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冀州主簿?

然后曹昂就看着曹泽朝着玉玺去了,在曹泽与玉玺之间的金、玉、宝钱以及其他珍惜之物皆被划拉到一旁,然后曹泽就抱住玉玺不松手了。

曹操哈哈大笑,让丁夫人看着曹泽,自与曹昂往书房去。

大猫自己趴在席子上,懒洋洋的在那里打哈欠。

曹操令亲卫往四下戒备,“子修,如今书院也成,朝堂当如何清洗,汝可有计?”

曹昂沉吟道:“父亲,此非一日一时之功也,如今尚需世家子以充朝堂也。”

曹操皱眉道:“如今天下未定,确是不急于一时,只恐风波定后,争权夺利难免也。”

曹昂点了点头,“到那时送些人去死便是。”

曹操大笑称善。

父子二人又商议些事,曹操头疾忽犯,忙使人往宫中去请太医。

却说宫中有太医令,名唤吉本,字平,洛阳人也,其医术过人,人多赞之,故被召入宫中为医令,颇善治头疾,以是曹操头痛难耐时,常使其来医。

却说曹操头痛,曹昂忙使人烧热水,取锦帛浸之,敷在曹操头上,助曹操减缓痛楚。

过了半刻钟,吉本依旧不至,曹操痛的面色惨白,眉头紧皱,曹昂不由得大怒,往阶下唤军士来:“速将那吉本与吾绑来,无论其为谁诊治,若有敢挡者,尽杀之!”

“诺!”

不多时,吉本便被绑来,曹昂面沉如水,“下人无礼,还请先生速速为吾父诊治!”

吉本本在为汉帝配药,闻曹操头疾又犯,心下却是有些不情不愿,只因他虽非是朝堂之人,亦闻曹操称公后威势更重,入朝不拜,剑履入殿,好不威风!

故其欲令曹操先痛一阵,吃吃苦头。

这下见曹昂阴沉着脸,大猫朝其慢慢踱步而来的那种压迫,吉本忙拿着药箱入内为曹操诊治。

曹昂从腰间取一玉环扔给先前军士,“此玉赐汝,再去唤几个医匠来。”

“诺!”那军士大喜而去,曹昂牵着大猫往内去。

吉本正与曹操道:“魏公之疾在内里,需施针方可将颅中淤血化去。”

曹昂皱眉,曹操呻吟道:“公只以汤药治吾便可,不需施针。”

吉本方欲再劝时,曹昂与大猫至,吉本心下大骇,不敢再言,将心思压了下去。

遂手书一张药方,使下人去抓药。

曹昂令医匠看了这张药方,确认无恙之后方要人去煎药,煎好药之后,曹昂又让吉平喝了几口,曹昂这才喂曹操服下。

曹操痛了良久,这药下肚,起码心理上有了些许安慰,又折腾良久,这才昏昏睡去。

丁夫人将曹泽交给曹昂之后亲来照料,曹昂遂使人送吉本归。

曹昂不知吉本,却知吉平,心下便觉得这姓吉的太医估计不是甚么良善之辈,便看这厮来诊治却一点都不积极就知道这厮不是丞相府这边儿的。

曹昂长叹一声,抱着曹泽牵着大猫归家去了。

他不是不想给曹操介绍几个医生,但是汉末有名的医生几乎都被他笼络了,就算是他介绍给曹操,曹操也不一定用啊。

却说魏讽识破了卢毓之谋,未入卢毓设计的那般结连,卢毓心下暗恨,只消如今只得扶持曹丕来抗曹昂,因此多于曹操面前显露才学,曹操愈爱其才。

却说徐州那边已然走上正轨,军政一体,因为书院跟州学的缘故,徐州的识字率应当是天下各州之中最高的。

识字,懂理,做工也快,因为听指挥懂调度,效率自然能大大提高。

如今已然入秋日,天气微微转凉,曹昂与曹操于府中下棋,曹操忽想起荀彧来。

曹操方提到荀彧,然后便是一叹,曹昂顿知曹操之意,“若父亲想念令君,不若使其归来如何?”

