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相互算计

徐荣心想,以前没提升,是因为没有机会;以后若是不能提升,那便是能力不够了。

见高顺如此问,仔细的考虑了一下后说道:“主公,辽西郡和辽东郡的乌桓人大部分都是以部落形势聚居,以放牧为生,生性野蛮,汉化不足,估计收编的难度较大;而辽东属国的乌桓人,虽说大部分习俗保持不变,不过长期与汉人杂居,已习惯耕种和稳定居住,心性偏向汉人,又不失乌桓游牧人的狂野,若收编为骑兵,实在是难得的强兵了,且易于控制。”

高顺对他的回答不甚满意,继续追问道:“那如何对待辽西郡乌桓呢?”

徐荣恶狠狠的说道:“杀!杀到他们害怕为止,杀到他们无力反抗为止,然后把他们全部打乱,分散到各县居住,以后向汉人学习耕种,只要被打散了,他们以后便没有危害的可能了;若是像主公以前组建的骑兵义从,实行兵户制度,善意的对待他们的家属,乌桓人早晚会成为一害。”

高顺心想,怪不得历史上是能烹杀太守的狠人,果然狠辣,不过他喜欢,于是说道:“丘力居已死,继任者的号召力肯定没有他强,且上次他们损失惨重,若是由徐军候全权处理柳城乌桓人的话,需要多少兵力?”

“现有柳城乌桓部落非常虚弱,上次损失惨重,已被主公打怕了,三曲骑兵足够对付他们了!主公想拿下柳城?”

高顺道:“是啊,柳城的乌桓人离这里太近了,对阳乐县是个很大的威胁,且那里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作为牧场实在可惜;所以必须拿下柳城。”

“主公,攻打柳城荣愿打头阵。”

高顺笑道:“好,这两天你先考虑一下战术,并派出斥候探测乌桓部落高层的变化,为出击做好准备;我需要与阳太守协商一下。”

“是,主公!”徐荣非常高兴。

第二天,高顺前去拜访阳终,高顺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欲收复柳城,不知阳太守有何建议?”

阳终对此非常高兴,便说道:“若高将军收复柳城,则老夫会上书朝廷,重设北部都尉,将柳城以及渝水河以北的地盘全部划归北部都尉辖区,不过驻军费用可要将军负责支出啊。”

高顺心中想骂人,这人越老越精明,明明赚了大便宜,还说的正义凛然,阳终这是画了一个大饼,那些地盘都不在官府控制之下,若是高顺把那些地盘都占领下来,并派兵驻守,则阳乐城便安全了,还不用任何付出,真是老狐狸啊。

不过这非常符合高顺的利益,花点钱粮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在这里有一支他能直接控制的军队。

不过不能这么简单的让阳终的鬼主意得逞,便说道:“哈哈,谢谢阳太守的美意了,顺即便有心在此驻扎军队,也无力供养,这么大批的钱粮运输便是一个麻烦事。”

阳终笑嘻嘻的解释道:“哈哈,高将军过谦了,若是能收回柳城,沿着渝水河谷西行,很容易便到达青龙河谷,若是高将军把辽西青龙河谷的乌桓人也收编了,则辽东诸郡便不再受到孤立,可沿青龙河谷南下,从无终道返回,交通方便的很,以往辽西乌桓部落入内地郡县掠夺便是走这条道。”

高顺心想,原来这老家伙早有计划,一直在算计他,利用他,不过这条措施正适合高顺。

这个年代的辽西走廊还受海水侵蚀,要千年以后才有开发的价值,走无终道是最便捷的一条道路了。

高顺装作懵懂少年,反驳道:“阳太守,这条道路全部沿河间谷底而行,道路肯定难修,不说钱粮耗费巨大,只是时间便来不及,如何在当地征兵?在道路修通之前如何应对?除非阳太守把一千四百骑兵和一千六百步兵送与顺,让他们在柳城驻扎,并负责修筑道路,否则顺可不敢接下这个重任。”

阳终也有算计,他认为高顺此举是为他送业绩的,若是打通辽东诸郡与内陆的联系,则是大功一件,肯定会得到朝廷的封赏。

更重要的是,若是高顺打下柳城后便撤走,他一定无力防守柳城,肯定会遭到乌桓人的报复和鲜卑人的攻击。

若是满足高顺的要求,则是双赢的局面。

阳终想明白了,于是说道:“哈哈,高将军提的要求老夫实在为难,辽西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修筑道路,只是辽西郡贫穷日久,实在拿不出这么多的钱粮来修路,希望高将军务必援助一半的钱粮。”

