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马日磾反叛

没过几日,更令董卓气恼的事情发生了。

江东不仅击败了飞熊军,张绣竟然投降了,更令董卓气恼的是江东竟然派人来索要张绣的家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董卓看来,张绣既然没能逃回来,就应该像其叔父一样战死沙场,岂能投降?

愤怒的董卓欲杀掉张绣的家人,以泄其愤。

李儒急忙劝阻,这对他来说可是谈判的良机。

听完李儒的解释,董卓怒气稍消,也算是废物利用吧,用张绣的家人换取一定的利益。

至少张济对得起他了,固守西陵城,兵败身亡;张济投降也不能全怪他,连飞熊军都不能力敌江东兵,大败而逃,张绣投降尚有可原。

于是董卓令李儒与江东使者谈判;并立即做出新的兵力部署,调昌豨前去与刘磐作战,把吕布调回长沙城,否则他没有安全感。

李儒提出,维持双方当前地盘,互不攻击;张绣以及所辖官兵不得与朝廷为敌;江东必须继续向朝廷缴纳税赋。

使者却不会轻易同意李儒的要求,要知道现在是江北兵占优势,且刚刚击败董卓精锐飞熊军。根据刘晔的交代,使者提出,第一、江夏郡长江以南的地盘归扬州所有,并且把南郡的州陵县划归扬州;第二、把张绣和张济的家人安全送来。

至于李儒提出的张绣以及所辖之兵不与朝廷为敌的要求和双方睦邻友好的要求,使者爽快的同意了。

但是继续向朝廷缴纳税赋的要求却被使者言辞拒绝了;扬州江东现在与董卓是敌对关系,可不能做出资敌之事。

屁股决定脑袋,立场不同,想法便有很大差异。

李儒感觉江东使者态度蛮横无礼;江东使者感觉董卓现在军事处于劣势,李儒却提出非分要求,简直是痴心妄想。

李儒以张绣的家人相威胁,使者以江东军事相逼迫,谈判陷入僵局。

使者将谈判情况传回,刘晔大怒,与秦关商量之后,决定发动一次陆上攻击,直接占领州陵县城,作为此后沙羡县的西北屏障,顺便检验一下丹阳兵的战斗力。

于是大军通过水路,从柴桑向沙羡进发。

大军一动,董卓和李儒便得知消息,两人大惊。

接连大败,士气低迷,暂不宜与江东发生大的战争,于是董卓急令李儒尽快与江东使者进行谈判,并达成停战协议。

使者知道,李儒如此急于谈判,定是州牧秦关和军师刘晔已采取军事措施,他反而不急了。

李儒只得放弃一些要求,并承诺尽快把张绣的家人送往沙羡城,使者才再次同意进行谈判。

这次谈判比较顺利的达成了停战协议。

李儒却被气的不轻,自从董卓掌控洛阳开始,他何曾受过如此大的委屈?

使者顺利完成任务,索取了州陵县城,携带张绣和张济的家人高兴的乘船离开长沙,前往沙羡城。

使者顺利返回,秦关非常高兴,把江夏郡长江以南的地盘加上州陵县,设为武昌郡,寓“以武而昌”之意,沙羡县改为武昌县,为郡治。

张绣大为高兴,不仅见到了妻子和孩子,同来的还有张济的妻子,张绣将叔父张济之事相告,邹氏大喜;随后,张绣带五千丹阳兵和家人,乘船前往会稽郡上任。

虽然达成了停战协议,董卓却因此而丧失了锐气,把朝中之事皆委托给王允,把军事皆委托给李儒,而他则居住在新建的城堡内闭门不出,整日饮酒作乐。

吕布被调回长沙城,最高兴的依然是王允;他开始加速谋划董卓,若事成,可率朝廷返回洛阳,他便是朝廷再造的功臣。

不仅是董卓失去了锐气,其他官兵也是士气低迷。

李儒心急如焚,他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士气,于是派人联络交州刺史马日磾,令其速派援兵前来;在他看来,朝廷还能指挥动的地方官员只有交州了,马日磾大儒,其必不会背叛朝廷。

马日磾有些愚忠,但是交趾郡太守士燮却是明白人,早有情报传回,董卓连续大败,其势力必不久矣。

是故,士燮从李儒派来的使者口中得知李儒要求派兵的信息后,便扣押了使者;并建议马日磾,应拒绝发兵,并迅速控制交州北部几郡,避免被董卓占领;且作为朝廷重臣,理应发兵勤王,清君侧,还朝廷于洛阳,结束乱世,若此,必将青史留名。

