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周仓显威(下)

两边观战众人亦是目瞪口呆,见场一人但凭一根熟铜棍亦步亦趋的逼着一人一马步步倒退。

张平也是震动不已,他看的出来周仓与陶升一样,都是走的以力压人的路子,对于技巧疏漏的很,然而周仓与陶升的结果却全然不同。他脑海里浮现了“一力降十会”这句话,这是传说的量变引起质变,不由暗暗咂舌。同时,内心也不住的为周仓喝彩。

阎忠被周仓打的不住倒退,心里一阵憋屈,任他花枪耍的再好,却难敌周仓的一棍,眼瞅着打不过,阎忠心生退意。他催马连退了几步,攥了攥手的长枪,一夹马腹,催马前行,手长枪急速点出,想要借势从周仓身前略过,从而逃回本阵。

然而,周仓却不给他这个机会,眼看阎忠冲来,周仓压下熟铜棍,由下自向马腹撩去。阎忠哪敢让周仓撩,这若是被一棍轮实了,必是人仰马翻的结局。阎忠赶忙勒马不前,之前所做全然无用。

周仓见拦住了阎忠,又开始继续重复之前的套路,抡棍前,阎忠却毫无办法,无可奈何,只得继续后退。

汉军这边,郭典见阎忠被逼的节节败退,一阵发急,立时拍马来援。只见,郭典一边拍马,一边抽出腰间包间,口喊道:“阎将军莫急,待我郭典前来助你!”

周仓这时乃是背向汉军,将阎忠一步步的逼向黄巾军阵营。郭典这边催马前,却是直奔周仓身后,待到近前,郭典举剑便向周仓劈去。阎忠哪肯错过这个好机会,亦是挺枪直刺周仓正面,郭典、阎忠二人同一时间攻向周仓,恰是要周仓首尾不能相顾,击其要害,以求速速破敌。

这等危急关头,周仓将双手持熟铜棍段,在身前一抡一转,熟铜棍以被周仓在胸前打了个圈,拨开阎忠攻来的枪头,紧接着头也未回,只听风声,迅速将熟铜棍沿头顶再一个反圈绕回,恰恰击飞了脑后的长剑。

这只是电光火石间的一瞬,两旁观战众人却看的是心惊胆战,汉军都盼着自家将军能将黄巾贼毙与枪下,黄巾军看着自己兄弟被人偷袭夹击,怒火烧,心皆骂汉军无耻,却不敢再此时出声,生怕扰乱周仓对敌。

张平更是心惊胆战,他不忍见周仓此殒命,急迫间他忍不住想要挥手让裴元绍与于毒前帮忙。却不成想,周仓翻手间化解了这次危机,他长吁一口气,将挥起的手放了下来。

周仓化解二人的合击后,转身退步,与阎忠、郭典二人成三角之势。

阎忠与郭典互看一眼,都从对方眼看出了凝重,他们没想到两人配合如此绝妙的一招居然没有得手,心头不由把周仓摆在了更高的位置,视为平生大敌。二人眼神交流了一番,点了点头,瞬间开动。阎忠从左,郭典从右,两人再次向周仓袭来。

一人挺枪来刺周仓胸口,一人提剑直砍周仓头顶,周仓见二人来袭,全无惧色,双手紧了紧熟铜棍,持棍护于胸前,待到枪、剑临身,将铜棍摆开,在胸前至头顶处左右一拨,枪分剑偏。

二人交错反身,再次向周仓攻来。周仓一个马步稳稳扎住身形,将手熟铜棍舞起护住全身,不露半天破绽,任凭二人来击。

此时的周仓以一敌二,以步对骑,虽只能处处防守,落於下风,却未有半点败相。反观阎忠、郭典二人虽合二人之力,凭借马势兵器之力,却拿周仓毫无办法,不禁急躁起来。

如此又过了十个来回,阎忠、郭典互看一眼,然后一起并将向周仓攻去,这次二人不在只是刺劈,阎忠在前将长枪抡圆,在疾驰照着周仓当头砸下,待到周仓举棍想迎时,郭典在后紧随,待到离周仓近前,俯身马,将长剑垂下,自下而向周仓撩去。二人这一砸一撩时机把握的很好,配合默契,完全不给周仓半分机会,显然是要致其余死地。

两旁观战之人心再次被揪起,全场鸦雀无声,张平攥紧的手心里全是汗水。

周仓不慌不忙,看到阎忠长枪当头砸来的时候,单手握住棍尾,将铜棍迎着长枪抡去,阎忠本是好算计,本以为借着马势,这抡圆的一砸周仓算能抵挡,势必也拼劲全力,却没成想,长枪刚一接触铜棍,便觉一股巨力袭来,远飞他能抗衡,双手再也把持不住长枪,直接被铜棍打飞出去。

