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雒阳学宫

刘宏听了站起身来来回的踱着步子思索着张平所言,脸有些纠结犹豫,紧紧盯着张平不确定的问道:“定要如此不可?”

张平面色平静毫不畏惧的回视刘宏,肯定的说道:“定要如此。 ”

刘宏指着张平叹了口气,“罢了,便依了爱卿,这样,我让蹇硕派一校兵马随行保护。”此时的刘宏哪里还是一个帝王,分明只是一个关心自家孩子的父亲,不然以张平提出的这般无礼要求,作为帝王的刘宏又如何能够答应。

“臣谢过陛下。不过,为了让安平候尽快恢复,臣安排安平候与弟子们同吃同住,所以这一校兵马......”张平有些为难的看着刘宏。

“哼,”刘宏瞪了张平一眼,“这一校兵马暂时听你指挥但只司护卫之职,你可记下?”

“臣领旨。”张平赶忙应下。

刘宏有些气不过的冷哼一声,“哼,若是辩儿有什么闪失,朕定要拿你是问。”

“还请陛下放心,臣定保安平候无豫。”

刘宏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将张平赶了出去。

张平出了宫又朝着大司农周忠府而去,解决了刘辩的问题,周瑜想来容易的多了。

对于张平的到来,周忠有些惊讶,待张平说明来意之后,周忠笑着点了点头,“二弟去颍川访友去了,此时没在府,不过瑜儿之事,我便代二弟答应下来。瑜儿顽劣,还望国师多多海涵,好生教导于他。”

张平自是点头应下。此间事了,张平正欲告辞离开,却不想周忠将张平留住,似是有话要说。

“国师,我与二弟自从看了国师所编之教材,惊为天人,我与二弟多番研究,想要誊写抄录,教授于我周家内部子弟,不知可否?”周忠有些期盼的看着张平。

张平想了想觉得到无不可,自己不过是借着后世的经验抄袭而来,能够被人肯定认可当然心里高兴,但转念一想,这若是散播开来,其影响必然重大,毕竟这种教授认字的方式可是将现今的读书授教提前了一千多年,这引发的连锁反应是不可预料的,当下摇了摇头,“此时干系重大,非是贫道藏私,而是这若要是传播开来,其后果贫道难以预料。”

周忠有些失望,但又不甘心的劝道:“国师,我也知此事绝非小事,因此我向国师保证,只在我周家子弟教授,绝不外传。如此瑰宝,若是此蒙尘,实在是一大损失,不仅是我辈读书人的损失,更是我大汉的损失。”

张平却不这么认为,世没有不透风的墙,连宫密辛都闹得人尽皆知,更何况别的事。但张平转念又一想,这事是藏不住的,迟早也会被人察觉,与其到时候被人突然发难,不如自己早些将其暴露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

想通这一切,张平看着周忠说道:“周大人,我意欲开设一家书院,教授我之学问,只是我诸事繁忙,无暇他顾,我观周大人之弟才学出众,想要聘其代我教授三字经、千字的学问,不知周大人意下如何?”

周忠本来已经觉得没有希望,却没想到峰回路转,张平居然又答应了下来,不由喜出望外,满口的代周景应下。“不知国师这书院想要建于何处?可还有什么我周家能帮的忙的?”

张平也是刚刚突然想到要建书院,哪里有那么多考虑,被周忠这么一问,反而不知如何回答,反问道:“周大人以为建在何处合适?”

周忠此时正是兴奋,听到张平问话,想了一下便说道:“这书院自当应该选在繁华之处,当今天下书院最有名的便属颍川学宫,不少各地才俊都纷纷前往投之,一来因为其师资不凡,二来也是颍川地处要道,南北通达,交通便利。国师既然要建书院,定当选一处交通四通,才俊辈出之地,忠以为这雒阳是最符合要求之所在。”

“雒阳?”张平赶紧摇头,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这雒阳要不了几年便会被董卓一把火烧了,到时候什么也剩不下,若是在这雒阳建了学宫,岂不是到头来白忙活一场?

周忠见张平摇头,以为其有更好的想法,便问到:“那不知国师属意何处?”

