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六章 收买拉拢

在这之前,谢迁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回家,现在他精神疲惫,准备回府一趟。

宪宗病逝时,谢迁在朝中没什么地位,那时候他感受得不是那么真切,如今年老之后遇到弘治皇帝病危,他感觉到无比的压力,一夜下来便已精疲力竭。

李东阳等人与谢迁一同出来,连刘健也不会再留在皇宫守候。

刘健道:“宾之回文渊阁值守,让于乔回家歇息,等晚上之后再做更替。启昭往詹事府,对众东宫讲官交待,这几日太子学业不可荒驰,一切如旧!”

内阁需要有人值守,刘健作为首辅作出如何安排并不稀奇,但他让李东阳上午值守,下午回去休息,那意味着到等弘治皇帝醒来需要重臣们面圣时,李东阳很可能赶不及。

李东阳此时也全听刘健的,行礼之后,几人正要离开,刘健却单独留下谢迁,似有事交待。

李东阳去文渊阁,马文升、张升和刘大夏则向出宫方向而去。

张升要顺道去一趟詹事府,虽说弘治帝“病危”的消息没有张扬开,但昨晚几名大臣进宫彻夜未出,到白天后总会有小道消息流传出去,朝廷大臣必然是传得沸沸扬扬,刘健让东宫讲官一切照旧,便是为安定人心。

如今要传递出一个讯息:太子还是太子,皇帝并无大碍。

几人都走远了,谢迁才好奇打量刘健。

刘健轻叹:“于乔,回去歇息,下午早些进宫,陛下有言,休息后对你有事交待!”

“呃?”

谢迁怔了怔,这话分明不是让他回去休息,而是让他留在宫里。

皇帝是说你先回家休息,但休息后即刻来见朕,你当臣子的不能不识相,熬了一晚上,回去后睡不到一上午时间,肯定睡不醒。

与其路上耽搁,不如留在宫里,直接找个地方先凑合着对付一下,等皇帝醒来时,听到召唤就能直接面圣。

臣子留在皇宫內苑很不合适,不如去文渊阁,谢迁在宫里值夜不是一天两天,那边有几间雅阁专门供阁臣休息,无比熟悉。

“刘少傅说的是,在下知道怎么做了。”谢迁行礼道。

“嗯。”

刘健欣然点头,进宫几人中,他的身体最差,李东阳那边有痔疮熬不住,其实刘健的意思,是想让谢迁过去和李东阳作伴,相互有个照应。

刘健看似不近人情,让李东阳留守内阁,但其实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情况。

谢迁没有怨言,非常时期,根本就没必要斤斤计较,你好我好大家好,事情过去就算完事。在太监相伴下,谢迁只能加快脚步去追赶李东阳,一同往文渊阁去。

……

……

另一边,张氏兄弟出宫没有走午门到大明门这条路,而是径直往西华门而去,他们想趁机去见一个人。

张氏兄弟没有进撷芳殿,让门口值守太监进去传话,很快,张苑东张西望地溜了出来,看得出他很不想让人知道自己跟张氏兄弟有联系。

“张公公,多日不见身体还是如此康健?”

张延龄老远便用不阴不阳的腔调说道。

ωωω¸tt kan¸¢O

当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一同出来见人时,张延龄充当话事者的角色,而作为兄长的张鹤龄则显得沉稳大度,不太说话,但一出口就让人很有压力。

张苑赶紧行礼:“见过两位国舅爷。”

一句话,就让张氏兄弟的脸色很难看,他们眼下不喜欢被人称呼国舅,因为那代表他们是外戚,通常外戚很容易招惹外人,尤其是读书人的非议,他们自己不太检点,抢占田宅、欺男霸女的事做了不少。

张延龄冷声道:“张公公还是称呼侯爷的好。”

张苑赶紧陪笑改口,但心里一阵羞恼,他最不喜欢听别人称呼他“公公”,他被阉割成为太监,主要便是因为张氏兄弟,虽然他并不敢确定一手推动他入宫的幕后黑手一定是张氏兄弟。

“两位侯爷,不知道今日找小人出来,有何要事?”张苑拿出以前见到张氏兄弟的谦和谄媚,赔笑着问道。

张延龄看了兄长一眼,张鹤龄这才接口:“太子尚未回来,你或许不知坤宁宫的状况,陛下……身体不好,昨晚甚至有不祥之兆,到天明后病情才稍有好转……”

