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

“……他要收礼,只管收好了,与我等何干?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等顺利抵达梧州,你我的差事计算完成,至于他在梧州城的死活,轮不到你我去管,也犯不着费那心思。”江栎唯把手上一封密函上了火漆,冷笑着对玉娘说道。

玉娘回敬:“看来江大人确实不关心沈大人的安危,却不知是否一转头,江大人就将此事上奏朝廷?”

江栎唯瞪着玉娘:“本官至于跟他一般计较?”

“江大人跟沈大人计较的时候可不少,连栽赃诬陷的手段都使出来了,不会跟地方有司衙门勾连,让沈大人有来无回吧!?”玉娘针锋相对道。

“随你怎么说。玉娘,你可愈发老奸巨猾,以为有人为你撑腰,就可以不将本官放在眼里?”

江栎唯说着,想要靠近玉娘,却被玉娘巧妙地躲避开。

玉娘笑道:“江大人还是自重一点好,此行乃公事公办,若有任何差池,你我吃不了兜着走!”

等玉娘离开,江栎唯脸上的笑容变得僵直,最后变得阴测测的极为可怕。玉娘的改变是江栎唯不愿看到的,以前这女人还能在一些方面帮到他,可现在二人真成了对等的同事关系,玉娘如今依然身无官品,他却已经压不住这女人。

此时溪,还在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躺在高床软枕上非常舒服,很快就进入深度睡眠。等他醒来时,见外厅坐着个人,定睛一看却是玉娘。

“沈大人睡的可真踏实,难道不怕有人前来,对沈大人不利?”玉娘起身行礼,问道。

沈溪下床,穿好鞋子,又整理了一下衣襟,这才笑着说道:“这不是有玉当家为本官保驾护航?怎么,有事吗?”

玉娘道:“布政使司衙门派人来问,沈大人到底是何用意,还请来地方监察御史旁听,似要与沈大人为难。”

“监察御史?玉当家,本官不太明白,这监察御史,与本官送礼与布政使司衙门有何关系?”沈溪不解地问道。

玉娘蹙眉打量沈溪一番,好似在说,你是真傻还是装糊涂?你送礼到布政使司衙门,摆明了是行贿,现在布政使司将计就计给你设下圈套,你要是无法解释这银子和绸缎是怎么个意思,那监察御史就会上奏朝廷弹劾你。

玉娘道:“沈大人可千万别当监察御史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虽然是都察院的官员,名义还是沈大人的下属,但其实与地方勾连甚深,乃至蛇鼠一窝。”

沈溪笑着点头,道:“玉当家费心了,与我出去会见过这些不速之客便是。”

说完,沈溪气定神闲往外面行去。

玉娘有些着急,心想:“你先是受贿,又拿受贿所得的银钱去行贿,这可是双重罪名,别还没到任,朝廷就把你的官给罢免了!”

沈溪来到外面的大厅,福建道监察御史费暄已等候多时,在费暄旁边坐着的还有几位布政使司的官员,但都是些小官,旁边沈溪刚送到布政使司衙门的两口箱子,一个大箱一口木匣都给退了回来,在正堂当中摆放着。

沈溪毕竟是正三品的封疆大吏,这些人见到沈溪出来,俱都起身相迎,不过布政使司衙门的人面带警惕之色,显然是担心沈溪可能会为汀州商会覆灭之事加以报复。

各自通报姓名后,沈溪笑道:“诸位驾临,有失远迎。本官本想亲自拜访,却是旅途劳顿,刚休息一番,未料诸位便来了。”

旁边有老朽不堪的官员恭维:“沈大人特意远道福州,勤勉克己,实乃吾辈楷模。”他的声音很尖锐,说此话并非全然是恭维,而是为了挑事……特意远道,意思是你不做正事,跑到福州来,居心叵测啊!

