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赵云施政(下)

随着派出去的人陆续返回,带回来的消息让赵云对武都郡的地形和蛮夷的情况更加了解;特别是了解到汉中郡、广汉郡以及广汉属国的情况,令他大为震惊,蛮夷的实力远超他的想象。

好处是蛮夷太过分散,不管是羌人还是没氐人都没有有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各个击破;但是蛮夷皆分布于山野险峻之处,被山川河流分割,这既阻碍了他们的联合,也难以被清缴,对他们来说,有利有弊。

赵云根据地形,以及各氐族部落的大体分别情况和实力,最终决定派出一股步兵,抢占无人驻守的仙人关,避免益州和汉中郡的蛮夷与凉州蛮夷的联系,他可逐渐稳定郡内局势。

赵云想做就做,立即找来几位参军和别部司马协商此事,众人极为支持,只要占领了仙人关,武都郡便不受汉中郡或者益州的威胁了;现在大军还未出动,张鲁以及诸蛮夷族长还没重视他们,是偷袭的好机会,更有人建议趁机把阳平关从张鲁手中夺来,被赵云否决了,他现在可不希望与张鲁发生战争,特别是现在内部不稳的情况下,要知道张鲁与氐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仙人关,古代关隘名。在河池县东南,此关西临西汉水,南、东方向接沮县,北有虞关紧接铁山栈道,是关中地区进入汉中郡的要地,也是入益州的重要咽喉。

仙人关周围仅有沿西汉水所修栈道可通南北,一旦仙人关被控守,河池县东通汉中郡或南到益州的故道便被切断,军事位置极为重要。

赵云把这事安排给一位军司马与一位参军负责,命军司马率领一个部曲的护卫步兵在前,参军率领一个部曲的原驻大散关的步兵在后,他相信,一千步兵定能防守好仙人关,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根据参军的意见,这支部队要昼伏夜出,五天内定能占领仙人关。

在军队出动的第四天,赵云估计他们明天便能抢占仙人关,为了给予他们及时的支援,命令都尉率领五千骑兵迅速前往河池县,争取当天控制河池县城,他率护卫以及剩余的步兵携带辎重随后跟进。

对占领河池县城,赵云信心十足,县城内主要住的是汉人和各地各族的商人,那些汉人时常受到蛮夷的欺负,在与赵云派出的吏员接洽后,也非常希望官府大军的到来;蛮夷小部落分布在县城周围放牧,白马氐部落的核心在下辩县城。

河池县城地处一山间盆地,土地肥沃,河流众多,灌溉便利,气候温和,赵云非常喜欢,若是开垦出来,绝对是难得的良田,可安置大量的官兵家属在此定居。

上万大军到达,令当地滞留的汉人百姓极为高兴。

河池县城周围还有大量的蛮夷,赵云不敢大意,立即任命县令等,发布告示,稳定当地局势,同时,加强对城池的防守,整修、加固城墙的工作首当其冲,由于可雇佣的人员较少,赵云便命令部队分片,轮流参与劳动。

同时,进行积极招募官兵,这个时候,增加一位士兵,便增加一份安全。

由于采取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免除徭役的政策,且有丰厚薪俸的诱惑,只要条件合适的汉人,皆报名参军。

边郡的汉人,生活环境艰苦,且与蛮夷接触比较密切,受蛮夷影响,皆性格粗犷,身强力壮,是很好的兵员。

赵云从中选择出八百骑兵和六百步兵,加上在故道城招募的官兵,皆集结到河池县城,统一训练。

早就预备好的文吏,随之被派出,与周围的蛮夷小部落联系,希望划给他们地盘,从此稳定下来,并鼓励他们中的青壮积极参军,享受相同的待遇;若是各部落的青壮都参军了,则能方便对这些小部落的管理。

这些蛮夷,见新太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压榨他们,且参军后能享受到相同的待遇,这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即便造反,也只不过是追求吃饱饭,现在太守主动承诺他们这么多好处,他们岂能不大力支持?

且汉军和汉人官府的到来,此后的贸易将更加顺利,他们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赵云总算松一口气了。

轻松抢占仙人关,杜绝了外部威胁,河池县城墙也修缮完毕,且又招募一千多氐人骑兵和近千氐人步兵,防守力量大大加强。

对氐人小部落也划定了放牧区域,接受官府的管理,避免他们之间的争端以及与汉人争地的矛盾;汉人百姓也在县城周边分配到土地,只需开垦出来,便是便是肥沃的良田。

稳定内部后,赵云立即派出文吏去招降几个氐人大部落,比如,武都氐、白马氐、清水氐、沮水氐等十三个大的氐人部落;连羌道也派人前去。

氐人各部已“自有君长”,有众多分支,各有称号,作为统治阶级中代表人物的“王”、“侯”已经形成,其下有豪帅或小帅等。

氐人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由于与汉族等杂居共处,又兼通汉语;服饰、婚姻以及诸多风俗与汉人有很大的差异。

