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五章 功过赏罚(第五更,贺llhz掌门)

沈溪回到京城前,关于泉州事件的消息相继传到京城,首先便是泉州府上报的佛郎机人背信弃义炮轰刺桐港,为地方官府粉碎阴谋并一战胜之的消息,并附上战报。

战报有意将战果夸大,重点表现了泉州知府张濂和钦差沈溪通力合作,一夜间将佛郎机人杀得片甲不留,截获战船无数,杀死俘虏佛郎机人近千人之众,战利品中有各种外夷之物,同时还争取到佛郎机人的赔款。

按照战报,这简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防御海疆的大胜仗,说名垂青史都不为过。

奏本呈递到内阁,谢迁看过后就一个感觉……非常不靠谱!

佛郎机人抵达泉州,带了上百艘船来,还有上千名士兵,明摆着是要入侵大明朝疆域,你张濂身为泉州知府居然没丝毫警惕,还帮佛郎机人上奏朝廷,说这些狼子野心之人要对大明朝上贡?

就算你说是被佛郎机人蒙蔽,但遭遇入侵后奋起反击不是卫所奏报,却是知府衙门报告打了大胜仗,于理不合。

谢迁特地查阅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各有司衙门上奏朝廷的奏本,除泉州知府上表称获得大捷外,竟再无一份奏本提到这场战争,甚至连佛郎机人都没有提及。

“于乔,此等事怕是地方有意冒功。”

李东阳见过泉州府上呈的战报奏本后也不怎么相信,“不是派了人下去吗?为何只有地方奏禀却无自己人回报?”

接待突然出现不知道家国于何处的佛郎机人使节,算不得要务,李东阳甚至都不知道派去的人是哪个,沈溪这个钦差当得着实有名无实。不过想想也是,此次回福建沈溪不过是顺带替朝廷办点儿事情,朝廷每年派出类似的官员成百上千,若都称钦差,那天下岂不是遍地都是钦差了?

“估摸快了吧。”

谢迁道了一句,心里却在想,沈小友啊,你可别辜负皇帝和我对你的期望,这种骗功劳的事情你若是牵扯进去,一旦坐实,以后再想于官场有作为可就难了。

因刘健这些天生病休息,票拟的事就交由李东阳和谢迁来做,因二人均对如此大胜仗都持保留态度,使得二人在票拟上显得很谨慎,主要还是想让有司查证后再行颁赏,不能出现先大肆赏赐,回头发现所谓的胜仗子虚乌有,贻笑大方,令朝廷威望受损。

奏本呈递到弘治皇帝手上,朱祐樘直接将奏本留中,大概的意思,孤证不立,等等看后续奏报如何,再定赏罚。

这通常也是皇帝表示谨慎的做法,不赏不罚,权且当作不知此事,反正从京城到福建山长水远,无论奖惩都不会第一时间传达,并不急于一时,不如先等等看。

不过很快,福建道监察御史上奏地方民情印证了与佛郎机人在刺桐港一战并取得胜仗之事。

福建漳州府、汀州府等负责接待佛郎机使节阿尔梅达等人的地方官府,相继奏报这场胜仗。

朱祐樘非常高兴。

太平年景,除了马文升远征西域外再无大规模征战,这次跟外夷一战且大获全胜,令外夷臣服,派使节到朝廷纳降书要“永世朝贡”,这可是扬大明国威啊。

朱祐樘趁着午朝时,将此事提出来,出奇的是在场大臣并未感受到多少喜悦,一个个都面露怪异之色,好似不相信会有此等离奇之事发生。

只有张鹤龄上前恭喜一番,引起很多忠直大臣的反感。

刘健不在,朝堂上少了一个最有话语权的大臣,此时本该说话的李东阳和谢迁都选择明哲保身,弘治皇帝正在兴头上,出来说话等于是泼皇帝一头冷水。

有明哲保身的,也有不惧触霉头的。

马文升奏道:“启禀陛下,若地方遇兵祸,不应有军中上禀?为何不见泉州、永宁两卫奏报,也无下辖千户所战报?”

