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二章 户部可是苦衙门

课余时间陪太子玩蹴鞠,在沈溪看来未尝不可,但以为如此就可以让小太子劳逸结合增加其读书兴趣,并不现实。

朱厚照搬到撷芳殿之后,缺少父母的管教,就算平日里的先生也不敢对他有所打骂,孩子的天性是贪玩,没有外在的压力,难以令其静下心来读书。

下午沈溪仍旧讲《史记》,朱厚照汗流浃背坐在那儿听,旁边刘瑾等人拼命给他扇风,他还不时催促快点儿,把刘瑾累得够呛,看向沈溪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怨恨。

还没到下课时间,朱厚照便尿遁,等沈溪再见到他时,人已在花园里跟一群小太监踢球,由于引入了新玩法行规则,玩得比以前更带劲。

沈溪收拾好讲案从撷芳殿出来,刚回到詹事府,就有人通传,说是请他讲完课后去一趟户部,说是有什么案子问他。沈溪心想,张濂的案子已移送刑部,如今户部让自己过去,多半是询问赃款和脏银的情况。

沈溪心里没什么底。

如今两位户部侍郎,跟着马文升收复哈密有功的前甘肃、陕西巡抚许进和贿赂外戚登上高位的高明城都外出公干没有回来,又恰逢夏粮入库,户部尚书刘大夏必然忙得紧,料想应该是下面的人见他。

等到了户部衙门,沈溪才知道这次召见他的是户部堂官,也是在此番泉州之行再次“坑”了他一把的刘大夏。

与以往见到刘大夏时不同,眼下的刘大夏没了优哉游哉的闲情逸致,眼睛有血丝,一脸憔悴,可见忙坏了。弘治皇帝在不恰当的时间将他的副手许进调出去办差,户部郎中和主事有近半在外面奔波赈灾,很多事情需要刘大夏亲力亲为……至于高明城,由始至终刘大夏都没有让他接触权力,当个菩萨供着就好。

沈溪满腹疑问。

刘大夏这个时候找自己过来是为什么事情,莫不是又有差事派遣?可自己毕竟是翰林官,与刘大夏不在同一个系统,刘大夏就算需要他做事,也得考虑跨部门的问题……为户部办差重要,难道给太子讲课培养储君就不重要了?

刘大夏道:“……你从福建回来有些时日,一直无暇见你,虽说你逮捕泉州知府莽撞了些,但锄奸除恶,及时化解了民怨,算是为朝廷立下一功。”

沈溪行礼谦让:“刘尚书过誉了。”

刘大夏就事论事,询问了一些关于泉州风灾和虫灾的事情,沈溪将沿途所见所闻详细告知。

刘大夏听过之后叹息道:“经过查证,泉州府县的粮仓,里面的粮食大多是张濂强迫当地士绅以及商家将粮食放入其中充面子,如今随着粮食物归原主,结果有大半成为了空仓,剩余半数也不充盈。”

“地方有灾情,朝廷却无法拿出粮食赈济灾民,虽然陛下免去该府税赋缓解民怨,但到底粮食不是说有就有,在没有收成前,灾民如何过活?沈溪,你从泉州回来,可有闻听地方商贾帮忙赈灾之事?”

张濂贪污的手伸得很长,一边要政绩,一边却连府库的粮食都不放过,私下倒卖大半。谢迁跟弘治皇帝汇报说什么地方府库充盈,跟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弘治皇帝想把泉州府库的粮食北调用于华北和中原地区赈灾,亦或者用于北关战事,如此看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沈溪行礼道:“回刘尚书话,泉州地方商贾赈灾,系由汀州商会主导,赈济灾粮筹集了大约六千石,主要是从江西和湖广地区购买,但即便如此,也属杯水车薪。且赈灾粮运到地方后,官府多有克扣。另外,福建风灾和虫灾,其实并不止泉州一府,若泉州减免赋税,周边府县或有不平之声……”

沈溪说的是他亲眼见到的情况。

福建这两年大小灾一直没断过,泉州府之所以显得特别严重,是因为张濂横征暴敛令民怨沸腾,以至百姓不事生产,可周边府县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现在朝廷只是减免泉州一地的赋税,其余州府肯定会有人不满……凭什么泉州可以减,我们就要在灾荒年景仍负担沉重的赋税?

