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朝会之议(五)

因此张平毫不关心,自然表现平淡。 可是万万没想到,灵帝却因为他这副平淡的样子点了他的名。

张平赶忙说道:“回禀陛下,臣乃一介人,对兵事所知甚少,实在没有更好的建议。”

灵帝笑着摇了摇头,用手指点着张平,“张爱卿过谦了,以你能与我大汉第一名将皇甫嵩交手还能不败的战绩,绝非不知兵事之人。如今国事当头,张爱卿莫要再谦虚,还是说一说吧。”

张平心里一队羊驼跑过,这是谦虚?从哪看出来我这是谦虚啊喂?我能打败皇甫嵩不是靠的知兵事,只是知道历史,占了点先机而已。你让我给建议,我哪知道给你什么建议啊。当然这话他是不能说的。

张平也心里吐槽,脑急转,面却是不动声色,故作镇定,整了整衣衫,“还请陛下容微臣算他一算。”

说完也不等灵帝答应,便闭眼睛,手指快速的掐动着,口小声的念念有词,装模作样起来,看起来倒是有几分意思。然而脑却是急转,思考着要如何回答。

朝堂一众大臣看着张平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被唬的一愣一愣的。有的人好的看着他,期待着他的表现。有的人不屑的撇撇嘴,暗骂一句装神弄鬼。

灵帝看着张平的样子,不由莞尔,虽然不知道张平这是在做什么,不过还是很想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

张平此时脑却是快速的回忆着这段历史,可是他毕竟不是搞历史的,哪里记得住这个。更何况凭他连正史都没看过,只看过的三国演义的历史知识,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个作为三国开端的平元年,公元184年到底具体发生了什么。这场西凉的羌族叛乱到底持续了多久,又到底是如何平定的,他一无所知。他只是在脑构思要怎么才能让人相信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神棍,更能忽悠到人,说白了是在想这个13要怎么装。

他也不敢多耽搁,不过是片刻功夫,张平停下了手里的胡掐乱算,睁开了眼睛。众人这时都将目光放在了他的身,想看看他这么一番装模作样到底是为哪般。

“启禀陛下,微臣刚才掐指一算,此番西凉之乱,只需陛下命一水命之人领军,再有一金命之人监军,不出三月,西凉之乱必被平定。”

这三月之期到不是张平瞎说,这羌族叛乱岂是并不复杂,羌人多以放牧为生,而如今连连天灾人祸不断,羌人没有什么收成,没有足够的食物过冬,因此干脆凭借武力,劫掠一番,羌人在西凉近一季的掠夺所得应当足以扛过这个冬天,如今寒冬已至,不利刀兵,羌人抢够了物资,也无心作战,估计只要朝廷刀兵所至,羌人无不归附。

“哦?”灵帝听得有趣,对这场叛乱他并没有放在心,不过这什么金命、水命的他倒是第一次听说,不由得有些好,“爱卿这时何解啊?这水命、金命什么的可否详细说说?”

“陛下,这要说起来得自盘古开天辟地说起,”说到这,张平停了一下,抬头看了眼灵帝,见灵帝点了点头,便娓娓道来:“却说,世界本为混沌,盘古劈开混沌,清气升,浊气下降,从此天地两分,始有阴阳两仪,后盘古已己身化为天地万物,于是从太易之生出水,从太初之生出火,从太始之生出木,从太素之生出金,从太极之生出土。五行由此而来。这便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万物皆为其所化。凉州地处西北,因此方有西凉之称。西方属火,因此要平定西凉,需寻一水命的将领统兵,方能平定,而羌族自北方而来属木,需要一名金命之人方能收服羌人。”

这纯属张平信口胡诌,却又说的似是而非,在场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半懂不懂。想要反驳,却又觉得有几分道理,想要认同,却又似乎少点什么,无法信服。

“那不知朝诸将何人是水命?何人又是金命啊?”灵帝虽然对张平所言并不是太相信,但却很想知道张平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因此顺着张平的话问道。

“微臣刚才掐指所算正是此事,”张平见灵帝这么配合,索性把戏继续演下去,“微臣刚算了诸位大人所争论的破虏将军董卓董将军和郎将皇甫将军。”

