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高顺的计划

晚宴是高顺、周飞、沮授和郭嘉四人一起吃的,算是为郭嘉的接风,四人边吃边谈。

早在晚饭前,沮授和郭嘉暗中达成协议,力劝高顺进军中原。

高顺也听从周飞的建议,暗自打定主意。

酒过三巡,沮授主动问道:“主公下一步有何计划?”

高顺知道沮授还想继续下午的话题,便推脱道:“各郡县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州学、郡学和县学还没完善,还有大量隐匿人口需要核实,耕地面积不实,郡县道路需要继续建设,水利灌溉渠等需要维护,流民的安置等,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处理。”

沮授道:“主公心怀天下事,当看到还有万千百姓遭受战乱之苦,遭受军阀诸侯的盘剥,快速结束战争,平定天下才是重中之重啊。”

高顺也不兜圈子,决定道:“以己之力抗衡天下实为不智,需小心谨慎,统筹安排,我意已决,未平定益州前,不要妄言平定天下。”

沮授不解的问道:“主公,益州战略不是已经定好了吗?等子龙稳定武都郡后会进军汉中郡,然后夺取整个益州,这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高顺笑道:“哈哈,需要时间的长短在于军师,就看你们凉州如何支援了,若是加大支援力度,明年便能拿下汉中郡,随后进军巴蜀。”

沮授和郭嘉开始仔细思索高顺的话,当时的历史观下,占领巴蜀,兼有关中,便王天下的资本。

根据当时已有的战例,不管是从关中占领巴蜀,还是从益州夺取关中,汉中郡的地理位置都至关重要,谁占领了,谁便掌握了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

沮授认为,汉中郡地盘巨大,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若以凉州之力,战之不难,若让赵云凭借武都郡之力占领,则需要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准备。

赵云乃主公的妹夫,高顺如此说,便是希望把入巴蜀的战功让给赵云。

不过攻打益州却非靠凉州之力不可,单凭武都郡和汉中郡的实力,绝难撼动益州。

郭嘉认为,现在高顺据有凉、并、幽、冀、青等五州,间具兖州和徐州的部分地盘,百姓富庶,带甲百万,铁骑南下,瞬间踏平兖、豫,控制中原;若是再占领益州,整顿水军,顺江而下,则荆、扬可得;若此,天下可定。

Www ¤ttκд n ¤co

他认为高顺的计划更宏伟,先抢占战略至高点,后统一中原,更便于实施!

于是,郭嘉建议道:“主公,既然您意在益州,理应先派出大量斥候和密探,侦查益州军事情报,勘察地形,联络当地豪族,减少进军巴蜀的难度;同时,派人提前进入汉中郡,密切监视张鲁的动向,避免张鲁与益州结盟。”

高顺感觉这个建议非常及时,决定道:“奉孝的建议和好,此事由沮军师负责。”

“是,主公!”沮授立即应下,心中暗喜,看主公的意思,进军巴蜀还是以凉州军为主。

高顺不急于进军中原,所以也就没有为沮授和周飞定下进军益州的时间限制,由他们根据形势,自由把握。

郭嘉又道:“主公,进军巴蜀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筹划安排,此前主公还有何计划?”

“哈哈,参考奉孝和志才的意见,我决定了,既然董太师意在荆州,那咱们就放眼扬州,到时候偷袭袁术后路,抢占九江郡和庐江郡,战略上围困豫州。”

郭嘉大喜,赞道:“主公意在画龙点睛,此计甚好,既不惊动董卓和朝廷,也不惊扰中原诸侯,悄悄在中原布局,甚妙,非嘉可及。”这样的话,不仅便于将来占领兖州和豫州,也方便对荆州和扬州用兵,还能提前建设水军和码头、港口等,接应从益州顺江而下的大军,便于统一全国。

九江郡和庐江郡乃四战之地,不过背靠徐州,有高顺背后支持,郭嘉并不担心鲁肃会失败,对计划充满了信心。

沮授建议道:“主公与徐州关系密切,若是如此,天下之人轻易便知此乃主公所为,不若到时候鲁肃宣布独立,并与陶刺史结盟,迷惑外人。”

高顺决定道:“不错,此举既能撇清鲁肃与咱们的关系,还能通过陶先生对鲁肃进行援助,且子敬本身就是徐州豪族,独霸当地合情合理,不为外人所疑。这件事情交由青州牧子正和军师仲德负责,返回冀州后,奉孝去次一青州,向他们详细交代一番。”

“是,主公!”郭嘉高兴的接下这个任务。

“奉孝和志才两人,此后主要关注洛阳局势和董太师的动向,为解救朝廷做准备。”

“是,主公!”

