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态

谢迁说自己要去文渊阁,但其实不是。

谢迁入宫的真正目的是去觐见张太后,陪同他的正是张永,而张永去见谢迁正是奉张太后之命,见面后趁机跟谢迁提了一下司礼监掌印人选的事情。

谢迁加紧几步过了午门,便见到等候在金水桥旁的张永。

张永见谢迁前来,显得很关切,赶紧上前问道:“谢阁老,之前沈尚书入宫,可是去面圣?”

这问题本来没什么,但谢迁的脸色却不好看,只是“嗯”了一声便当作答。

张永急道:“那陛下可有跟沈尚书商议过司礼监掌印出缺之事?谢阁老,您跟沈尚书是如何说的?”

谢迁没有直接回答,瞥了张永一眼,冷声道:“是否在张公公看来,司礼监掌印选拔一事上,沈之厚更有发言权?”

张永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有考虑谢迁的感受,当即苦笑着赔礼:“谢阁老说的哪里话,鄙人可是一直仰慕您,按理说,这件事……您老才有发言权。”

谢迁叹了口气:“唉,可如今的情况却是陛下对老夫视而不见,遇到事情都是跟沈之厚商议,俨然沈之厚已成为第二个刘瑾,陛下跟朝臣间始终隔着个人,司礼监掌印人选之事陛下从未找过老夫交流!”

张永听谢迁话语中带着的抱怨,知道这位首辅大人想法多,不敢再多问。

谢迁一摆手:“走,去见太后娘娘。”

二人继续往永寿宫方向而去,这一路上二人都不作声,等快到地方,谢迁才似有所思道:“张公公,你觉得你跟张苑间,到底谁更能得到陛下欣赏?”

张永并非昏聩之人,马上听出其中苗头,心想:“难道沈之厚在陛下面前举荐了我和张苑?怎么我在他心目中,竟跟张苑这后起之秀分量相当?”

在张永看来,自己跟沈溪的关系,明显要比张苑和沈溪间牢靠太多,毕竟自己跟沈溪南征北讨,就连土木堡之战时他张永也是跟沈溪一起守在战壕中,堪堪死里逃生,这种交情可不是一般人能比拟。

张永道:“自然咱家比张苑要更得陛下信任。”

在这种事上,张永没有谦逊的意思,怎么想的也就怎么说了。

在张永看来,张苑根本没做过对朝廷有益的事情,一直留在京师,顶着个御马监掌印太监的名头,却不干实事,仗着跟朱厚照关系亲近,一步步得到提拔。

谢迁摇头道:“若论功劳,张公公自然比张苑高许多,但若论陛下的信任,张公公你就未必能及了吧?”

二人仍旧在行路中,说话间,谢迁瞥着张永,眼神暧昧。

张永小心翼翼求证:“谢阁老为何突然提及张苑?莫不是……”

谢迁笑了笑,道:“也不是沈之厚在陛下面前举荐你二人,而是陛下亲口提出,要在你俩中间选拔司礼监掌印,这才有此一问。”

张永又惊又喜又忧。

惊的是,之前一直想知道的事情,现在终于有了答案,可惜不是从沈溪口中得知,而是自谢迁口中转述才知晓;喜的是自己已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有力竞争者,而且对手只有张苑一人。

但他马上又担忧起来,如果跟旁人比,他自问有极大优势,唯独张苑在宫里的声望和地位,甚至比他还高,重点是张苑是东宫常侍出身,在刘瑾上位前,张苑大权在握,刘瑾倒台后,似乎由张苑接任司礼监掌印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张永道:“消息可确实?”

这话又是不该问的,谢迁听了脸色马上变了,没好气地道:“是否确实,你去问沈之厚,他是如此跟老夫说的!”

张永马上意识到自己失言,不再说什么,低下头思索,二人脚步因此放慢许多。

半晌后,张永才问道:“若是陛下问及谢阁老,您觉得在咱家和张苑之间,谁人更合适?”

谢迁脸上带着老奸巨猾的笑容,“张公公觉得呢?”

