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

圣驾登陆的港口,位于后世外滩一线。

新城辽阔,东西南北各有两道城门,后世的苏州河成为内河,上下游设有水门,根据功能区规划,苏州河以南是居住和商业区,有许多这个时代少见的砖混结构的四五层楼房。为就近取材,还建有水泥厂、砖瓦窑和面粉、舂米等各种作坊。

新城的雄伟,给朱厚照留下深刻印象,前往行在的路上,他除了惊叹还是惊叹,从没想过会见到这么高大的建筑,街道规划得宽敞笔挺,新修的水泥路面平整得就跟镜子一样,街道两旁栽种着行道树,而且每过一段街区就留有公共绿地,显得非常的和谐自然。

苏通在旁介绍得很清楚,每到一处,就把该处承担的城市职能解释一番。

快到行在时,苏通笑着说道:“陛下,其实晚上出来逛的话,城内更壮观些,很多街道都假设有路灯,灯光明亮,这是沈大人研究的一样东西,到了晚上可以闪闪发光,把街道照得清清楚楚。”

“这么神奇?”

朱厚照听了眼睛里充满着异样的色彩。

张苑却有些意见,此时应该是他表现的时候,不料却被苏通抢了风头。

张苑赶忙道:“苏大人,陛下旅途劳顿,进城又走了很远路,赶紧安排到行在休息,这寒风刺骨,到底要走到什么时候?”

朱厚照瞥了张苑一眼:“你要是累了的话自己歇着,朕想在城里多走走。”

张苑本来替皇帝着想,却未料直接被呛了回来,赶紧唯唯诺诺退下,不再言语。

江彬投来不屑的目光,脸上满是嘲笑和奚落的表情,让张苑一阵难堪。

朱厚照又开始问东问西,苏通一一作答。

正说话间,雨点突然变得密集起来,天空越发昏暗了,旁边拿着雨伞的小拧子赶紧往朱厚照身边凑了凑。

朱厚照笑道:“看来天公不作美,江南气温虽然比北方高一些,但这寒意丝毫也不弱,一场雨下来,寒气直往骨头里渗,朕就算身体一向康健,也有些受不了……嗯,是时候去下榻的行在休息,等晚上雨停了再出来看风景。”

苏通笑道:“陛下请。”

这一路下来,朱厚照都没端什么架子,更像是个参观者,对城里的官员、将领和百姓都很友好。

到了由三栋别墅以及两栋四层高的楼房围绕建成的行在大院门口时,甚至不用别人为他引路,朱厚照自己便走了进去。

唐寅等人把朱厚照送到行在院门前,本想入内伴驾,介绍一下行在的特殊之处,张苑却伸手阻拦:“诸位大人、将军,陛下送到这里便可,你们可以回去了……有事的话咱家会派人知会你们。”

苏通拱手道:“张公公请。”

张苑冷笑一声,带着人进内而去。

苏通目送朱厚照走远后,回头看着唐寅:“唐先生,我们可以回去了。这天气不好,陛下那边要是有什么需要,咱们还得保证满足……现在先回去商议一下吧。”

唐寅脸色不太好看,作为沈溪命令的代理城主,此前他一直都很风光,基本做到令行禁止,不想此番却在皇帝面前遭到如此冷遇,一时间感到万分憋屈。

一行人离开行在院门,通过新建的木桥,往苏州河北岸的衙所而去。

至于行在这边,则由江彬和张苑的人接手,城主府安排有专人提供服务,以保证朱厚照住得舒服、放心。

之前唐寅、张仑和苏通等人都精心准备过,沈溪临走前也做过交待,但可惜很多东西用不上,吃穿这些朱厚照都是自备的,南下这一路,后勤保障不劳地方费心,即便到了新城行在,一切也由御用监和内府的人接手。

……

……

朱厚照进了正中的二层西洋式别墅,觉得一切都很新鲜,看惯了中式园林,骤然见到后世线条明快的欧式风格建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别墅堂屋的壁炉,朱厚照能猜出用场,并且很快就有人生上火,房子里一下子就暖和起来。但对于厕所里的自来水和抽水马桶,朱厚照就很茫然了,好在有专人介绍,他一下子就明白用途,玩了个不亦乐乎。

