 临阵叛逃第十九章 底蕴第二三七七章 还她自由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义(第七更)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亲第一九七七章 即将到来的午朝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内侄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童言无忌第二八三章 辱没先师,罪不容赦第一九六〇章 沈溪挂帅第一七二章 负心人(求订阅和月票)第五〇四章 情敌见面分外眼红(第四更)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乱麻(第三更)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一二八六章 献俘第七十一章 上元灯节第一八〇九章 心怀社稷第八八九章 黄金万两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圣第四三八章 两位尚书赏识(第四更)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一四九章 浓浓年味第二四七九章 拨开云雾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举人(第四更)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二三四六章 久违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儿泼出的水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亲家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九四五章 赠婢第六二四章 视察王恭厂(第四更,谢盟主)第一四三一章 没悬念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备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计(第四更)第二二四章 煽风点火(第五更)第三三八章 再闹失踪(第三更)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八一六章 谁帮谁第二三四〇章 还来得及第一六七章 讲理不成反被揍第二四三五章 随军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监国(中)第六四五章 飞来横祸第一九四一章 双管齐下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二〇六五章 做买卖第七〇〇章 你计划,我拆台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一八〇八章 好心好意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六〇一章 何时熬出头(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