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朝中危机阴谋事

叛军惊变,韩遂利用伏泉大败叛军后,在叛军之中制造舆论优势,而后又收买汉羌诸兵,最终杀边章、北宫伯伯玉、李文侯等人,整合叛军,几乎没费什么刀兵就扭转了原先叛军大败,凉州似乎要因才安定的局势。

当伏泉听到这消息时,也是震惊无比,不过,令他震惊的倒不是韩遂一统叛军,他震惊的是这件事情来的如此之快,简直没有防备。

伏泉清楚记得历史上韩遂最终可是成为凉州最大的军阀,先后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后受朝廷招安,拥兵割据一方,无人可制,即使是曹操对他也无能为力,若非是贾诩的一招离间之计,彻底毁了凉州军队同盟,恐怕曹操也没办法制衡其人。

现在,韩遂提前整合了凉州汉羌叛军,这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伏泉也拿捏不住,不过,既然局势如此,他也必须早做准备。

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然便是抽调征募兵卒,伏泉知道,纵然叛军经过前番大战,损兵折将,韩遂这一番整合,叛军的人数大概最多也就五万左右。但是,即使是这五万人,人数不多,也不是伏泉能小觑的,毕竟,现在这支叛军的主帅是韩遂,整个军队都听他的,而不是原本处于互相有隙,互相制衡的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等人的指挥。

从一盘如同散沙的整体,彻底便为了一支只听命一人的军队,再加上凉州兵卒自古以来的强悍,对于统辖凉州,兵力只比韩遂稍微多一些的伏泉来说,这威胁十分巨大。

因此,伏泉当即便上书朝廷,请求调兵,起码三到五万步骑,而他第一时间所注明要的就是大汉北方,幽、并二州的骑兵。

至于理由,也很简单,叛军都是骑兵,为保证能够匹配叛军的机动力,明显抽调骑兵支援最好。而幽州突骑、并州铁骑,都是大汉的精锐骑兵,并且北方边疆如今早已无战事,剿灭太行山里的黑山贼,骑兵也没法派上用场,所以抽调他们来凉州,明显最好。

至于第二件事,那就是命令三辅之地,即使受了螟灾,也要抽调够十万大军半年所需粮食,如果不够,只能向京师索取。

对此伏泉也是无奈,凉州贫寒,往年都需要三辅诸地接济,再靠着郡内自己的屯田和税收维持,只是这两年,随着凉州叛军前番持续入侵,州内根本没有多少粮食可以为其所用,因此即使三辅有灾,伏泉也不能不严令三辅准备。

而伏泉也明白,若是日后能压制住韩遂,他一定要在凉州屯田,积蓄实力。距离记忆里的党人反击越来越近了,虽然不知道这场乱子会不会如同韩遂提前兵变一样提前,还是延后,但是伏泉掌控凉州就要为日后做准备,提前掌握优势,才是对他最有利的。

这些消息传至朝堂,百官公卿闻得此言,不少人为此,大骂伏泉无胆无能。

仅仅是韩遂一个凉州名士,整合了叛军,就让伏泉吓得要向朝廷求援这么多?他不知道朝廷现在还在北方,集合了大批兵力,剿灭黑山贼吗?

大汉即使能再从其他地方抽调兵马给他,但能不能凑足足够的后勤给他,这完全就是个未知之数!

实在是,自从太平道起事以后,大汉为此伤筋动骨,现在要大汉维持一西一北。两条大的战线,这基本上不可能。

甚至于,朝堂上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带着险恶目的,开始流传对伏泉不利的舆论。这股势力的舆论认为,伏泉早就和韩遂私下联合,二人各自分享消息,完成各自目的。

其中,伏泉得到韩遂提供的叛军内部消息,埋伏在叛军必经之路,用水淹之计大破叛军,从而得到大功,升官加爵。

而韩遂,却从中得到伏泉给他扬名的机会,以不足五千骑杂骑,就能吓得伏泉主动退军,这实在是和伏泉以往盛传的名将之名,不相符合。并且,之后伏泉在故意在凉州以缺粮食后勤拖延,迟迟不趁着叛军大败的良机,进攻剿灭叛军,这样只是为了给韩遂足够的时间去整合内部,从而一家独大。

按照那些人所说,伏泉和韩遂两人,在这件事情内,各取所需,互相配合,简直天衣无缝。而最诛心的言论却是,现在伏泉之所以要兵要粮,无非是想养寇自重,从而独掌西州,令朝廷不能制,其心可诛。

