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徐晃出兵

十一月初三,徐晃带领所有部队启程前往皮氏县。

这是他第一次独立领军出征,内心非常激动;且他追随主公仅两年时间,便从一郡吏成长为一名太守,内心对高顺充满了感激之情;此前,对他这种良家子出身的人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内心暗自决定,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负主公的重托和信任。

徐晃虽说是河东人,却远离黄河,对黄河水清并不熟悉;其他人,包括周飞、关羽等人亦是如此。

先期前往皮氏县的的官兵回报,声称此时黄河已结冰,便于部队通行,不用经龙门古渡过河,可直接从汾阴县通过冰面过河。

徐晃大喜,这样的话行程可缩短两天,且更加安全、便捷;立即派出骑兵侦查,回报的结果与事实相符,于是徐晃立即派人将这一消息汇报给周飞,将汾阴县作为临时物资供应点和过河地点。

此事给徐晃的触动很大,作为一名领军将领,对当地气候不了解,实在不该,以后务必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夏阳县北30里有龙门山,山下有龙门关,关下为龙门渡,也叫禹门渡,乃秦晋交通要道。

初六军队到达汾阴县,稍事休整后,于第二天一早,徐晃便命令军队过河。

此时已接近冬至季节,天气非常寒冷;好在有主公的支持,乌桓骑兵全部身着羊皮袄,而汉人士兵则穿上了新式的棉袄、棉裤、棉鞋以及皮帽子,虽说显得非常臃肿,不过却极为暖和,且重量比羊皮衣服轻很多,并不影响战术动作的发挥。

黄河冰层很厚,徐晃却不敢大意,先是派出一屯骑兵做试验,果然无事,随后大部队分成左中右三路向对岸前进。

先是2曲骑兵从右路过河,另外两曲从左路过河,他自带剩余骑兵从中路过河。

为了确保安全,每路骑兵分成五列,间距和行距都很大,且放慢了速度,下马缓步而行。

宋宪带领步兵携带辎重殿后,辎重车辆的间距更大。

夏阳县和汾阴县隔河相望。

左右两路骑兵很快过河,迅速包围了夏阳城。

此时夏阳城并没被羌胡占领,官军撤走后,当地大族组织家丁,招募城内青壮,推荐懂兵之人组织防御。

见大汉官兵到来,城内之民众奔走欢庆,守城之人忙开门迎接,并上报各大家族。

不过骑兵未得命令,没有进城,在城外继续警戒,等待徐晃的到来。

城内世家得知消息,大受鼓舞,他们早就得知消息,朝廷已任命新的上郡太守,很快将收复故土,他们的坚守终于有了好的回报,以后不用再提心吊胆的生活了,忙组织犒军事宜。

很快,徐晃到来,各家族长和临时守城军官忙向前拜见。

“我等拜见太守!”

徐晃很随意,笑道:“呵呵,诸位请起,你们坚守住了城池,保护大汉百姓不受劫掠,你们皆是大汉的功臣,本官初来乍到,以后还要依赖诸位相助。”

临时军官向前一步道:“太守,请官军入驻城内军营,不过闲置日久,需要一番修整。”

“哈哈,无妨。”

随后,骑兵一曲进城警戒,并检查军营;一曲骑兵在城外警戒,接应步兵到来;检查无误后,剩余骑兵率先进入军营,开始修整房屋。

而徐晃则入住太守府,早已有家族派出家丁清扫干净了。

宋宪入住军营,掌管城内事务。

徐晃对当地的情况非常满意,夏阳城未失,使得他们在河西有了落脚点。忙派人把原守城军官请来,他要了解当地情况。

“代理县尉孙凯拜见太守!”

“孙县尉请坐,毋须多礼,先说一下城内情况。”

孙县尉说道:“是,太守。洛水以东诸县皆落入羌胡之手,只是夏阳城高,且靠近河东郡,加上城内军士誓死防守,羌胡未能攻克,不过城外却被劫掠一空。现城内有正式守军三千人,青壮一千五百人,还有老弱辅兵两千人,年龄从十六至六十岁的男子皆被征募;若是太守再晚来一月,城内粮食将耗尽,城内之民也将被迫东渡。”

“城外是何状况?说的详细一些。”

“是,太守。按照羌胡一贯的作风,他们会抢年轻妇女和壮男为奴,或者强迫青壮从军,老弱被残杀,所有物资都会被劫掠一空,他们焚毁房屋,毁坏城池,然后撤离到安全区域放牧;没能及时逃离之人皆遭不测,估计此刻城外已无人眼。”

“何处是安全区域?”