此时郭典已是持剑向周仓撩来,周仓本已抡飞长枪的铜棍再次由头顶向下劈来,狠狠的砸向撩来的长剑,只听“咣”的一声,铜棍砸在了长剑,郭典亦是无法握住长剑,长剑被砸飞出去。

阎忠、郭典二人错马站定,不由低头望去,阎忠只见自己双手虎口已被震裂,渗出血来。郭典右手虽未出血,却也耷拉着,显然也是受伤不轻。

阎忠、郭典心骇然,相互对看一眼,叹了口气,调转马头,拔马便走。此时,二人武器皆被击飞,无力再战。趁对面黄巾还未反应过来,赶紧逃回阵去。

此时周仓站在场,面对汉军,手持铜棍竖于身侧,看着阎忠、郭典二人逃回阵,也不追击,只是默默的站在那里,身后传来阵阵的叫好之声,宛如一尊战神立于战场央,让敌人胆寒,让友军提气。

片刻后,周仓提起铜棍,反身回到黄巾阵,走到张平面前,左腿后撤,半跪与张平面前,说道:“仓,幸不辱命。”

张平此时总算松了一口气,提起的心也终于放下,见周仓如此,赶紧下马将周仓扶起,说道:“元福快快起来,不必多礼”,待周仓站起,张平拍了拍周仓的肩膀继续说道:“元福真虎将也,以一敌二,力破汉将,真是好样的,哈哈哈。”说完抚掌大笑。

周仓拱手道:“全赖少天师术法神威,我才能克敌制胜。”

第八十章 拜访蔡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三英入徐第六十八章 袁术抢功第一百八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七十二章 司马德操第五十七章 潜入袁营第四十九章 保卫广陵第一百七十六章 计破袁军第六十四章 善恶之辩第八十四章 韩府遇冷第七十章 把酒论世(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如获宝山第四十七章 帝王之术第十九章 再惹事端第五十一章 少帝继位第二百四十九章 少生孩子第三十七章 酣战不止第二百五十二章 建公献策第二十三章 双戟相争第一百零九章 死里逃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刘辩拜师第五章 城前对峙第二章 袁绍撤军第五十五章 兵士袭观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下对峙第五章 喜得二将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水之围第九十七章 辞赋大会(上)第六十七章 置若罔闻第八十五章 朝堂议事第一百零八章 围攻淳于第七十八章 御驾出巡第一百七十九章 锦帆水贼第八十三章 党锢之祸第二百二十七章 袁绍本初第四章 岌岌可危第五十六章 偷龙转凤第九十三章 牛角vs张燕第一百六十七章 曹操求见第八章 四小探城第一百章 接收人马第十四章 自有公道第二章 十大高手第一百章 杨修葬祖第一百六十七章 曹操求见第七章 长史盖勋第九十四章 江东豪族第二十九章 战后琐事(下)第七十四章 兵定虎牢第四十二章 新年伊始(六)第十二章 消息扩散第三十二章 大战将起(二)第一百零四章 州府议事第二十九章 战后琐事(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张郃vs文丑第三十九章 扬州之乱(二)第八十六章 司徒杨赐第一百二十三章 袁军攻城第五十一章 祭天大典(六)第五十九章 典韦来投第一百六十六章 城头反思第一百一十章 埋伏袁军第六十七章 孙坚大败第二十九章 战后琐事(下)第三章 武道大会第二十章 初次交战第一百九十一章 何去何从第十二章 身份暴露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绍来袭第一百三十二章 质询大会第一百四十六章 钜鹿见闻(五)第五十六章 伯长武贵第五十二章 祭天大典(七)第二章 袁绍撤军第一百零四章 围营逼宫(下)第十六章 陶谦有请第一百一十八章 计将安出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水之围第十二章 大难不死第三十一章 祭天准备(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能屈能伸第九十六章 管亥vs眭固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胜一场第五章 大婚之变第二十八章 雷薄之死第四十四章 新年伊始(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能屈能伸第八十九章 青州牛角第六十七章 置若罔闻第八十六章 司徒杨赐第二十四章 奸淫掳掠第六章 吕布貂蝉第四十八章 炼丹制药(下)第九十二章 三帝同存第二十四章 西园讲武第四十二章 荆州之困(上)第七十四章 兵定虎牢第八章 杨赐解惑(上)第五十六章 伯长武贵第二百三十三章 边韩请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