马日磾听完解释,感觉士燮说的很对,董卓乃反贼,扣押朝廷,限制大臣,乃为不忠,现在其接连失败,正是勤王之时。

他不懂兵事,便把一切军事委托给士燮。

士燮大喜,心想这些腐儒就是好对付,只要说的大义凛然,正气无比,他们便热血沸腾,忘乎所以;于是,先是暗中杀掉李儒派来的使者,随后借助刺史马日磾的影响力,安排其弟士壹任合浦郡太守、士?任苍梧郡太守、士武任郁林郡太守。

士燮很快便控制了北部三郡,加上富庶的交趾郡,便是四郡;开始招兵,扩大实力,做好防御准备。

他从一开始便没有进攻董卓的打算,仅仅是想利用刺史马日磾,达到扩大地盘的目的;而刺史马日磾却一直被蒙在鼓里,不明真相,还在做着清君侧,还朝廷于洛阳的美梦。

随后士燮派长子士廞带兵占领九真郡,并出兵占婆国,收复日南郡。

士燮对刺史马日磾的解释是打击叛乱,稳定后方,好全力对战董卓,马日磾不疑有他。

之后的时间内,马日磾不断督促士燮出兵长沙郡,士燮以各种借口拖延,在无法继续掩盖事实的情况下,士燮只得将马日磾软禁,并代替马日磾行使刺史之权。

援军迟迟不来,李儒派出多批次斥候,终于探知交州变故,不过他们得到的消息并不全面,认为是马日磾叛变朝廷;李儒一怒之下,将马日磾的家人捉拿起来,准备全部斩首。

在王允等人的极力劝阻之下,李儒只得命令暂且关押。

至此,大汉所有的州皆反,即便他们所在的荆州,还存在着刘磐与朝廷做对。

李儒已身心疲乏,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看不到一点希望了,连马日磾这种大儒都能反叛朝廷,那他们控制着朝廷、控制着皇帝还有什么意义?

普通百姓已不知还有朝廷存在。

所有诸侯更不在意朝廷是否存在,皇帝是否存在,他们既不向朝廷缴纳税赋,也不接受朝廷的调遣。

更让李儒恼怒的是,皇帝和朝廷众臣,不仅不与他们一条心,不能抵御外敌,还要好吃好喝的供养着他们,留之何益?

不知不觉中,李儒的心理已发生巨大的转变。

第299章以退为进第365章诸人心态第221章程立之功第630章征伐欧洲第464章董卓以退为进第172章周仓出使第108章长吏献策第179章寻贤遭拒第296章房良改革第279章边让到来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42章县长心思第41章杜边出使第68章围敌练兵第401章中原局势第435章高傲的关羽第511章公孙瓒来投第17章县长的心思第356章戏志才之谋(上)第635章疯狂建设第44章匈奴反应第355章李儒之谋第494章潜伏三年第540章高顺的愤怒第455章麹义出击第226章收复定襄第83章王允筹划第60章登记户籍第305章沮授拜主第49章王允之计第381章青州人才第287章强势吕布(七)第223章诸人婚事第309章嫁祸袁家第541章刘备之衣带诏第398章公孙瓒的崛起(上)第10章疯狂杀戮(下)第639章最后的决战第632章欧洲联军第359章魏续的选择第555章羌汉谈判(上)第344袁家谋划第498章占领汉中郡(下)第336章军政调整第372章天下大乱第400章陈国独立第616章闪电战第166章卜己败逃第617章征伐非洲第208章连建五城第75章太守懊悔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260章黄忠到来第583章取消封国第360章华雄发威(下)第181章张让献策第193章高顺要求第436章凉州局势第109章难楼狂喜第576章李儒被杀第313章鲜卑内乱第494章潜伏三年第173章皇帝封赏第488章上虞朱家第443章修筑潼关第381章青州人才第420章鲁肃的山寨第293章卜己投降第554章高顺的良策第126章异族之战第144章驻兵辽西第353章袁隗之策第77章猎杀鲜卑第568章马踏西域(上)第142章来势凶猛(二更)第601章麹义反叛第216章相互算计第572章出击漠北第391章强硬的王朗195高顺面圣第347章繁忙的高顺第440章赵云选兵第536章张绣投降第22章高手在民间第193章高顺要求第306章高顺遇刺第177章平定冀州第164章抵达青州第51章高顺赐字第298章文丑出兵第641章惨烈的攻城战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274章华佗到来第216章相互算计第320章西园八校第204章家中巨变第108章长吏献策第534章占领荆北第353章袁隗之策第108章长吏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