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为了黄巾而上位

寒风凛冽,临江县署里的气氛也是冰冷,还夹杂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值守的役兵只知道县内豪强甘氏族长入了县署和太守伏泉谈了话后,两人就似乎不欢而散。

接着便是太守伏泉大骂甘氏卑鄙无耻,放纵自家贼人危害百姓,枉其家族有人入仕为官,空受朝廷俸禄却不思为国尽忠,之后,整个县署都因为太守的脾气不好而陷入了异样的冷静。

县署大堂里,伏泉静静沉思,适才这甘氏族长竟然和自己套近乎,然后便是语言暗示要自己对于这锦衣盗贼宽恕一二,特别是那渠帅贼首甘宁,能通融不追究便不追究,而这样做的代价便是那甘氏族长要用钱财贿赂自己,他甚至放下“豪言”,但有所求,必会满足。

对此伏泉当然不会答应,他不可能也不会任由这些锦衣贼盗继续在外面纵横无忌,胡作非为,他现在需要的是自己郡内的政绩,有了政绩,待到以后上计考核,才能升官,只有升官,他才能掌握更多的权利,来面对那场乱世的到来。

距离那光和七年只剩四年多时间了,在那场黄巾之乱前,伏泉必须要占得更多的高位,只有掌握更多的权利,才能抵抗得住这场起义背后士人、党人在政治夺权里的反扑。他从未想过去阻止这场起义,因为根本不可能阻止,若是张角三兄弟背后没人帮助的话,他倒是会去尝试一番。

可是太平道背后明显有不少朝中权贵,世家豪族在支持,而且又有那么多的愚民被宗教蛊惑洗脑,但是朝廷却根本没有想过制止,说朝廷没关注到太平道伏泉是不信的,毕竟太平道在天下活动频繁,谁也不是聋子瞎子,看不到,听不到,即便如此,大汉朝廷却依旧没有禁止太平道活动的迹象,这一切都在说明这太平道的黄巾起义注定是不会避免的,因为那背后早已有无数双手在暗中扶持推动着太平道的发展,甚至知道他们的目的,加以推波助澜。

为何如此说?

且不说黄巾起事时,早就准备无数用于起事的兵甲粮食,这些东西就不可能是一个不是生产的宗教可以准备的。固然粮食可以从黄巾那百万信徒里凑齐,但是兵甲呢?纵然汉代不禁民间百姓私藏兵甲,但也只是限制不严格而已,一家一户真要有几十上百件兵甲,早被官府重点注意了。

因此,想想黄巾起义初期,各地太平道渠帅首领麾下私藏那么多兵甲,竟然很多官府伪装不知。而且不止一次有高官重臣向朝廷举报太平道意图不明,却无人理会,就连本应该第一时间密切注意这类有前科的宗教的大汉皇帝,都未曾理会,虽然其中有皇帝十分信任道教的缘故,但多数还是受到了宫内宫外某些大人物的影响,只以为是臣子胡乱猜疑,这其中想想看就不知道有多少猫腻。

来于此世前,伏泉一直以为太平道只有过一次遍及全国的起义,但在穿越后,才知道太平道其实在中平元年的黄巾大起事之前,就已经在他穿越之后的熹平年间组织过一次起义了,只是规模不大,最终也失败了,被当地官府直接镇压了,而张角等人本来该就此身死,却因为遇到天下大赦而活命,也为后来那一场波及全国的大起义埋下了祸根。

想想看,已经有过谋反前科,现在又大肆招募信徒的宗教,朝廷竟然不加管制,任其壮大,这里面没有不知道隐藏着多少秘密了。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次谋反前科,让张角从这次失败的起事中吸取了教训,这才加大了对底下教众的控制。张角遍设三十六方,每方置一渠帅为首领,渠帅下又各置头目,层层组织、层层控制,建立了一支组织严密的宗教起义队伍。

