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七章 随遇而安

天明时大队伍将继续出发,而朱厚照生病的消息已传到军中各处。

皇帝突然生病让很多人始料未及,但因沈溪已把情况提前传达军中,中高层官员基本都已了解情况,于是一切顺其自然,就算皇帝生病也没有影响这次撤兵事宜。

一大清早,陆完跟王敞等人前来问询情况,此时兵马已出发在即。

“两位,其实陛下生病的消息不宜多说,以太医诊断来看,陛下这几天不能见风和阳光,若遇战事需要军中自行决定,涉及朝事则需请示,不过恐怕很难面圣。”

沈溪故意把消息传播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生病了。

虽然看起来很刻意,但也让人想到,如果其中有什么猫腻的话,沈溪应该尽可能减轻影响才对。

现在这样,反倒证明沈溪心中没有鬼。

陆完问道:“陛下可有大碍?”

对于臣子来说,更在意皇帝身体如何,倒不是说他们真正关心皇帝的病情,而是大明王朝目前没有接班人,就算为了朝廷稳定,正德皇帝也一定不能出事。

不然,皇位传给谁?

沈溪点了点头:“本官问过太医,大概意思是需要注意调养,要不了几天龙体就会痊愈。因陛下暂时不能过问军机,特地将本官请到皇帐商议良久,大概意思是,有事让我们自行解决……劳烦两位多费心!”

沈溪作为兵部一把手,很多时候不需要他亲自处理,只需把事情交待下去,旁人便可效劳。

沈溪这番话出口,那么作为兵部二三把手的陆完、王敞就必须承担军中主要决策和执行。

沈溪将权力放出来,没有独专,如此正好打消了陆完和王敞对某些事的担忧。

“若真出了什么事,沈之厚一定会将军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什么事都由他来决断,而不是将手里的权力放出来……他现在不管事,代表他不想引起陛下猜疑。”

有了这个想法后,二人便会将沈溪所作所为,跟朱厚照生病紧密联系起来,觉得沈溪做的事情合情合理。

陆完暗忖:“沈之厚这么做,是否怀疑陛下装病故意试探他?从出张家口堡时陛下的反应来看,不排除这种可能。”

王敞则没这么多心眼,有些担忧地道:“若陛下病情严重,咱们完全可以折返张家口堡,等陛下病愈后再走也不迟……若半路出什么状况,吾等担待不起啊。”

说话间,王敞看了陆完一眼,似在征求对方的意见。

陆完则将目光落在沈溪身上,大概意思是一切听从沈溪号令,他们只负责执行。

沈溪摇头:“陛下执意回京,咱们不必更改行程,一路按部就班,适当照顾一下陛下病情便可,若就此返回张家口堡,归期不知要拖延至何日,一切以朝堂稳定为先。”

……

……

陆完和王敞从沈溪的营帐出来,见周边帐篷已开始拆除,东方地平线上旭日升起,至于銮驾也已备好,只等皇帝上銮。

“陛下突然病了,真让人担心。”王敞嘟囔着说了一句。

陆完则在往銮驾方向看,以他的头脑自然觉察出其中有什么问题,只是一时间说不上来。

陆完道:“汉英兄可知陛下为何突然下令回京?甚至未给军中太多准备时间?”

“之前不是说,跟之厚怄气?”

王敞笑了笑,“都是传言,这种事又不能去问之厚,总归陛下现在心情不佳,这不会是气病了吧?”

陆完摇头道:“陛下生病时间太过敏感,张家口堡时还好好的,若抱恙在身的话陛下不会急着走,这才出来一天便生病,说明出事了。”

“出事?出什么事?”

王敞有些不明白,又或者是故意装糊涂。

陆完叹道:“没办法觐见陛下,自然不知到底是何状况,让人心中不安,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王敞则显得无所谓,优哉游哉道:“能早些回京,自然最好不过,陛下管事或者不管事,跟你我二人有多大关系?之厚肯坦诚将事情相告,已是看得起你我,若还要胡思乱想的话,那就有点违背之厚的好意吧?”

“嗯?”

陆完看着王敞,似乎听出弦外之音。

随即陆完像是明白什么,心想:“汉英这是大智若愚啊,他说的没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沈之厚如此安排,那一定有道理,就算出事也该相信之厚有扭转乾坤的能力,我们无端揣测,无非是自找麻烦!”

