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结亲孔融

蔡琰现在也是高顺的夫人之一,已生下一子一女;蔡邕便是高顺的岳父了,他一直在邺城负责教授高顺的儿子们以及众高官的子嗣;这次借机推荐他的弟子顾雍和王粲出仕为官。

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后被秦关驱逐北上,只得投奔蔡邕,做蔡邕的助手。

王粲更是以文采著称。

蔡邕很少求高顺办事,这是第一次,高顺不好推辞,且这两人皆非常优秀,便欣然应允,任命顾雍为豫州合肥郡太守,接替庞德的位置;王粲为将军府主薄,为军师祭酒戏志才的副手,主要负责起草书檄、军令等文字。

蔡邕对高顺的安排非常满意,认为高顺有知人善任之能,如此安排能发挥二人的特长。

自古人们皆有攀比之心,大儒也不例外。高顺对顾雍和王粲的任命,却引起了孔融的不满,他推荐的两位才子司马朗和司马懿仅被高顺任命为县吏,而蔡邕推荐的人却为太守和主薄,差距太大了,这是抽他的脸,影响他在士族中的威望,让外人认为他无识人之能,便亲至邺城寻高顺理论。

这也是众多士家大族不满高顺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孔融只是大族推出的代表而已。

今世青州环境比较稳定,孔融生活比较安逸,所以子嗣年龄比历史上出生要早,现在已有两女一子;前妻生一女,续妻生一子一女,儿子15岁,女儿13岁,长女已与泰山郡羊家成婚。

高顺同意其子参加青年军,孔融方消气。

随后高顺设宴招待孔融,蔡邕作陪。

蔡邕与孔融、泰山郡羊家皆有很亲密的关系;蔡邕的小女已与羊家定亲。

宴会后,蔡邕向孔融提议,不若与高顺结为亲家,这样的话,对儒学的发展极为有利;他俩都意识到高顺打压儒学之意。

这对孔融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世子得蔡邕亲授,才情不下高顺,体魄健壮,外表更是俊秀,便问道:“不知魏公何意?”

蔡邕笑道:“哈哈,邕为其师,岂能无做主之权?”

孔融认为蔡邕想当然耳,没有在意。

第二天蔡邕便以此事咨询高顺意见。

高顺感觉世子比孔融之女仅大一岁,年龄相当,孔融家世也很好,内心非常同意,他还想起孔融子女关于“倾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典故,两个幼儿竟然令曹操恐惧,杀之而后快,认为她定是非常聪慧,只是不知其外表如何,若是世子不喜欢也白搭。

于是便令孔融子、女一起来邺城,待见过面后确定;孔融本来是兴师问罪的,现在与世子联姻,对他来说是意外之喜。

天下大势已定,这些文人看的更加明白,高顺称帝是早晚的事情,世子将来也是皇帝,那他的女儿便是皇后;对于孔家来说,即便忠汉,也无力改变当前结局,不若接受,保持家族和儒学昌盛。

事后,高顺咨询许婷的意见。

许婷知道儿子与兄长许林家的女儿一起长大,关系很好,有意促成此事,现在高顺咨询,她不能隐瞒了,否则将错失机会,便直言相告。

这样的话,对许家的发展极为有利。

这个时代,表亲之间成婚者不在少数,高顺却知道其中的危害,坚决拒绝了许婷的意见。

许婷认为高顺的态度过于蛮横,是对许家的不满,便又阻梗道:“孟文、孟珍等人的女儿皆非常聪慧、美貌,且从小一起长大,知根知底,性情脾气相投,他们也有意与世子成亲,何必选择一位外人?”

许婷的话令高顺无从反驳,与李强、马贵等人成为亲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不过他已令孔融之女前来了,只好声言见过面后再确定。

许婷的话也引起了高顺的注意,随后魏公府发出告示,严禁男女血亲三代之内成亲,男方的血亲即便五代之内都没有结亲的,难的是女方的亲戚,高顺明白,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单凭一张禁令是无法阻止民间近亲联姻的,所以他只定三代,便是为了减少阻力。

许婷见高顺发布此令,认为是故意与她赌气,心中更是不满。

高顺仔细解释几次,方打消许婷的疑虑。

月后,孔融之子女到达邺城,高顺亲自接见,先是审查其子,属性令高顺大为动容,年龄仅16岁,智力已达86,政治到达84,统帅65,真是妖孽。

再查看其女,属性令高顺为之变色,年龄仅13岁,智力已达88,政治77,智力比其兄更高。

再仔细查看两人外表,更令高顺喜欢,当即决定,婚事就这么定了。

为了安抚许婷,高顺突然想到一策,令许林之女嫁给孔融之子。

许婷欣然同意,并高兴的接纳孔融之女为世子妻。

后事自然又需要蔡邕去与孔融商讨;孔融是看不上许林之女的,家世太差,不过考虑到许林与高顺的关系,并为了女儿和家族,还是委屈同意了这门亲事。

为了安定李强等人的心,高顺许婷所生长女许配给李强的儿子为妻。

李强的女儿与马贵的儿子结亲,周飞的女儿与高顺的二子结亲,赵雄的儿子与张飞的女儿结亲,马贵又与房良成为亲家,向荣与周飞也是亲家,曹山和孙成等人的子女与众人也有联姻......