这才有后来黄巾起事之时,八州齐动,几十郡县几乎是同时齐发,这在当时信息不畅的客观条件下几乎是很难做到的,却让黄巾做成了。而这种成功,除了太平道那极其强大的基层控制力的内部因素,也离不开那些散落于各地的世家豪族的支持,正是这些内、外部因素,才造就了后世美化之极的“黄巾起义”。

考虑到这点,就由不得伏泉现在不为四年后黄巾之乱而努力,倘若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巴郡太守的话,纵然有兵征伐,却依然会位居朝中那些隐忍这么久的高官之下。但想上位,他就必须要有功绩,而遍观巴郡最大的功绩,无疑便是这平定数任太守不能治的锦衣贼盗。因此,他必须要将这纵横无忌的锦衣贼盗灭除。

伏泉努力这么久,为得可不只是做一个皇亲国戚那么简单,更何况这还是个注定会衰败的王朝,他可不想自己家族再和历史上一样,随着王朝覆灭而陪葬,而能保护自己家族的最好方法,那就是有兵有权,有了这些,便是有了家族不败的底气,有了和心中暗藏滔天野心的士人、党人作对的基础。

一阵脚步声传来,伏泉抬头,只见督邮杨洪正带着临江县令走来,两人面色急迫,似乎像是有要事通禀。

“见过君侯。”

一番行礼,伏泉颔首,便问两人道:“此来何为?”

杨洪随即回道:“回禀君侯,城中甘氏在搜集粮秣厚衣,不知何故。另县内有谣言起,言道见到大批锦衣贼人往东北而去,形色慌张,不知何往。”

21037

第六百零三章 孙坚将计欲袭贼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五十四章 段颎何意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难有再复始第七十七章 被架空第一百八十八章 来捞军功镀金的第一百零七章 北柳设计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来抢劫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鲜卑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五百五十六章 邺城宦者已愈制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处异趣第六百八十章 征西域第二十六章 绑架第九十七章 关羽杀人第五百零四章 两军皆撤无胜负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赐之李陵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岂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五百三十二章 单家子中出徐福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六百一十七章 当往西域第六十四章 黄汉升抱子求医第五百零八章 为君寻觅佳人来第三百三十七章 陛下可知零陵太守杨璇谁人也第五百四十八章 关云长可排第几第六百五十八章 拉拢盟友和打击政敌的妙招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余乌合之众第八十五章 外放幽州第六十四章 黄汉升抱子求医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为之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头势力自古有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祸已有先因第四十一章 伏诛第一百四十四章 涿县巧遇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岗鸦渡来第五十四章 段颎何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蛮度康负荆请罪第四百一十四章 旧友再聚知北伐第三百五十章 必可一战而定贼军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挟风雷第六百二十一章 手段厉害不如军事牛逼第六百四十二章 入京前岁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五百零九章 最软蛋的绿帽男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蛮何去何从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六百三十五章 张燕之谋第四百四十章 张奂终应第六百一十八章 岂有汝之妄负国恩之辈哉第六百六十九章 扫定南匈奴屠各第六十一章 上巳节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干摸黑的袁绍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七十七章 被架空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强根基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杀戮征服第二百五十章 杨季休强问得选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儿第三百八十八章 荆扬大乱解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马脚第五百九十八章 终至汉阳第六百零三章 孙坚将计欲袭贼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莲川逃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终是屠城显本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强根基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六百七十四章 监者渎职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五百零八章 为君寻觅佳人来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帅射艺第六百零三章 孙坚将计欲袭贼第四十章 事毕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现约何氏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第三百零六章 一月灭贼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四百九十章 火马之下同归于尽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圣第七十七章 被架空第五十二章 刘坚第二十四章 翻案机会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一百四十章 可愿通汉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马分尸以祭旗第六百三十三章 晋阳第二十九章 帮助第六十一章 上巳节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蛮乱第八十三章 斩袁赦 天下乃安第四百二十四章 追何进只为白鹿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二百零四章 困兽犹斗 况人乎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八十八章 战毕第一百二十五章 决战伊始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