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八章 国贼

二十大板下来,张苑屁股开花,好在朱厚照没有亲自监督执行,施刑的侍卫多少留了情面。

虽然比当初任常侍太监时挨打轻了许多,但骤然之间临刑,以张苑如今养尊处优的状态还真有点儿承受不住,在哼哼唧唧的哭叫声中,被人抬回行宫旁的自家院中。

“……公公,您这是怎么了?因何被陛下处罚?”臧贤神色紧张,不知道张苑跟朱厚照说了些什么才遭此厄运。他只知道张苑去面圣后便挨了打,生怕事情牵连到自己身上,尤其担心跟之前伪造沈溪奏疏的事情有关。

张苑道:“还杵着做什么?赶快去把金疮药拿来,今儿不用的话,明天咱家可能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臧贤赶紧去给张苑拿药,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因为没人相助,让他给一个太监敷药,多少有些尴尬。

在臧贤这样的正常男人看来,太监跟自己不是同类。好在这个时候有太监来送参汤,见有人接替自己,臧贤松了口气。

几个太监忙活半天,张苑终于敷好药。

张苑趴在榻上,侧头恶狠狠地道:“别让咱家知道是谁在陛下面前进谗言,否则定让他不得好死。”

臧贤惊讶地问道:“公公,您还没说挨打的缘由……或许小人可以帮您分析一二?”

张苑瞪了臧贤一眼,没有解释自己为何挨打。

其实臧贤能猜到,根本不是谁进谗言,而是因为张苑擅闯禁地且大呼小叫破坏了朱厚照的兴致,这才惹来一通板子,跟谁进言没什么关系,不过张苑从来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归罪于有人把朱厚照引出行宫,才导致出现今天的局面。

张苑道:“你去查查,陛下因何出行宫?竟然去了花街柳巷这等不干不净的地方,到底是谁出的主意?咱家定要向太后告状,让太后娘娘好好惩罚他们!”

臧贤一听便知道张苑想把事情闹大,有些迟疑地道:“公公,如果把这件事传扬开来,怕是对陛下声名有损,尤其现在陛下御驾亲征,如果让世人知道……陛下流连烟花之地,恐怕全军士气会为之大跌。”

张苑骂道:“难道咱家受的窝囊气就不出了吗?一定要查清楚,这件事咱家定要追究到底!”

臧贤眼睛骨碌碌一转,大概明白张苑的心态,暗忖:“听张公公话里的意思,就算没查明是谁做的,已经锁定了想要对付的目标,准备把事情闹大……只要外界哄传陛下受佞臣怂恿,流连烟花之所,那时迫于舆论压力陛下只能惩处相关人等,很可能朝中大臣还会进言把这些扰乱军心的奸佞就地正法!”

臧贤道:“小人这就去查探。”

“打住,不用那么着急。”张苑赶忙叫停臧贤,吩咐道,“陛下吩咐咱家草拟诏书,现在力不能支,事情只能交给你去办理!”

臧贤一听心不由砰砰直跳,就算他以前帮张苑处理过不少事务,却从未涉及草拟诏书之事,感觉自家祖坟冒青烟了,居然有如此荣耀的一天。还有就是他担心这次草拟诏书可能会作伪诏,兴奋中带着一抹畏惧,心神激荡不已。

张苑道:“陛下说了,一切按照沈之厚上奏行事……哼哼,你也知道咱家改过时间,你要在拟定的诏书上对关键时间点进行模糊处理,尤其是发给大同镇的圣旨,让沈之厚准时出兵即可,而陛下率领的中军五月底才会开拔……哼,看那臭小子到了草原上还能嘚瑟不成!”

臧贤神色间满是为难:“张公公,这么一改,大明兵马前后脱节,进退失据,此次对草原之战恐怕再无获胜可能……如果沈尚书回来后跟陛下核对出兵日期,发现有人在他的上疏中做手脚,那该……”

张苑趴在那儿,斜着瞅了臧贤一眼,问道:“怎么,你怕咱家保不住你?”

臧贤低下头道:“小人怕公公您出事。”

张苑冷笑不已:“奏疏是沈之厚所上,笔迹已核实无误,咱家只是原封不动呈交给陛下,关咱们什么事?这份奏疏就在咱家怀里,一会儿你拿去烧了,这样就算事后有人追究,沈之厚也只能吃哑巴亏……谁能证明是咱家所为?”

臧贤想了下,情况大概就是如此,张苑的身份明摆在那儿,堂堂司礼监掌印,不是说随随便便就会被人拉下马来的,需要确凿的证据。

而且奏疏的修改在他这个执行人看来也的确是天衣无缝。

臧贤再问:“若是沈大人兵败,彻底……不能回来。那时陛下统帅的中军失去呼应,恐怕也会遭遇大麻烦,张公公您可能……会成为千古罪人。”

张苑悚然一惊,大喝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莫非是把咱家跟当初怂恿英宗出征的王振相比?”

