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

军阵前上演了一幕感人的君臣相识,只是不知其中有多少是真情流露,又有多少是虚情假意,反正在伏泉面前的秦宓是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样子,颇令人深有感触。

“见过明公!”

秦宓自觉失态,稍微调整后向伏泉行礼道,他身后的两名文吏也随后行礼,伏泉是他们的上官,即使刚刚绝境逢生,但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知礼、守礼一直便是汉家的重中之重,他们不是蛮夷,礼节从未丢弃。

一番见礼之后,伏泉问道:“板楯蛮内乱如何?”

“回禀明公,此番巴郡板楯蛮内乱皆由其渠帅度康等人挑起,意在掌控板楯蛮,再行叛乱之事。如今,其人已带兵远遁,不知所踪。”秦宓简单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连带他先前写信告诉伏泉的事情也一并说了出来。

伏泉颔首,看了眼几人身上破损的衣袍,又语带关心的焦急问道:“蛮营究竟发生何事?为何这身模样?”

“适才于蛮营中,板楯叛蛮带兵袭击吾等,欲学当初班定远定西域之策,幸得太守率大军将至,板楯蛮人畏惧太守虎威,不尔吾等此时皆命丧蛮人刀下也!”秦宓简单的将他们三人在蛮营所遇到的险境说了出来,同时又机智的小小的拍了句伏泉的马屁,却又让人没感觉有任何不妥,真是个精于巧辩的人才。伏泉不由暗叹,无论古今,拍上司马屁都是传统,改变不了。

不过虽然被拍了马屁让伏泉心里很高兴,但是听到自己的使者竟然差点被板楯蛮人袭杀,伏泉脸上顿时便充满了一丝愠怒,只见他双目陡然怒睁,气势滔天,似有屠虎之威,周遭之人仿佛皆感到一股杀意,便听他道:“他日吾大军聚至,必教此辈板楯蛮死无葬身之地。”

位于伏泉身旁的秦宓虽然是最能感到伏泉话中语气的冰冷的杀意,但他却是不惧,反而与伏泉对视,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劝道:“明公此举不可,若如此,巴郡板楯蛮可治一时,却不可治一世。”两人四目相撞,秦宓一步也不肯退让,死死盯着伏泉希望他改变主意。

此时两人周围的文吏兵将皆是低头不语,两人一个是本郡一郡之首,一个是本郡太守的心腹,他们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只能暗中祈祷这秦宓运气好,未将太守惹怒。

“子敕刚直,孤心甚喜,却不知子敕何有此言?”伏泉不怒反喜道,他入得高位也算时间颇长了,对于麾下拥有什么样的文武也有一定的认知,武将的话对自己死忠听命最好,而文士最好的便是不仅始终忠诚于自己,并且还能时刻劝导自己,不因一时个人荣辱而毁坏一家势力的大计,显然从秦宓阻止自己报复袭击他的板楯叛蛮的事情可以看出,他就是这种文士。

秦宓正声回道:“板楯蛮人久居巴郡,自太祖高皇帝后,板楯七姓贵族同气连枝,共掌板楯蛮诸事。今明公若因度康等人之事,发兵灭之,板楯蛮人惧明公之威,虽不敢有异动,然其定心怀不满。明公若在,其必不敢妄动,若明公一去,板楯蛮无人压制,定再反也。”

其实秦宓话语的意思很简单,假如伏泉真的图一时为他们三人报仇,灭了度康等人,虽然板楯蛮人不敢有怨言,但因为板楯七姓渊源已久,很难不保证这些蛮人心中不生芥蒂。这种芥蒂在伏泉依旧治理巴郡时,他们不敢表露,但是一旦伏泉升迁或者转任他地,很难不保证他们不会表露出来,从而再次叛汉,这便是“可治一时,却不可治一世”的意思。

听了秦宓的话,伏泉点点头,眼中赞赏无疑,他承认自己想得岔了。的确,只为一时的报复取乐,固然可以很爽,令板楯蛮人摄于他的威势而降服,但终究得不到他们永远的忠诚。思索了一番,伏泉问道:“莫非子敕欲劝孤招抚那遁逃蛮人?”

