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刘府

沈溪领军抵达刘瑾府宅前时,朝廷两路人马已到达,一路系由张苑派来围住刘瑾府宅的御林军,另一路则是由张懋、谢迁和张鹤龄所率京营兵马。

看到御林军按兵不动,沈溪暗忖:“张苑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派兵过来围而不攻,不是给刘瑾提供翻盘的机会吗?他所派兵马,看起来不少,但若被刘瑾以司礼监掌印的身份进行威胁,不是要被缴械?”

“刘瑾执掌朝政多年,权势熏天,一向作威作福惯了,侍卫上直军将校稍有犹豫,就会被其所趁……这个时候,只有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刘瑾拿下,才不会让其有反扑的机会。”

好在这里还有五朝元老张懋坐镇。

沈溪骑在高头大马上,略一观察就发现张懋带来的官兵数量明显在他之上,仅刘府门前就有四五百京营兵,再加上封堵刘府其余门庭和院墙的兵马,总数当在千人以上。

张懋、谢迁和张鹤龄此时已进了刘府,沈溪翻身下马,正要带兵入内,却被京营兵拦了下来,沈溪大喝一声:“怎么,连本官都不认识了?”

“沈大人,您这是从何而来?”

京营中下层将领基本都认识沈溪,这些人多数都是几年前京师保卫战中拔擢起来的,隔了这么久依然记得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事中沈溪如何挽狂澜于既倒,在他们心目中,沈溪俨然是战神一般的存在。

沈溪举起朱厚照手谕,道:“本官奉皇命而来,捉拿逆贼刘瑾!”

如果是旁人,京营将士或许还要求证真伪,但现在面对的人是沈溪,当沈溪把朱厚照手谕高高举起时,刘府门前已跪倒了一片。

“进门!”

沈溪不做停留,直接带兵冲进刘府,一路上但凡看到他手中所持手谕之人,基本都下跪行礼。

一直到碰见英国公帐下亲兵,沈溪才再一次被阻拦下来,他扬了扬手中圣旨,大喝一声“圣旨在此,谁敢阻拦?”便强自往前闯。

“……沈大人请留步,请容小人进去通传……”被拨到一旁的小校依然尝试拦住沈溪。

“若是让叛逆逃走当如何?等见到英国公,本官自会跟他解释!”

沈溪带人冲到刘府正院,此时府内亮如白昼,墙头道旁,随处可见高举火把的士兵,这会儿张懋正发愁怎么把刘瑾拿下,虽然他通过对局势的判断,提前一步带人马到了刘府,但到底没有皇令在身,腰杆硬不起来。

张鹤龄领兵前来则完全是投机思想作祟。

以张鹤龄对京营的控制,自然不可能错失良机,这会儿张氏兄弟都寄希望于谢迁,毕竟是谢迁奉皇命去调兵。

但其实此时谢迁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自从奉皇命到张懋府上后,完全是被动跟随张懋做事,他对于京师内的情况茫然不知。此番配合张懋领兵到刘府,被刘瑾豢养的家丁针锋相对,顿感进退维谷。

“沈大人来了!”

“沈大人来了!”

就在这张懋等人不知所措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嚣声,很快沈溪那并不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立即镇住了场面。

刘瑾刚被人从睡梦中叫醒,这会儿他可没想过要逃走,因为他根本不相信朱厚照会对他这个心腹下手,觉得以他对朝堂的控制,完全可以化解一切涉及皇帝信任的危机。

“什么人敢到咱家府宅放肆!”

刘瑾连衣服都没穿戴整齐,随便把御赐蟒衣往身上一披,从正堂出来,正好遇到举着圣旨抵达的沈溪。

等刘瑾看到院子中官兵林立,府中家丁被挤压到了堂前,张懋、张鹤龄、谢迁、沈溪等人一脸严肃表情时,心中不由一沉。不过他早就见惯大风大浪,没有因此失去气度,嗓门反倒提高八度:“咱家乃司礼监掌印,代天子行朱批大权……胆敢到咱家府宅造次者,杀无赦!”