至于扬州江东的布局,高顺暂不准备对外公开,甚至以后都不会公开,只能由他亲自操作。

这样,高顺的战略暂时定了下来,郭嘉和沮授都能接受;受当时知识的局限,郭嘉和沮授等智者视野中的天下,仅指十三州的地盘,至于中原地区,那就更狭小了。

而高顺的目光却不受局限,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谋划中的地盘更广阔,否则,系统何以再升级?

沮授建议道:“主公,既然如此,是不是该全部停掉对朝廷缴纳的赋税了呢?否则,养虎为患,后悔莫及啊。”

高顺感觉现在是时候停止缴纳朝廷税赋的时候了,于是说道:“好,等返回冀州与志才沟通后便派正南出使洛阳。”

沮授又建议道:“主公,已封麹义为杀虏将军,为了便于节制,授建议封远航亦为将军。”

郭嘉建议道:“主公,若此,嘉建议任命凉州牧兼职将军之职,主持凉州、雍州和三辅地区军务,并负责对益州用兵之事;任命青州牧也兼职将军之职,除主持青州、兖州的军政事务外,兼顾兖州三郡、豫州和徐州的军务,并负责对扬州用兵之事;将军府直辖冀州、并州、幽州、平州和安州军政事务。”

沮授很支持郭嘉的建议,这样的话,他的权力将大增,便于防御和用兵益州。

高顺当即表示道:“好,这样的话能对当地事务快速的做出反应,不必远距离请示将军府,以免贻误战机;远航为监军将军,青州牧子正为安军将军。”

高顺非常乐意加强周飞和房良的权限,且凉州有沮授,青州有程立,足以协助他们处理当地事务,将军府仅需在战略上给予指导便可,可节省他大量的精力;要是分别封周飞和房良为征西将军和征东将军的话更为合理,不过那样需要向朝廷请封,极为麻烦,为了省事,高顺只能任命他们为杂号将军。

沮授和郭嘉没想到高顺除了对挟天子之威,灭不令之臣这件事极力反对外,对其它之事竟然如此通情达理;高顺主动提出抢占九江郡和庐江郡,已达到他们劝谏高顺进军中原的目的了。

随后的闲聊中,周飞汇报了潼关的建设,进度很快,再有一月便建设成功,明年可对城池包砖,加强防御能力;又提到华阴县大族杨家,已搬至洛阳。

高顺对此没有在意,他本身并不看重这些士家大族,而这些士族也不看好他高顺。

在高顺等人密切关注天下大事,积极筹划,暗中布局的时候,董卓和全国的诸侯也没闲着,皆为他们的将来出路做着积极的准备,谁都想在乱世获得立身之本。

第402章水军改革第525章高顺新计划第256章各方反应第611章高顺的新计划第320章西园八校第275章黄忠拜主第576章李儒被杀第16章技惊四座第486章黄巾再起第262章董卓崛起第620章萨珊王朝覆灭第326章沮授出兵第259章低调过年第282章强势吕布(二)第414章鲁肃之谋第495章接收徐州第297章北疆异动第331章先登出击第345章政治交易第611章高顺的新计划第4章规划未来第565章出征前的准备第334章收复朔方郡第639章最后的决战第31章战后总结第463章益州使者第10章疯狂杀戮(下)第89章高顺归来第650章建设第211章移民定襄第414章鲁肃之谋第553章处置匈奴人第596章刘协妥协第193章高顺要求第194章卢植献计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乱第305章沮授拜主第354章陶谦自保之策第121章张让之忧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129章铁匠郑财第551章西北攻略第396章阴险的袁绍第516章装备连弩第383章联姻诸葛家第501章占领CD第403章军校建设第556章羌汉谈判(下)第496章大战将起第518章袁术之死第198章田丰拜主第229章高顺谋划第472章进退两难的孙坚第260章黄忠到来第166章卜己败逃第6章葫芦谷第518章袁术之死第297章北疆异动第8章巨大的收获第382章诸人论政第180章发展商业第649章皇帝的决定第247章匈奴出兵第145章喜获两郡第549章统一江北第582章武举考试第604章离开前的准备(上)第233章蔡邕来访第14章选拔护村队(上)第408章收服赵云第488章上虞朱家第574章王允的策划第203章联姻郭家第346章权倾朝野第114章商人苏双第31章战后总结第553章处置匈奴人第166章卜己败逃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583章取消封国第93章扩编骑兵(下)第177章平定冀州第382章诸人论政第282章强势吕布(二)第88章张让发威第422章接收五县第392章李儒的阳谋第445章赵云施政(上)第556章羌汉谈判(下)第591章伏完的筹划第650章建设第525章高顺新计划第559章经营敦煌郡第592章万年长公主南下第93章扩编骑兵(下)第490章再占两郡第302章又是一年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543章刘备逃跑第604章离开前的准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