等二人对视一眼时,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那种老狐狸讳莫如深的智慧全都包含在里面。

“若一切顺利,再过十天就能回到京师,就怕陛下这一路上不消停,本来走得就慢,现在生病,恐怕走得更慢了。”

王敞虽然在抱怨,但脸上笑容未衰。

陆完目光又落在远处銮驾上,只见皇帐也在拆除中,好像正德皇帝已提前登上銮驾。

“看看,我就说没事吧……没根据地胡乱揣测,纯属庸人自扰。”王敞道。

陆完点了点头,因距离太远,二人没办法看清楚是怎么回事,但瞧这架势不像是出了什么事,他们也就不再去担心皇帝病情,毕竟那是太医和皇帝身边人应该负责的事情。

二人到了营门处见到胡琏,胡琏此时已将行军事宜安排好,正要向他们请示。

“怎不去问沈尚书?”陆完问道。

胡琏道:“正是沈尚书授意,近来行军之事直接跟两位侍郎大人请示便可,陛下抱恙,沈尚书更多会把注意力放到维护陛下周全上,这边的事情让军中自行负责,而卑职很多事无法决断。”

“嗯。”

陆完再次点头,看了王敞一眼,二人对沈溪的安排也很满意。

陆完道:“那就让兵马起行,探查好周边敌情,若有匪寇威胁,一律先行拔除,这一路上陛下安危乃重中之重!”

……

……

太阳蹦出地平线一大截后,兵马方才起行。

一切跟昨日相同,只是行军速度略微加快,一行并没有因为皇帝生病而拖慢赶路的节奏。

丽妃两次去请见,都没得到“皇帝”传见,而小拧子一直在旁阻挠,让丽妃非常恼火,在銮驾跟前她不敢对小拧子发怒,主要是她不知道朱厚照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所以只能隐忍。

小拧子的话也是情真意切:“……娘娘,您可别怪奴婢啊,这都是陛下吩咐,若娘娘乱了规矩,奴婢担待不起啊。”

丽妃打量小拧子,似乎想从小拧子神色中看出什么,但此时小拧子很非常注意掩饰自己的情绪,没让丽妃察觉端倪。

兵马行进,丽妃不可能一直靠双腿走路,干脆让侍卫牵了马过来,骑马而行,故意让自己跟銮驾靠得很近,似乎想从外面看到车厢里的情况。

“娘娘,您可要留心,陛下养病中,若您再不走的话,可能陛下要降罪了。”小拧子还在苦口婆心劝说。

小拧子越是着急赶丽妃走,丽妃越是怀疑朱厚照出了事,但却苦于没有证据。

恰好这时宋太医骑马从后面过来,到前方几十丈开外停下,下马后等候在那里,然后几个随从从封闭的箱子里拿出密封的陶罐,似乎是来送药的。

丽妃看到这一幕问道:“陛下病情究竟有多严重,不能等中午休息时再为陛下服药?”

小拧子摇头:“奴婢不知。”

丽妃气呼呼策马往队伍后面去了,她的马车就在仪仗马队后面,至于宋太医根本就没留意到她,等銮驾到了跟前,他恭敬地将药罐和碗交给小拧子,这才上马离开。

中午有近一个时辰休息,丽妃到了宋太医煎药的地方。

宋太医见到丽妃后,吓得魂都快没了,支支吾吾,不知该如何应对丽妃。

丽妃看了眼正在煎药的药童,没好气地道:“宋太医,怎么如此无礼,见到本宫都不需要打招呼的么?”

宋太医赶紧行礼:“娘娘请恕罪,陛下染恙不起,老朽一心为陛下煎药,调理龙体,没顾得上其他……”

丽妃冷笑不已:“陛下到底是何病?”