曹操方想应下,又觉得无可用之人,摆了摆手道:“再议便是。”

此事遂罢,只是这念头已在曹操心里种下。

却说陈、郑、崔谋事不成,过了这近一个月,崔琰再也忍不住了,使崔林往许都来问陈群。

陈群闻崔林至,忙请其入府,问其何来。

崔林拱手道:“此次吾来,为求库之事也,敢问长文,那书,究竟烧没烧?”

陈群想起曹植府上那滚滚浓烟,斩钉截铁的道:“那书定然是烧了!”

崔林又问:“那书既然烧了,曹昂又怎地办成了书院?”

陈群默然不言,良久方道:“吾等所为,终究小道也,不能成事,亦无可奈何。”

崔林冷笑道:“怕是长文顾及旧日恩情,没舍得将曹昂那万卷藏书烧了罢!”

陈群皱眉,冷冷的看着崔林,崔林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陈群冷笑道:“孰轻孰重吾能明也,一时之得失与吾世家万世之得失,孰轻孰重吾不知?要汝来教训?”

崔林大怒,刚想发作,陈群冷笑道:“许都城中前些日子有人暗中查询那家多购进炼丹之物,告诉汝兄长,小心些,到时若漏了马脚,可莫要怪吾不救命!”

崔林冷汗涔涔,他自然知晓那物是甚么由来,听的陈群这话,忙拱手拜了陈群,“某先前无状,请长文见谅。”

陈群面色一缓,摆摆手道:“无事也,吾知汝心急,然此事急不得,只得另行谋划。”

崔林忙拱手告退。

却说卢毓在丞相府混的更是如鱼得水,曹操忽想起荀彧之事来,便召曹昂与曹丕同至。

曹丕闻曹操召唤,忙往丞相府来,行至门前,见曹昂骑赤兔亦至,只得拱手行礼见过,“大兄。”

曹昂摆了摆手,“吾兄弟二人之间何须多礼。”

二人遂同往官署中去。

一路无言。

“拜见父亲。”二人同拱手而拜。

曹操点了点头,“今日唤汝二人前来,是欲问汝二人一事也。”

二人垂手而立,待曹操问询。

曹操沉吟道:“前者子桓举荐一人,名唤卢毓,子修可闻此人?”

曹丕闻此言心下大喜,隐隐约约的猜到甚么,而曹昂则皱了皱眉,曹丕举荐的人,问徐州作甚?

“父亲,吾未闻此此人之名也。”曹昂拱了拱手。

曹丕笑道:“大兄不知,卢毓,大儒卢植之子也,才华横溢,腹中满是韬略,当今之世大才也!”

曹操点了点头,曹丕虽有些吹捧,但是大体意思还是不差的。

曹昂皱眉道:“既此人这般有才,为何先前不闻其名?”

曹丕道:“想来是先前不好名利,今者见父亲当位,欲为天下尽一份绵薄之力也。”

曹昂轻笑,笑的曹丕有点儿尴尬。

曹操轻咳了一声,“吾欲以之为冀州主簿,子修以为如何?”

曹昂皱眉道:“父亲之命,儿子自是遵从,只是这冀州主簿之职事关紧要……”

曹操沉吟道:“来人,唤卢毓来。”

“诺!”

不多时卢毓至,曹操道:“卢毓,今有一任欲托付与汝,汝可愿为之?”

卢毓瞥见曹丕眼色,忙拱手拜道:“愿为丞相效力。”

曹操笑道:“在此之前,汝却要被子修考教一番,若是过关,那自是极好,若是不可,汝则需潜心修学也。”

卢毓拱手谢过曹操,又朝着曹昂一拱手,“请中郎将赐教。”

曹昂点了点头。

“吾亦不瞒汝,父亲欲授汝冀州主簿一职,故问吾二人如何观汝,冀州,中原要地,又结幽州、并州,临近西凉,主簿之位,非闲职,故吾必考量细致,汝可愿接题?”