为此,卫尉伏完等人明面上在朝中据理力争,直言伏泉如此奏疏,必有原因。暗地里,伏完也是忧心忡忡,发了长信令府中亲信日夜狂奔送来凉州,以从未有过的语气告诫伏泉,不要毁了琅琊伏氏的名声,该收敛就要收敛,免得让家族遭受大祸。

这信伏泉于凉州刺史部收到,看得直皱眉头,他从没想过自己只是想要对于韩遂这大敌做足准备,竟然出此大祸,不知道是谁这么会编故事,编的这么环环入扣,如果自己不是本人的话,初闻此事,也是会有八成相信。

“使君,信中所言何事?”贾诩如今被伏泉任免为别驾,时常在伏泉身边,接受问询,在看到伏泉见了家书,如此皱眉模样后,不由好奇道。

只是,伏泉却未理会,他将信气得扔到案上,拍案大怒道:“岂有此理!谁人有此胆,陷害于孤!”

见此,贾诩连忙取来信,细细阅读,越看,他也直皱眉,信中事情说得简直天衣无缝,连他也想不到会有人敢这么污蔑伏泉,而且还说得这么有理有据。

其实,对于伏泉当初要求向朝廷求援,贾诩也是认可的,毕竟,凉州汉军的骑兵数量,对于马贼性质的叛军而言,还是太少了,如果不准备多一些的话,对于如今要成为一个整体的叛军而言,他们的实力不会因为大败之后的人数少了而减小,反而会增加。

所以贾诩当时并未反对此事,那时和刚开始朝廷对于凉州战事悲观不同,随着伏泉一战大破叛军,虽然有为了保存实力,不敢冒险从而撤退的事情发生,但是通过这一战,也是证明了汉军不惧叛军,不会重蹈以前的覆辙。因此现在向朝廷求援,朝廷为了提前结束战事,减少损失,一定会答应的。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朝堂的这股言论而失败了,贾诩遗憾的同时,看着这信,也是有了几分狐疑,很快,一丝想法出现在脑中。

却见,贾诩眼中精光一闪道:“使君,朝中诸公如何可知韩贼疑兵之详细,此事吾等不知,朝中诸公如何可知?”

这一番话,却是提醒伏泉,因为就是他自己,知道韩遂疑兵的总数量,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而他给朝廷的奏疏里,也只是稍稍提及的这件事情,毕竟,这奏疏是他向皇帝邀功的,当然不可能详细提及自己的黑历史了,可是,现在竟然连朝中百官公卿都知道这么清楚,实在有些奇怪。

因为伏泉知道这消息,还是派了斥候潜伏进叛军所控制的地方探得的,可是远在雒阳的百官公卿,却是怎么知道的呢?

是凉州有人传信吗?虽然有这个可能,但是几率也不大,毕竟,随着自己担任凉州刺史,大权在握之下,早就把当初自己来凉州前,那些不和自己合作的人,不是谏言贬职走,就是直接找了他的黑材料,将对方治罪下狱,现在整个凉州的中高层基本都是自己的人,又有谁会敢在自己背后动刀子呢?

事情实在是有些蹊跷,不是贾诩提醒,伏泉也没有发现,但当务之急,还是想办法消除这件事情在皇帝眼中的影响才是,毕竟,谣言永远是君臣之间最有效的离间方法。

当下,在贾诩建议下,伏泉上书朝廷,具言他要求增援的原因,并且一力担保,凉州叛军此后战力更加恐怖,不增援,恐有大患云云。当然,奏疏里,伏泉一句都没有为自己和韩遂的谣言反驳,至于原因,却是贾诩提醒,现在的局势,万不能让朝廷抓住他在朝中有不少消息渠道的把柄,本身就被人污蔑为不臣之人,若是再有一个密切注视京师的诬陷,那可就真的洗白不了了,到时候再说伏泉心中没有什么想法,恐怕也没几个人会相信了。

奏疏送至雒阳,皇帝刘宏到底是何心情,伏泉却是不知,但是随着十日之后的诏书下达,伏泉却是知道,这件事情还是让刘宏有了几分猜忌。

原因就是刘宏只是答应给了他一万骑兵,而且这支骑兵很杂,从幽州、并州的汉军骑兵里抽调四千骑,又再令北疆的匈奴、屠各、乌桓等胡族,抽调六千骑,两支军队合万骑,支援凉州,帮助伏泉抵抗数量繁多的叛军骑兵。至于后勤供应,只是令三辅按需准备,若是不够,司隶地区稍加补充。