张苑摇头苦笑:“谢阁老这不是为难咱家吗?咱家岂能猜测您老心中所想?或许谢阁老属意张苑?”

谢迁道:“莫说陛下未问老夫,就算问了,老夫的意见始终如一,两位张公公均未达到司礼监掌印的标准,老夫本想举荐萧敬萧公公,这件事老夫之前便跟你说过……”

“这不是陛下没提萧公公作为人选吗?”张永显得很尴尬。

谢迁摇头道:“既然没提,那老夫的意见便是保持中立,谁都不支持!”

……

……

谢迁见张太后,所说之事,无非是介绍朝中清除刘瑾以及阉党后的情况。

张太后人在深宫,对外面的事情不甚了解,而谢迁又是张太后心目中最信任的大臣,很多张永不能解释清楚的事情,需要谢迁来解答。

永寿宫内,张太后坐在暖座上,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面对谢迁。

张太后身后的屏风后面,还有宫里另外一位贵人,这位贵人从入宫开始就近乎被人遗忘,正是大明朝最没地位的皇后,到如今仍旧未跟朱厚照合卺的夏皇后。

等谢迁把大致情况一说,张太后道:“原来刘瑾做了这么多坏事,本宫原本还以为他是个忠臣呢。”

谢迁很想说,太后娘娘从哪里看出刘瑾是个忠臣?

但想到之前皇室对刘瑾的信任,谢迁不再多言,他很清楚,张太后虽然没多少才学和能力,但见识绝不比他差,这是个懂得明哲保身的女人,从弘治皇帝到如今的正德皇帝,张太后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张家也得到皇室优待,这跟张太后识趣不无关系。

张太后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张太后道:“这件事是由谢先生和沈尚书两位卿家做的吧?沈尚书在先皇时,就已是朝中股肱之臣,现在皇儿对他的信任日盛,谢先生平时得多教导一下,年轻气盛,或许会做一些错事。”

言语间,张太后带着某种暗示。

谢迁是聪明人,大概明白张太后的弦外之音,或许张太后问处置阉党的事情属其次,主要是想提醒他什么。

谢迁恭敬地道:“太后娘娘提点的是,老臣必定会好好教导沈之厚,他入朝没几年,只是因为做成几件大事,而得先皇和当今陛下的信任,他在领兵打仗上,或许有一定才能,但在处置朝事上,则显得操之过急……”

张太后笑了笑,颔首道:“有谢先生提点沈尚书,哀家不会太担心……哦对了,谢先生有时间的话,多去寿宁侯府和建昌侯府走走,哀家这两位弟弟,平时都很仰慕谢先生的才学,你们同为朝廷肱骨重臣,应该多走动一些才是。”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谢迁再愚钝也明白过来,张太后其实是想提醒他,让沈溪老实一点,别损害张氏外戚的利益。之前要一致对外共抗阉党,现在阉党被扫除,外戚跟文官间的矛盾,也上升为朝廷的主要矛盾。

谢迁心想:“太后这时候召我来说这话,正合时宜,说明太后心里敞亮,知道朝中发生了什么,人在深宫也没说对外完全封闭。”

“老朽有时间自然会去拜见两位国舅。”谢迁言语间很客气。

无论谢迁心里有多厌恶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但有一点不能否认,那就是他很欣赏张太后,以前张太后经常出手帮忙,谢迁知恩图报,心里拎得清皇宫里有个太后支持自己有多重要。

……

……

谢迁在永寿宫见张太后,时间大概为半个时辰。

眼看天黑,本来张太后想留谢迁吃饭,但谢迁坚持告辞出来,毕竟张太后算是未亡人,谢迁再豁达也知道避嫌,再者他准备去找沈溪谈一些事。

由始至终,夏皇后都没从屏风后走出来说话,甚至张太后也没提过夏皇后旁听的事情。

谢迁出宫时,也是张永相送。

张永已知道情况,送人的时候也就没再多问关于司礼监掌印人选之事,也没再厚着脸皮求谢迁帮忙。

谢迁出了皇宫,径直往兵部衙门去了,等到了地方才知道原来沈溪根本就没回来。

谢迁勃然大怒,骂骂咧咧地道:“这小子简直不知所谓,老夫说过的话被他当作耳边风,忘了当初是谁将他从翰苑中提拔起来的……”

