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高顺的迷茫

江南局势总算稳定下来,全国处于和平状态,只有襄阳城不时发生小规模的战斗。

在高顺的印象中,徐州刺史陶谦和益州牧刘焉皆死于初平四年,他不得不回去主持工作。

七月,高顺趁东南季风之际,乘船北归,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一直到高唐港才弃船上岸,骑马返回邺城。

时间已到初平四年八月初了。

立即召集众人前来汇报工作。

出乎意料的是,众人皆没有汇报益州和徐州之事,汇报的仅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许婷又产一子,母子平安。

糜贞生下一女,母女平安。

高凤生下一子,母子平安。

万年长公主已有身孕。

随后,戏志才抱怨北方粮价太高,建议平抑粮价。

郭嘉咨询从扬州北迁的士族和土豪有何优惠安置办法等。

现在辖区内的百姓所产的粮食都能满足自身需求,粮价高了刺激他们精耕细作,增加产出;而当地的土豪和士族主要靠销售粮食获利,粮价高了他们还安分些,高顺暂时不想激化与他们的矛盾;且现在辖区内的粮食对外销售的数量很大,若是降低粮价不符合高顺的利益,所以否决了戏志才平抑粮价的建议。

至于那些北迁的土豪和士族,高顺想打击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主动安置他们呢?

事后,高顺单独找来李强询问情况,李强的答复让高顺很是吃惊。

陶谦的身体虽说很虚弱了,但是再活几年还是很有可能的。

让高顺高兴的是,现在徐州交接的差不多了,郡县的行政已被青州房良完全掌控,部队有一多半的人马被掌控,待陶谦去世,便可完整的接收徐州了。

益州小的动乱不断,州牧刘焉忙于镇压,没有接到其身体有恙的情报。

任岐、贾龙依然在练兵,现在兵力强盛,却一直按照命令执行,隐而未发,不过在其中安插了大量系统文武官员,对部队有一定的掌控力。

李强建议尽快派兵入蜀,避免任岐、贾龙尾大不掉。

高顺感觉进退两难,若是抢占汉中郡,进军巴郡,必然会引起董卓的警觉,甚至会停止南下,若是不占领汉中郡,任由任岐、贾龙发展,他们另有想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随后一想,即便任岐和贾龙出现异心,也不足为惧,大不了他亲自出马,抢占金牛道沿途关卡,定会顺利平定巴蜀。

于是否决了李强提前让益州起事的建议。

闲暇无事,高顺继续思索在船上没有考虑出结果的问题。

他现在考虑的重点问题是如何让别人除去刘协,他好取而代之,而不会在历史上留下污点。

这个应该不难,只需在董卓败亡前,派人同其暗中做个交易,便能达到除去刘协的目的。

此后,将面临让高顺更加迷茫的问题。

他首先在考虑,如何才能长治久安的统治下去;其次是如何一劳永逸的解除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民族的入侵。

上一世的记忆中,任何王朝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顶多几百年,原因是土地产出有限和人口能无限增长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无人能解的死循环。

社会稳定了,人口必然增加,而耕地增加有限,即便不被大户所集中,人均土地也会逐年下降,当土地产出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时候,社会矛盾爆发,战乱四起,大量人口消耗于战争之中,改朝换代便不可避免。

新朝代稳定下来,人口少,耕地多,社会矛盾小,逐渐繁荣,人口开始增加,直至达到土地承受力的极限,社会矛盾再次爆发。

如此往复循环。

除非不断向外扩张地盘,不断增加耕地,可是汉人的恋土、恋家观念,注定难以实现;再说了,汉族也不是战斗民族,一直以天地的中央自居,没有扩张地盘的冲动。

若是提高生产力,提高亩产,增加粮食产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说更加艰难,即便能达到,也只能缓和一时的矛盾,而不会永久的避免这个矛盾。

至于后一个问题,更是无解。

那怕把草原上的异族全部消灭干净了,也会有从其它地方迁移来新的游牧民族,经过长时间的繁衍发展,最终还是会繁荣强大起来。

由于草原产出有限,受生活所迫,他们只能南下掠夺农耕民族。

这也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死循环。

历史上,北方草原一直非常热闹,先有匈奴,后有鲜卑,再有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不断崛起,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永不能禁也。

难道人类只能在不断杀戮中前行?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统一中原,避免五胡乱华,可是他之后的上千年该如何是好呢?社会不能长久的稳定下来,游牧民族的入侵又不能永久的禁止,那他现在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只能避免一时!

