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儿时玩伴

沈家现今是什么都缺,就是房间不缺,这桃花村穷乡僻壤,土地本就不值钱,自然宅子建得极大。

南书房三间房全由幺房支配,所以就连最小的沈溪也有自己的房间。

此时,沈溪点着一盏油灯,看着飞蛾扑腾着翅膀正往灯纱扑去,奈何被那薄薄的纱布隔住,怎么也飞不进去。

桃花村民风淳朴,自然没有什么夜生活可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一年又是一年。

眼看春忙就要来了,桃花村的夜晚变得格外静谧。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播种,是决定一年收成的关键时刻,所以村民们不敢在这时有丝毫大意,早早休息,生怕在春忙时病出个好歹,误了农耕。

就在沈溪有些烦躁之际,门“吱呀”一声打开,周氏从外边走来,看着沈溪怔怔地盯着油灯发呆,神思恍惚,顿时吓了一大跳,急声问道:“娃儿,你怎么了?你可别吓我。”

沈溪一个激灵,连忙收起脸上的沉郁之色,仰头看向周氏,笑了笑:“娘,我没事,不就是没有上学吗?我还不稀罕呢!”

看到沈溪反过来安慰自己,周氏嗤笑一声,拧了拧他的耳朵,道:“就你话贫。”

沈溪将心中不快抛开,有些疑惑地看着周氏,问道:“娘,这么晚了你还不睡?”

“还不是担心你,过来看看吗?”周氏淡淡道。

沈溪有些感动,随即倒在床上,咯咯笑道:“娘,你太小瞧我了,我与你说,我真是文曲星君下凡,你可不能和别人说。”

“臭小子,又开始说胡话了?”

周氏很是不满地瞪了沈溪一眼,出奇地没有动手揍他。

沈溪嘿嘿一笑,小眼睛里尽是自得:“娘,今后你就别操心我的事了,我迟早会想办法读书的。”

“你一个小娃娃,能有什么办法?”周氏一脸不信。

沈溪摇摇头:“娘,我可是文曲……”

话还没有说完,周氏便打断他:“好了,不准再胡说八道了,你爹在县城王员外家待了六年了,想必在那儿认识不少人,以后有机会,一定送你出去。”

周氏转过身时,却在悄悄擦眼泪,原本她是来安慰沈溪,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她才是最需要安慰的那个。

“娘,你别骗我了,咱们家这么穷,哪里有钱去读书?就算有先生愿意教我,咱家也交不起学费。省下钱来,给娘你多买几身好衣裳。”

周氏闻言,微微叹息一声,随即面有恨色:“哼,我明天就上你大伯母那儿讨债,然后拿着钱带你去找你爹……那死人,自己在县城里快活,也不管我们娘儿俩死活。不然,谁敢欺负咱们?”

“娘,爹爹上次送了一篮子鸡蛋给我们,还让人带口信给你,说让你偷偷藏起来,每隔几天就给我煮一颗,你自己却将大半都拿去厨房了,娘你笨不笨啊……”

周氏瞪了瞪眼,见沈溪果然还是那般欠揍,终于确定他没有什么事,当下在他小胳膊狠狠拧了一下:“你个憨娃子,竟敢说老娘笨?看我不打死你个欠揍的小东西!”

在屋中闹腾半晌,周氏出了房门,走之前还不忘嘱咐:“臭小子,天还凉,别踹被子,明天老娘看到你被子掉到地上,非揍你一顿不可。”

听着老娘脚步声渐渐走远,沈溪轻笑一声,爬起来吹灭油灯,透着窗外的月光,重新趴回床上,见那朦胧的月色透过薄薄的窗户纸倾洒进屋内,也不知想着什么,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

……

时光易逝,岁月如梭,转眼沈溪来到这世界快一年了。

从最初时两眼茫茫,到如今心中适然,就连这连续几个月不沾荤腥每天流清口水的日子都被他适应下来。

苦日子磨人,沈溪眼神空泛地望着趁着学堂休沐回家的大郎坐在门口板凳上,像模像样地端着一本《大学》大声念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朗朗的读书声传来,可在沈溪耳中听来却不是个滋味儿。从大郎的读书声中,沈溪揣摩他应该已经开始系统地学习四书五经了。

一般来讲,要考取秀才,必须得熟读朱熹编撰的《四书章句集注》以及《五经传注》、《孝经》、《周礼》、《战国策》、《国语》等儒家典籍,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四书。

朱熹认为,一个人读书,必须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如今大郎已经开始涉及《大学》,想必接下来其余三书也将系统地学习。

等掌握完这些内容,学会八股文的写法,并从五经中选一经作为本经,有着秀才父亲作保的大郎就可以去参加县试和府试,如果运气好,取得童生资格,便可以到省城参加院试,取得秀才功名。

对此,沈溪除了羡慕嫉妒恨外,没有任何办法。

转眼两个月过去,沈元,也就是四房家的六郎沈元,已经被送进县城私塾入学了。

春忙已是尾声,五月时节,莺****长,天空湛蓝如洗,清澈的溪流被高高在上的艳阳照得金光灿灿。

还是那条小溪旁,坐着的依然是沈溪与小胖墩。杨文招还是那么喜欢黏人,像个跟屁虫一样怎么都赶不走。

“小表哥,以前来你总是带我到山上逛,怎么这回来你都不跟我玩了?”