卢毓心下大喜,冀州主簿?那卢氏可在冀州好好休整也。

曹昂笑道:“吾只问汝三题,且听好了。”

卢毓拱了拱手,示意曹昂尽管放马过来。

曹昂笑道:“何谓主簿?”

众皆愕然,曹丕大惊,看着卢毓,汝这厮莫不是搭上了曹昂?!

曹操跟卢毓都觉得这题实在是忒简单了些。

卢毓沉吟半晌,小心翼翼的道:“主簿,乃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之佐吏,冀州主簿,自是掌管冀州主要文书,行文书之事也。”

曹操点了点头,这回答的不偏不倚,是一个好回答。

这时候卢毓才回了曹丕一个我绝对没叛变的眼神。

曹昂又笑道:“汝可知冀州情势?”

这下却是直接将难度提了不止两个档次,如今通讯不是那般发达,卢毓若是能知晓不少冀州之事,那说明卢毓还真是对天下各州情势下过一番功夫。

曹操点了点头,这题出的有水平。

卢毓整理了一整理语言,“如今冀州,乃是夏侯惇将军主军,辛毗先生主管政事,先前因中郎将之故,冀州还算安稳,赋税所得正稳步提升,粮食产出亦有所提升。”

曹操又点了点头,说的不差。

曹丕心下大喜,冀州,那可是曹昂的地盘,要是能在曹昂的地盘上钉一把剑,就算这把剑明晃晃的照人,那也是一把利器!

只剩下最后一个题了!

曹昂轻笑道:“若是冀州世家不满辛毗治政之法,汝这主簿,应当何为?”

“自是应当居中调解!”卢毓想都没想,直接脱口而出。

世家,大也,辛毗,小也,便是仗着手中有权又当如何?

殊不知卢毓这话一出,曹操的脸黑了三分,娘的,以为是个光杆世家子,这屁股居然还是向着世家!

曹昂心下冷笑,辛毗行政之法则乃是他一条条制定的,将世家压的死死的不敢放肆的那种,老子废了这么大的劲儿,汝竟然说调解?

曹昂冲着曹操拱了拱手,“父亲,儿已然问完了。”

曹丕大喜,以为卢毓回答的不错,定能取得冀州主簿一职位。

卢毓跟了曹操这么多天,自然学会了看曹操的脸色,这下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

曹操摆了摆手,示意卢毓暂且退下,然后又看了看曹丕,摆摆手又示意其退下。

曹丕与卢毓心下大骇,知道这次机会是没了,心里不服气,嘴上又不好说,只得怏怏而退。

待二人退去,曹操长叹一声,“这世家,当真这般根深蒂固否?”

曹昂失笑。

曹操瞪了曹昂一眼,“笑甚?”

“父亲,曹氏,夏侯氏,大汉开国时便立,吾等亦是世家也。”

曹操轻笑,确是这样,只是如今把握了这最高权柄,不舍的再分润与他人啊!

“父亲再稍待几年,再书院、学院所影响之学子读书有成,到那时,举贤之法便可变也。”

“哦?”曹操来了兴趣,“变?如何变?”

“便似吾今日这般,出些题目与之上,让学子来答,合心意,有道理者为上,无理无据不愿取者贬絀便是。”

曹操轻哼一声,“汝言之易也,如何出题?如何组织?如何评判?此皆需缜密思虑,岂是一日之功?”

曹昂笑道:“那便请父亲慢慢筹划。”

曹操摇了摇头,“汝可知吾攻袁绍时因何下招贤令?”

曹昂摇了摇头,知道也得摇头。

曹操长叹一声,“吾如何不知如今举贤之法弊处也,只是偌大天下,可用之士甚少,若是不用世家子,这天下如何运转如意?”

曹昂点了点头,“是君主皆欲将权柄笼络在手中,从众臣手中收回。”

众臣,也即世家也。

“汝若言之以题选才,可有名字?”

“名之为,跃龙门。”

“跃龙门,好一个跃龙门!”曹操长赞了一声。

曹昂笑道:“天下万鲤横江过,只盼龙门为己开,到时权出于君,君统于权,只消君王有手段,这权,便不会为外人所掌!”

