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袁家谋划

何太后还是很有政治头脑的,在亲哥哥与亲儿子之间,作为母亲,他选择了亲儿子;她已经尽力阻止皇权旁落了,不过事情的发展却超出她的预料,至于与最后失控。

外戚和宦官在一夜间灰飞烟灭,被全部扫除,何太后和皇帝刘辩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

试问这种情况下谁最得利?

世家大族掌握了朝廷大权,开始瓜分除去大将军、车骑将军、宦官等后的权力真空,袁家排除异己,借机除去与宦官有过勾结的士人,确立他们在士族中的威望。

故太尉樊陵和少府许相,被太傅袁隗迅速归为宦官一党,并被砍了脑袋,至死他们都稀里糊涂的,不明所以。

董卓和吕布皆为关西人,根本不会引起关东士族的重视,完全被忽视了,且袁家还借机削减北军薪俸和钱粮供养,以报吕布擅杀丁原之仇。

在重新瓜分朝廷大权的盛宴中,关西士族不仅被排除在外,还处处遭到打压,不仅董卓和吕布愤怒了,连还在关中的左将军都对关东士族产生严重不满。

董卓和李儒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拉拢吕布,收服吕布;而吕布在置换北军五营后,没有获得他想要的利益,对朝廷和士族非常怨恨,但是怨恨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必须为他和他的手下寻找未来。

基于共同的诉求,在李儒的策划下,在张济的来回联络下,吕布宣布效忠董卓,董卓异常高兴,收吕布为义子,并许诺,此后吕布的军队自成一军,后勤辎重、钱粮薪俸等皆由董卓提供。

董卓来自关西,养育这么多的兵马也不富裕,为了捞钱,他的军队早就养成烧杀抢掠的恶习;到了繁华的洛阳,他们恶习不改,在董卓的有意纵容下,洛阳周边没有强大实力背景的富户,皆成为董卓军队的盘中餐,这也是那些官兵对董卓忠心耿耿的原因之一。

随着后继部队陆续到达,董卓在洛阳城内的兵马达到十几万人,实力非常强横,已无人能控制;在李儒的谋划下,他开始把魔爪伸向朝廷,从关东士族手中抢夺权力,希望能摘取这次朝廷动乱的胜利果实。

首先,把守卫各城门、皇宫的军队全部由他的嫡系人员和部队承担,完全控制了洛阳和皇宫的防卫;这不得不说董卓的能力和治军的水平之高,连何进都不能完全控制的西园八校和北军五营等官兵,现在在他手下服服帖帖,当然,这也与他们失去靠山有关,也与凉州铁骑的强大战斗力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董卓暗示汉廷策免司空刘弘,自荐为司空。

最后,为了确立在朝廷的威望,董卓对士族采取打一批,拉一批的手法。

董卓对朝廷的试探果然凑效,迫于其军事实力,朝廷立即罢免司空刘弘,任命董卓为司空。董卓的这步棋走着了,试探出朝廷对他的态度,使得他一改此前小心翼翼的作风,胆子大了起来。

董卓选的刘弘,是在朝廷中没有力量和名望的软弱之人,他在历史上唯一的记录便是被董卓顶替这件事情。

当然,袁家也在后悔无视了何苗和何进的旧部,而被董卓顺利收编,扩大了实力;太傅袁隗从中看出董卓的不臣之心。

早在董卓初进京的时候,董卓便发现皇帝刘辩太过懦弱,而刘协聪颖,且刘协一直由董太后抚养,号称“董侯”;而董卓进京后,自以与太后同族,故此,他对刘协有一定的好感。

现在,他确立在京城的地位后,遂有废立之意,被太傅袁隗猜中了。

突然的变局,作为袁家前台执行者的袁绍傻眼了;当西凉集团在京城为非作歹、肆意**劫掠时,骑都尉鲍信劝袁绍袭击董卓时,袁绍更是手足无措,鲍信失望的返回家乡。

袁绍积极引董卓入京,是因为董卓是袁家的故吏,按照当时的传统,董卓必须对作为推荐人的袁家终生忠心耿耿,否则将不容于士族,他们没想到,董卓在实力强大之后,竟然失去了对董卓的控制。

这也怪一切太过顺利,京城局势完全按照袁家的设计发展,只是他们忘记了一点,凉州已被朝廷暗中遗弃,凉州人被关东士族视为蛮夷之人,关西大族更不容于关东士族,既然董卓早就不容于关东士族了,那他又何必遵守关东士族规则的约束呢?董卓背叛袁家,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袁家暂时却无能为力。