沈溪下意识地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用略带教训的口吻道:“没事的话你自个儿去玩吧,别来烦我。”

杨文招一脸沮丧:“小表哥,以前你对我最好了,我总央求娘带我回来就是想和你玩,现在你怎么能说我烦人呢?”

沈溪侧过头,意味深长道:“人总会长大的……我会长大,你也会长大,长大以后心境就不同了。小时候喜欢玩具,长大以后酒色财权总有乐忠,不能老指望人生下来便一成不变,你说对吗?”

一番话把杨文招说得目瞪口呆,这些话岂是他这年岁能听得懂的?

沈溪突然觉得自己太过无聊,也是育人子弟当了几年大学讲师和教授,居然把说教的那一套拿来打发这个找他玩的小屁孩,说出去恐怕会让人笑掉大牙。

杨文招道:“小表哥,要是你不跟我玩,就没人跟我玩了。他们都说我小,欺负我,只有小表哥你不会欺负我。”

儿时选择玩伴是最主观笼统的,连沈溪都不知道原来自己的心态竟然能溶入到这副瘦小的身躯之中。沈溪问道:“对了,文招,前天你和五哥动手打架了?”

“是啊,小表哥,五表哥好讨厌哦,老是喜欢欺负我,于是我就和他打架了。我娘见我老打架,于是便要带我回家……”

说话间,杨文招语气低落起来。

见他泫然欲泣的样子,沈溪笑了笑:“其实……这不关你的事……”

杨文招闻言十分不解地看着沈溪,沈溪只能耐着性子解释:“你娘要回去,那是迟早的事情,不关你和五哥打架。再者说了,大人能和你们两个小孩子计较什么?”

杨文招眼巴巴望着沈溪,问道:“哦,那以后……以后我还能不能见到小表哥?”

沈溪见杨文招憨痴的样子,心中对其增添了一丝喜爱,当下拍了拍他的肩膀,满脸笑容:“会的,以后你娘也会常回来的,到时候你跟着过来,不是就能见到我了吗?或许将来,我还会去你家做客呢……可惜,现在你我年纪太小,没法走远路。”

杨文招闻言,心情舒缓过来,离愁渐渐被抛到脑后,只听他笑着说:“小表哥,原来你真不是嫌弃我不想跟我玩……唉,要是能再多留几天就好了,我娘原来说,一辈子都不理爹爹了,我觉得留在这里其实也挺好的,就是吃的东西不怎么样。”

沈溪不由笑了笑,一个小孩子怎会理解大人的世界?若非姑姑和姑父吵架,姑姑也不会带着杨文招回娘家来。

苦日子过久了,谁不想过城里的舒心日子?姑姑也是一时气不过,如今几个月过去已经缓过劲儿来,总会惦记丈夫的好。

沈溪的两个姑姑,一个嫁到临县,一个嫁到府城,都算有出路,尤其是杨文招的父亲,还是府城一家药店的大掌柜,杨文招将来多半要子承父。

沈溪将杨文招拉过来,笑道:“你平日在药铺,有没有跟你爹爹学些本事?”

杨文招想了想,头像拨浪鼓一般摇了起来。

沈溪道:“那我教你一招,看好了。”

沈溪带着杨文招到了河边,在草丛中找到一种微毒的草,用石头碾碎,在小溪转弯处一片静水潭里一点一点抛下,不一会儿,就见小溪下流十数条黄灿灿的鱼儿翻着肚子浮了上来。

沈溪招呼道:“快把衣服脱下来,兜着鱼。”

杨文招马上把衣服脱下来交给沈溪,此时的沈溪就好像山野里带着孩童玩耍的长者,把衣服用竹枝撑着,将水潭的出口给堵上了。

不多时,已经察觉到水潭水质有问题的鱼儿想从水潭出口游出,却被布兜阻隔住。沈溪带着杨文招丢下手上的草,将布兜收起,几条黄色的鱼随之裹了进去。

这种黄色的鱼本地人称之为石板鱼,是福建山区最常见的鱼,肉质极为细腻鲜嫩。

“走,回家。”

沈溪招呼一声,杨文招穿着个单衣,乐呵呵跟在后面。

回到家中,沈溪找来一盆清水,将几条几两重的石板鱼丢进盆子中,只见那原本已经快要死去的鱼又渐渐活了过来,凑到水面不断吐泡,杨文招笑得一张小脸上满是皱褶,活像一个肉包子。

杨文招对沈溪的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喜滋滋问道:“小表哥,这是怎么回事,这些鱼不是死了吗?”

