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三帝同存

张平无气恼的狠狠捶了一下桌子,旁边郭嘉和司马防也是皱着眉头低头苦思。!

“奉孝,建公,你们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天师,这天子我们还是必须树立起来的,”司马防毕竟在朝堂历练过些时日,所以将问题看得很透,“天师,无论有几个天子,我们也必须这么做。一来天师你能忍看两个假天子立于朝堂而让真天子隐姓埋名吗?二来只有这样,我们如今和日后的行动才能站住大义的名头,否则我教日后定然会在此被定为邪教,到那时悔之晚矣。”

张平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如何立?如何让他人信服?毕竟他们手可没有太后和百官。三人再此陷入沉思,突然间张平脑灵光一闪,突然从怀掏出一枚印绶来。

“你们看,用这个可能证明?”

郭嘉和司马防赶忙顺着看了过去,只见张平手拖着一块碧绿的印玺,印玺的一角以金块镶嵌。郭嘉和司马防两人顿时两眼发亮:“天师,这...这可是传说的...传国玉玺?”

张平点了点头,将印玺递给二人仔细观摩,两人细细的摩挲着这枚温软的印绶,眼冒出精光。须臾,两人抬起头来对视一眼,向张平重重的点了点头。

“天师,有此物在手,我们这个天子便立的稳了。”

“好。”

平元年九月,太平道天师张平再雒阳恭迎灵帝幼子刘协登基为帝,并以传国玉玺昭示天下,以确立新帝正统身份,号召百官还朝,宣告长安、弘农二帝为假冒,斥张温、董卓为犯谋逆之臣,发檄召天下兵马征讨之。张平自领太傅,辅佐教导新帝,封张燕为太尉,总领天下兵马,封司马防为司徒,郭嘉为司空,周忠为大司农,孔伷为尚书令,几人搭建班子共领朝一应政务。

张平这一手玩的漂亮在于他驳斥了长安与弘农两个帝王都是假的,不但发檄通传各地,更是在太平报大肆刊登渲染,将长安、弘农二帝作假之处一一指出,说的煞有介事,虽然这些漏洞大多是司马防和郭嘉一起杜撰的,写的似是而非,用接过去证明结果,只要能让那些不明里的吃瓜群众明白真相好。如此一来,在太平报和檄的两相推动之下,一时间雒阳新帝是真新帝,长安、弘农是假新帝的言论甚嚣尘,广为流传。

而长安、弘农接到张平在雒阳新立帝王的消息,都不由的撇了撇嘴,反应却又各有不同。

长安这边,董后得到消息,心知道张平所立刘协定然是真的,是灵帝血脉,所以倒算是有些安慰,只是如今长安新帝以立,却已经由不得她来废止和撤下,只能寄希望与张平能够辅佐刘协尽快平定四方。张温虽然有心驳斥,也发斥责,但是收效却是甚微。

弘农这边,董卓却是老怀大怒,跳着脚咒骂着张平,让李儒快速拟昭告天下,驳斥张平所发檄。只是一来张平占了先入为主的优势,二来张平还有太平报这个宣传利器,尽管董卓大肆的驳斥了张平,但是其效果却微乎其微。至少在普通民众见,因为太平道一向的口碑,相信张平的人相信董卓的人要多的多。

如此一来,大汉天下便形成了三帝同存的尴尬场面,雒阳、长安、弘农成三角之势,互相攻讦,皆称自己师真的,一时间天下哗然,议论纷纷。而各地州府收到的檄、邸报无数,面对三隔帝王的命令,各地州府一时间却是不知该如何应对。面对三方如雪片般的昭告、命令,各地州府既然不知该怎么办,索性干脆一个也不理会,各顾各的各自埋头做自己的,也不管三帝如何的争辩,等他们分出个胜负来再说。这一下,汉室的威信算是彻底没了,政令出了所辖,便如泥牛入海,再无音信。除了自己周边的一亩三分地外,却是再也掉不动一兵一卒。

董卓有心发兵雒阳,将张平铲除,可又怕自己发兵之际,长安的张温派兵偷袭自己,一时间踌躇犹豫,按兵不动,没有派兵攻打雒阳。

张温这边同样面临如此问题,他倒不是担心张平或董卓偷袭,他担心的是吕布和马腾,而且张温还要忙于梳理朝政,招募朝官员,治理一应朝政。同时也要统合兵马,将马腾和吕布兵马汇集到自己手。