伏泉不是头脑愚钝之人,秦宓的话语意思听着便明白了,只是伏泉却依旧怀疑自己想错了,这秦宓真有这么大度吗?毕竟那些遁逃的板楯蛮人,可是前不久提刀要杀了他的,他此时要为这些板楯蛮人求情,无疑让人觉得太过不可思议。

但是很明显,伏泉又想错了,只听秦宓正声回道:“公与私,宓必取私也,今若能舍私而得一郡百姓永安,宓纵是身死,亦无悔也!况板楯蛮人自高祖以来,素为忠勇,期间虽有小乱,却无碍大局,明公若待其诚,必得其忠,则巴郡定无忧也。”秦宓说完,周围听到他这言论的人都不由点头佩服秦宓的高义,毕竟为了忠于主公事业,而舍小事,顾大局,任何人都会敬佩。

点了点头,伏泉十分认可秦宓的话,的确,板楯蛮在历史上虽然作起乱来让人头疼,但是他们忠心起来也是一辈子死忠。不说东汉之前对板楯蛮很好,所以平羌、平蛮里面多有板楯蛮应募为汉朝驱使,便是后来刘备的蜀汉,不也是优待蛮人,使得板楯蛮死忠蜀汉,导致蜀汉军队充斥大量的板楯蛮人,蜀汉那著名的突将、无前、賨叟便都是由招募的板楯蛮人组建的,由此可见秦宓这话让自己善待板楯蛮是有多么正确了。

“既如此,便依子敕良言,孤日后必多加安抚,不负子敕今日之苦心。”伏泉最终同意了这建议,自己的属下都对此没有怨言,他何必阻止,而且这建议又对他如此有利。

“明公英明,此巴郡百姓之福也!”秦宓又拍了伏泉的马屁,不过这次不止是他,两人身边的其他文武众人,也跟着趁这好时候拍了太守的马屁。

看着周遭众人学着自己讨好太守,秦宓并未在意,毕竟此刻他已得到他最想要的东西。只要伏泉真的依照他的言语,招安那些叛乱板楯蛮,并且不计前嫌的话,一旦巴郡从此安宁,那么他秦宓必将因今日劝诫之功传名天下,与他最想要的名气相比,自己刚才受到的危险反而完全不值一提。

第一百四十章 可愿通汉第四百一十章 党人何谋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这就随仙姑成仙得道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贼首甘宁行踪者 赏万钱第三百五十一章 吏不必可畏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听而途说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一百三十八章 汉末第一名将第三百九十三章 鲜卑内乱第五百四十八章 关云长可排第几第八十章 夭儿多娇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县六百二十三章 张玄被劫 黄忠再战第二十九章 帮助第二百六十三章 丢卒保车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无犬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赐之李陵第三百八十八章 荆扬大乱解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第五百零八章 为君寻觅佳人来第十四章 考校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礼成第六百零六章 韩文约兵进平襄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长成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装远遁第三百五十章 必可一战而定贼军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枭雄雄杰最大敌人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还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岖第六百五十八章 拉拢盟友和打击政敌的妙招第五百四十一章 镇守于外可安内第六百章 伏泉小儿必败也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六百七十五章 开考取吏第四百一十七章 时不待本初第四百零二章 贾文和主动请缨第四百六十四章 汉人杀向弹汗山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楼危如卵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夺权的刘宏第五百零二章 大战之下真情义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出圣人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还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汉军至第六十九章 献策治蝗第五百八十六章 联姻是宋伏的需求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线第三百三十四章 窦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吗第一百一十三章 汉军威武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仪式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无意当杀督邮第六百二十八章 姑臧夜市第六百零八章 凉州风再起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携长刀为君死第五百零五章 袭扰后方逼决战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传第五百三十二章 单家子中出徐福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一百三十五章 杀俘不详第二百二十五章 蛮人争议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四百九十五章 辕门射戟为天命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体柔易推倒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杀伐第四百六十三章 马踏弹汗山第五百一十九章 党锢解袁绍出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六章 瘟疫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党第六百七十五章 开考取吏第四百七十章 张绣杨阿若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断案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出圣人第六十八章 党锢寒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竖子戾龙也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粮秣焚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无意当杀督邮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坏的牛没有耕坏的地第一百零一章 关羽来投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从来不可轻第六百五十八章 拉拢盟友和打击政敌的妙招第四百八十章 枪头无有唯投杆第三百二十九章 祸水东移第一百零六章 激将第五百七十八章 张让委屈王允将罪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六百八十六章 天下可无洪 不可无君第二十章 人情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岗鸦渡来第二百三十章 蛮人营地真死地乎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孙瓒第一百六十章 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