张懋和张鹤龄没有说话,虽然二人在朝中地位不低,但作为勋贵,无法干涉朝廷事务,这会儿二人都扭头看向谢迁,谢迁却把希冀的目光落到沈溪身上。

沈溪摇头冷笑不已:“逆贼刘阉,好大的官威啊!这是谁给你的勇气,敢拿这种态度在朝廷重臣面前大放厥词?”

自打权倾朝野后,刘瑾便忍受不了旁人称呼他为“阉人”,听到这话,顿时火冒三丈,怒喝道:“好你个沈之厚,居然敢污蔑咱家……来人,把他拿下!”

刘府家丁平时嚣张跋扈惯了,天不怕地不怕,就算面前数倍于己的官军,居然在刘瑾呼喝下朝沈溪冲了过去,但他们还没走出两步,就不得不后退,因为沈溪身后带来的亲兵除刀枪相向外,更有一队弓箭手出现在沈溪身边,手头的弓弩拉得满满的,随时都有可能射出去。

到这个时候,刘瑾终于意识到自己有麻烦了……他阅人无数,自然知道沈溪不可能随便造次,今天面对的阵仗太大,如果只是沈溪一人前来,还有可能是沈溪在做垂死挣扎,但现在侍卫上直军和京营俱都出动,还惊动谢迁和张懋这两位文武大臣之首,背后蕴含的风险实在太大。

沈溪喝道:“奸贼刘阉,贪赃枉法,欺瞒圣听,更意图篡夺皇位,实乃十恶不赦,陛下钦命将奸贼拿下,附逆者格杀勿论!”

沈溪的话可比刘瑾管用多了,随着他话音落下,马上大批官兵朝刘瑾冲了过去。由于涉及皇命,刘府那些爪牙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刘瑾怒不可遏,大声喝斥,但那些士兵有沈溪做主,不管眼前之人身份如何,上去便把刘瑾双手反剪到背后,人被按在地上脸庞着地,动弹不得。

“沈之厚,你敢对咱家无礼?咱家要你不得好死……哎呀,放开咱家!咱家乃陛下跟前最信任之人,定要将尔等诛灭九族……”

刘瑾明显失去方寸,就算咆哮如雷也无任何用处,手下爪牙被官兵一一擒获,他原本指望谢迁和张懋帮忙说和一下,但他挣扎着看过去,发现二人熟视无睹,而墙头草一般的张鹤龄更是冷笑连连。

“……沈之厚,咱家要见陛下,御前说理……”

最后,刘瑾所能想到救自己的人,只剩下朱厚照。

沈溪却根本不理会他的话,喝令道:“拿张抹布来堵住他的嘴,送到刑部衙门关押,另外派人去捉拿逆党头目,包括吏部尚书张彩、前兵部尚书曹元……”

此时的沈溪,行事根本不管后果,完全是赶尽杀绝的做派,等刘瑾被五花大绑,甚至连嘴都被堵上后,才有空喘一口气。

“沈同僚……”

张懋招呼一声,却不知该如何跟沈溪搭话,因为眼前的沈溪太过陌生,跟以前谦和温驯的态度截然不同。当然他也明白,只有如此强势才能把场面镇住,否则受刘瑾淫威影响,事情肯定会出现变故,故此他也不能拿一种长辈的姿态跟沈溪说事。

谢迁拦到张懋身前,向老友使了一个眼色,目光好似在劝告……你跟他说什么,让他安心办事去。

张鹤龄倒没那么多顾忌,走到沈溪跟前,拱手道:“沈尚书下一步,是要将逆党中人全数捉拿归案?不知陛下除了定下几个首恶之徒外,还有哪些人需要下狱问罪,本侯可以施加援手。”

之前一段时间,张鹤龄跟刘瑾过从甚密,不过双方毕竟有根本利益冲突,外戚党在跟刘瑾相斗中节节败退才被迫向阉党妥协,现在沈溪拨乱反正,他自然也就改弦易辙,站到胜利一方摘取果实。