如此一来,倒是给了张平以喘息的机会。三家说起来,实力最弱的非张平莫属,论兵力,张温麾下算马腾、吕布竟有八九万人马,只是这兵马虽然名义是一家可实际却分属三方,各自互不统属,相互间形成了掣肘,一时间却是难以形成战力。而董卓麾下原本十万兵马,逃亡折损了一些,再算吕布带走的人马,董卓麾下人马却也还有五六万西凉铁骑。而可怜的张平,如今手不过五千太平军以及孔伷先前所带来的一万兵马,如今都归入了张燕麾下。然而算如此,与张温、董卓相,张平这边的兵马确实有些薄弱。

而朝来说张温毕竟在朝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经张温召集,许以高官,不少纷纷来投,倒是让张温很快的便将朝廷的架子搭了起来,一应事物也算是能有序的开展起来。

董卓这边本有朝百官,在董卓的高压下,虽然逃走了部分,但是维持朝政运行绝不在话下,况且其实也没有什么朝政需要处理。

而张平这边显得单薄了许多,几人出了司马防河周忠以外,其他人都没有在枢工作,治朝理政的经验,而且司马防以前干的也是基层,所以满打满算经验丰富的却只有周忠一人。而且张平传播太平道,其理念与传统儒家稍有出入,使得大部分的儒家出身的士子都不愿为其效力,一时间张平连满足朝堂运营的基本人员都招不齐。

第十七章 环环相扣第二十八章 吕布vs典韦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攻与否第九章 吴下阿蒙第三十三章 拜会张宝第三十三章 燕典较技(上)第十八章 风流韵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夜袭太平第四十六章 幽州之危(三)第八十一章 收复洛阳第三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四十章 太后临朝第三十章 祭天准备(上)第八十五章 朝堂议事第七十九章 驰援渔阳第十三章 讨要二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兵攻袁第二十章 玄德都尉第四十四章 幽州之危(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颠倒黑白第四十八章 炼丹制药(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论势朝堂第四十三章 新年伊始(七)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泣如诉第一百四十一章 连夜逃遁第一百八十章 险象环生第二十七章 幽州告急第二十章 玄德都尉第一百一十五章 学宫游说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服张郃第六十六章 夜袭虎牢第一百七十二章 开导安慰第一百九十六章 巨弩逞威第七十二章 司马德操第二百三十五章 临眺急报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下局势第四十八章 祭天大典(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学宫见闻第八十一章 收复洛阳第七十六章 乌丸乱起第四十章 扬州之乱(三)第五十四章 祭天大典(九)第五十五章 中山甄家第六十二章 张一vs吕布第一百四十七章 火烧伏牛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兵攻袁第二十一章 周仓显威(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野夜袭第四十五章 图穷匕见第六十章 有徒公瑾第八十四章 迁民钜鹿第六十三章 上门提亲第三十五章 暗夜密谋第一百三十九章 夺门撤退第八十七章 个中原委第七十七章 初临雒阳第一百四十七章 火烧伏牛第七十五章 鸠占鹊巢第六十六章 夜袭虎牢第七十三章 出使乌桓第五十七章 潜入袁营第六章 吕布貂蝉第十五章 系统开放(上)第六十七章 置若罔闻第十四章 将计就计第三十四章 攻取下邳第一百八十二章 刺客阿若第三十章 突发状况第七章 大会开始第十章 不敌受伤第三十六章 张宝秘籍第九十六章 管亥vs眭固第一百五十章 通玄军师第一百六十九章 半夜劫人第八十九章 对簿王允第一百七十二章 管亥vs淳于琼第六十六章 兵指幽州第三十八章 医疗小队第九十七章 辞赋大会(上)第六十九章 温酒斩雄第三十九章 传艺授徒第一百四十章 何去何从第一百四十四章 藏身伏牛第一百七十三章 张郃vs文丑第三十四章 攻取下邳第二百四十八章 掷履相迎第一百零五章 是战是降第三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二十八章 吕布vs典韦第一百七十章 杨凤vs高览第九十三章 宿命对决第十七章 驰援广宗第五十三章 临行准备第二百三十三章 边韩请贤第八十五章 朝堂议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匠郑浑第九十五章 豪族之才第九十章 阵前单挑第六十三章 互为犄角第九十二章 三帝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