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

本来跟沈溪半点儿关系都没有的案子,却因何鉴主动找上门来,沈溪无法做到袖手旁观。

谢迁可以不管,沈溪却不能,他将来要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要获得更多大臣支持,吏部尚书何鉴登门求助,已经给了他很大面子,沈溪如果推辞的话,以后莫说何鉴,朝中其他大臣碰到事情也不会想到找他商议。

沈溪道:“关于寿宁侯和建昌侯之劣迹,在下听闻了一些,所悉不是很全面,不知何尚书可否详细介绍一下?”

话虽这么说,实则沈溪知道的比何鉴多多了,但他不清楚哪些是现在已经暴露出来的,哪些尚待发现。

何鉴欣慰点头:“之厚愿意帮忙就好,不如我等坐下来,稍后我一件一件事说跟你听?”

何鉴有足够的耐心,只要沈溪肯帮忙,对他而言就是好消息。

或许沈溪年轻气盛不足以在朝堂上号令百官,但只要他能见到朱厚照就足够了。

详细把张氏兄弟的劣迹说出来后,何鉴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之厚,现在朝堂上几乎人人都知道外戚作恶多端,却没有反制的手段……两位侯爷贵为皇亲,陛下不下旨处置,朝臣只能束手无策,两位外戚行事也更加肆无忌惮。”

虽然张鹤龄做的恶事没有张延龄那么多,但在朝臣心目中,早就把这对兄弟划归为一类人,一个人为非作歹,两个人名声都受损。

沈溪心想:“何鉴在我面前就事论事,丝毫不提他之前去见谢迁的情况,看来是不想激化我跟谢老儿的矛盾。”

沈溪故意问道:“不知谢阁老对此有何看法?”

“嗯!?”

何鉴表情稍微有些难堪,但他年老成精,很容易便把这问题带过去了,“谢阁老暂且还在犹豫观望,毕竟内阁也没法处置太后的两个弟弟……现在最难的,反倒是把事情通禀陛下,请陛下做主。”

沈溪微微点头:“将案情上达天听,确实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但何尚书是否想过,若在下也没机会面圣呢?”

何鉴道:“事在人为嘛……满朝文武只有之厚才有可能随时随地面圣,陛下感念师生之情,遇到不明白的事情都喜欢找你这个先生商议……之厚不出,奈苍生何?”

为达目的,何鉴不惜给沈溪戴高帽,同时顺带解释一下为什么朝中那么多名臣、老臣不找,偏偏来寻沈溪。

不是因为沈溪资历有多深,威望有多高,而是他拥有别人没有的资源……随时可面圣的权力。

沈溪皱眉思考,反复斟酌这件事背后的利益得失。

不单纯是“有罪必究”的问题,张氏兄弟作恶多端,残害百姓,简直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但由于其地位尊贵,根本不是一个两个衙门能够对付,牵一发而动全身,京营安稳涉及京城乃至朝廷安稳,只有皇帝才能决定一切。

“唉,这可是个烫手的山芋,谢于乔都不接,我为什么要逞能?”沈溪有些打退堂鼓了。

“之厚,你……?”

何鉴见沈溪迟迟不做答,有些急了。

沈溪一咬牙,点头表态:“弹劾奏疏誊本留下一份,在下会择机面圣,呈递君前。”

……

……

沈溪终归还是这棘手的差事给接了下来,其实他内心也很彷徨,知道即将面临多大的压力。

送何鉴出门,目送马车远去,沈溪心里沉甸甸的。他知道何鉴登门拜访一事很快便会传开,那时不但大臣们知道他沈之厚要参劾张氏兄弟,外戚那边也会获得消息,提高警惕,并向他施加压力。

回到书房,沈溪坐下来仔细揣摩:“除非我连夜面圣,否则接下来定会有各方势力前来劝阻,不单纯是外戚党,还有那些担心京师出现变故的大臣,很可能太后和谢于乔也都会派人前来交涉。”

沈溪越想越觉得不妥,既然情况严重,不如直接去豹房见朱厚照,省得夜长梦多。

沈溪叫来朱起,吩咐道:“朱老爹,安排一下马车,我准备即刻前往豹房面圣。”

“老爷,时候不早了,要不等明日……?”朱起提出建议。

沈溪摇头:“有些事稍微迟疑就会生出变故,尤其是在我已答应别人的前提下……如果不在各方势力没反应过来前展开行动,到明日是否有机会面圣就未可知了!”