兵部尚书一席话,点中要害。

泉州沿海地区发生外夷入侵之惨祸,知府衙门上奏战报说得过去,但起码镇守泉州的泉州卫以及卫戍海疆的永宁卫不可能不对朝廷上禀,两卫的奏报应该紧跟着泉州府的捷报前后脚到来才对。

朱祐樘脸色变冷,看着谢迁问道:“谢卿家可知为何?”

皇帝此时不为难别人,偏偏问谢迁,是因为派去泉州办皇差的沈溪是谢迁举荐,这次泉州府上奏的战报,虽然沈溪的功劳在张濂之后,但也是功勋赫赫。谢迁暗骂,沈小友就是会给我找麻烦,我远在京城,如何得知泉州发生了什么?

不过谢迁能言会道,论辩才在一干朝臣里绝对属于佼佼者,不然也当不起“尤侃侃”的声名。

谢迁道:“回陛下,臣以为……外夷入侵的地方是临近泉州府城的刺桐港,距离泉州卫和永宁卫驻地都有一段距离,事态紧急,又是一夜间即结束战事,或许卫所对此毫不知情,亦或者感觉战功被人所夺感到惭愧,所以才未有上奏……”

谢迁的解释,大致说得过去,连战报中也特别说明,佛郎机人炮轰刺桐港、登陆劫掠、遭遇伏击惨败都是同一晚发生的事情。

事态紧急下,地方官府发动军民抵御外夷入侵出奇制胜也是有可能的。

张鹤龄刚才还在为马文升的话而感觉羞惭,此时赶紧站出来道:“陛下,谢大学士所提,合乎情理。外夷入侵,连匹夫竖子尚且不能抽身事外,何必计较是谁为朝廷赢得如此胜利?”

朱祐樘点头,眼下应该高兴朝廷取得对外夷作战的胜利,而不是计较这合不合规矩。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真遇到外敌入侵,难道军队不知情,靠地方官府抵抗取胜还要怪罪地方官?

张鹤龄见皇帝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趁机道:“陛下,既然泉州知府擒贼有功,何不下旨颁赏?”

有功必赏,这是当皇帝应该做的,朱祐樘点头道:“朕记得,头年泉州发生抗粮民乱,泉州知府处置得也很果断,未导致更大的祸患发生。诸位爱卿,如何看?”

朱祐樘的意思,这是要论功请赏。

皇帝主要是要嘉奖战报中提到的两位关键人物,张濂和沈溪,其中主要是张濂,沈溪在这次战事中,被人看作是个陪衬。

既然泉州知府张濂这么有本事,那就应该重用,这么有能耐的人留在泉州府,太屈才了。

不过很多大臣马上想到被皇帝破格调用的另一位知府,也是福建任上高升,想那汀州府知府高明城在履任河南巡抚后为非作歹,如今朝廷上下都知道弘治皇帝用高明城是步错棋,可偏偏朱祐樘还对其加以重用,眼下高明城奉皇命去京师、河南、山东等地查明灾情,皇帝是没有反思己过啊。

很多人在想:“这个张濂,可千万别是第二个高明城。”

马文升再度开口:“陛下,此番乃是抵御外敌有功,可非政绩。”

马文升的意思是,作为地方父母官,想升官过吏部的考核,需要的是实打实的政绩而非战功,就算有了战功也不能成为升迁的理由。

张鹤龄则有些不满:“本侯不赞同马尚书之言,如今国泰民安,泉州知府能居安思危,将佛郎机人阴谋揭破,一战而得胜,令外夷臣服,如此功劳都不嘉奖,岂非有违如今的吏治清明?以后谁人还会替朝廷效命?”

张鹤龄的话,得到部分大臣的赞同。

不管张濂到底是文治还是武功,都算是有功,而且功劳还不小,如不升迁,会让人觉得朝廷赏罚不明。

若以后再有外敌入侵,那地方官一想,我就算拼命也只是得到一点不痛不痒的赏赐,还费那么大的力做什么?