汀州商会是可以帮忙赈灾,可是仅仅凭借商会之力能帮到的终归有限,官府一向视商人为草芥,商会调拨点粮食过去,地方官府不先赈济灾情,先给扣下大部分挪作他用,这都是常有的事情。

刘大夏点头道:“看来,户部得上奏,请调江西、浙江府库的粮食南下,以缓解灾情。”

沈溪心知肚明,弘治皇帝采纳他的建议想通过减免税赋解决眼前的困窘,刘大夏如此做无异于是在打弘治皇帝的脸。可他毕竟人微言轻,主意又是他出的,此时不好随便对刘大夏指点什么。

刘大夏又问了关于张濂脏银以及佛郎机人战利品数量的问题。

沈溪急着回京,离开泉州时张濂的家产尚在清点中,脏银只能由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人来追查,沈溪大概猜想到,如今地方上已经把具体数字报上来,刘大夏问他,是想从他口中得到印证。

“二十万两银子怎么都跑不了……”

沈溪将自己大概揣测的数字报上,刘大夏皱了皱眉,未予置评。沈溪不知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方面是否有克扣和瞒报,可佛郎机战利品的问题却很清楚,张濂把战利品的数量相对夸大了些,想从商户手中敲诈一笔钱货充作战利品。

都是一笔笔糊涂烂账。

连沈溪也察觉刘大夏的焦躁,不当家不知这世道的艰难,当家后恨不能把一文钱掰开成两文花。

眼下的刘大夏,当的是整个大明朝的家,朝廷上下所有进账、开销、用度,都得由他来负责,可大多数时候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每一笔帐下面都会有不同算法,说白了就是克扣多少的问题。

刘大夏问清楚所有事情,这次的会见就算结束,在送走沈溪前,刘大夏问道:“我曾经问过你,是否想到户部供职?你才能卓越,应该多做些实事加以锻炼,而不应该留在詹事府空耗光阴……”

刘大夏的话没有说完,但大概的意思是,詹事府这种地方工作纯粹属于“混吃等死”。

这或许是一个实干之臣对翰林体系官员的一种偏见。

沈溪刚中状元时,刘大夏就曾问过他是否愿意到户部当差,那时候他不过是从六品的翰林修撰,就算到户部,最多也只能当个正六品的主事,很可能要被调到外地。眼下沈溪已晋升为从五品,平调的话应该是户部员外郎,为户部清吏司郎中以下副官。

总的来说,到户部办差是非常辛苦的,经常要到全国各地公干,一到征收赋税时,别说顾家,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对于刘大夏的抬爱,沈溪心存感激,当初他福建乡试解元还是刘大夏帮忙保住的,但现在他毕竟只是少年之身,在朝廷为官最好是做些脑力活,务实的话身体吃不消不说,威望也不足,所以只能婉拒刘大夏的好意。

“学生在詹事府供职日短,尚需磨砺,只能辜负刘尚书的厚爱。”沈溪行礼致歉。

刘大夏默默点了点头,对沈溪,他一直都非常欣赏。

沈溪能以少年之身,帮他解决不少难题,在他眼中是个有实干能力的人,就算眼下没办法把沈溪调到户部任职,以后依然可以委派沈溪做事,就好似泉州这趟公差一样,只要他有命令,沈溪从来都没有推搪过。

沈溪从户部衙门出来,心里暗自庆幸,好在没头脑发热接受刘大夏的好意,若他到户部来,别说自己辛苦,家里的两位娇妻也要跟着守空闺。

沈溪心想:“如今就算要进六部,最好也是进礼部,别的衙门口,就怕是少年才俊雄姿英发进去,累得跟个孙子一样心力憔悴未老先衰出来。以前总觉得六部是京官快速晋升的最佳途径,现在看来在翰林院和詹事府同样可以有作为,以后还是好好琢磨一下如何才能在这种务虚的衙门向上爬吧。”

或许是泉州之行让沈溪感觉不寒而栗,眼下他真不想为了快速晋升而太过拼命,想他十三岁中状元做官,如今才一年已连升两级,这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留在詹事府多做几年,等到十七八岁时外调地方,在太子朱厚照继位之初避开京城的权力风暴便可。