朱起听沈溪把问题说得那么危急,哪里敢耽搁,当即去备车了。他不想知道沈溪如何面圣,在他眼中,自家老爷比朝中那些大臣厉害多了,大半夜去见长期不临朝听政的皇帝都轻而易举。

沈溪坐车出门,消息迅速传到京城文武百官耳中。

吏部尚书何鉴上门拜访后,沈溪马上坐车前往豹房,情况不问自明,沈溪应该是向正德皇帝面陈张氏兄弟的恶行。

寿宁侯府派出眼线,一直紧盯着何鉴和三司衙门官员,发现这一情况后,迅速上报,张鹤龄于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什么,沈之厚去豹房了?”张鹤龄听到这个噩耗,感觉巨大的危机扑面而来。

“已经出发小半个时辰了,怕是这会儿沈之厚已到了豹房门前。”寿宁侯府负责搜集情报的管家说道,“但他是否能获准进去面圣,尚未可知。”

张鹤龄面色阴沉:“旁人肯定不行,但沈之厚想要面圣,简直轻而易举,陛下给他安排那么多差事,他现在就好像当初的刘瑾,出入豹房就跟进出自己家门一样!赶紧去通知二老爷,让他过来议事!”

“老爷,这会儿天色不早了……”管家有些犹豫,生怕自己被张延龄怪罪。

张鹤龄怒道:“事关张家生死存亡,哪里还顾得上天色早与晚?算了,本侯亲自去见那不争气的弟弟,赶紧备车……不对,准备快马!”

“老爷,我家怎么说也是皇亲国戚,沈之厚就算再得陛下信任,能奈我张氏何?”管家颇不以为然。

受张延龄平日霸道作风所染,无论是寿宁侯府还是建昌侯府的人,都是一副骄纵跋扈目中无人的模样。

其实平时张鹤龄也嚣张跋扈惯了,只是跟他弟弟相比,小巫见大巫而已,所以御史言官才会同时参劾他兄弟二人而不是单独参劾张延龄一人。

张鹤龄头脑清醒,迅速理清当前形势:“谢于乔不敢做的事情,沈之厚却没任何问题,就好像当初对付刘瑾一样,他一出手就一击必杀。”

“沈之厚要推行新政,眼中容不下我们这样碍事的皇亲国戚!对他来说,参劾我张家有百利而无一害,为什么不试试呢?毕竟成功就能少一个对手……”

……

……

沈溪去豹房面圣的消息传开后,英国公府宅,张懋也在第一时间获悉,顺带着在他府上作客的国丈夏儒也知道了。

虽然夏儒在朝中没多少地位,但到底是皇后的老爹,当今天子的老泰山,身份清贵无比。夏儒到京城后在五军都督府挂职,一个文人哪里懂兵事,只能把张懋当成靠山。而张懋也希望有朝一日朱厚照浪子回头,亲近皇后,如此一来夏儒能成为真正的国丈,五军都督府这帮军头在皇帝身边也算是有人了。

“……沈之厚去面圣,是参劾两位国舅爷罪行?”夏儒对于事情原委不太了解,打量着张懋问道。

张懋见完传递情报的心腹将领,回到会客的花厅,走到一盘没下完的围棋前,施施然坐下,嘴里应道:

“何世光拜访谢于乔可能没得到想要的结果,于是又折道去见沈之厚……唉,有些事终归还是发生了,旁人对张氏为恶可以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沈之厚却不会。”

“这是何故?”夏儒仍旧一头雾水。

张懋道:“谢于乔跟张氏外戚素来交好,当初国祚不兴时于乔曾入宫拜会太后,请旨定乾坤,后又借助太后之力打击阉党……今张氏落罪,碍于情面于乔只能袖手,奈何于乔跟之厚因政见不同早生龌龊,于乔不作为时之厚便会挺身而出……”

夏儒扁扁嘴,笑着摇头:“他二人本是姻亲,有何可争的?于乔年老持重,恐怕是担心无法将两位国舅绳之以法,反而弄得自己下不来台吧?”