“太守,离黄河岸百里之外,便是羌胡认为的安全区域。”

徐晃又问:“城内之人可有愿意从军者?”

孙凯坚定的回答道:“皆愿从军!”

徐晃见对方谈话条理清晰,有意栽培,便说道:“说一下你本人的情况。”

“太守,凯乃当地人,早年曾从军,官至屯长,后因左臂伤残,返回家乡,这次是城内乡亲信任凯,故被推举为临时县尉,请太守勿怪。”

徐晃内心很高兴,有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他将省事不少,便说道:“好,汝守城有功,本官任命你继续署理县尉之职,享四百石薪俸。”

孙凯大喜,忙拜曰:“凯谢过太守!”

徐晃又安排道:“下午带领城内官兵和青壮前往军营参与选拔,胜任骑兵者参加骑兵,胜任步兵者可为步兵,被淘汰者可从中雇佣部分辅兵。”

孙凯更喜,忙拜曰:“是,太守。”这样的话新太守不仅解救了城内之人,还能为他们提供一条活路,否则,他们将无粮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随后,徐晃命令正式开衙,一起前来的由中级文官和初级文官组成的太守府主薄、郡丞以及各曹吏以及夏阳县县令、县丞等人正式开始工作。

首要的任务便是开设粮铺,低价售粮;其次是户籍统计,救济贫穷的老弱。

军事方面由徐晃主抓,首先是派步兵接管城防,加强防御;其次派出骑兵,前往周边侦查敌情;还有便是下午的官兵选拔。

骑兵和步兵的待遇一经公布,立即得到城内居民的热情响应,即便能参加步兵,也能缓解他们的危机,让家人度过难关,况且太守还会雇佣部分辅兵,这将大大缓解城内居民的困境。

让大家失望的是招募标准太过严格,经过一下午的选拔,仅有选出一千一百百骑兵,一千八百步兵,这还是徐晃和宋宪稍微放松了一下标准,否则入选人员更少。

徐晃把其中一百步兵划归孙凯指挥,维持城内治安。

第二天上午,城内大族到军营举行犒军事宜,送来了大量的黄金、铜钱、粮食和肥羊等。

徐晃投桃报李,允许各家族可派两位年轻有为的后辈入太守府为吏。

第287章强势吕布(七)第99章杜边归来第540章高顺的愤怒第118章遭遇刁难第19章训练护村队第92章扩编骑兵(中)第616章闪电战第56章接风洗尘第97章人员安排第532章曹操之策第606章离开前的准备(下)第497章占领汉中郡(上)第2章喜获系统第172章周仓出使第516章装备连弩第399章公孙瓒的崛起(下)第618章战争再起第326章沮授出兵第310章混乱局势第259章低调过年第560章董卓病死第62章战前安排第620章萨珊王朝覆灭第475章董卓出兵第591章伏完的筹划第145章喜获两郡第562章孙权投降第402章水军改革第423章笮融反叛第322章吕布出兵第129章铁匠郑财第10章疯狂杀戮(下)第622章进军埃及第84章朝堂争议第430章赵云结婚(上)第315章联合吕布(下)第592章万年长公主南下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343章吕布杀丁原第273章何进思变第588章谣言四起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639章最后的决战第499章剑门天下险第333章智擒魁头第457章一战成名第324章政治斗争第211章移民定襄第616章闪电战第224章朝廷封赏第180章发展商业第364章智者云集第553章处置匈奴人第519章孙策以退为进第185章斩丘力居第219章狠辣徐荣第150章甄家资敌第95章众人认主第419章精明的鲁肃第117章河东徐晃第489章刘繇的抵抗第374章兖州之争第205章超级忽悠第607章离开第484章袁术南渡第475章董卓出兵第374章兖州之争第560章董卓病死第175章高顺封侯第52章马邑县长第557章收复酒泉郡(上)第425章矛盾加剧第418章高手史阿第340章志才之谋第433章公孙家族第647章灭亡鲜卑第310章混乱局势第298章文丑出兵第187章收服典韦第24章系统升级第344袁家谋划第293章卜己投降第136章张角计划(二更)第36章严阵以待第557章收复酒泉郡(上)第139章首战大捷(上)第79章薛银归心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47章匈奴出兵第554章高顺的良策第237章刘宏怒火第131章徐晃到来第459章中原巨变第83章王允筹划第51章高顺赐字第58章马邑征兵第18章县长来访第49章王允之计第12章满载而归第545章徐盛斩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