“这个……”

宋太医显然不想多说,因为到底是作伪词,现在撒谎,事后可能会被追责。

“怎么,陛下生了何病都不肯说?你是想危害陛下龙体吗?”丽妃虚张声势。

宋太医看起来慌张,其中却有表演的成分,宋太医到底见惯风浪,面对一个连宫人都不是的皇帝宠妾,并不需要多惧怕,此前他见张太后时也没多慌张,这也是身为宫中执事的一种气度。

宋太医道:“请娘娘恕罪,宫里规矩,一旦陛下得了非普通的风寒等症,没有陛下准允,一概不能对外宣扬,若老朽破例,那便是犯下大忌,轻则逐出宫门,重则……咳咳,老朽没几天日子可活!自己倒是是不要紧,但族人和子孙后代不能因我之过错受累,请娘娘体谅!”

说完,宋太医再次恭敬行礼,看向丽妃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坚毅,似乎在说,你的事情我没对外人胡说八道,你就给我这个面子,咱们之间互不多问,相安无事罢!

丽妃无法从小拧子和宋太医两个知情人口中得知更多关于朱厚照的情况,非常不甘心,就差动用手段逼二人就范。

不过眼前她还未敢发作,因为她明白,若逼得太紧,而最后发现朱厚照只是装病或者本身没太大问题,那她很可能会被朱厚照迁怒,进而失宠。投入和产出严重不符,一时间她还不敢冒险,只能继续旁敲侧击,探明真相。

另外一边,钱宁对朱厚照的身体情况也非常关心,他也是多次请求面圣而不得,此时他的权力开始被军方压榨,心里很不满,但他不敢跟沈溪正面对抗,最后也只能将希望放到丽妃身上。

钱宁请见丽妃已是入夜后的事情。

下午兵马过宣府城而不入,直接沿着官道向西南方进发,于申时一刻抵达龙洋河边,此时的龙洋河宽约七八丈,平时河面上架设有浮桥,但宽度显然不利于銮驾通行,需要将浮桥加宽,于是沈溪下令在这里安营扎寨。

銮驾直入营地,停在皇帐前,小拧子和一名太监搀扶裹着厚厚袍服的“皇帝”入帐,然后就再无音讯,丽妃原本提前赶到准备接驾,却被沈溪手下侍卫隔开,一直没机会靠近,只能远远看着“皇帝”的身影进入寝帐,连那穿着黄袍的人的具体身份都无从判断。

“……丽妃娘娘,这件事不太寻常,陛下那边不但不见人,连话都不说,一切吩咐都需要拧公公出来传达,会不会陛下已不在军中?”

钱宁到底跟皇帝的时间比丽妃长,对朱厚照的脾性多少有些了解,所以比丽妃更早判断出朱厚照不在营中这一情况。

丽妃皱眉:“你这话是何意?陛下若离开军中,会去何处?”

钱宁被丽妃质问,紧忙低下头:“小人只是在猜测,不敢确定,但以现在所有情况看,陛下可能真不在军中,不然的话,江彬为何不在?为何需要用沈大人的侍卫来守护陛下寝帐?以前陛下有背着文武百官私自出宫游玩的习惯,且此番离开张家口堡前,若非沈大人堵门,陛下也会带江彬出游……”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钱宁知道的事情明显比丽妃多得多。

丽妃自问能跟皇帝身边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但在一些关键情报上,缺少核心人物给她通风报信。

丽妃道:“若陛下真离开军营的话,你竟丝毫不查,是否嫌活得太久了?”

钱宁打了个寒颤:“小人只是发现不寻常,也不敢确定此事,所以只能来娘娘您这边问问,若是有人在背后相助陛下,而陛下又刻意为之,小人哪里有能力预知?以这件事沈大人介入的速度看,若真有情况发生的话,他很可能也参与其中。”

丽妃冷笑不已:“沈尚书连陛下在张家口堡城内出游都会劝阻,会任由陛下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出走?也不用你的脑子想想!”

“是,是,还是娘娘高见。”钱宁恭维道。

丽妃终于找到解开困惑的突破口,道:“现在无论陛下人在何处,都要先确保陛下安全,最好是找人进皇帐查看情况,先确定里面……到底是否陛下本人,若陛下只是生病,有所冒犯的话,这责任你我担待不起!”

钱宁道:“那小人派人潜入陛下寝帐,暗中窥探?”