赵云与众参军商量,要积极瓦解氐人的组织形势,逐渐将他们融合为汉人。

确立了众多的融合方式,加强通婚、招募入伍、变换服饰、确立姓名、更改婚嫁形式等,还要传授文字、汉人的耕作等内容,减少他们对氐王的依赖。

为了拉拢氐人部民,瓦解氏王的统治,赵云与参军、郡丞、主薄等人商量后,还准备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接受官府管辖的氐人,享受与汉民同样的税收,接受氐王管辖的,要承受比汉民高一半的税收。

一个月的时间,派出的文吏陆续返回,只要执行此前汉人的税收政策,大部分蛮夷愿意接受太守的统治。

沮县的部分地盘处于张鲁的控制之下,没法联系。

能联系上的氐王只有武都氐王不愿意接受管辖,驱逐了文吏;这是造反行为,赵云大怒,不过他没有立即派兵围剿,而是先稳定内部。

先是向下辩县等愿意接受管辖的县城派遣去行政官员、教师等,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在仙人关以南,原来嘉陵道和略阳道的地盘上,建立略阳县,本来这两个地方撤道之后,划归沮县管辖,但是离沮县距离过远,且仙人关被占领,张鲁控制不到,所以赵云便设立了一个新县,管理西汉水东西两岸的大片土地。

县令和县尉等到达当地上任之后,在与各氐王处好关系的同时,积极分化氐王与部民的矛盾,利用参军、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零散的羌人、氐人邑落等接收官府的管辖,逐渐建立起一支忠心的军队。

在修缮城池,加强防御等措施处理完毕后,各地官员积极推广赵云等人制定的融合方案,首要的是教育,其次是通婚,还有贸易等手段。

那些接受官府管辖以及与汉人通婚的氐人逐渐过上了好日子,这是最好的宣传,让那些依然犹豫的人羡慕不已。

赵云对进展非常满意。

不过他却不敢松懈,时刻防备着氐王的叛乱,以及他们与武都氐王的联合,按照赵云的措施,周围各县停止与武都氐王的贸易,积极接纳氐人,并派人秘密游说武都氐部落的侯、帅等。

按照赵云与众人制定的方案,至少稳定一年,且军队训练成熟之后,再对武都氐发动攻击,为起到杀鸡骇猴的功效,到时候对那些没有投降的氐人,赶尽杀绝,女子全部婚配给士兵为妻,少女卖做奴婢,男子全部被卖做奴隶,老弱只能化作战功。

在内部稳定的同时,赵云派出使者前往汉中郡,索取沮县。

凉州大军已逼近家门口,张鲁非常震惊,但是他既不敢主动出击,得罪凉州,又不愿意投向凉州,内心非常矛盾;在犹豫半年后,终于同意把沮县交还武都郡,至于后果,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339章两人拜主第164章抵达青州第129章铁匠郑财第80章完全归心第35章匈奴情报第416章再见老村长第261章低调结婚第505章李儒有恃无恐第332章大获全胜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175章高顺封侯第253章羌人投降第549章统一江北第82章张让心思第402章水军改革第311章鲜卑南下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296章房良改革第546章孙权软禁刘备第204章家中巨变第193章高顺要求第441章赵云发威第542章南部局势第235章高顺家宴第218章攻心战术第297章北疆异动第78章边郡现状第249章巨大收获第300章趁火打劫第401章中原局势第482章鲁肃的强势第188章高顺进京第33章震惊四方第453章沮授请罪第153章围点打援第393章幸运的刘备第623章战领阿拉伯行省第83章王允筹划第525章高顺新计划第269章论功行赏第86章刘宏决定第173章皇帝封赏第137章起义爆发(三更)第379章新建水军第319章就任州牧第409章结亲赵云第515章世人的选择(下)第575章吕布的决定第260章黄忠到来第649章皇帝的决定第375章昌邑之战第556章羌汉谈判(下)第187章收服典韦第595章高顺妥协第359章华雄发威(上)第514章世人的选择(中)第462章高顺的计划第506章秘密协议第6章葫芦谷第526章占领洛阳第396章阴险的袁绍第578章王允之死第530章成廉投降第487章占领会稽郡第469章荆扬水战第276章得胜归来第647章灭亡鲜卑第342章何进毙命第584章税赋改革第392章李儒的阳谋第185章斩丘力居第474章孙坚的应对第533章胡轸投降第164章抵达青州第497章占领汉中郡(上)第554章高顺的良策第27章悠闲生活第414章鲁肃之谋第139章首战大捷(上)第186章程立拜主第477章孙坚战死(下)第414章鲁肃之谋第556章羌汉谈判(下)第519章孙策以退为进第530章成廉投降第140章首战大捷(下)第414章鲁肃之谋第36章严阵以待第76章首次出塞第2章喜获系统第492章江南陷阱第552章灭亡匈奴第351章强势袁术第116章关羽认主第97章人员安排第6章葫芦谷第352章袁绍谋划第303章商业调整第551章西北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