张懋看了夏儒一眼,道:“你还当张氏外戚是国舅?如今早不是先皇时……陛下登基至今已有数年,大婚后夏氏一门始终不见振兴,倒是张氏持续兴盛,如今京营大权都还在张氏兄弟之手……国丈,你甘心吗?”

夏儒本来脸上堆满笑容,手上自如地捏着一枚棋子,闻言不由失神,棋子“骨碌碌”落到了地上。

张懋继续道:“旁人说之厚擅权,不过是防微杜渐,之厚平时谨小慎微,很少有强出头的时候,但若真遇到事情,可比谢于乔和何世光有魄力多了……他看出朝堂各大势力此消彼长,张氏一门嚣张多年,也该打压一下了,所以这次他出面老朽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

“不知结果会如何?”

夏儒一脸热切地问道。

张懋苦笑道:“就算定罪又如何?陛下能杀了他的亲舅舅?这案子明面上只是仗势欺人,在皇室中根本不算什么大事,连革除爵位都未必能成……只要张氏兄弟把京营统辖权交出来,陛下恐怕喝斥几句就完事了!圣明如先皇,对外戚也如此宽容,何况今帝乎?”

夏儒无奈摇头:“那又有何意义?我夏氏一门不过是因势利导而成就今日地位,如今皇后无所出,就算张氏国舅失势,也轮不到我们夏氏上位,倒是张老公爷要稳住五军都督府,不可懈怠。”

张懋叹道:“还是看看之厚面圣结果如何再说吧,我很想知道,之厚到底会如何跟陛下呈奏此事!”

……

……

夜色深沉。

朱厚照正在灯火通明亮如白昼的豹房看斗兽表演,四合院中央高台上的笼子里,两只老虎正互相撕咬,腥风四起。朱厚照看得正过瘾,小拧子匆忙跑上二楼观兽台,凑到朱厚照耳边低语几声。

“什么,沈先生这会儿来豹房?”

朱厚照觉得很惊讶,回过头看向小拧子。

沈溪到豹房来跟其他大臣最大的不同,是有人进来通禀,而且朱厚照还会重视,若是换个人,那些太监根本不敢进来惊扰圣驾,以免为自己找不痛快。

小拧子回道:“沈大人好像是有什么要紧事……”

“可有说过为何事?”朱厚照问道。

小拧子摇了摇头,朱厚照往鲜血淋漓的斗兽场看了一眼,摇摇头,带着几分扫兴道:“正好朕不想看这些没新意的表演了,为朕安排一下,等下朕要饮酒看美姬舞剑……你好好安排,朕这就去见沈先生。”

随即朱厚照带着小拧子下楼去了,对面一楼的钱宁和司马真人远远看着这一切,都很意外。

钱宁问道:“陛下怎么了?场上两只老虎撕咬得正厉害,怎么突然就不看了?莫非有什么事情?”

“谁知道呢。”

司马真人端起面前桌子上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自打朱厚照登基司马真人就随侍君前,对于豹房里这些表演已是见惯不惊,反倒是美酒、美食对他的诱惑更大。朱厚照身边的女人基本欣赏不来这种野蛮血腥的表演,平时陪朱厚照来看斗兽的也就司马真人等豹房内少数男子还有驯兽师。

就连钱宁看到撕咬得血淋淋的场面都心悸不已,平时根本不敢前来。

等朱厚照出现在院门口,钱宁和司马真人赶紧站起来,准备过去问问是怎么回事,结果没等凑到皇帝跟前,小拧子便过来阻挡。

司马真人拱手客气地询问:“拧公公,斗兽正到精彩处,陛下为何半道不看了?”