连朱祐樘都点头,认为张鹤龄的话符合他的心意。

马文升还想说什么,此时刘大夏突然拦住他,抢先一步道:“陛下,待佛郎机使节抵达京城后,再酌情以定颁赏,如此也能令外夷心服口服。另外,老臣以为应派人前去地方犒劳有功之人。”

刘大夏和马文升同时反对皇帝赏赐张濂,是因为二人很清楚张濂这个人贪图政绩,去年抗粮案如今还没有结论,就闹出佛郎机入侵事件,他们怕其中有什么隐情。

要说刘大夏的提议,却也很好,眼下朝廷只是知道打了胜仗,具体情况尚需要慢慢查证,而且不日佛郎机使节就要抵达京城,瞧瞧佛郎机人是否被打服,再定赏赐,也是符合情理的。

“嗯。”朱祐樘欣然点头,“那暂且就依照刘尚书所言,待佛郎机使节抵达京城后,再定具体赏赐。至于前去地方人选……”

张鹤龄笑着奏道:“陛下,臣以为兵部主事王守仁做事得体,不妨由其前往。”

朱祐樘点了点头,摆摆手道:“寿宁侯代为传达朕意。”

作为国舅爷,张鹤龄目前担任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有统兵权,他一直跟马文升唱反调,是因为马文升这个兵部尚书有调兵权,二人在权力上有所冲突。张鹤龄一直希望,能从一个别人眼中的“武夫”变成受人敬仰的文臣宰阁,所以他不遗余力地参与朝会,找机会打压马文升等人。

这次他直接举荐王守仁,也有跟马文升对着来的意思。

马文升对王守仁很欣赏,王守仁到兵部供职后,多有任用。这次张鹤龄就特别举荐王守仁,等于是让马文升对此有所介怀,一旦其对王守仁疏远,张鹤龄就能趁机拉拢这个被认为当前最有前途的新科进士。

*************

ps:第五更到!

这章是为新掌门“llhz”大大加更的第一章,谢谢你慷慨解囊!

时间紧急,天子还有加更的任务,就不赘言了,大家看着给点儿和吧!

第八五七章 变批发为零售(第二更)第九六〇章 扬帆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寻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无战事(第一更)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一二九六章 献不完的首级第一一二三章 切记切记(第一更)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六十章 买丫鬟第五五〇章 白马客栈见故人(第一更)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二二二章 风花问月(上)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二四四章 旷世奇才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二三一章 狮子大开口第一三三一章 得尝所愿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九十九章 会疼人的小姐姐第二三九四章 探监第一〇八章 大脚丫鬟第一一二九章 暴风雨前奏(求月票)第二三九九章 夜访第一九二一章 叛乱到来第一三二二章 惊天秘密(第六更)第七章 儿时玩伴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四二八章 开封见喜(第三更)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时代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时代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车薪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五四二章 当钦差?(第二更)第二八五章 学艺不精(第四更)第二三三章 游船河(第三更)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七六五章 我已经死了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二二八四章 反响第二二三〇章 无关胜负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二五六〇章 强行不亏第八七五章 秉笔太监第一三〇一章 虚位以待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败第二三九五章 杀手锏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四三八章 两位尚书赏识(第四更)第七一〇章 乡试主考(第四更)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五八六章 殿前弹劾(第六更,谢书友)第二一七九章 变被动为主动第一三一〇章 让功第二三三三章 京师丛林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二二三章 风花问月(下)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战胜你第五七四章 回门(第十更,谢所有书友)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八十五章 情怀如诗第二六一章 告状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七一三章 外官内臣(第二更)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简政第一六六八章 当首辅了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四七一章 拉寿宁侯下水(第五更)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九三七章 陆路行军第六三六章 都是来通知我一声的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八一八章 争权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一五三章 战起第一四三章 谈事还是要男人来第二三九九章 夜访第四七三章 明朝历史消失的四年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药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时难第一九四八章 赐宴文华殿第一六五五章 应对之策第一八九七章 狡辩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五四二章 紧急军情第一五六八章 老资历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一二七七章 讨公道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来的战机第五十九章 议办商会第一四九〇章 强行留人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斗蛐蛐(第七更)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为第二四三三章 娶个祖宗当皇后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战(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