打定主意后,沈溪对于什么刘大夏的欣赏、谢迁的赏识,通通都抛诸脑后,安心当几年翰林官,做做学问,在儒学界留下一点儿名声,比什么都重要。不过谢铎那边可以多走动,相比于刘大夏和谢迁,谢铎眼下对他的帮助会更大些。

沈溪回到詹事府,将讲案整理好后才回家,结果没到家门口,就看到江栎唯站在胡同中央的大树下等他。

这次江栎唯乘官轿而来,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随从带了十多名,给沈溪一种耀武扬威的感觉。

玉娘站在沈宅门前,未上前迎接,显然她知道江栎唯来者不善,不想趟浑水。

“江镇抚?久违了。”

以前沈溪见到江栎唯,需要仰视,那时他初入官场,被正五品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压得死死的。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沈溪已是从五品的官员,作为詹事府供职的翰林官,算得上是天子近臣,其地位要比官阶高许多,眼下沈溪的身份与地位,已不单单是跟江栎唯平起平坐,甚至要压江栎唯一头。

“沈谕德好大的官威,派人来请都不往,非要本官亲自出马?”江栎唯一上来就摆官架子,沈溪只能认为其底气不足,声厉内荏。

沈溪淡淡一笑,行礼道:“在下不知江镇抚何时派人来请过?”

江栎唯冷冷地往玉娘瞅了一眼,似乎邀请他的事情是由玉娘代劳。

沈溪三番两次破坏江栎唯的好事,尤其是把高明城推到外戚一党,使得对高明城的追查无果而终后,江栎唯对沈溪就怀恨在心,如今沈溪官升一级,又是堂堂正正的翰林官,而江栎唯虽然升得快,锦衣卫又号称天子亲军,却依然不过是正五品的武职,嫉妒心更甚。

江栎唯冷声道:“沈谕德从福建省亲回来,贵人事忙,眼下京中宵禁,不日城中便会戒严,凡商货一律由官府调配,这里本官想要提醒沈谕德一句,切勿知法犯法!”

*************

ps:第二更送上!

天子求下订阅、、和支持!

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对垒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碍纳妾(求推荐票)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报第一八七三章 谢迁的乐观第五九八章 地理课(第一更)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灾,小病是福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后(第四更)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一五三五章 强势第八三六章 借衙门审案第二二一六章 势均力敌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门第八八六章 易守难攻的硇洲岛第一三一三章 奉诏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一六七七章 乐得清静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三二九章 连环计(中)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一九四〇章 不一样的宫市第二二八三章 遇到对手了第七七〇章 娇妻,外宅第六九九章 潜移默化(第一更)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题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无战事(第一更)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四〇〇章 千里寻夫(第十更)第一五九八章 代沟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试(第六更)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四七〇章 抄来的祝酒诗(第四更)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一五四八章 驱不完的邪第五八六章 殿前弹劾(第六更,谢书友)第二五八四章 甘当台阶第五七五章 找麻烦(十一更,再谢书友!)第一四九〇章 强行留人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二六一章 打脸第一七五〇章 飞上枝头的麻雀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订阅)第二一一五章 不论身份只论朋友第二四六八章 困难第一三六三章 斗法(求月票)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二四二五章 大势所趋第一五五七章 治丧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渊阁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内侄第一四三〇章 邵阳巷战第八六八章 属驴的第二一八七章 杀子之仇第一一八四章 一战定输赢第二二二一章 神话第六二三章 未来的工部尚书(第三更)第二四二八章 见风使舵第三〇四章 家无宁日(第四更)第二四九四章 一门学问第二四四章 香闺独处(第八更)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与偏见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一六二八章 来信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潜逃第二五四章 藏钩第二五五四章 时机第六九四章 老爷和夫人(第三更)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夺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二二〇章 载誉而归第一五三〇章 利用第六四五章 飞来横祸第二一七章 我与士子共存亡第一八〇八章 好心好意第一七七四章 真相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两重天第三五三一章 海战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七七〇章 娇妻,外宅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一二四三章 拒不出兵第四五四章 认错(第三更,庆新盟主)第一七九五章 免战第五一〇章 撞破“奸情”(第四更)第二一八章 真才实学(第五更)第一七九章 银票(求订阅和月票)第四五五章 请寿画(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一一〇八章 泼妇对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二六五一章 弃车保帅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一四二七章 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