至于天子守国门,那也是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可以,等的内部矛盾爆发,仅靠天子之力是守不住国门的。

至于文化传播,若是草原游牧民族连饭都吃不上,谁还会饿着肚子去学习哪些文字呢?估计连汉人吃不饱饭的时候也没有心思学习。

至于接纳他们进入中原,那更是无稽之谈,连汉人都有吃不饱的时候,哪有粮食救济异族?

同化,只能解决一时的矛盾,却不能永久的解除,因为同化了一批,草原上还会冒出另一批游牧民族。

发展出战争利器,作用也是有限的,自古起,汉人中的汉奸就没有断绝过,不用多久,便会有汉奸为了私利将之教授给草原游牧民族,用之来打击农耕民族,后果更严重。

至于修筑坚固的长城,从来没能阻挡草原游牧民族南下的铁骑;修筑高大的城池也无效,不存在不能被攻克的坚城。

至于分封王国,守卫边疆,那更是动乱的先兆,也不可行!汉人擅长勾心斗角,擅长内斗的毛病,何时才能避免?

还有一个让他烦心的事情,没有儿子的时候盼儿子,儿子多了,将来如何安排呢?全部封王会危及中央的权威,削弱中央的收入,将导致政权不稳;若是不封王,手心手背都是肉,厚此薄彼的话,他还能算是一位好父亲吗?

若是定下嫡长子继位制度,水平太差也必须继位,将会导致一代不如一代;若是没有严格的继位制度,又会导致夺嫡之争,骨肉相残,甚至大臣会各拥一派,相互争斗,又是内乱的根源。

再有,李强和马贵等人,在统一中原后如何安排呢?程立、田丰、关羽、张飞等文臣武将在统一中原后又如何安排呢?

唉,了解的越多,烦恼就越多,人也越迷茫。

第646章大获全胜(下)第384章徐州密约第403章军校建设第333章智擒魁头第72章战后奖励第221章程立之功第285章强势吕布(五)第72章战后奖励第227章拜会郭缊第77章猎杀鲜卑第469章荆扬水战第598章高顺称帝第322章吕布出兵第296章房良改革第229章高顺谋划第307章引蛇出洞第100章出发赴任第597章达成禅让协议第606章离开前的准备(下)第122章大将云集第317章震惊帝都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434章狡诈的昌豨第350章酸枣会盟第65章关门打狗第255章安置奴隶第115章关羽参军第289章强攻县城(下)第566章结亲孔融第608章开发新大陆第643章佯装被围第208章连建五城第591章伏完的筹划第605章离开前的准备(中)第473章刘表援兵第425章接管广陵郡(下)第305章沮授拜主第36章严阵以待第614章连灭四国第550章高顺受封魏公第247章匈奴出兵第7章初次杀戮第483章黄祖投降第484章袁术南渡第213章偷袭鲜卑(下)第263章扩大商贸第533章胡轸投降第553章处置匈奴人第566章结亲孔融第120章吕布决定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474章孙坚的应对第284章强势吕布(四)第206章乱点鸳鸯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乱第324章政治斗争第148章苏双拜主第508章大败高干第496章大战将起第190章梅花先生第250章大兵压境第486章黄巾再起第592章万年长公主南下第114章商人苏双第260章黄忠到来第44章匈奴反应第359章魏续的选择第106章宁城改革第124章匈奴备战第590章灭门司马家第331章先登出击第315章联合吕布(下)第85章皇帝心思第399章公孙瓒的崛起(下)第586章高顺论天下(上)第462章高顺的计划第583章取消封国第282章强势吕布(二)第52章马邑县长第495章接收徐州第441章赵云发威第248章关羽出兵第510章袁绍自杀第353章袁隗之策第375章昌邑之战第447章为难的马腾第217章围困柳城第246章徐晃出兵第9章疯狂杀戮(上)第431章赵云新婚(下)第275章黄忠拜主第643章佯装被围第416章再见老村长第7章初次杀戮第208章连建五城第588章谣言四起第635章疯狂建设第493章高顺的迷茫第54章马邑密谋第648章胜利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