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誓师大会(上)

“众兄弟们,从今日起,你们便不再是落草为寇的黄巾军,而是我太平道护教之军,是我太平道精锐,是堂堂正正的威武之师,是天子亲口册封正规部队,从今天起,你们有了新的名字——太平军。!护教卫道,佑我太平。”

“护教卫道,佑我太平。”

“护教卫道,佑我太平。”

“护教卫道,佑我太平。”

这是在钜鹿城北的大校场,自从张平在此首次阅兵以来,这里便被拓平土地,搭建将台,将此处变成了一个可以容纳数万人的大校场。

时隔近半年,张平终于再次登将台进行阅兵。张平与郭嘉、裴元绍一行一路无话十日后终于回到了钜鹿城。

此时一身明黄羽衣,手持九节法杖的张平看着台下近万身体精壮、盔明甲亮、队列齐整、劲头十足的汉子们,不禁心生豪迈。不由在台慷慨激昂的讲演起来。台下的万余汉子高声齐呼。

“张燕前听封。”张平高声叫道。

“末将在。”张燕从太侧走来单膝跪倒在张平面前。

“我以太平道天师之名封你为太平道护法,太平郎将,统领太平军。”这里张平玩了个心眼,张平怀里可是有汉帝颁发的圣旨,他却没有将圣旨拿出,而是自己在分封。并且教职在前,军职在后,分明是夹带私货,要将太平军打造成太平道的私军。但在场却不会有人去阻止他,知道张平心思的张燕和一众太平道重要将领乐见其成,不知道其心思的普通将士和教众听了只会更增加认同感。而张平从颍川带来的郭嘉见此微微一笑,反倒赞赏的点了点头。

张平用法杖点在张燕肩头,“我尊贵的护道者,让我们共同起誓,以太平为念,以道法为本,保持良善,果敢忠义,不畏强敌,佑我太平,宁死不屈!无愧于天,无愧于道,无愧于心!”

“我张燕起誓,此生以太平为念,坚定信仰,保持忠诚,团结同道,勇于面对,敢于牺牲,永不背叛,光我荣耀,卫我太平。”张燕语气坚定的沉声低吟,字字珠玑、铿锵有力。语罢接过张平递过来的一把宝剑,这才站起身子,郑重的将宝剑插于腰间,面容威严的退到张平身侧后一步站立。

台下万余将士看着这一幕,震撼有之,羡慕有之,崇敬有之,此时一个个都站的笔直,眼露出热切的光芒。张平看了暗暗点头,这么个仪式可是张平回忆前世骑士册封礼仪仿效其而来,为的是让所有的太平将士将此视为一种荣誉,让每个加入太平军的将士都由心而发的忠诚和自豪,从而将太平军打造成一支铁军,将其牢牢的绑缚在太平道的战船。

郭嘉在一旁也是看的眼冒精光,狂热无,虽然这个誓词他也有参与制定,但是真正看到效果,亲眼见证张平弄出来的这么一个册封仪式时,却仍是激动不已。不管郭嘉才智有多么妖孽,但他现在毕竟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正是热血的年纪,见到此情此景又如何能不让他激动非常。

正在这时,他听到叫他的名字,回过神来,赶忙赶台去,学着张燕的样子,单膝跪地拜倒在张平的面前。

“郭嘉听令,我以太平道天师之名封你为太平道祭酒,辅理太平道教务;封你为太平军佐军司马,参赞太平军事。”

张平同样用法杖点在郭嘉肩头,“我尊贵的护道者,让我们共同起誓,以太平为念,以道法为本,保持良善,果敢忠义,不畏强敌,佑我太平,宁死不屈!无愧于天,无愧于道,无愧于心!”

“我郭嘉起誓,此生以太平为念,坚定信仰,保持忠诚,团结同道,勇于面对,敢于牺牲,永不背叛,光我荣耀,卫我太平。”说罢退到张平的另一侧站定。与张燕不同的是,郭嘉的语速较快,语露兴奋,眼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张平看着郭嘉起誓,也是心高兴的要飞起,能够将郭嘉拉入太平道当真是一件让张平兴奋不已的事情,这可是郭嘉啊,大名鼎鼎的鬼才郭嘉啊,可是三国几大妖孽军师之一,若不是早死,没准这个之一都能去掉。罗贯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在张平看来郭嘉绝不输卧龙凤雏半分,不说其他,光是郭嘉给曹操的“十胜十败”论,以及后世被封为经典案例,奠定了曹操大魏基业的“官渡之战”都显示出了郭嘉的不凡之处。