张苑听到这消息,心中暗喜。

对张苑来说,最希望的便是弘治皇帝驾崩,太子登基的话,那意味着他可以飞黄腾达,但听说皇帝病情好转,心头一沉。

张鹤龄继续说道:“陛下昨夜留下遗诏,吩咐让内阁三位阁老为顾命大臣。而在內苑中,司礼监秉笔太监萧公公,晋为掌印太监,执领东厂……”

张苑心里感觉一阵悲哀,在这宫中,他何其渺小,几乎没人留意到他,但这些似乎跟他关系不大。

张苑进宫时间不长,对于朝廷人员架构不是很了解,但他为人聪慧,日常观察中,他明白自己的“同类”,也就是太监中,权限最大的是二十四监的掌印太监,其中最风光的要数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可就算他得到皇后的信任,在皇宫里晋升司礼监也是遥遥无期。

无论是年岁,还是在宫里侍奉的年数,他都落于下风,所以在不更朝换代的情况下,他根本就没资格进入司礼监。

张苑道:“小人,不解两位侯爷之意。”

张延龄哈哈一笑:“张公公,我们兄弟二人在皇宫里布置……咳咳,认识的太监不多,张公公算是一位,若是太子登基,我们自然希望有人能在宫里面为我们说话。”

“而你,哈哈,你是皇后的人,也就是我们的人,当初你进宫以及被皇后宠信,也是出于我们举荐,以后……我们要多多亲近些才好。”

张苑心里一凛,这意思是,张氏兄弟要保举他进司礼监?

可张苑随后转念一想,就算张氏兄弟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也不会马上调他进司礼监,而是要等皇帝驾崩以后,现在他留在东宫照顾太子,对张氏兄弟来说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而且弘治帝未驾崩,皇帝是不会安排他这样没资历和威望的人进司礼监的。

但若少太子登基,那一切情况将大不相同。

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规矩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六九〇章 为之欢喜为之忧(第三更)第二三〇一章 闺中事第二一五九章 底气第四一四章 内阁大学士的推诿(第四更)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二一二一章 帐前审俘第五二〇章 讲宋史(第八更)第一九三〇章 临别馈赠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一三七〇章 相见第一七六六章 虚报第一五六一章 当家作主第一〇九二章 并非只有火炮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刚第二一五九章 底气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〇六八章 平静的宫闱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帐暖第二四四八章 同为状元第一四二六章 稳坐钓鱼台第六五六章 晚来一步第二〇四九章 伤情不明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七九四章 平匪辑要(第四更)第五八八章 圣前召对(第一更)第一二五章惊魂旅途第二六五四章 同为外戚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变轻松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订阅和月票)第三十四章 惠娘的危机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两全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无战事(第一更)第一六三七章 比较第六五一章 急与不急(第三更)第一二二七章 决心第二七九章 担责第二一五八章 国贼第二五一六章 登岛第一二八二章 擅权第一一二九章 暴风雨前奏(求月票)第一一〇章 香饽饽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九八九章 针锋相对(第二更)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长远些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一五四八章 驱不完的邪第二一六三章 牵挂第一六三四章 无巧不成书第一六八章 唐兄,对不起了先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二五六三章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六二三章 未来的工部尚书(第三更)第一〇六五章 际遇无常(第二更)第三七六章 周胖子(求订阅)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七一九章 门庭若市(第八更)第一九六〇章 沈溪挂帅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远第一〇八四章 进退善恶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一四五三章 回光返照第二二七二章 天注定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见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一三三一章 得尝所愿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区别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战(中)第一四七〇章 未来权宦第四五三章 前后之别(第二更)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议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转转第二四六二章 大胜第一三五八章 六万贯(求月票)第一八三三章 战报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二四八一章 功过是非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二三八五章 来过年第二四五九章 行踪第九十八章 火锅宴第二六二三章 谢幕第九三四章 请罪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一六六四章 最后的对策第九六四章 军规第二五七六章 观念碰撞第一二〇一章 紫荆关失守第八〇六章 老爷回府了(第四更)第一八二章 与严嵩比肩的神童第一五六四章 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