虽然楼上楼下每间客房都不是很宽敞,但巨大的落地窗遮盖了一切不足,躺在床上就可以透过玻璃幕墙看到外边街道的风景,对此朱厚照非常满意。

把屋子逛了一遍,并了解所有物件的使用方法后,朱厚照兴冲冲地到隔壁那栋别墅见早一步到来的沈亦儿。

沈亦儿却对居住环境不满,朱厚照抵达时,只听沈亦儿在那儿嚷嚷。

“你们这些人,没伺候好皇后,是想挨板子么?”朱厚照一来就站在沈亦儿一边,对那些太监和宫女吆喝开了。

沈亦儿白了他一眼:“用得这你替我出头?这房间看起来一板一眼的,每一间屋子都很冷清,我想住那种红墙绿瓦、清幽雅致的园子……”

朱厚照一摆手,将宫女太监屏退,这才道:“皇后,咱到这里来可不是为了享受的,能遮风避雨就算不错了……不过说起来好像我那栋房子要比你这儿大许多,更有漂亮的落地窗……你若是觉得这里太过逼仄,可以搬过去跟朕一起住。”

沈亦儿蹙眉道:“给你脸还不要脸了。”

朱厚照笑道:“皇后,咱们大婚好些日子了,也该成全好事了吧?到现在我俩都还没合卺呢。”

说话间,朱厚照想去捉沈亦儿的手,却被沈亦儿轻巧避开。

沈亦儿皱着可爱的瑶鼻:“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能强人所难……本姑奶奶现在对你没兴趣……”

朱厚照屁颠屁颠地凑上前:“兴趣可以慢慢培养嘛,你觉得朕哪里不好,说出来,朕可以改。哦对了,晚上咱们一起出去看风景,听说新城是一座不夜城,可热闹了,正好咱一起去欣赏,增进一下感情,你看……”

沈亦儿横了朱厚照一眼,并不是很反感,更多的是使小性子,道:“不下雨再说吧。你可以走了,本姑奶奶要补觉。走好不送!”

……

……

朱厚照刚到新城,处处透着新鲜。

他本想带沈亦儿出门去游玩,不想吃了闭门羹,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带着江彬、张苑、小拧子和许泰等人游览新城,陪同游览的人还有受召前来伴驾的苏通、郑谦、唐寅和王陵之等人。

到了晚上,新城跟普通城池不一样的地方就展现出来了,这里虽然没有夜夜笙歌的娱乐场所,却分外光亮。

改进电线后,夜晚的照明区域更多了,并不单纯局限于各大工厂企业周围,近来城里多了一些夜市,方便百姓交易和购物。

本来朱厚照希望微服出巡,但唐寅怕出意外,此时沈溪正领兵跟倭寇交战,城内又因为新迁移来大批百姓以至于品流复杂,唐寅第一次承担这么大的责任,生怕自己做不好,因而加强了戒备,预先为朱厚照制定游览路线,沿途都派出官兵把守。

这多少影响朱厚照游玩的心情,不过因为城里夜晚太过绚烂多彩,所以他也没发什么牢骚,一路上问东问西,脑袋瓜转得很勤,到处看。

“陛下,您看这座由沈大人亲手打造的城池,一到晚上城里许多街道就会亮起来,头顶那个叫做电灯,里面发光的东西是用竹子碳化而成,外面罩着琉璃,能用很久……从这里到各个工厂和港口都会有路灯,百姓就在灯下摆摊,很是热闹。”

一路上都是苏通为朱厚照介绍城内新奇的东西,因为别人跟朱厚照说不上话,再加上苏通对于吃喝玩乐的东西很有研究,跟朱厚照关系也亲近些,交情厚了,说什么朱厚照也能听进去。

朱厚照问道:“这倒是有趣,回头一定要让沈国公在京城街上也安上电灯。”

苏通有些为难:“陛下,微臣听说这种东西需要什么发电……好像是水流推动转机,切割什么产生电流,然后把电流通过电线送到别处,然后点亮电灯。至于京城……要架设电线没什么问题,只是发电不那么容易。”

朱厚照皱眉没说话,旁边张苑冷声道:“难道就不能在京城找个发电的地方?这里可以做到,京城却没有办法,感情这里比京城要先进许多?”