诏书最后,甚至还严令,伏泉必须尽快解决凉州战事,若是拖延,后果自负,很显然,刘宏也是信了一些谣言了,对于伏泉不能立即把“战力弱的叛军”扫灭,很有意见。

对此,伏泉接旨之后,只能召集诸将,被逼着要找韩遂决战,即使韩遂不和自己决战,他也要和叛军打一场。而且,此战只可胜,不能白,他只有再打一场胜仗,才能取得他在皇帝心中的信任。

夜晚,雒阳城内,中常侍张让府外,一个人影行迹可疑的出了中常侍府邸,随后便上了大将军府的马车,直奔凉州而去。

府内,在得到苍头告知那人已经返回凉州后,张让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同时也饮了一杯案几上的酒大笑道:“伏流川,昔日之仇,终可报也!哈哈哈……”

笑声肆意,但张让府中的一亲信宾客见此,还是忧心道:“常侍,此番与韩遂联合,有大患也!”

张让听后,摇头道:“富贵险中求,陛下如今身体愈发不适,‘史侯’尚未得位,孤甚急也!何况,此事何遂高亦知,恐怕,那群党人也有份,吾等皆盼‘史侯’得位,旁人知孤与韩遂联系,如何敢告发孤?”

宾客闻得此言,恍然大悟道:“常侍英明,在下不及!”

“哈哈哈!喝酒!喝酒!”

“诺!”

心情大好,张让对于自己宾客的担忧一点儿也不怕,现在无论是他和何进,还是何进背后的党人士人,其实都算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数日后,韩遂得到自己回到凉州的亲信回应,知道自己花了重金,所联系的张让已经安排好一切后,望着凉州方向,想着那个昔日被自己吓退的人,冷冷笑道。

伏流川,此时此刻,你该如何行事?纵然我在兵事上不及你,可是这政治计谋,你不及我。边兄,汝在天之灵,看到此景,还会再说伏流川会打败我吗?

这大汉的朝堂,就是一锅粥,既然堂堂正正赢不了,那我就只能使用暗谋了。

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绝 定复西域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四百六十六章 汉人英雄永垂不朽第三百一十六章 岂曰无衣第五百五十五章 凉州 风乍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来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袁赦以正不法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五百一十九章 党锢解袁绍出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头颅有妙用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诚 西域之争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计宋伏第八十六章 遇贼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一百五十九章 枭雄雄杰最大敌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挟风雷第四百七十三章 庞德第四百零七章 周礼尽在鲁矣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鸾凰第一百八十九章 谶纬之学迷信也第四十二章 江东生乱第十九章 何家参与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袭终得手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汉孝廉之法 必无存也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为也第六百一十三章 从此无羌唯有汉第四百四十四章 仆从兵比职业兵好使第六十章 揭过第五百四十章 满屋脏乱不得坐第七十五章 征拜议郎第七章 埋葬第四百八十章 枪头无有唯投杆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调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协第六十三章 大汉名将自此不存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听而途说第四百七十四章 马寿成偏师往援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帅射艺第四百五十八章 万艾可六百二十三章 张玄被劫 黄忠再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枭雄雄杰最大敌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将军第五百六十三章 马腿比人命值钱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纪明为辅第三百七十八章 穷寇勿迫莫贪功第六百一十九章 麴义要成名第一百八十八章 来捞军功镀金的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舍昼夜第六百一十一章 马镫马蹄铁初显威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二百五十章 杨季休强问得选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三百八十一章 吴起之才第六百三十五章 张燕之谋第四百零四章 与庸人不识马骨有何异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儿曹乃有大意哉第二十章 人情第一百零一章 关羽来投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静候佳音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静候佳音第六百二十二章 归义建威为谁有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四百零六章 敢问交好几世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瑕疵必报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五百零七章 万户阳都侯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难有再复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钓维何第五百七十二章 阎忠诫劝清君侧第五百零九章 最软蛋的绿帽男第四百九十二章 鲜卑思变何惶惶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汉 以造盛世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夺权的刘宏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刘崇莫名出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协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舍昼夜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将灭贼余一役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无犬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报传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汉四百年之期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刘崇莫名出第九章 出城五百一十三章 无地百姓出塞屯田第四十三章 培养外戚第三百九十四章 杨甘将相和第二百六十二章 瞒天过海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苏氏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听墙角第二百八十章 张鲁 休得呱噪第二百六十二章 瞒天过海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后夹击可破汉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三百二十五章 断柱破城法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让胡笳十八拍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