“你嫌活得不耐烦,那是你的事情,跟本宫无关!送客!”丽妃下令道。

……

……

除了少数人知道朱厚照失踪的事情外,旁人都在为朱厚照反常的举动而迷惑不已。

不过此时朱厚照已离开营地一天多时间,正准备开始自己的逍遥生活。

出了军营后,他便感觉自己是放飞的小鸟,先是到上游渡河过了河,然后骑马顺着官道一路南下。

因为正值战争期间,加上不在张家口至宣府的主路上,官道上十分清静,过个人影都看不到,但凡沿途经过的村寨,基本空无一人,为了躲避战乱,大明边关百姓已习惯这种遇到战争就迁徙,战后归乡的逃难生活。

“他娘的,想找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这些人家里一粒粮食都没有,咱们得加快脚步,先找个城池再说。”

朱厚照郁闷地道。

他本以为出了军营就是他发挥的舞台,到哪里都可以仗着自己带的人欺压一方,所有人都要听他的指挥调度,实现他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

但在出来后才发现,原来大明关塞比他想象中更为荒凉,连个百姓的人影都找不到,莫说什么有姿色的妇人,就算想喝口水都要自己去找河流,因为沿途见到的水井基本都已干枯。

★тTk an ★c o

“陛下,这一路上都没见到官兵,若遭遇鞑子,咱们可能会有危险。”

江彬很紧张,他陪着朱厚照出来,本来是一件荣幸的事情,但他根本不了解朱厚照的套路,出了军营便恣意妄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劝解的话还会引起朱厚照喝斥,如此一来只能听天由命,但他很清楚,若是皇帝继续胡闹下去,他的罪责将进一步扩大。

要是路上遇到什么鞑子或者盗匪,让朱厚照稍有损伤,那他的小命就将不保。

朱厚照骂道:“你不是吹嘘自己多有本事吗?怎么才出来一天时间,就这么胆小怕事?这沿途也真够荒凉的,怎么连驿站都空无一人?先找个地方歇歇脚!”

江彬道:“那陛下,咱们进驿站吗?”

朱厚照好像是个老江湖,不屑地道:“你是不是傻啊?军中很快就知道朕离开的消息,沈先生肯定会派人四处找寻,他们很可能会顺着官道找寻,驿站正是必须搜寻的地方,再者现在驿站内没人接待,还是找荒山野岭的地方休息,朕不怕辛苦!”

江彬目瞪口呆,好么,平时养尊处优的皇帝,出来后居然是这么一副随遇而安的做派,一点架子都没有。

朱厚照还有些遗憾道:“走得太急,以至于带的东西太少,盘缠不够,但想来也够了,就是没多带些干粮,甚至帐篷也没带一顶……”

江彬道:“陛下,携带越多的东西,越阻碍路上行进啊。”

朱厚照点了点头:“既然什么都没准备齐全,那也不着急准备,朕可以自行处置……朕又不是养在温室里的鲜花,难道连自己的生活都照顾不好?江彬,别到最后需要朕拉你一把,你可是朕的保镖,别丢朕的人!”

“啊?”

江彬根本没听懂朱厚照的警告。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大概明白一点,朱厚照这是提醒他要跟上,否则就可能被遗弃道边,自谋出路。

……

……

朱厚照一路向南,以为没人知晓,但其实马九一直通过斥候提供的情报,紧随其后,距离大概二十里左右,不敢靠得太近,也不能拖得太远,只有等入夜后才会稍微靠近些。

马九非常为难,因为江彬带的人不是普通的锦衣卫,而是有丰富侦察经验的边军,使得入夜后他们不敢太过靠近朱厚照休息之所。

即便如此,马九还是通过沈溪教授的手段,调查到较为详细的情况,派人通知沈溪。

人马离开张家口堡的第三天晚上,也就是朱厚照私逃两天后,沈溪这边已大概知道朱厚照的去向,以及这两天朱厚照遭遇的事情。

朱厚照往小五台山下的长宁镇去了,很可能会遭遇大同镇地方守备人马,当然也要看大同镇对于鞑靼斥候的调查程度,若大同镇官兵都守在城塞中不出的话,也难以查到更多皇帝的情报,朱厚照会继续肆无忌惮过长宁镇继续向南。

“……大人,九爷让小的跟您说,几次去探查陛下行踪都险些被江彬的人发现,若陛下继续露宿荒野的话,很有可能会遇到盗匪,因遭遇战乱,官兵严守城塞不出,导致地方盗匪横行,且很可能发生情况时无法第一时间驰援。”斥候对沈溪说道。

沈溪点了点头:“既然不能第一时间驰援,那就想办法保证地方安宁,让马九派人先一步打扫道路……只要确保陛下安全,他可以动用一切资源!”