臧贤赶紧道:“小人绝对没这个意思,只是怕这场战事演变到最后,超出各方预料,尤其是鞑靼人可能会趁沈大人兵败身死之机,带兵长驱直入,犯我河山,到那时……中原大地怕是要生灵涂炭,张公公这么做实在太过冒险。”

张苑已失去理智,在他看来,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管他什么国祚社稷,百姓安危,全都是扯淡,至于将士生死更不放在他眼里。

张苑道:“你就不能说点儿好话?指不定咱家能成为辅佐大明圣君的功臣!”

听到这里臧贤便怀疑张苑患了失心疯,居然狂妄自大到认为自己有本事带领大明军队在对鞑靼人的战争中获胜,为了达到控制局势的目的,不惜让沈溪和皇帝两路兵马都陷入险境,这可是当初王振都不敢有的举动……毕竟王振只是犯错,而这边张苑却是有意为之。

臧贤非常无奈,俯身领命:“小人这就去草拟诏书,希望一切太平……这场战争能以皆大欢喜的方式结束。”

尽管臧贤最后一句话声音很低,但还是被张苑听到,当即怒气冲冲地问道:“你说什么?”

臧贤脸涨得通红,道:“小人没说什么,这就去办事。”

张苑道:“事关重大,你先把诏书草拟好再回府休息。诏书先压下来,等到五月初九再发往九边,赶得及沈之厚出兵就行……只要沈之厚出塞去了,哪怕知道这件事乃是咱家幕后捣乱,也没法赶回大同镇……咱家会跟大同守军打声招呼,沈之厚走后便把关口封闭,让那家伙自个儿去草原上逞威风!”

……

……

张苑的疯狂,让臧贤感觉自己处境危险,心里很不得劲,待所有诏书草拟完毕,便从张苑处离开,越想越担心:

“张公公能力远不及刘公公,但做事却比刘公公疯狂多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也敢乱来,如果事后陛下追究的话,怕是我要跟他一起遭殃啊。”

臧贤回到隔壁的院子,为求做事方便,他现在跟张苑比邻而居。进内后,马上有手下过来汇报:“臧爷,已经查出来了。”

臧贤愣住了,等稍微平复心情,才看着那人问道:“查出什么了?”

那人回道:“您老之前不是让小人去查是谁带陛下出宫?现在查出来了,应该跟拧公公有关……蔚州卫有个叫江彬的人,跟拧公公走得很近,现在陛下身边那些女人都是拧公公通过江彬找来的,这次出宫,也是江彬的人居中安排,尤其今日跟着张公公去花柳巷,守在教坊司门口的也是江彬派去的兵士。”

“江彬?”

臧贤一听这名字,非常惊讶,“原来是那个落魄的卫指挥同知……本以为他回去后会凑银子给我,让我引荐他给张公公认识……不想此人居然两面三刀,跟了拧公公?”

手下继续汇报:“还有,我们查到这位江大人最近不常在营中,军中传言说他即将被提拔,至于去何处任职无人知晓,这段时间他频繁出城,应该是去为陛下搜寻美女和寻找好吃好玩的东西,要不要小人在路上设卡把他拿下来?”

臧贤皱眉道:“光靠你们?”

那名手下神色间显得非常为难,道:“这件事怕是要经过张公公准允才可,我们没权力调动官军,但张公公却没有任何问题。”

臧贤心想:“江彬之前通过贿赂我巴结张公公,结果张公公根本没兴趣,再加上我想多拿姓江的银子,才酿成今日之祸。如果这件事被张公公知晓,定会迁怒于我,他自己挨了二十大板,我起码得四十起步。”

臧贤一摆手:“这件事就此搁置,暂时不要管他了。”

“啊!?”

手下有些意外,问道,“臧爷,这件事就此不理会了?那江彬屡次三番讨好陛下,背后还站着个拧公公,那可是张公公平时最防备之人。”

臧贤怒道:“让你别管就别管,我还会害你不成?现在张公公顾不上这些,出兵时间已经定下,御驾要不了多久就会离开宣府,那些小人有几天蹦跶?还是把注意力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手下听臧贤所言有些道理,便请示:“如此还请臧爷吩咐。”

臧贤仔细想了下,道:“安排人,先把张公公之前所得银两暗中送回京城……”

手下不解地问道:“送银子?”

“怎么,这不是紧要事?张公公也会随驾出征,到时候银子还能留在宣府城里生虫不成?”

随后臧贤主动放低了声音,道,“我的那笔银子,也一并送走,记得要送到不同的地方!明白吗?”