朱厚照一摆手:“话可不能这么说,这里毗邻大江大河,有便捷的水力可以运用,但北方夏天还好说,京城四周大河不少,但冬天就不行了,一旦冻上哪里有水力可以运用?朕回头跟沈国公商议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解决,若是这好东西不推广到京城,朕……终归有遗憾啊。”

朱厚照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皇帝,当知道要把电灯这东西推广到京城有难度时,立即推敲其中因由,而不是一味强求别人解决困难,而且他也知道能完成这件事的只有沈溪,对旁人说再多都是对牛弹琴,还不如等沈溪回来后再商议。

张苑则悻悻然,本来他要维持自己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威严,却总是在朱厚照面前吃瘪,心里很不是滋味。

……

……

朱厚照游玩一个多时辰,累了后才动身折返行在。

这也跟他白天旅途奔波身心俱疲有关,不然的话他还想在城里多玩一会儿。

回到行在,朱厚照将江彬留下,让他评价一下新城光景。

江彬察言观色,看出朱厚照对新城的欣赏,笑着回道:“新城什么都好,就是……好像有些单调了,若是这城里有那么几家秦楼楚馆,再增添些戏院茶楼,那就有趣了。”

朱厚照眉开眼笑:“朕还在想哪里不对劲呢,经爱卿这一说,可不是如此么?这城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好玩的地方,偶尔欣赏一下不一样的风景倒还行,但想常住的话,必须让城里多一些风月之所才可。”

江彬为难道:“陛下,这事儿沈大人怕是不同意,设立秦楼楚馆,最好是咱们自己人来操办,新城到底不可控因素太多。”

在江彬眼里,只有自己和许泰才能称得上是皇帝的“自己人”,并未将张苑、小拧子等人纳入其中。

朱厚照想了想,谨慎点头:“说得也是,若被沈尚书知道的话,一定会说朕沉迷逸乐,玩物丧志。这是他一手缔造的城市,一切都是围绕他的意志在运转……不过现在他在外面打仗,暂时管不到这里……这样吧,爱卿你跟许泰一起代为安排一下,这两天就在城里设立风月之所。”

江彬很为难:“陛下,微臣怕是力不能及。若把人带到行在来倒没什么,若是在外边的话,没本地人支持怎么行?”

朱厚照再想了想,又点头:“这样,你去跟苏通和郑谦,还有那个唐伯虎商量一下,这件事由你协调;再者,让他们赶紧把电灯这好东西用到朕的行在来,外面街道都有电灯,但朕的房间里却没有,这像什么话?若是用上那明亮的电灯,晚上玩起来必更尽兴……呵呵,如此朕不回京城都行。”

即便江彬早就发现朱厚照对新城欣赏有加,却没料到皇帝到来第一天就打算在这里长住。

江彬心道:“陛下久留江南,对我可不是什么好事,虽然现在沈大人不在,但这里始终是别人的地头,尤其等沈大人回来后,陛下衣食住行都在他控制下,以后我想接近陛下都很困难。”

“所以,不能让这里太宜居,就算没有困难我也要努力制造困难,让陛下觉得不过如此,过一段时间就想回去!”

江彬心里这么想,嘴上却笑着回应:“陛下放心,有臣在,一定会把所有事项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这行在没有电灯怎可?还要让他们把别的好东西都安排过来,一定让陛下您住得舒心。”

朱厚照很满意,望着江彬的目光充满了嘉许之色:“江爱卿,好好干,以后朕身边有什么事就由你去跟地方上的人接洽,把事情做好了,朕重重有赏。”

即便又是一句空头支票,对江彬来说却受用无穷,他知道只有朱厚照对谁真的欣赏才会做出如此许诺。

“臣遵旨。”

江彬面带受宠若惊之色,赶紧行礼领命。

……

……

江彬让人带着他去衙门见唐寅。

随后唐寅连夜把苏通和郑谦叫来,把皇帝的吩咐传达下去,苏通、郑谦和张仑等人面面相觑,显然他们对于皇帝的要求感到很为难。

苏通道:“唐先生,陛下嫌城内冷清,要求设立风月场所,在下能理解,不过这铺设电灯等事项……是否要等沈大人回来后再议?那东西很危险,若是出了状况,咱可承担不起……连路上照明都要小心翼翼,若是用在陛下行在……出了问题可不得了。”

唐寅一脸郁闷:“我担心的正是如此。不过沈尚书那边迟迟没消息,若要等到他回复的话,时间上怕是来不及,现在我们只能按照陛下的吩咐办事。”

旁边张仑道:“军师,陛下的意思是说……要在城里开秦楼楚馆?”