“是,大人!”斥候领命。

等斥候拿着沈溪亲自书写的调令离开后,沈溪在营帐中对着宣大军事地形图研究,沈溪也不知道朱厚照此行具体要去哪儿。

“估计这小子自己都不知道目的地,只单纯想离开军中,出去找寻自由自在的快感,简直就是个不成器的熊孩子,做事不讲规矩,就算天性再纯良又如何,最后还不是因为掌握着不受控的权力而导致人生方向发生偏离?”

沈溪非常懊恼。

他很想将朱厚照抓回来,但又觉得这么做不妥。

“大人,有张家口的加急文书。”朱鸿从帐门进来,向沈溪奏禀。

“拿来!”

沈溪让朱鸿将书信送上,简单看过后才知道,原来王守仁刚刚调查到草原上最新动向。

之前一直东躲西藏的巴图蒙克终于在官山一带露面,准备西征,跟此次汗部大会上获得丰硕成果的永谢布部交战,准备一举将亦不剌这个叛徒除掉,草原上一场腥风血雨似乎又要开始。

沈溪看看情报的时间,得知巴图蒙克露面时,自己的人马未完全离开草原,似乎已经知道自己不会折返回去,做事没有留任何余地。对于沈溪召开的汗部大会,巴图蒙克似乎并不在意,至于其是否会卷土重来侵犯大明边塞,沈溪无从判断。

“本以为就此太平无事,谁知道却是多事之秋。”沈溪轻叹口气,将手上书信放下,心中开始思索别的事情。

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刚第一八一七章 行刺第二十章 露天学堂第一三〇二章 没着落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忧第二〇七〇章 大问题第六十二章 新铺子的选择第九八九章 针锋相对(第二更)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马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八三章 笼络第二十四章 绝色佳人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场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二二五〇章 又见刺客第七三一章 希望第一〇七八章 激将第一九四九章 没了踪迹第一一二二章 暂时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二〇六六章 样子货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九二四章 困难第六八九章 为人师表(第二更)第一六二六章 阉党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谁第三十八章 衙门有人好办事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一六一六章 回报第一九〇〇章 秉烛夜话第一七六〇章 夫何在?第二二〇四章 困兽犹斗第一〇〇六章 储相第二六九章 异想天开第一五三五章 强势第一四四〇章 叛乱扩大第二二三〇章 无关胜负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泼妇第一六六一章 请诛奸贼第五八九章 一年两升官(第二更)第二一〇五章 银子是谈出来的第六九四章 老爷和夫人(第三更)第一一一章 捆绑销售第三四九章 有力无脑(第六更)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萝莉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一二三〇章 守备不当第七二〇章 大人请自重第四一二章 南宫第一(第二更)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无策第二一六六章 丧心病狂第一六四章 算计(求订阅和月票)第三九一章 跟师兄师姐过日子(第一更)第二二七章 孩子气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八二六章 临阵叛逃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六二二章 谁是正使?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当时第三六八章 不胜酒力第一三〇五章 料于朝廷先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八六八章 属驴的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见佳人第二〇八八章 买消息第六三〇章 争执(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三三八章 再闹失踪(第三更)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请命第三四一章 论资排辈(第六更)第一二六二章 捷报?第六〇一章 何时熬出头(第四更)第二一二八章 一场空第一三九四章 习惯就好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难分(第二更)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八六九章 红双喜第一八六三章 对峙之局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潜逃第八一〇章 折道苏州访故人(第三更)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六六六章 逆转(第一更)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么简单(第三更)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圣人第四〇四章 捉奸(第二更)第一六四六章 毋须再议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三九七章 拜访(第七更,贺磊洋盟主)第二五〇章 君子之论(第三更)第六六〇章 我见过你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总督?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亲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五四二章 当钦差?(第二更)第二〇二二章 御审第二六二四章 太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