因此能够将郭嘉招揽来,让张平激动难耐了。本以为郭嘉绝非如此轻易便能纳服的,可那是成年的郭嘉,此时的郭嘉虽妖孽初显,但其实际还是个孩子,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正是崇拜强者,热血由缰的年纪。在见了被打造的铁通一块、兴兴向荣的钜鹿城后,面对今日如此热血激昂的时刻,郭嘉心甘情愿的纳头而拜也不难解释了。

“典韦前听封,我以太平道天师之名封你为太平道护教金刚,太平军都尉,统领枪兵营兵马。”

“周仓前听封,我以太平道天师之名封你为太平道护教金刚,太平军都尉,统领步兵营兵马。”

“白饶前听封,我以太平道天师之名封你为太平道护教金刚,太平军都尉,统领弓兵营兵马。”

“于毒前听封,我以太平道天师之名封你为太平道护教金刚,太平军都尉,统领刀兵营兵马。”

“眭固前听封,我以太平道天师之名封你为太平道护教金刚,太平军都尉,统领骑兵营兵马。”

“杨凤前听封,我以太平道天师之名封你为太平道祝侍,太平军都尉,统领钜鹿城防兵马。”

杨凤原本便是张燕麾下将官,跟着张平的便宜老爹张角出生入死,只因在退守钜鹿时为朱儁军冲散,一时失去了联系。及至张平离了钜鹿前往下曲阳,汉军退去,杨凤这才带着一队不足千人的人马寻回钜鹿。

第六十八章 愿赌服输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胜一场第一百九十九章 逆袭反杀第一百五十九章 张平布道第八十四章 不见长安第十七章 袁术来袭第十七章 道明缘由第八十二章 隆冬将至第三十五章 渡口争夺第三十四章 燕典较技(中)第三十二章 班师钜鹿第九十一章 管亥vs典韦第一百二十章 四小来投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镜入雒第一百七十一章 事后分析第七十四章 说服单于第四十六章 幽州之危(三)第二章 纷至沓来第六十三章 酒楼巧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失察之罪第一百三十六章 典军校尉第一百七十八章 赶出门去第一百九十七章 噩耗频传第一百五十二章 水镜书院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镜入雒第七十一章 蓟县攻略(二)第二十章 热火朝天第八十章 董卓奔逃第二十三章 城亡人亡第二百零二章 反目成仇第三十八章 医疗小队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水之围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平陷落第四十七章 刘备逃遁第六十七章 再试孩童第二百零一章 全力逃遁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镜入雒第二十七章 高抬轻放第三十八章 劝退袁军第一百四十四章 藏身伏牛第一百六十二章 袁术野望第一百七十二章 开导安慰第一百八十二章 刺客阿若第六十章 颍川见闻第三十九章 风起云涌第五十八章 斗食轶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接连不断第五十二章 欲往雒阳第二十三章 双戟相争第七十三章 大败吕布第一百三十八章 难民袭营第八十三章 党锢之祸第三十八章 扬州之乱(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八十九章 糜芳拜见第七十一章 蓟县攻略(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脱险而出第一百章 荆州事了第八章 深入了解第四十九章 破敌之策第六十七章 孙坚大败第五十五章 兵士袭观第四十三章 叔侄反目第二百一十章 失望而归第一百二十五章 举贤避亲第六十六章 夜袭虎牢第三十章 佛教出现第四十三章 荆州之困(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颠倒黑白第一百九十五章 败走谷城第二十一章 发兵彭城第一百零九章 死里逃生第十六章 陶谦有请第八十一章 蹋顿撤军第五十九章 南宫大火(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唇亡齿寒第五十七章 潜入袁营第五十一章 刘袁巧遇第九十一章 管亥vs典韦第八十一章 蹋顿撤军第三十五章 渡口争夺第一百九十章 周瑜叛师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发准备第一百七十八章 太平妖法第十八章 各怀心思第二十一章 周仓显威(上)第七章 深入了解第二十二章 城在人在第六十八章 将计就计第二十九章 战后琐事(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蛇舞熊罡第一百八十九章 通玄收徒第十六章 陶谦有请第五章 通玄来访第四十七章 帝王之术第四十八章 游说笮融第二十八章 战后琐事(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夜袭太平第二十七章 杨赐教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