但袁绍傻眼并不意味着袁家总掌门人太傅袁隗傻眼了,另一个更缜密、更稳重、成功率更高的宏伟战略迅速规划出来,这个谋略袁隗酝酿很久了。

东汉末年可以借鉴的大一统帝国的经验是什么?是大秦帝国、西汉王朝和王莽篡政。

东汉末年大将军同宦官集团的激烈火并,遍布中原大地、声势浩大的黄巾大起义,让刘焉、袁隗们起了心思。

刘焉在益州变相独立的露骨表现诱发了袁隗,刘焉在效仿刘邦;董卓进京刺激了袁隗,董卓在效仿王莽。

不在此时,更待何时?太傅袁隗最后的方案就是不臣的心,他预测董卓最终会走上王莽的篡汉之路,东汉王朝在黄巾大起义和董卓的折腾下必亡,新的王朝必然出现,那么他们袁家豪门就理所应当是新一代王朝的建立者。

袁隗希望袁家下一代的翘楚袁绍、袁术兄弟将来从地方夺权,然后发展壮大,支持他控制朝廷,改朝换代;还有两个侄子袁遗和袁胤,袁遗指派去跟哥哥袁绍,是为山阳太守,袁胤指派去跟弟弟袁术,是为丹阳太守。

整个谋略需要朝廷重臣支持和配合,这时四世三公的豪门威力体现出来了,当然,更重要的是董卓军队在洛阳野兽般的倒行逆施激怒了食汉禄的大批朝臣们,他们很自觉地配合了太傅袁隗的计划。

配合袁隗第一步的重臣是侍中周毖和御史中丞韩馥、张咨等人,由周毖推荐韩馥和张咨外放为豫州牧和南阳太守;豫州是天下第一富庶大州,且士族林立,袁家志在必得,且那里还有州牧黄婉和吕布训练的几万官兵,正好可收为己用;南阳是袁家的家族所在地,人口众多,富庶无比,更是荆州门户,若是占领南阳,可顺江而下,且在长沙太守孙坚的支持下,能轻松占领荆州;且这两个地方皆远离冠军侯的地盘,不受北疆边军的影响。2246

第34章愤怒的匈奴602章平定益州第298章文丑出兵第509章步兵对战骑兵第222章宁城事务第207章杜边送礼第590章灭门司马家第641章惨烈的攻城战第179章寻贤遭拒第423章笮融反叛第552章灭亡匈奴第565章出征前的准备第221章程立之功第468章袁术出兵第574章王允的策划第54章马邑密谋第200章到达宁城第418章高手史阿第473章刘表援兵第436章凉州局势第511章公孙瓒来投第577章吕布逃跑第353章袁隗之策第147章冀州老将第269章论功行赏第587章高顺论天下(下)第586章高顺论天下(上)第55章立足县城第400章陈国独立第367章洛阳局势第472章进退两难的孙坚第310章混乱局势第541章刘备之衣带诏第505章李儒有恃无恐第557章收复酒泉郡(上)第147章冀州老将第190章梅花先生第222章宁城事务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86章刘宏决定第465章高顺勉为其难第43章匈奴和谈第111章初到幽州第484章袁术南渡第5章强大的护卫第431章赵云新婚(下)第650章建设第258章王越到来第618章连升六级第65章关门打狗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乱第199章田丰之计第597章达成禅让协议第56章接风洗尘第553章处置匈奴人第292章劝说徐和第632章欧洲联军第277章天使到来第281章强势吕布(一)第161章张角后事(上)第255章安置奴隶第103章再次升级第129章铁匠郑财第217章围困柳城第490章再占两郡第546章孙权软禁刘备第508章大败高干第584章税赋改革第316章收复五原郡第172章周仓出使第500章进军巴蜀第280章高度酒精第335章再次升级第81章栽赃嫁祸第233章蔡邕来访第612章新建六王国第356章戏志才之谋(上)第457章一战成名第615章贵霜帝国的使者第279章兵进荆州第641章惨烈的攻城战第98章安排就绪第309章嫁祸袁家第234章高顺惊惧第611章高顺的新计划第544章射杀黄盖第182章三郡乌桓第200章到达宁城第643章佯装被围第225章李肃来投第497章占领汉中郡(上)第224章朝廷封赏第224章朝廷封赏第156章养寇自重第380章历山大学第129章铁匠郑财第242章幽州事务第648章胜利回归第321章吕布崛起第396章阴险的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