一张庞大的关系网悄然形成,子女基本都是现有高官之间联姻,成为新的既得利益者,受益最大的还是合成人,士族已被边缘化,能进入这个圈子的人少之又少。

高顺打破常规,借夫人许婷喜欢为由,将孔融之女留在魏公府小住,并令世子暗中观察一番。

通过接触,许婷也喜欢上了这位女孩,感觉还是夫君的眼光好,判断力准。

世子没有提出异议。

在蔡邕操持下,为世子举办了隆重的定亲仪式,此举也算是稳定了一部分士族忐忑不安的心,并交好了诸多大儒,连郑玄都被从青州接来观礼。

孔家立即借此成为炙手可热的家族,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随后,高顺二子与周飞的女儿定亲,稳定了现有皇室宗亲,连朝廷都派来使者。

除了合成人子女之间的联姻,其他高管之间也进行联姻,比如赵云的妹妹嫁给了黄忠的儿子,而黄忠的女儿成了高顺的夫人之一,通过这种联姻,高顺更信任他们,放心的让他们独当一面。

赵风任兖州刺史,黄忠驻军兖州,两人工作上相互配合,自然促成了他们之间的联姻。

后辈出色也是众人相互联姻的基础,合成人的子女,不管男女,外表皆非常俊秀,男子有人偏向武艺,有人偏向智谋或者政治,皆有所擅长,女子皆聪慧漂亮;就是这些文臣武将的后人也都不差,比如黄忠的子女,张飞的子女,关羽的子女、典韦的子女等,以及沮授、程立、戏志才和郭嘉等人的子女等,皆非常优秀,各有所长。

第446章赵云施政(下)第300章趁火打劫第114章商人苏双第94章圣旨到达第163章孤立广宗第133章拜见刺史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264章闪击鲜卑第558章收复酒泉郡(下)第219章狠辣徐荣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乱第568章马踏西域(上)第485章高顺南下第388章贪心的曹豹第643章佯装被围第471章刘表的反击第309章嫁祸袁家第64章敌人到来第613章建设晋国第582章武举考试第124章匈奴备战第278章蛮夷使者第420章鲁肃的山寨第401章中原局势第99章杜边归来第45章战后安排第522章占领豫章郡第540章高顺的愤怒第516章装备连弩第593章刘协的决定第3章悲惨的村民第279章边让到来第61章抓捕内奸第193章高顺要求第34章愤怒的匈奴第359章魏续的选择第79章薛银归心第441章赵云发威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392章李儒的阳谋第267章陷阵营出击第257章人才辈出第33章震惊四方第219章狠辣徐荣第641章惨烈的攻城战第252章攻城妙计第94章圣旨到达第315章联合吕布(下)第571章西域大都护府第482章鲁肃的强势第33章震惊四方第282章强势吕布(二)第610章国内情况第118章遭遇刁难第513章世人的选择(上)第330章胡汉对峙第467章陶谦心思第53章再次升级第95章众人认主第434章狡诈的昌豨第280章高度酒精第148章苏双拜主第352章袁绍谋划第276章得胜归来第338章戏志才和郭嘉第556章羌汉谈判(下)第317章震惊帝都第243章狠辣程立第3章悲惨的村民第313章鲜卑内乱第520章刘晔步步为营第232章皇家婚姻第18章县长来访第409章结亲赵云第309章嫁祸袁家第390章袁术的决定第93章扩编骑兵(下)第470章孙坚出击第633章灭亡罗马帝国第53章再次升级第196章高顺辞官第97章人员安排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国第430章赵云结婚(上)第617章征伐非洲第456章痛击韩遂第38章游击战术第287章强势吕布(七)第185章斩丘力居第392章李儒的阳谋第164章抵达青州第369章董卓遇刺第184章战争爆发第630章征伐欧洲第31章战后总结第620章萨珊王朝覆灭第231章高顺卖马第413章鲁肃拜主第128章精明苏双第475章董卓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