沈溪笑道:“寿宁侯有心了,若侯爷肯施加援手的话,最好严密掌控京师各大营,若有人趁乱出城窃夺军权,引兵作乱,就算将刘瑾捉拿,影响也会非常恶劣……此时寿宁侯不应把注意力放到捉拿阉党上,而是要稳定军心。”

张鹤龄稍一思考,便认定这是立功和窃夺胜利果实的大好机会。

现在京师内外乱成一团,控制军权就等于掌控一切,外戚党比任何人都怕奸党篡位,因为他们所有的利益都来自于皇帝,皇帝宝座易位对他们而言影响最大。

“那本侯先告辞了!”

张鹤龄行礼后便带着人马离开,他这一走,让刘瑾府上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就此解除。

因为刘瑾拥有的军权只流于表面,需要将领配合,而张鹤龄才是直接领兵之人,他若强硬起来,就算沈溪手头有圣旨也不好使。

沈溪再次下令:“刘府除贼首刘瑾外,其余之人尽皆捉拿下狱,陛下会亲自审问案情!”

这话,沈溪看似对众人说的,告诉他们这案子将会以怎样的过程和结果,但其实是安定人心,尤其是刘瑾。

果不其然,本来刘瑾还在极力挣扎,但听说这案子会由朱厚照亲审后,明显看到活下去甚至报仇雪恨的希望,也就放弃了做无用功。

“进去捉人……”

官兵在得到沈溪授权后,再也不需要有顾忌,开始冲进刘府各个院子和房间抓人、抄家。

就在这个时候,王陵之、朱起等人闻讯带领沈溪亲卫前来助阵,有了这些人,沈溪手头终于有一股完全忠于自己的力量,做起事来越发得心应手。

沈溪吩咐道:“先将刘瑾押送到刑部大牢,查抄到的刘府物品,一律不得运出府……通知陛下,请陛下前来,亲自审案!”

刘瑾虽然被押送出府,但他感觉自己还是有希望翻盘的,尤其是在听到沈溪后面几句话后,更是自信满满地暗忖:

“你沈之厚想诬陷咱家谋逆,以为陛下会受到蒙蔽?哼,只要见到陛下的面,以咱家跟陛下的良好关系,最后肯定会无罪释放,甚至官复原职……你小子太天真了,到时候咱家定要报今日之仇!”

……

……

京师内一片兵荒马乱。

刘瑾被捕的消息,迅速在城内传开,京师内文臣武将以及勋贵之家均得到消息。

所有人都心惊胆寒。

不但阉党中人人人自危,就连那些正直的文臣也担心不已,他们很怕沈溪这次主导的诛除刘瑾的行动以失败告终,那结果必然会以刘瑾反攻倒算导致很多无辜人士死于非命而收场。

这基本上算是阉党跟文官集团的决战,大多数人因为没有参与这场政治大事件而丧失发言权,只能在家里惶恐不安等候消息。

作为事件当事人,沈溪没有马上领兵去捉拿其他阉党要员,而是留在刘府,等候一个关键人物的到来,那就是朱厚照。

跟历史上朱厚照第二天亲自带队去查抄刘府不同,沈溪这次因为以血书促成皇帝出宫,使得经历“危险”且对刘瑾谋逆充满疑问的朱厚照在没弄清楚事情真相前不可能回宫,沈溪也趁机让朱厚照来做个“见证”。

“之厚,你为何不带人将那些附逆阉党的要犯府宅查抄?你不怕这些人暗中携手造反?”谢迁担心地问道。

谢迁作为事件参与者,对于很多情况不甚了解。

他不像张懋等人那样完全被蒙在鼓里,知道一些内情,因此对刘瑾谋反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沈溪道:“现在要做的,是等陛下亲临,其他事情可以暂时抛到一边,或者交给旁人来做……谢阁老若认为阉党不肃清于大局不利,可与英国公一起带兵去查抄,或者是保护皇宫安全,至于这里,还是交给我吧!”