这老儒官,姓王名弘,是布政使司来人中官职最高者,为从七品的都事。

福建道监察御史是正七品,别看级别不高,但监察御史通常又称为“巡按御史”,美其名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权势颇重,戏文中参倒严嵩的“八府巡按”邹应龙,其实质便是“巡按御史”。

不过,相对于沈溪这个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正七品的巡按御史的官衔就不够看了,大家都是御史言官,我比你高八级,压都压死你,所以在沈溪面前,这些官员通通都是“七品芝麻官”。

沈溪虽然年少,但气度却很好,毕竟他的官职实在太高,这些人平日只有仰望的份。沈溪笑着问道:“不敢得王都事如此赞誉,只是为朝廷效命而已。”

“好一句为朝廷效命。”费暄道,“却不知沈大人为何要备礼,送往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可是……要行纳贿之实?”

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沈溪身上。

面对监察御史的质问,沈溪必须要作出应答,虽然彼此都是都察院系统的官员,但他却是钦差大臣,领有军务,监察御史本来就可以风闻言事,弹劾朝官……即便你是我的上司我也不会屈服。

沈溪赶紧申明:“本官并无此意。诸位不问问,这些东西是如何得来?”

费暄道:“此事下官并不想得知,如今只知沈大人公然行贿,证据确凿!”

随着费暄给沈溪行贿下了定论,布政使司衙门的人感觉理直气壮许多,他们故意不说沈溪纳贿的事情,而只计较沈溪行贿,是因为他们不想把都指挥使司给牵扯出来。

玉娘想上前帮沈溪说话,却被江栎唯给拦下,很显然江栎唯在这件事上也想落井下石,坑沈溪一把。

沈溪语色转冷:“费御史如此草率做出定论,怕是不妥吧?”

“有何不妥?难道沈大人要说,这礼物送到布政使司衙门,并非是要行贿不成?”费暄质问沈溪,也是背后有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衙门给他撑腰,倚老卖老,以为吃定了沈溪这样不谙世事的后生,以为自己越是咄咄逼人,越能让沈溪胆怯。

沈溪却一点儿惊惶的意思没有,反倒惊讶地问道:“这些礼物不是布政使司衙门之前送来给本官的吗?”

王弘冷笑:“沈大人可不要倒打一耙!你送去布政使司的财礼,何时变成我们送给你的?”

沈溪叹道:“那就是本官搞错了,或许是都指挥使司送来的礼物,本官想给退回去,却不小心退错了衙门。本官这就叫人退还都司衙门……”

沈溪这番话说完,在场的人脸色都很难看。

其实他们对于这二百两银子和几匹绸缎的来历心知肚明,只是想以此来摆沈溪一道,就算不能让朝廷追究沈溪的责任罢掉沈溪的官,也等于给沈溪这个钦差一个下马威,让沈溪在福建地面上不能耀武扬威。

可现在,沈溪却直接说退错了衙门,那沈溪就没过错,有错的反倒成了都指挥使司。

王弘质问:“沈大人说是就是?都指挥使司为何要给沈大人送礼,沈大人当时为何没有回绝?”

沈溪拍了拍手,笑道:“王都事这问题问得好,本官当时为何没有回绝呢?”

费暄道:“沈大人,这是王都事问您的问题。请您必须作答。”

沈溪轻叹道:“官场上若要行贿,必须有纳贿和受贿之人,费御史,本官没说错吧?”

费暄看了王弘一眼,神情有些怪异,但还是点了点头。沈溪续道:“若说本官行贿,那请问,谁是受贿之人呢?”

这问题,直接把王弘给问住了。

沈溪只是让人把两个箱子抬去布政使司衙门,并没有说是给谁的,布政使司那边却觉得这是要挟沈溪的大好机会,便赶紧联络相熟的道御史,派人前来质问,之后便弹劾上奏沈溪向地方有司行贿。

历来官场行贿,只有官小的给官大的行贿,无权的给有权的行贿,沈溪已经官至正三品,王弘若要诬赖沈溪,必须得合情合理,那就是一口咬定沈溪是给福建左、右布政使行贿,因为整个布政使司中,只有左右布政使的官品是正二品,比沈溪高,其余的官都没沈溪大。

但王弘不敢随便乱咬,因为事后追究,朝廷难免会问,为何沈溪不给别人行贿,要给左布政使或者右布政使行贿?

难道受贿之人本身就是贪官?

就算朝廷不追究,王弘随便说个人,那沈溪也会知道是谁加以针对,之后可能就会加以报复。

可若是不攀咬,那沈溪行贿的罪名就不成立!