沈溪淡淡一笑道:“不是死了,只是被醉鱼草暂时给麻醉了,等药性一过,自然就醒过来了……唉,这些事情跟你说你也不明白,以后跟你爹学了医理和药理,你自己就能琢磨出这些好玩意儿。有机会你要好好跟你爹爹学,可别荒废了学业。”

杨文招带着几分憧憬点点头。

二人在院中待了半晌,杨文招的母亲走进院子里,见二人蹲在地上,上前瞧了一眼,随后有些讶异地问道:“小郎,这是你和表弟抓的石板鱼?”

沈溪闻言,抬起头对她一笑:“是啊,姑姑,你要走了么?”

杨文招的母亲笑着点点头,将一脸不开心的杨文招从地上拉起来:“是啊,要回府城了。正好有一支商队路过,我跟着他们走……文招,跟表哥道别。”

杨文招站起身,看着沈溪的目光中满是期盼:“小表哥,你记得以后有空要到府城来看我。”

沈溪看着杨文招眷恋的神情,用力点了点头:“好,有空我会去看你!”

杨文招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四周景物,随后才有些失落地拉着他老娘的手,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沈溪忽然觉得自己心中有些许失落和感慨。这种感觉很奇怪,虽然他跟杨文招心理年龄相差二十多岁,可在他一副小身板需要玩伴的时候,一年来也只有杨文招才真正跟他做成了朋友。

友谊是可贵的,也许只有孩提时代才没那么多勾心斗角,等年长一些,小到家庭,大到朝廷,无不充斥着尔虞我诈。儒家讲究中庸,但真正能做到的却没有几个,更多的却是争名逐利。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杨文招对于沈溪,是一个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朋友。

沈溪低着头,忽然有一股无比强烈想要走出大山的欲望。读书,科举,当官,从官场上摸爬滚打步步晋升,追逐功名。若非如此,就算在这大明朝做了富可敌国的商贾,仍旧处于社会的最低层,生死予夺,命运操控于别人之手。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武艺学成,卖与帝王家。出将入相,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风流人物。否则就好像眼前水盆中的鱼,只能被圈在小小的范围内,而不能进入河流甚至大江大海。

可沈溪知道,以现在自家的条件,根本没有办法供他开蒙入学。入不了私塾,就师出无名,正所谓出师无名,其势必衰。要增长见闻,与时代同流,走出大山是第一步。

前世自己作为大学教授,对于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也算是驾轻就熟,但没凭没据的,又没有人担保,如何能够走进考场?

第九三七章 陆路行军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一六九三章 公公救我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随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难杂卷(第一更)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国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爷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注定(第六更)第一七七〇章 难明的生意经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节快乐)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二七四章 涉险过关第二〇〇九章 铭记于历史的女人第三一〇章 谢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三九四章 诗画了得(四更贺盟主磊洋)第四三二章 侯府请柬(第三更)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选第六十一章 家里的新成员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一六八三章 迎来送往第二四四三章 归宁第一二二三章 急个甚?第一一九二章 承诺第七〇四章 出宫容易回宫难(第二更)第五二〇章 讲宋史(第八更)第六七七章 买人第五十九章 议办商会第九七八章 简在帝心第一一二三章 切记切记(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计划第十九章 底蕴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二十四章 绝色佳人第二六三四章 作别第三六八章 不胜酒力第五八九章 一年两升官(第二更)第八三六章 借衙门审案第四一七章 涉险过关(第七更)第一三九八章 固执的女人第八八六章 易守难攻的硇洲岛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三八一章 娃娃脸的权臣第三三五章 乡试(上)第一四九章 浓浓年味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二〇八四章 口无遮拦第一四〇二章 顾问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七五〇章 飞上枝头的麻雀第二一七八章 原则第一七二二章 归途难第一三〇一章 虚位以待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样的赐食第一三八二章 推广,先从太子做起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一二六五章 有样学样第二二六六章 你来当第八六二章 私盐也是盐(第二更)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风波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画脚第六三七章 如此长夜,竟有佳人?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对手第二七四章 涉险过关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一七六九章 为功劳发愁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一八三四章 丁点儿大的功劳第一八五五章 失败的庆祝典礼第九四三章 东南未平,西北又起第四七九章 修复名画(第二更)第二六〇六章 先发制于人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离?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二一二四章 敢谏第一二一六章 督战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八一三章 舍近求远(第二更)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六八〇章 落难的凤凰第一〇九二章 并非只有火炮第三九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更)第五五八章 出城迎敌(第三更)第二一一五章 不论身份只论朋友第九三二章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第一六九章 没有不透风的墙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礼(第二更)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宠信第二一五九章 底气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