因为这话说得太过直白,让唐寅不知该如何接茬。

苏通到底熟悉君王的脾性,道:“陛下只是想多一些娱乐场所,比如说戏院和酒肆,再增加一些说书听戏的地方,至于秦楼楚馆……若是能加上倒也不错,不过现在地方上并没有设教坊司,沈大人曾提出过要将随军将士家属都迁到新城,这件事一直没下文,城内女眷本就少,这骤然增加吃喝玩乐的东西……不是诱惑将士们犯错吗?”

唐寅道:“看来还得请示陛下,把实际困难摆出来,不行的话就向周边府县求援……无论如何都要让陛下满意。”

苏通惊讶地问道:“唐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绕过沈大人,直接上奏陛下,让陛下来决定是否让新城做出一些改变?”

唐寅点了点头,表示他的意思正是如此。

苏通显然不太能接受这种行为。

在苏通看来,沈溪才是新城真正的主宰,一应事宜都应该由沈溪跟皇帝沟通,他们根本就没资格插手。

但唐寅的心态却跟他不同,唐寅想在皇帝面前表现一番,尤其沈溪不在时,他急于证明自己可以独当一面,甚至代替沈溪做一些决定,以摆脱沈溪的阴影。

唐寅道:“既然陛下已提出这件事,那就非跟陛下请示不可,这涉及跟各级官府接洽,要设立教坊司,就必须跟应天府打招呼,然后调拨人手过来……若陛下能让随军亲眷都迁来的话……城内会更热闹,将士们阖家团聚,做事也会更有动力。”

唐寅自己的家眷已经到了新城,他也明白将士对家人的思念,本来就是到陌生地方征战,现在立军功的机会不多,每天却做着繁重的体力活,很多人已有离意。

这个时候如果有发**力的场所,说不一定对稳定军心士气有好处,只是这一条不足为外人道也。

苏通苦笑:“唐先生毕竟是沈大人亲自委命的主事者,有事也该您来出面。您有何吩咐只管知会一声。”

话是这么说,但显然苏通不想去触霉头,之前他在城里还算得上一号人物,但现在随皇帝来的人太多,他苏通也就不入流了。

如今唐寅又要绕过沈溪去跟皇帝进言献策,还涉及到皇帝吃喝玩乐的事情,跟沈溪意志违背,苏通便觉得自己能躲便躲,躲不起干脆就装糊涂,最多当个帮手,而不去挑头。

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二三四三章 庄家和散户第一七五章 来投奔的大伯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三八九章 太学放假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六一〇章 皇宫考核(上)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三九四章 诗画了得(四更贺盟主磊洋)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三十四章 惠娘的危机第一四二七章 伯乐第一九六章 英雄归来(第五更)第一四四〇章 叛乱扩大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尽(第一更)第一五七二章 当家作主第二二八四章 反响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碍纳妾(求推荐票)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二六〇七章 体面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二一四八章 认义父第二〇三章 与人为善(第四更)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五一三章 家丑(第一更,求订阅)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计划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赖脸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泼妇第二三八四章 移驾审案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内侄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六八四章 惠娘的蜕变第一五七二章 当家作主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争第二六四〇章 不决第二五八四章 甘当台阶第二三六六章 按图索骥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贤相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难逃第一五七九章 狼狈为奸第一一〇章 香饽饽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三四三章 谢老儿不上朝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八五四章 毒鸡汤第四〇〇章 千里寻夫(第十更)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这是个问题第一〇七二章 进兵余波第八七九章 所谓孝道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规战役(第三更)第一一五三章 战起第一一七〇章 劝降的又来了第一七七五章 两方应对第八五七章 变批发为零售(第二更)第七四一章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军营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当男人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挠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一八八八章 针锋相对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六九二章 大明国史第一五八八章 刘瑾回京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尽(第一更)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二三〇三章 针对第六五二章 危机重重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监国(上)第二四六五章 区别第九十四章 刊印说本第三七三章 大宅门里的女人第一七四〇章 主动权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马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二九一章 针灸麻醉(第十更)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一五五九章 当皇帝没劲第二二五六章 后患无穷第一九二〇章 麻烦第一二四三章 拒不出兵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与质疑第二九七章 罪不容赦(第四更)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踪了第一九〇九章 时间差第二〇九五章 来回折腾第七五七章 鹿鸣宴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二二六〇章 庆典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