张平思索一番,蹦出两个字来:“钜鹿。”

“钜鹿?”周忠听了皱了皱眉,对张平选择钜鹿实在有些难以理解,“国师,这钜鹿不过一小城,且地处翼州之北深处,交通不便,如何能与雒阳相,一来钜鹿本地才俊不多;二来因为北方冬日苦寒,南方俊才怕是多有不愿前往;算国师之学惊为天人,但也架不住无才俊来投,与颍川学宫相,其吸引力远远不如,国师既想创办书院,想来自是想要建不世之功,又怎能落于颍川学宫之后?”

张平暗暗思索,觉得周忠所说也颇有道理,只是雒阳毕竟是多事之地,如何能够潜心造学,钜鹿的不便和吸引力确实不如,可是胜在安定,有太平道在,日后自是能够有所发展。

周忠见张平沉吟不语,以为张平是恋旧,便又劝解道:“我知国师顾念家乡旧土,只是钜鹿相起雒阳来实在不是之选,地理、交通、气候、人才无一不落了下成。”

张平还是摇了摇头,“我知周大人的意思,只是这雒阳...乃是多事之地,实非良处啊。”张平心虽然清楚后来的发展,但现在却不能直接跟周忠说着雒阳城几年后要被夷为平地了。

周忠一听,以为知道张平所虑,哈哈一笑,“国师多虑了,这雒阳城乃是天子脚下,又哪敢又宵小随意作乱,如实雒阳都起了乱事,又有何处还能善了?国师若是担心朝堂纷争,以国师今时今日之地位,又有何人敢掳虎须?以国师之能,必能庇佑无事。国师可以将书院选在雒阳郊外,虽处闹市却又不为闹市所饶,岂不美哉。更何况,国师日后定当驻留雒阳,若是建在别处,国师又当如何教导呢?”

第一百零三章 操练兵马第一百九十一章 刘辩归来第一百七十九章 锦帆水贼第二十六章 刘协问对第三十一章 招魂祈福(下)第六十九章 黄巾邓茂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大宅第一百六十三章 曼成来袭第一百八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四十六章 钜鹿见闻(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南阳城下第七十二章 平吕之战第十章 不敌受伤第一百五十七章 计议破阵第一百一十二章 周瑜刘辩第五章 大婚之变第七十七章 邺城之殇第三十四章 劫狱始末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予不取第四十一章 入土飞升第十二章 消息扩散第一百五十七章 计议破阵第四十九章 祭天大典(四)第十九章 皇甫义真第七十四章 许劭子将第一百五十四章 通玄传承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发准备第一百八十三章 棋逢对手第五十三章 临行准备第二百零九章 在上岘山第九十九章 张一援冀第一百一十六章 娘欲见儿第五十六章 偷龙转凤第一百七十四章 襄水之上第四十九章 保卫广陵第一百七十四章 襄水之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重修宫殿第六十三章 携友同行第三十四章 大战将起(四)第十八章 广宗城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秋后算账(上)第九十六章 江东贤良第一百四十七章 秋后算账(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宏大蓝第六章 家眷为质第四十二章 荆州之困(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兵攻袁第十二章 消息扩散第一百二十一章 较艺赵云第四十一章 危机再起第四章 促成大会第八十三章 千里驰援第二十三章 朝会之议(六)第三十二章 班师钜鹿第四十一章 纪觉复生第四十五章 剑履上殿第二百二十五章 颠倒黑白第二百二十四章 歌舞升平第五十二章 袁术发疯第八十五章 益州风云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火两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城门对话第一百三十一章 缺乏证据第九十三章 牛角vs张燕第四十三章 荆州之困(下)第二章 袁绍撤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外来客第二十九章 战后琐事(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付个首付第八十九章 挑拨离间第四十五章 继任天师第六章 家眷为质第九十八章 别无选择第六十五章 誓师大会(下)第一百零六章 汉帝积苦第一百四十六章 砍树比赛第五十一章 少帝继位第二百五十一章 论势朝堂第一百六十七章 韩馥请援第一百六十四章 南阳城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辛评投诚第四十三章 新年伊始(七)第十四章 各自分析第一百二十八章 州牧之争第六十四章 城下谈判第二百一十章 失望而归第五十六章 南宫大火(二)第十章 不敌受伤第一百七十一章 事后分析第八章 深入了解第二百五十章 司马仲达第三十章 招魂祈福(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学宫见闻第一百章 杨修葬祖第六十四章 虎牢关前第一百七十四章 顶尖对决第七十九章 黄金万两第一百五十九章 张平布道第四十四章 以德报怨第二百三十三章 边韩请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