曹操抚掌而叹,“只是如今不可为也。”

曹昂点了点头,“如今向学者少也,吾只能以书院优中选优,充贤才之库,若是如今贸然行事,所选之人,八成亦世家子也。”

曹操失笑:“汝先前不言说合心意便取?”

曹昂道:“只安慰父亲之言也,父亲何必拿捏。”

曹操嗤笑,“若不拿捏汝,汝如何能定出一个章程来?”

父子二人相视大笑。

曹丕与卢毓出府,满肚子火气,“汝之所言,切实可用也,父亲因何色变?”

卢毓摇了摇头,他知道,但是他不能说,若是曹丕知道了与世家站在一起,正当途径是不可能继位,那他还会继续合作?

第二百四十八章 魏讽第二百零九章内讧第八十一章节 归徐州成立水军第一百六十九章 穷是一种病第一百五十七章 女卫第一百一十二章 许田秋狩第一百六十七章 仲景见元化第二百八十九章 忍不住的先手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城杀将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表死第六章 说贾诩同谋曹昂第二百三十八章 张卫第三十七章 计惊许攸谋乌巢第八十七章 以一庸命易大才第二百一十二章 吉羽阁第一百一十二章 许田秋狩第一百零七章 徐庶来投第二百七十四章 郝昭之谋第二百八十五章 交手第十四章 曹昂初见吕绮玲第二十五章 董国舅受衣带诏第一百九十六章孔融之死 上第二百零二章 闻风而动第二百一十二章 捕奴第一百二十八章 曲辕犁第八十九章 气急败坏的袁谭第十一章 曹孟德利诱虓虎第七章 曹昂剑挑风雨阁第十二章 袁术称帝逼徐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城杀将第二百零九章内讧第一百三十八章 欲归荆州第六十八章 冀州之甄家动向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败马超第二十四章 曹阿瞒许田射猎第四章 入宛城曹昂将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魏讽第二百五十四章 试探第二百六十九章 崔尚书第四章 入宛城曹昂将兵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二十章 自以为是第四十七章 吾不如曹昂多矣第一百一十三章 舞剑第三十九章 曹子修大破袁绍第一百七十五章 齐干刘璋第九十四章 辽东风云许都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前狼后虎第一百九十七章 孔融之死 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迫退周瑜第二百六十五章 来自荆州的一封信第一百五十一章 与诸葛亮的初次交锋第九章 心怀怨愤欲杀操第二百七十七章 两开花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涮肉第五十四章 蠢蠢欲动刘景升第九章 心怀怨愤欲杀操第二百九十三章 敢不敢动?第一百四十三章 如何改革第一百五十二章 血染沅水第一百零六章 建立州学第一百八十五章 群狼环伺第八十九章 气急败坏的袁谭第二百零六章 马超的狠辣第二百六十章 第一场雪第二百三十一章 公孙恭的恨第一百零四章 人才涌入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炕和锅灶第一百一十五章 许都琐事第四十二章 诛杀曹豹谋经济第一百零六章 建立州学第七十二章 曹昂班师归许都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水第一百四十七章 杀一批豪强第二百五十章 冀州主簿?第二百五十四章 试探第一百一十八章 强渡!第一百七十一章 安抚刘璋第九章 心怀怨愤欲杀操第一百八十五章 群狼环伺第六十章 两军阵前龙蛇斗第六十三章 曹昂诈门赚樊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公孙恭的恨第一百二十四章 掌控第四十三章 风靡徐州之美食第二百六十一章 赵云之思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使者何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贾诩谋建昌(求订阅)第二十四章 曹阿瞒许田射猎第二百一十五章 海盗管承第一百五十六章 长江水战第六章 说贾诩同谋曹昂第一百六十一章 嗷呜!第一百七十八章 消息与动向第二百四十三章 魏延与关羽第二百二十五章 魏公第二百五十八章 汝腹中有虫第一百九十八章 弄璋之喜第二百四十八章 魏讽第二百四十一章 关羽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