谢迁懊恼地从兵部衙门出来,没打算回府,准备直接杀到沈府,将沈溪给揪出来。

没等上马车,谢迁便见一名有些眼熟的汉子站在远处,那人想过来,却被谢迁的随从给拦住了……这几天谢迁怕被阉党余孽报复,出入都带着随从。

“让他过来吧。”

谢迁隐约记得,这位是沈家下人,以前去沈府拜访时见过。

来人正是朱鸿,到谢迁跟前行礼后道:“谢大人,我家老爷派小的给您老留话,说他往军事学堂去了,谢大人有事的话,只管去那边找他。”

谢迁恼火地道:“不知早传话?如此老夫也不用从大明门出来了……”

因为军事学堂距离豹房不远,位于城东,如果谢迁从永寿宫出来,要去军事学堂的话,走东华门比较近。更重要的是,谢迁是对沈溪这种做事方式不满。

谢迁乘坐马车,马不停蹄赶往军事学堂,到了地方下了马车还未跨进门槛,便见王陵之在院子里耍大刀,谢迁匆忙的脚步不得不停了下来,觉得这是沈溪给他下马威。

“呃?”

偌大的军事学堂院子只有王陵之在,见谢迁造访,他赶紧停了下来,但一时嘴拙,不知如何与谢迁说话。

谢迁进门后气呼呼地喝问:“沈之厚呢?”

王陵之指了指侧院,谢迁哼了一声便往月门去了,穿过一条回廊,便见到前面沈溪正在跟一个人说话,走近一瞧,才知是新任刑部尚书何鉴。

却说何鉴被刘瑾革职后,一直滞留京师,这次重新启用,没费什么波折便走马上任。

若是旁人跟沈溪或许有一定间隙,但何鉴毕竟曾是沈溪下属,沈溪为兵部尚书时,何鉴为兵部右侍郎,这次何鉴被重新起用,直觉是得到沈溪举荐,如此一来涉及刑部事务何鉴也会过来跟沈溪商议。

因为谢迁几乎是强行闯入,提前没人传报,沈溪和何鉴还在交谈中,根本没留意到有人到来。

“咳咳——”

谢迁发现沈溪和何鉴有说有笑,心里更加来气,站在远处故意清了清嗓子,让二人知道自己来了。

“谢阁老?”

沈溪见到谢迁,没觉得有多意外,毕竟他来军事学堂,正是因谢迁不允许他回家,留在兵部衙门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干脆到军事学堂来看看。自打他离京后,刘瑾就把军事学堂给关闭了,老师和学员通通遣散,沈溪想尽快把学堂恢复。

何鉴见谢迁来,连忙上前行礼:“于乔来了?我正跟之厚说起你。”

虽然何鉴朝中地位不及谢迁,但岁数比谢迁大,中进士的时间更是早了六年,所以何鉴没把谢迁当作上司看待,更当作是好友。

谢迁只是简单跟何鉴见礼,随即便瞪着沈溪问道:“不是让你在兵部衙门等着老夫么,作何到这里来?”

沈溪看出来了,谢迁不是责怪他在哪里见面的事情,更介意的是有“外人”在场,但其实沈溪根本就没与何鉴约过,只是何鉴当天得到传旨说升刑部尚书,于是去刑部办理了简单交接便马不停蹄寻沈溪,最后找到军事学堂来了。

毕竟现在沈溪是负责刘瑾案的钦差,何鉴来找沈溪也是想问询案子的具体情况。

沈溪道:“谢阁老有事的话,不妨入内说。”

“不必了,这里说也是一样!”谢迁语气不善。

何鉴一瞧这架势,老少二人有重要事情说,自己在这里似乎有些碍眼,于是试探地问道:“于乔,你要跟之厚说事,要不要我先到外面等候?”

