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斗画(第五更,贺盟主磊洋)

沈溪与唐伯虎同为解元,但含金量却大不相同。

唐伯虎为应天府乡试解元,南直隶毕竟是大明朝核心之所在,南京还是大明朝的陪都,历来江南出才子,一个应天府乡试解元,堪比会试会元,这也是唐伯虎声名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至于福建乡试解元,相形之下则显得有些黯然无光。

若沈溪跟唐伯虎比试才学,未必能一较高下,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采到底没有准确的判断标准,可沈溪现在要跟唐伯虎所挑战的却是绘画。

绘画这东西,多少还是有笔法、风格和意境的造诣区别,就算画的不是同一类型的作品,一个懂画之人还是能分辨出好坏。

本来是会试前一次探讨学问的文会,随着专门到处砸场子的唐伯虎到来,变成一次绘画的比试,在场的举子不仅没有感到扫兴,反倒兴致勃勃,很多人到现在为止都还没真正见识过名闻天下的唐伯虎的画功。

其实大多数人,也是到了京城后才听说有唐伯虎这么号人,毕竟唐伯虎声名崛起也就才半年不到的时间。他们很想知道,如今风光无限的唐伯虎到底有多么神乎其技,令那么多人对其趋之若鹜,甚至画一幅画,都要收十几两、几十两的润笔。

以至于没什么人在意沈溪的画功,先入为主,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画功再强能好到哪儿去?倒是不自量力要跟唐伯虎比试,真可谓不知道天高地厚。

只有苏通对沈溪抱有足够的自信,可他的信心,仅仅是对于沈溪画人物画,尤其是春|宫画技法的佩服。

趁着还在拼桌子准备画纸的空当,苏通提醒道:“沈老弟,既然没设定画什么,那你就画人物画……”

沈溪没说什么,他稍微留意了一下旁边的王陵之。整个闵生茶楼二楼,也只有王陵之端坐在那儿,这会儿正凶狠地望着唐伯虎,那目光如同要杀人一般,令唐伯虎不经意看到后心生几分疑惑。

这位是谁啊?我欠了他钱,前来讨债的不成?

桌子拼好,上面画纸铺展开,所有人都围拢上来,就连那些本没有应邀参加文会的举子,适逢路过,又或者在隔壁旅店以及茶楼偶然听说,全都聚集到了闵生茶楼。

这些人中以南直隶举人居多,他们多是来为唐伯虎加油助威的。在他们心目中,就算不服唐伯虎,唐伯虎也该输在我们江南学子手下,你们福建山角旮旯里的毛头小子也想出风头?若你赢了,让我们这些不如唐伯虎的人还有何颜面可言?

唐伯虎本来在江南学子中已经算得上是“公敌”,可突然之间他又成为江南学子的一杆旗帜。

沈溪看这架势,若是再来一群姑娘做粉丝,举着标语高呼口号,就真的跟后世大明星开演唱会差不多了,可见这唐伯虎平日里做事是多么张扬和高调。

“沈公子,请吧。”

唐伯虎将笔提了起来,表现得还挺客气。他旁边自有人给他润笔研墨,而沈溪则是连研墨的事都要自己做……苏通毕竟不是书童,最多是搭把手。

唐伯虎到底已届而立之年,为人张扬,但却颇有心机,他先作出一副思考的模样,如同在揣摩要画什么,但其实是在观察沈溪,想看看沈溪要画什么。

唐伯虎想的是,你想与我画不同风格的,最后难分伯仲,倒不如我根据你画的来。

如果你画人物画我觉得无法超越,那我就选择山水画,这样起码打个平手,如果你画山水……哈哈,既然你想找死,对不起,这恰好是我擅长的,我视你画的什么跟着画,在题材和画风都相同的情况下,别人一眼就能明辨高下。

如此一来,唐伯虎便立于不败之地,经此比试,名声又可以涨一大截,或许对接下来的会试有所助益。

沈溪却没想那么多,连唐伯虎都不去看,直接拿起笔就在纸上作画。

旁人一瞧,这孩子太莽撞了,你跟唐伯虎比绘画,应该先沉淀一下,有了思路再落笔,你这么直接作画,原本那微乎其微的胜算都没了。

沈溪其实没什么好考虑的,因为他所用的根本就是唐伯虎的绘画技巧,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只需要知道唐寅中晚年的作品风格,还有哪些名画即可,他所画的,却是唐寅在四十五岁左右作的一幅作品《春山伴侣图》。