臧贤是聪明人,察觉到张苑并非明主后,已经做好张苑倒台后跑路的准备。

……

……

臧贤把出兵诏书拟好,张苑叫来司礼监几名太监,到他榻前沟通了一下。戴义等人觉得没什么问题便告辞,就此撒手不管,他们不知张苑暂时没有把诏书送到九边各处的打算。

圣旨上定下的出兵时间,沈溪所部是五月十五,而朱厚照统帅的中军则是在五月三十向张家口进发。

张苑很聪明,他在给大同镇的调令中,没有写明具体时间,只写皇帝恩准沈溪计划,按既定时日出兵即可,也就是说沈溪出兵还是在五月十一,如此一来两部兵马出塞时间错开整整二十天,对战局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旁人不可能知道其中诀窍,就连戴义等人也没搞清楚状况,只有宣大总督王守仁发现一些端倪,因为他人就在宣府,可以探听到行宫内一些消息,能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应对。

五月初八,王守仁终于查到正德皇帝下发到九边各处的圣旨内容,但蹊跷的是,宣府就是行宫所在,他这个宣大总督没领到圣旨,只知道沈溪的出兵时间是五月十五,左思右想后,王守仁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无奈之下,王守仁把宣府巡抚杨武和总兵白玉叫来,问询情况。

杨武多少有些看不起王守仁,因为王守仁年轻气盛,没什么军功榜身,而且王守仁在调往宣大任总督前官职不高,杨武总是以一种前辈的姿态对待。听了王守仁的问话,杨武惊讶地问道:

“伯安,你自何处得到的消息?为何巡抚和总兵衙门都没有收到相关信息?或者是,陛下单独给你下达谕旨?”

王守仁反问:“陛下没有圣旨传达到巡抚衙门吗?”

杨武先看了白玉一眼,在得到眼神答复后,笑着说:“总督衙门比我们高一级,理应先得到消息……如果伯安你觉得有疑问的话,应该去问胡重器,他在陛下跟前做事,得到的消息应该比我等更多!”

胡琏的宣府巡抚只是挂职,而正印宣府巡抚仍旧是杨武,按照杨武的意思,但凡涉及中枢决策,你就应该去问胡琏。

胡琏既是朱厚照指定帮助他领导中军,又是兵部委派到皇帝身边的代表,皇帝和兵部的消息都可以从他那里获取。

王守仁看杨武和白玉敷衍的态度,便知道二人不会跟自己说实话,就算他们知晓一些情况,也不会告知。

王守仁不动声色,点头道:“本官稍后就会去问胡中丞,看他是否有消息,两位没事情的话可以先回了。”

杨武笑道:“出兵之事确实该早定下来了,伯安你话说了一半,实在是让人心里惴惴不安……你可是已知晓九边各军镇具体出兵时间?如果回到的话,请告之,我等也好有个准备,咱跟大同镇那边不同,听说沈尚书出兵,不会自大同调一兵一卒,但陛下出兵,却要从宣府抽调大批兵马随行!”

王守仁看了白玉一眼,白玉那边似乎没多少疑问,便觉得眼前两位应该知道一些情况。

宣府这帮官员中,谁跟张苑走得近,又属于哪个派系,王守仁心知肚明,却不会主动揭破。王守仁是个聪明人,知道有些事情还是难得糊涂好,当即摇摇头:“具体情况有待落实,这里就不给两位说明了,相信陛下的圣旨很快便会传至九边各军镇,毋须心急!”

杨武冷笑一下,显然对王守仁的回答不是很满意,不过也没去问,毕竟对方是上司,拱手道别后,就跟白玉一起离开。

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礼第一〇五五章 关心则乱(第三更)第一二五八章 城门失火第一七二一章 报复第八六九章 红双喜第一一九三章 说服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订阅和月票)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问题第一八七一章 年轻人火力旺第一七九九章 杀鸡焉用牛刀第一六七一章 无心应酬第四九九章 师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六五〇章 前脚进城(第二更)第一二五一章 你领兵,我善后第二一九四章 联名第二六〇四章 顺道抓个乱党第一八一〇章 态度问题第三四五章 入伙(求订阅)第五十四章 小军师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诱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风波(第五更)第二一九一章 督战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团聚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三八九章 太学放假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复生第二〇四二章 赐宴第一七八章 老娘怀孕了第一七五七章 小聪明第九七六章 收买拉拢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题第六五四章 预兆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选择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无奈第二章 头悬梁,锥刺股第一九一二章 终于出手了第一三一〇章 让功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宁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五十六章 童言无忌第二九一章 针灸麻醉(第十更)第五三八章 有心无力(第三更,贺盟主)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从案子本身入手第一四九九章 过城不入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一〇三章 扩张的野心第八一四章 收礼,送礼(第三更)第二一一九章 无助第二九八章 弘治名臣(第五更)第一九一三章 中饱私囊第一七八八章 铲除异己?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难缠第九五三章 难得糊涂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敌国第一八六四章 举荐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赎银(第四更)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沦落人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五六六章 ****第一三〇四章 家宴谋划(求月票)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九五九章 我要当皇帝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无策第四〇一章 礼部会试(第十一更)第一三二〇章 南下之路(第四更)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五八二章 镇守太监(第二更)第四四五章 状元夫人(第二更)第一一四四章 栋梁之才第二六〇一章 跟谁一条心第二三九五章 杀手锏第二五二四章 行程第二四八七章 争抢功劳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转转第一六〇章 一无是处的男人第一三一九章 新阁臣人选第三四一章 论资排辈(第六更)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发第一二一〇章 策问比试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烦了第二二八四章 反响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七九九章 召对(第一更)第七〇六章 培养心机(第四更)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扬镳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