高顺见阳终有意动,只是想要更多的好处,便说道:“阳太守,若是把三千军队送与顺,以后这三千官兵的薪俸开支等由顺承担,顺还保证阳乐城的安全,若此,阳太守节省下的钱粮可足够用来修筑道路了。”

要的就是高顺的这句承诺,只要保证阳乐城的安全,其它一切都好说,且高顺主动承担军队的开支,这超出了他的预料,便欣然同意了高顺的意见。

要知道修路是一次性支出,以后维护的费用很低,若是供养军队,则是长年日久的开支,费用更是巨大,这样的话他阳终赚大便宜了,高顺还是年轻啊,没有分清事情的主次。

阳终心中大为高兴,就怕高顺反悔,忙说道:“哈哈,高将军爽快,一切便以高将军所言,老夫会全力配合。”

高顺虽心中暗骂阳终的无耻和算计,不过这样对他来说非常有力,便于将来占领辽东诸郡,且能更方便的打击异族。于是说道:“谢谢阳太守支持,顺必全力以赴的打击异族,保我大汉边郡安宁。”

“哈哈,高将军高义。”

“此乃顺的职责所在。”心中不住的鄙视着这位老狐狸。

“那请将军尽快收复柳城,老夫会上书朝廷,请求设立北部都尉,保边境稳定安全。”

高顺承诺道:“那顺告辞,这便回去安排相关事宜,尽快拿下柳城。”

回到军营,把事情与李强一说,李强大为高兴,认为这是一步妙棋,些许钱粮的付出,对财大气粗的高顺来说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合理布局。

对于辽西郡北部都尉的人选,高顺已有目标,便是徐荣,为了让徐荣有足够的战功,决定这次占领柳城、消灭乌桓部落的重任交给徐荣去完成。

高顺更长远的目标是占领辽东诸郡,徐荣是辽东人,更易被辽东人所接受,会减轻占领的难度。

第258章王越到来第49章王允之计第19章训练护村队第240章高顺心思第434章狡诈的昌豨第358章讨要贾诩第186章程立拜主第520章刘晔步步为营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203章联姻郭家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394章刘繇的崛起第61章抓捕内奸第74章处理内奸第79章薛银归心第438章招降之策第369章董卓遇刺第169章历城对峙第597章达成禅让协议第442章赵云的建议第511章公孙瓒来投第143章皇帝决定(三更)第209章乌桓之战第271章鲜卑动态第16章技惊四座第231章高顺卖马第170章强势黄巾第303章商业调整第380章历山大学第553章处置匈奴人第37章再战匈奴429李儒的规划(下)第82章张让心思第383章联姻诸葛家第220章见公孙瓒第373章两郡来投第507章豫州之战第590章灭门司马家第262章董卓崛起第522章占领豫章郡第599章众人反应第411章赵雄的建议第138章幽州出兵第178章黄巾落幕第190章梅花先生第393章幸运的刘备第54章马邑密谋第112章张飞醉酒第375章昌邑之战第554章高顺的良策第565章出征前的准备第483章黄祖投降第544章射杀黄盖第315章联合吕布(下)第255章安置奴隶第558章收复酒泉郡(下)第70章屠杀俘虏第536章张绣投降第507章豫州之战第473章刘表援兵602章平定益州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乱第121章张让之忧第601章麹义反叛第119章徐晃发威第270章阙居请降第279章边让到来第100章出发赴任第213章偷袭鲜卑(下)第294章合围之势第620章萨珊王朝覆灭第482章鲁肃的强势第263章扩大商贸第99章杜边归来第578章王允之死第146章人员分工第446章赵云施政(下)第243章狠辣程立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320章西园八校第573章饮马北海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654章匆匆百年第240章高顺心思第421章精明的审配第109章难楼狂喜第547章徐盛无奈投降第243章狠辣程立第9章疯狂杀戮(上)第271章鲜卑动态第341章谋诛宦官第500章进军巴蜀第637章新计划第433章公孙家族第54章马邑密谋第98章安排就绪第291章周飞新政第36章严阵以待第173章皇帝封赏第457章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