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蔡家有女

张平略微靠近,仔细的打量着抚琴的少女。品-书-网

这少女看起来约莫十三四岁,一张白皙的瓜子脸,秀目黛眉眸子,眉目清雅,周身透着一股秋水伊人的气息。身穿一件的是湖色绸衫,宽大罗裙逶迤身后,乌亮的青丝,简单地绾个天鸾簪,几枚金丝发簪随意点缀发间,让乌亮的青丝,更显柔亮润泽。

少女轻抚琴丝,悠扬的琴声从少女的指间传出,随着少女手指的舞动翩翩起舞,其声婉转,其调舒缓,如泣如诉,如低吟浅唱,如逶迤细浪,让人如乘一叶扁舟泛流江,随其飘摇摆动,忽忽下,忽高忽低,忽疾忽慢,任其而去。

张平不由的陶醉在少女的琴声,聆听着少女琴所述,感受着琴曲传达的深意,如痴如醉。张平第一次发现,原来音乐也有如此的力量,能够如犀利的笔锋描绘美景,传情达意;能够如锋利的刀枪般凌厉异常,脑后胜寒。

这不由让张平心生佩服,佩服少女的琴艺。一曲终了,张平不由的鼓起掌来。

少女听到掌声,停下了手的动作,抬起头来,看到一个公子站在离自己十步远的地方望着自己鼓着掌,面色却无半分惊讶,站起身来,向张平轻轻一福,开口道:“黄公子。”少女声音软糯温柔,如黄莺出谷,鸢啼凤鸣,婉转柔和。

张平略感惊讶,“小姐认得我?”

少女摇了摇头,“不认得,只是昨日听爹爹说今日有为贵客黄公子要来,而公子此时出现在了这里。”虽然少女话没说完,但意思却很明显。

张平了然,觉得少女甚为聪慧,同时又连忙向少女一拱手,“小生黄平,今日前来府拜访,方才听到小姐琴曲,不由陶醉,小姐琴艺当真非凡,曲意悠扬,意味深长,刚才兴起,打扰了小姐雅兴,还请小姐见谅,黄某冒昧,敢问小姐芳名?”

“公子过誉了,奴家姓蔡单名一个琰字。”

张平早在看到少女时心里便有猜测,如今得到了证实,心里更是激动不已,果然是蔡琰蔡姬,这可是闻名已久,传说的人物,此时的才问起还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小萝莉,却已出落的亭亭玉立,有大家风范,不愧是是一代才女。

“原来是蔡大家,难怪琴艺如此之好,以琴动人,以声达意,当真是厉害。”

“公子,蔡琰不过是闲来无事,弹奏一曲,当不得大家之称,公子切莫再如此称呼奴家,”蔡琰被张平夸的满脸通红,但心里却无开心,毕竟蔡琰现在还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会有人夸赞于她,评价她的琴艺,如今有人如此夸她,顿时让她心内欢喜,也多了几分自信。同时也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急切的问道:“公子,你方才说我琴意味深长,可是听出了什么?”问完蔡琰用闪着期盼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张平。

张平看着眼见这个大眼睛一闪一闪,眼里满含期待看着自己的小姑娘,顿时感觉自己要被萌化了,呆呆的望着蔡琰,一时竟然忘了回话。

“公子?公子可是听出了什么?”

“啊?”张平回过神来,张平神情略显尴尬,他一个音痴,别说让他评价音乐了,他连琴有几根弦都不清楚,让他如何说。刚刚不过是随口夸赞,却不想被小姑娘当了真,非要自己说出个一二三来,这可愁坏了张平,不过好在数十本脱口秀技巧也不是白读的,张口胡咧,吹牛打屁倒也难不住他。

张平清了清嗓子,做出一副回忆状,酝酿了一番,开口说道:“小姐方才这曲,曲意深远,曲调低沉萧瑟,正如此时的天气一般,如秋风的落叶,飘零无助,寂寂无声;又如黑云盖日,乌遮月,暗哑不明;似是一位女子在诉说心的不平,抱怨老天的不公。只是我观小姐不似如此幽怨哀思之人,如何会弹出如此意境之曲,实让平百思不得其解,还请小姐赐教。”