沈溪落笔之前,苏通本不怎么担心,毕竟他亲眼见识过沈溪的人物画,那叫一个栩栩如生,但等他察觉到沈溪所画的是山水而非人物时,他开始紧张起来,赶紧出言提醒:“沈老弟,你……”

沈溪心境全都沉浸在他这幅《春山伴侣图》之上,本是山峦叠嶂,却没有乱世嶙峋的突兀,而是线条柔和,有种春日游山阳和日暖之感。山峦秀美,山石皴法丰富而精湛,间以杂树,明暗远近之间,韵度颇佳。

在明朝,绘画基本分成南北两派,南方画派讲求远近层次感,而北方画派讲求的是气势滂沱。

唐伯虎早年画风,“远攻李唐”、“近交沈周”,师从南派两大家沈周和周臣,所以他早期的绘画,属于南派。但唐伯虎在中晚年后浸淫书画,逐渐将南北两派融会贯通。

如今刚好是唐伯虎踏入大成门槛前的关键一步,其绘画技艺虽然已颇具风采,但仍旧没有将气势滂沱融入进自己的画风之中。

沈溪开始作画,那边唐伯虎瞟了一眼,迅速安下心来。

既然是山水,在他看来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唐伯虎毕竟是以山水画闻名,到三十岁时,他的山水画甚至超越了沈、周二人,在江南名噪一时。他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坏念头:“不管你画什么,我只需要跟着画就行了,到时你便相形见绌!”

有了这主意,他故作沉吟之态,实则是暗暗观察沈溪所画山景,大致根据沈溪的画意,开始徐徐落笔。

闵生茶楼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两大解元比试绘画的消息迅速散播开来,不管是南方学子,还是北方学子,只要在闵生茶楼附近的,都想过来瞧瞧热闹。

随着人聚集,到后面不但闵生茶楼二楼,就连一楼都人满为患,很多人只能从下往上看,又或者到对面酒肆去,隔着打开的窗户往这面瞧热闹。

沈溪的画风相对沉稳,对他而言,一幅画并不需要太过刻意,更不需要速度,做到张弛有度就行了。

而唐伯虎则一味想压制沈溪,落笔之间非常快捷,这主要源自于他对“兰陵笑笑生”的不服。

唐伯虎这一快,反倒不如平日里作画那般严谨,风格虽然没变,但着墨显得有些单薄,落笔后他自己也能感觉出画风似乎底蕴稍显不足。

反观沈溪那边,虽然画得慢,但非常沉稳,小小的皴法都不会懈怠,等画从轮廓,继而到一幅整幅的画成形后,画风的大气磅礴显而易见。

唐伯虎毕竟与沈溪立在对桌,他所能见到的,仅仅是一幅倒置的山水画。

唐伯虎不时抬头去看沈溪,想要观察沈溪绘画的技法到底有什么诀窍,可越看,他心里就越犯嘀咕,他本以为沈溪落进了他的圈套,胜券在握,可一幅画没成,他便有种“中计了”的感觉。

因为沈溪这幅画,怎么看都不像是初学者所画,更可甚者,连他这样浸淫书画二十年的人,也分辨不出沈溪画风的风格到底是隶属何门何派。

唐伯虎心中仍旧在赌气:“我堂堂唐寅,岂能输给你这小后生?”

本来唐伯虎还可以增加一些个人的理解,对画风进行修改,但他偏偏怄气,既然看不出沈溪的风格,也就不再理会,而仅仅是根据之前开的头,强行收尾。

如此一来,唐伯虎笔下便出现一幅不伦不类的《春山伴侣图》。

等他放下笔时,旁边人赞叹不已,毕竟以唐伯虎的画功,远非平常人能及,即便是眼前这副虎头蛇尾之作,当世名家也会赞叹一句:“画的不错。”

等唐伯虎画好后,沈溪那边仍旧是不急不躁。

在场懂画的人不少,却没有一人能分辨沈溪画风的流派,反倒觉得,沈溪的画风与唐伯虎很相像,甚至一些皴法,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唐伯虎不由暗自揣度:“他为何要仿我的风格?难道他以前见过我的画作?”