谢迁对何鉴语气倒也和善,毕竟何鉴素有清名,以前还帮过他,二人关系一直不错,不会把怒气迁到老伙计身上。

“世光在这里听听也无妨,毕竟涉及朝中阉党之事。”

谢迁说话间,目光打量沈溪,“听说阉党案几名要犯,已被下诏狱?”

谢迁所问之事,是关于焦芳、张彩、刘宇、曹元等人从刑部提到锦衣卫北镇抚司大牢的事情。

沈溪点头:“我也是刚得悉,说是陛下亲自下的旨,人从刑部大牢提了出去,至于陛下要如何审问,在下不知。”

谢迁道:“这件事不是你跟陛下提的吧?”

沈溪直接摇头:“莫说在下未提,陛下甚至在召见时也未知会一声,我还是听何尚书说及才知晓。”

何鉴点头:“是啊,于乔,我来找之厚,便是问询此事,之厚听到后非常惊讶,看来他真不知情。”

谢迁打量何鉴一眼,心说你可别被这小子给骗了。

但想到何鉴曾是沈溪的下属,在其面前说这话有些不太合适,就算他对沈溪有再大的怨言,也要保留沈溪的面子,到底沈溪没做过太出格的事情。

谢迁道:“不知就不知吧,这几人都是阉党骨干,帮刘瑾做了不少错事,但焦、刘两位大学士毕竟是翰苑之臣,关系到天下读书人的脸面……”

沈溪看着何鉴道:“这件事是陛下亲自下旨,我等尚不知具体情况,不如联名上奏,为几人求情?”

谢迁一摆手:“求情之事稍后再说,除了被提走几位,其余人等,陛下可有说过如何处置?”

这话谢迁是在问沈溪,不过沈溪的目光却看向何鉴。他的意思很简单,大明朝刑部尚书就在这里,这种事你不问他,问我作何?

第一六四二章 将行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六四七章 我的队伍我做主第四八四章 恩将仇报(第三更)第五八一章 据不知情(第一章)第七四八章 渐行渐远(第二更)第二九三章 官贼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二〇八八章 买消息第九五三章 难得糊涂第二三五六章 问案第一二四三章 拒不出兵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门第一五九八章 代沟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辩第六九八章 不能说(第三更)第三五三章 小解元公(第十更)第八九六章 左拥右抱第七〇四章 出宫容易回宫难(第二更)第一一七章 合作难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二十七章 据理力争第一〇二四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第八四六章 谁说不能斩?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二一章 马九归来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营外第二三〇六章 监国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二〇一七章 非圣人更需理智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阵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二〇二七章 上门挑唆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责任(第二更)第一九二六章 背后有深意第二一八七章 杀子之仇第一七五章 来投奔的大伯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一五四〇章 那贼子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气第一五三二章 计较第八九二章 义兄和义妹第一二一一章 形势危急第一二四四章 旷世奇才第一一六五章 血战(下)第一四二八章 叛军入城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二二一二章 首战告捷第二六五八章 牢房静悄悄第一三九二章 无君无父第六二八章 专门坑人(第三更,谢书友)第二一六〇章 联合告状第二二六〇章 庆典第一四二章 来自京城的谢家千金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五四六章 大战爆发第一九三章 一门双杰第二三七八章 看热闹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一二八九章 主持第七一〇章 乡试主考(第四更)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五四四章 钦差(第一更)第二〇一九章 刺杀第二二二九章 气吞万里如虎第一五六一章 当家作主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九一七章 税赋(第二更,求订阅)第一六五七章 阉狗第一七〇六章 有求必应第一三六八章 两种作物(求月票)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一四三二章 收获战果第三一〇章 谢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获(第四更)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协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无信第一〇五〇章 龙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败第一八五〇章 开条件第二〇二二章 御审第二〇五四章 各有坚持第二八九章 受伤的女贼(第八更)第二一二〇章 临场考核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状(第四更)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赖活(第三更)第二〇五八章 战时衙门第一七五〇章 飞上枝头的麻雀第八三二章 不蚀本的买卖(第三章)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脸(第二更)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一四六六章 治丧之臣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