蔡琰听着张平的点评,眼睛越来越亮,似乎张平的话句句都说到了点,让她激动不已,不由为张平点赞,“公子真是厉害,所说一点没错,此曲乃是我父采编古人琴曲,加以完善谱写,此曲名曰《伐檀》,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魏国女子忧心国事,因为国贤能的人不得不退出朝堂,而小人却堂而皇之的执掌大权,享受俸禄,小人的家里堆积着各种各样的财宝,悬挂着珍的猎物,拥有大片的土地,却从未向百姓施加过半点恩泽。女子因悲伤痛苦于君王不知道这些情况,王道不能施行,于是情不自禁地仰天长叹。”

顿了一下,蔡琰继续说道:“公子居然听出其之意,真乃大才。”

张平在心理抹了一把冷汗,得亏自己有些急智,“小姐谬亦,我能听出其深意,全赖小姐琴艺高超,将此曲之意表达的淋漓尽致,旁人一听便知,此非我之能也,全乃小姐才高也。”

张平这记马屁拍的不露声色,蔡琰听了心里越发欢喜。平常除了蔡邕哪还有会有人与她探讨音乐,更无人夸赞于她,这番遇到了张平这个知音,蔡琰哪肯放过,硬是要拉着张平再讨论一番琴乐。

可是张平作为一个对音乐十窍通了九窍的音盲哪敢与蔡琰探讨,即便是品评,以他肚子里那点存货,要不了两曲便会露了陷。于是张平赶忙转换话题,与蔡琰聊起了词赋,至少在这方面他可是背了一整本《辞赋精选》,那可是包含了百篇古往今来经典的传世之作,随便拿出来一篇都能把小丫头震惊半天。

此时,张平结合此时的小院,剽窃了一首宋代黄庭坚的《书幽芳亭记》,非常应景的来夸赞蔡琰如兰如惠,气质高洁,品性高雅,才德兼备,蕙质兰心,国色天香,人间少有。

第二百五十章 司马仲达第一百三十八章 率军突围第一百四十一章 连夜逃遁第二十二章 城在人在第二百三十七章 情况不妙第六十一章 临行准备第一百九十一章 何去何从第一百六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一百六十一章 赐字奉孝第一百零九章 死里逃生第六十七章 涿县邹靖第三十四章 攻取下邳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史子义第六十九章 黄巾邓茂第一百六十七章 曹操求见第七十九章 立储之议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败亏输第三十五章 陶谦托孤第一百六十七章 韩馥请援第八十八章 计议青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计将安出第一百四十八章 笑谈渴饮第十二章 身份暴露第三十一章 招魂祈福(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五十七章 兖州事毕第七章 袁绍败逃第五十六章 南宫大火(二)第六十二章 有女貂蝉第四十三章 围宫要挟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览遇伏第三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二十章 初次交战第二十章 玄德都尉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雷显威第五十四章 祭天大典(九)第三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二百四十四章 司马建公第六十三章 上门提亲第四十四章 董大将军第八十九章 谋定后动第二十一章 满怀危机第一百二十一章 较艺赵云第一百零一章 身份揭穿第三章 万象更新第四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一十六章 娘欲见儿第五十二章 祸乱朝堂第一百五十三章 呼云唤雨第八十五章 益州风云第十三章 招安不从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兵攻袁第九章 吴下阿蒙第六十章 两败俱伤第四十章 扬州之乱(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胜一场第五十二章 袁术发疯第十一章 报名太平第十章 乐极生悲第一百零八章 龙不相见第五章 喜得二将第七章 袁绍败逃第二十三章 朝会之议(六)第九十五章 豪族之才第六十一章 临行准备第一百零六章 一路奔逃第三十三章 燕典较技(上)第一百零二章 愿赌服输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匠郑浑第五十八章 斗食轶事第二十章 热火朝天第九十六章 管亥vs眭固第三十二章 大战将起(二)第五章 杀人试药第八十七章 冲突暴起第三十六章 张宝秘籍第八十三章 党锢之祸第一百八十八章 能屈能伸第二十一章 发兵彭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八十一章 司马叔异第一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从第二十九章 远志就义第一百四十九章 脱险而出第五章 杀人试药第七十七章 邺城之殇第九十三章 牛角vs张燕第一百六十七章 韩馥请援第四十四章 鸿门之宴第二百二十六章 奉命征讨第一百三十二章 质询大会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五)第七十六章 备军抗乌第五章 通玄来访第六十九章 温酒斩雄第二百零七章 蔡瑁蒯良第七章 深入了解第一百四十五章 伏牛夜袭第二百一十三章 张机加入第一百二十六章 荐贤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