谢迁深深地吸了口气,道:“希望这件事能顺利结束,唉,到了现在老夫还觉得……跟做梦一般!”

谢迁猜测了许多种把刘瑾扳倒的办法,但绝对没料到会以眼前这种方式收场。

沈溪雷霆万钧一击必杀的行事手段虽然获得朱厚照支持,却没有完全得到谢迁这个盟友的认可,谢迁担心沈溪“胡作非为”,在他的心目中,沈溪是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结束刘瑾的政治生涯。

谢迁没有选择留下,主要是他不想在这个场合见朱厚照。

以前他很希望面圣,但现在宁可躲开,因为他怕因为自己的怀疑和犹豫不决而给刘瑾带来一线生机,反倒不如帮沈溪一把,让沈溪留在这里等候朱厚照驾临,而他自己则带人去稳定大局。

“于乔,你……”

张懋跟谢迁一起出了刘府,此时刘瑾府宅内乱作一团,城内兵荒马乱,处处可见的火把让张懋这样城府颇深的老将也心怀忐忑。

“走!回各自岗位坐镇,张老公爷回五军都督府,我则去内阁……”

谢迁这话,颇有点颐指气使的意味,张懋听了不由摇头苦笑。

论朝中地位,身为首辅的谢迁是在张懋之上,但张懋作为武将之首,被人如此指派始终面子上过不去。

“同行……?”

张懋问道。

谢迁点头,二人回各自衙门,谢迁只能走大明门那边的小门,恰好五军都督府也在那边,二人正好同行,顺带商议今日之事。

第七三八章 药方救人第一五二章 病中见真情(求订阅和月票)第一三二〇章 南下之路(第四更)第一〇九六章 战事趋缓第二一一一章 当官很容易第六二二章 谁是正使?第二一一八章 坚持第八二九章 不平静的珠江第一一四八章 里应外合第二五六章 当头一棒(第四更)第五八八章 圣前召对(第一更)第一八九七章 狡辩第一七一五章 过客第一〇八六章 杀夫仇,丢刀恨(第二更)第一七六章 你安心去吧第八四二章 贸易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七三二章 刘大夏的器重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岂能没钱?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九四二章 自愿第一二〇〇章 练兵第二四一二章 悔过自新第一九九四章 寻人第四六四章 代师赠画(第五更,谢书友)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一三二一章 变着法送礼第十二章 进城(求收藏)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二九三章 官贼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二四八五章 选址第九四五章 赠婢第二二五六章 后患无穷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么简单(第三更)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为进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二六三一章 战争赔偿第七〇四章 出宫容易回宫难(第二更)第四二五章 阅卷潜规则(第八更)第二七五章 坏胚子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一九七章 姨?干娘?或者……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动口也动手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九四章 为荣誉的第四场县试第九三九章 沈溪很重要第九一九章 临出征赠礼(第四更)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澜(第四更,为书友)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一一六章 来自府城的求助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试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约见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窝第二二〇章 载誉而归第二四三三章 娶个祖宗当皇后第二三二一章 联盟第一八一九章 论政第二三六六章 按图索骥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六二五章 探亲风波(第五更,谢书友)第一一五八章 来不及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盐,我还会造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随第一三五八章 六万贯(求月票)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二四二二章 找个替代者第七九四章 平匪辑要(第四更)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无畏第九〇一章 送礼要从家眷开始第八十五章 情怀如诗第一八四四章 戏本不对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一一七一章 一团乱麻第一九六〇章 沈溪挂帅第七五五章 开弥封之前最后一道关口第七三五章 当个乡试主考不容易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贤相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国事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三九五章 斗画(第五更,贺盟主磊洋)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并非薄情人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来的战机第九二九章 生杀大权第七五〇章 贡院出题(第一更)第一一七一章 一团乱麻第一〇〇八章 执迷不悟第二一七六章 愿望第二三三四章 直谏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