众人一听,知道肉戏来了,不由都集精神,聚耳倾听,都想听听这张平到底会怎么说。

张平见众人都被自己吸引,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依微臣刚才所掐算,这董卓将军正是水命,而皇甫嵩将军嘛,却是木命,所以,此次平定西凉还得靠董将军。”

岂是这倒不是张平胡诌,他之所以如此说,凭借的还是他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之所以说董卓是因为张平所知,日后何进向董卓求援命其领兵进京,董卓乃是从西凉发兵而出,而且其兵马强壮,打的十八路诸侯狼狈不堪。那么如此推断,董卓日后定是出镇西凉,那自是不会有错。况且如无意外董卓他日进京自封太师把持朝政独揽大权,现在卖他个好,将来也能讨点便宜。

“一派胡言。”张平话音刚落,后边想起了一声呵斥。

张平回过头去,却是刚才被他说得哑口无言的郎王朗。

只听王朗冷笑一声,“天师当真好算计,弄出这么一套唬人的说辞出来,无非是想要公报私仇,污蔑皇甫将军,当真是高明的很啊。”

“王大人何处此言啊,这可是我按照老君法旨推算出来的,王大人可是要指点与我啊?”张平见又是王朗,当先不客气的回道。

“天师的道法我不懂,我只不解若是别人都能平定西凉叛乱,换了我大汉第一名将却为何平定不了?这是何道理?可若是连我大汉第一名将都平定不了,换了别人又能如何?”

第五十二章 祭天大典(七)第十章 乐极生悲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败亏输第一百九十七章 噩耗频传第二百五十三章 开学大典第一百四十五章 钜鹿见闻(四)第七十七章 大败乌丸第七十三章 大败吕布第十一章 冲突升级第三十六章 徐扬战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翼而飞第一百零七章 谋逆事毕第十九章 朝会之议(二)第十七章 道明缘由第一百七十二章 管亥vs淳于琼第一百五十七章 兖州事毕第一百二十五章 举贤避亲第十六章 陶谦有请第二十九章 战后琐事(下)第四十九章 祭天大典(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兖州事毕第七十四章 兵定虎牢第八十四章 不见长安第一百七十五章 岘山问计第二十一章 周仓显威(上)第八十四章 不见长安第二十四章 西园讲武第九十章 怒怼子师第五十七章 刺杀董卓第三章 明星系统第五十六章 南宫大火(二)第八十九章 对簿王允第十八章 广宗城下第二百零五章 夜取襄阳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镜入雒第一百一十二章 初战袁军第二十六章 罪不容诛第十六章 同门相争第一百五十六章 城下摆阵第四十二章 上门搅局第九十八章 青州事毕第六十九章 温酒斩雄第一百七十五章 深刻教训第四十六章 祖母教孙第十七章 朝会开始第一百零八章 围攻淳于第四十二章 新年伊始(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刘备请辞第一百三十六章 典军校尉第七十八章 幽州易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兵攻袁第十五章 系统开放(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败亏输第三十章 招魂祈福(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巡访名医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予不取第一百七十章 杨凤vs高览第八十八章 捕快上门第五章 杀人试药第七十六章 把酒话别第七十八章 西苑买官第三十章 佛教出现第二百三十七章 情况不妙第一百七十八章 太平妖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败走谷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张机加入第八十四章 迁民钜鹿第六十八章 愿赌服输第七十八章 西苑买官第四十四章 新年伊始(八)第三十七章 酣战不止第一百一十五章 恍然大悟第一百三十一章 说服汉帝第五十五章 中山甄家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大宅第七十七章 大败乌丸第九章 双战吕布第一百零一章 出巡河间第八章 深入了解第二章 天师遗泽第四十章 太后临朝第三十四章 燕典较技(中)第七章 深入了解第九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一章 发兵彭城第一百零五章 是战是降第一百四十二章 钜鹿见闻(一)第五十七章 潜入袁营第二百一十七章 更胜一筹第一百零六章 汉帝积苦第一百五十五章 收获不下第二十章 祸从天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司徒归属第一百零三章 霍光王莽第九十章 怒怼子师第二百四十七章 付个首付第四十二章 二次托孤第八十四章 不见长安第二百一十一章 巡访名医第八十三章 千里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