总不能说,沈溪是对布政使司全体成员行贿,沈溪可不是民,是官,当官的没谁这么傻,把礼物直接送给整个衙门的官员。要说沈溪这个上官给整个布政使司的人行贿,还不如说沈溪是在花钱犒劳布政使司的人,没过反倒有功了。

王弘一咬牙,道:“沈大人欲行贿之人,正是我王某人!”

王弘也是拼了,上面交待的差事,怎么都要完成,不管逻辑上通不通,现在一定要找到受贿的人,说官大的怕招惹是非,干脆就说自己。

沈溪用鄙夷的目光望着王弘,道:“王……都事是吧?你官居几品,在衙门中办的是何差事,本官乃是钦命的右副都御史,堂堂的御史台大员,为何到福州之后,要对你行贿?”

“谁知沈大人心中安的是什么心,但沈大人欲行贿之人确实是我王某人,费御史,尽管照实上奏便是!”

王弘这会儿已经气急败坏了。

一个老儒生,有点急才,但却不堪大用,儒家的思想没教给这些书呆子严谨的思维逻辑能力。

沈溪无奈摇头:“王都事,你之前问本官,为何没有立时把财礼退还给都指挥使司衙门的人,那敢问一句,你之前为何未直接退还本官呢?”

王弘这会儿舌头已经有些发僵,辩解道:“本官要找到证据,告沈大人行贿之罪。”

沈溪轻叹:“王都事果然思维敏捷,还是位刚正不阿的大臣。可惜王都事忘了一件事,都指挥使司衙门为本官送的是官银,上面……还有你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火印呢!”

***********

ps:第四更到!

哈哈哈哈哈,终于赶在12点前码完这一章,能够让大家看完早点儿休息了,好爽!接下来的剧情会很过瘾,天子求一波订阅、、和支持!

明天天子将继续爆发!

最后还是那句话,现在是月初,天子求保底!请大家高抬贵手,帮天子这个忙!

求!

求!!

求!!!

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极好的第七五五章 开弥封之前最后一道关口第二二七七章 选拔第一二五一章 你领兵,我善后第七六九章 吊唁第九十四章 刊印说本第二〇五章 比比谁年轻第一四五一章 过问与否第七六八章 迎灵第八十五章 情怀如诗第二三八三章 大权在握第二五四〇章 奏谏第二二七一章 一条道走到黑第三十八章 衙门有人好办事第二四九六章 押宝第五十七章 神秘的小萝莉第一九八八章 新老外戚第二一九六章 平静的战争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二三三三章 京师丛林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七七四章 真相第七三一章 希望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无信第一八三四章 丁点儿大的功劳第二五七一章 贞女第四六〇章 御赐墨宝(第一更)第一九八九章 变化的时代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过堂第二五四五章 游说第六十二章 新铺子的选择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九十七章 好吃懒做的新掌柜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见第六四二章 启程在即第一三〇章开门不见喜第一七三九章 国策第二一二四章 敢谏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一八二六章 临阵叛逃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异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两案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气第四九七章 猫哭耗子(第十更)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节(第四更)第六二八章 专门坑人(第三更,谢书友)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户纸第一七五四章 双簧第二十六章 蒙学第二四四六章 无须理由第五八〇章 提堂审案(第五更,谢书友)第六七六章 实实在在的赏赐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二八五章 学艺不精(第四更)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三二六章 红袖添香的少女第九三〇章 不请自来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三三七章 乡试(下)第二〇六五章 做买卖第一三八〇章 怀疑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监国(上)第一五六六章 ****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二四一二章 悔过自新第八三七章 大人听岔了第一五六一章 当家作主第一三三〇章 无心和有心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二一七一章 纸上谈兵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三七六章 周胖子(求订阅)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马九?第九六四章 军规第二〇七六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八五八章 招招连环(第三更)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广、江西第一九二二章 连番筹划第六四九章 夜路难行第四三五章 谢恩日第二五〇六章 接纳与否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备第一九五五章 血书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门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当第五九八章 地理课(第一更)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谢书友)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无路第二六七九章 时局不留人第七五四章 乡试阅卷(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