小拧子道:“陛下有要事需离开一下……陛下交代,接下来要安排好歌舞,重点是看美姬舞剑,在陛下回来前一定要把酒菜备好,重开宴席。”

钱宁道:“那……我二人当如何?”

小拧子斜着打量钱宁一眼,摇了摇头:“陛下没说你们是否会作陪,不过照理你们不能陪驾,酒桌上指不定陛下会做什么,你们在旁看了不那么合适。”

司马真人笑呵呵道:“明白,明白。”

“知道了!”

钱宁虽然嘴上应下来,心里却来气:“凭什么我不能去跟陛下一起饮酒作乐?你们俩,一个是太监,另一个装神弄鬼,也跟太监差不多,而我可是跟陛下一起荒唐过,你们能跟我比?”

小拧子对钱宁道:“钱千户不是说要为陛下找寻美人么,不知是否准备妥当了?”

钱宁道:“这几日陛下已把我送来的美人逐一临幸过,拧公公费心了,小人已安排人手到大明各地搜罗美人,暂时没有新发现。”

小拧子听钱宁语气不善,心里也带着几分不爽,不过他没发作出来,挥挥手不耐烦地道,“既如此,那就赶紧去安排歌舞,难道什么事都要咱家费心?咱家要去伺候陛下了,你们快去干活吧!”

小拧子平时所处环境,决定了他不可能以平常心对待朱厚照身边这帮人,正所谓物以类聚,如果小拧子不拿出这种趾高气扬的气势,旁人还会看不起他。

等小拧子走后,钱宁心中有气,嘴上嘟哝道:“什么东西!”

司马真人看了钱宁一眼,脸上堆满笑,显然看懂了钱宁和小拧子间的明争暗斗……涉及朱厚照最宠信谁的问题,他不想贸然掺和进去。

钱宁刚回京师不久,就因为敬献美女有功而被朱厚照宠信,跟原来受宠的小拧子间的矛盾迅速激化。

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七四九章 无解的局(第三更)第二三〇四章 站边第四八五章 劳有所偿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贤相第二二八四章 反响第二一〇一章 换个姿势进言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八十五章 情怀如诗第一三九六章 逼宫第二二六五章 权臣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二二五六章 后患无穷第二六〇六章 先发制于人第一八五五章 失败的庆祝典礼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题第二二一二章 首战告捷第三八五章 太学入学(第三更)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八七三章 帮唐寅提亲第七一五章 沈家终有散伙时(上)第一三七〇章 相见第一三七四章 要钱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备第一三六二章 捐赠所得第九八四章 围山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见(第五更,送书友)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会典》第一八六章 临别送画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话的事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银山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区别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四四四章 俸米风波(第一更)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四七九章 修复名画(第二更)第二〇二八章 倒张苑联盟第二二六七章 艰难的选择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阵第五三九章 谢韵儿抵家(第四更)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二八五章 学艺不精(第四更)第一六四三章 愁绪第六十九章 扮猪不吃虎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二三五六章 问案第二〇〇一章 总有抢戏的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严第三八四章 乡试真相第七七一章 生孩子的问题第一〇八四章 进退善恶第二六六〇章 让你妥协第九十五章 新鲜出炉第一三六八章 两种作物(求月票)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难分(第二更)第一六九五章 核查第一〇〇六章 储相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见佳人第二一七七章 坚持,稳住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无心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九七二章 千钧一发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四七九章 修复名画(第二更)第五五七章 快杀进城了(第二更)第一六四〇章 让他回不了京城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五六五章 憨娃儿要回来了(第一更)第九十九章 会疼人的小姐姐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五三七章 江栎唯的气愤(第二更)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四七〇章 抄来的祝酒诗(第四更)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一三〇二章 没着落第六六二章 牛车阵第一八八五章 改变第五七四章 回门(第十更,谢所有书友)第二〇五二章 我们是冤枉的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乱麻(第三更)第五九八章 地理课(第一更)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一二八七章 豪华阵容第五一七章 翻脸不认人(第五更)第四四八章 内病外治(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