带着疑问,一幅《春山伴侣图》完成,但沈溪仍旧没有落笔,他还要在上面题诗,这也是这幅画的精髓之所在:“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配合画作上两位文士盘坐于临溪的矶石上寻幽晤谈的场景,平添了几分雅致,更成为这幅画的点睛之笔。

等沈溪落笔后,唐伯虎率先发出质问:“沈公子,为何要模仿在下的画风?”

连旁人也看出来了,这两幅画作实在太像,无论是所画内容,还是绘画技巧,便连意境都颇为相似。只是谁模仿谁的问题,不太好说,论大气,似乎是沈溪的《春山伴侣图》更胜一筹啊。

沈溪抬头望着唐伯虎,故作惊讶之色:“唐公子的话在下不得其意,这信手之作,全然随笔,何来模仿一说?”

苏通这时候跳出来,不屑一顾道:“阁下莫不是认为自己输了,想赖账不成?不知道你们比试作画,却是谁先落笔,谁跟在后面画的……我看你这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自认不及,便反咬一口,以混淆视听。”

饶是唐伯虎脸皮厚,这会儿也不由面红耳赤。

他之所以认为沈溪是在模仿他,是因为他知道,有些绘画技巧纯粹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沈溪却运用自如。

要说一两个技法也就罢了,偏偏沈溪整幅画中,跟他所用皴法和技法相同的地方,不胜枚举,这简直是把他以前的画拿去研究到炉火纯青才来跟他挑战。

卑鄙啊,居然拿我的技法,来下我的威风……

可唐伯虎细细一想,不对啊,要说他名声鹊起,也就几个月时间,以前别人也不会拿他的画作为研究对象。

若沈溪只是研究了一两个月,就能把他的画研究得如此透彻,那绘画的造诣恐怕远在他之上。更有甚者,今日他前来并未知会旁人,进来后又是他主动提出比试,沈溪根本无从提前有所准备。

***********

ps:第五更到!

继续为新盟主“磊洋”赞!各位兄弟姐妹,想要看更多的更新吗?速度订阅、和投支持啊!成绩越好,更新越多哦!

还有,这周下滑很快,请大家务必帮忙投票支持一下!

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乐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腾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二一八章 真才实学(第五更)第一一六七章 反转:大爆炸第六二三章 未来的工部尚书(第三更)第五九二章 户部可是苦衙门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归宿(第三更)第一二六一章 打脸第八一二章 谁跟你讲道理(第一更)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题第一〇四九章 认清现状(第四更)第一九七七章 即将到来的午朝第二〇〇六章 同流合污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二〇六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二二七章 孩子气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备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为进第一五四六章 大战爆发第七五七章 鹿鸣宴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一三六九章 进展顺利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内侄第一一八四章 一战定输赢第二六二四章 太顺了第九〇〇章 是战是和第一二八二章 擅权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军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条船(第一更)第七一七章 周氏当家(第六更)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并济(求月票)第二四九一章 将巡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节快乐)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吊唁第九三八章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发第一三一〇章 让功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广、江西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嘱托(第一更)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宫(第二更)第二一九七章 战场之外的精彩第一八二一章 小辫子第二一七九章 变被动为主动第一八七三章 谢迁的乐观第一七八八章 铲除异己?第一三三八章 闹心事第一二三章 最后幸福夜第六八二章 乡试主考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五三一章 衙内二世祖(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无奈第二四九九章 共鸣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争第一六八三章 迎来送往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传来第四五三章 前后之别(第二更)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八六〇章 是时候出手了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极好的第一二四三章 拒不出兵第二二一一章 开花弹第二一八三章 结盟谈判第四十六章 小买卖第一四五五章 丧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监国(下)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战(上)第一一一四章 谢恒奴省亲(第二更)第二一三八章 敢于纳谏第二〇八七章 赖上门第一三四一章 不难的选择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五二一章 未来探花郎(第九更)第二三三章 游船河(第三更)第九三〇章 不请自来第一九一〇章 写份奏疏第六二五章 探亲风波(第五更,谢书友)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八十四章 纸终抱不住火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二〇二六章 站边第七七九章 一笔很划算的买卖第四四四章 俸米风波(第一更)第二一四六章 送礼第六九二章 大明国史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三二章 贼人难防第五八四章 北还(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二六六〇章 让你妥协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无礼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