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国消息

西域,山国附近,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大军正在主将平西中郎将董卓的指引下,在他选的最佳地形安营扎寨。

虽然作为曾经的西域戊己校尉的董卓,已经多年没有踏足西域,但并不代表他对西域的印象,已经完全消失了。

半生沙场的董卓,已经不可能成为那个掌权大汉,失去雄心壮志的权臣了,此刻的他,心里依旧有一番将自己失去的再夺回来的志气,甚至有要比以前更上一层楼的野心。因此,早在伏泉安排好策略,并且提前密会董卓,告知他将要有独领偏师的机会后,董卓便着手研究西域,配合着他以前在西域多年的经验,可以说如今的西域对于董卓而言,十分熟悉。

一阵皮靴踩在沙子上的声音,越来越近的传来,董卓转头望去,却见被他派去,四散斥候探索营地周围二十里消息的戊己校尉曹操,正带着他的几个族亲亲信,踏步走来。

“见过中郎!”

“孟德,西域风尘大,万不需多礼!”随着曹操行礼,董卓连忙扶起他道:“营地四处二十里可有异常?”

“回禀中郎,末将率兵搜查四处,并未有异常!”

“嗯?无异常?”听了曹操言语,董卓疑惑道:“南方亦无动静乎?”

wWW ★ttka n ★CO

“并无!”

“怪哉!”董卓眼神一凛,望着西方道:“再探!令其等探五十里内消息,旦有异动,速报大营!”

“诺!”曹操行礼,而后看了眼董卓,还是提出自己想法道:“中郎,此地离伏征西部偏远,若是吾部或征西部有乱,恐两军不可速救尔!”

闻言,董卓看了眼曹操,笑道:“孟德多虑,韩遂此贼或可与伏征西相抗数日,却败不得大汉,如今吾等所虑,为南方尔?”

“南方?”曹操诧异道,而后望向南方,一脸不解,董卓为何如此说。

见此,董卓目光凌厉,指着南方道:“那里是鄯善国所在!”

闻言,曹操一惊,不明白韩遂和汉军交战,鄯善国这个韩遂的仇敌,为什么会帮韩遂。

稍加思索后,由着董卓细细解说,曹操这才明白董卓之意,因为董卓已经认定韩遂必败无疑,因此根本不需要去救援,而这场战事若出意外,明显只有外因可能会出现。

至于这外因,明显就是韩遂多了很多原本他根本没有的援军,活生生的把大汉西征的远征军,给用人海战术害死。

而鄯善国会不会真的和韩遂联合,在曹操看来,这是明显的,毕竟,鄯善国可是当初第一个切断大汉路上丝绸之路的西域国家,可以说大汉失去西域,与其原因很大,一旦韩遂被汉军消灭,汉军占据好地方,不用去想,鄯善国肯定是西域的汉朝大军,要第一个讨伐的大国。

想到自己竟然连这小小的形势都看不懂,曹操自责不已,暗想日后必定还要在军事一道上,多下功夫。

少年时代,曹操便阅尽诸兵书,京中号称知兵,而且平定太平道之乱时,他也参加过十万人以上的大会战,但这点军事经验,无疑还不足。

如今的他,还不是后来那个在历次大小战争中,磨炼出来的魏武帝,军事经验不足,否则,也不需董卓多说,曹操也能自己明白。

当然,也不能就此否认曹操的军事天赋,毕竟,董卓虽被任命为这支偏师的主将,但是他手底下,一个亲信部将都没有,也不知朝廷如何分配的,董卓手下多为中原人和幽州人,根本上让他没有一个和他原本关系不错的将领呆在他名下。

故而,这扎营安寨,包括行军中的诸多事情,董卓都交给曹操去办,而曹操虽然军事经验不足,但这些基本事情其实做的还不错。

看着曹操身边那几个族亲亲信,董卓心里就一阵羡慕,伏泉此番让他有机会再入西域,但并未给他得力手下。

虽然董卓再三想让伏泉把他旧部张济、李傕等人调给他,但都被伏泉以其等另有重任,或者此番征西域,磨砺年轻将领为由回绝了,这如何能让董卓高兴?

也正因此,才有了董卓看着曹操亲信,十分羡慕的事情,终究没有真正的亲信在侧,董卓即使为主将,也很难全面控制这支偏师,让他们为自己所忠,而不是为大汉而忠。

想到曹操麾下亲信,这些日子的表现,董卓也是羡慕不已,这些曹操亲信诸如曹洪、曹仁、曹纯、夏侯惇、夏侯渊等其族亲。虽然他们此刻年轻,名声不显,但是看过无数兵将的董卓知道,这些人日后,必将有大成就。

而他董卓,以前从凉州一步一步带起来的兵将,早在他平定太平道下狱后,被伏泉这家伙各个蚕食,再加上他执掌凉州后,更是彻底吞并了他的旧部。导致如今他的麾下,也就只有董旻、董璜、董承、董越等亲族,虽然看着人多,但这些人在能力上,还是令董卓有些不满。

当然,董卓不知,曹操麾下还有乐进、史涣等此番他受诏后,在中原地区被其人格魅力打动,在真实历史上,日后追随他南征北战的诸将。

或许,这就是命运,纵然曹操现在还没起势,但这些他起家的基石,还是汇集到他身边。若非是他们在真实历史上,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即使随他曾一败涂地、曾仰人鼻息,亦曾横扫千军,但最终为他建立起一个天下十分有其七的庞大帝国。

当然,这一切,有了伏泉这个变数,一切都将不同,不仅是他,就是董卓,甚至其他人任何人都一样,包括此番调到董卓麾下的司马刘备,也一样。

就在董卓和曹操还在为局势变化,商讨如何应对处理时,有兵卒来报,营地外有百余兵卒,运大小数十辆车,自称山国使者,前来求见董卓。

听完禀报,董卓并未理会身边曹操等人的疑惑,却是立马大笑命令道:“来人!开营门,随本将迎接山国使者!”

“诺!”

众人虽不解董卓何意,但既然他用主将身份下令,只能应命,心里面,他们也在疑惑董卓为什么要和骠骑将军伏泉早有明令的汉军要占领的西域国家有所牵扯。

山国,乃是西域小国,其都城为墨山城,自山国王以下有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

莫看山国于西域建国,但其实它的实力,甚至可能连大汉的一些富庶县,都有所不如。其国有数百户人家坐落在山中,国民不足万人,全国一共也就有千人左右的战士,这点实力基本上遇到大一点的外敌侵犯,山国能保证都城不失都好了。

所以,山国也是西域诸国里,出了名的墙头草,谁势力大,就向谁俯首称臣。当然,也正是因为此国的识趣,还有其国实力虽弱,位于处于山上,攻打即使胜了也没什么好处,故而成了西域诸国里少数几个经常转化阵营,却依旧平安无事的弱国。

说到底,这一切除了山国自身实力注定以外,同样也有山国统治者出色的政治智慧,懂得如何把握形势,保全自己,不主动也不轻易得罪别国。

就像数年前,刚刚逃出凉州的韩遂,带着兵马连同家眷数万人入西域,在其他西域国家,都没有将韩遂部放在心上时,这山国却是第一个主动派人联系韩遂部,甚至还送了一些厚礼和韩遂部急缺的粮食衣物,为的就是害怕韩遂部有崛起的一天。

毕竟,韩遂初来西域,手底下说到底还有万余有过不少军事经验的兵马,这种实力,对于自家全部兵马也就千把人的山国来说,简直就是庞然大物般的存在,更何况山国这千把人还有不少老弱病残,即使韩遂军初来,但他们也不敢轻易得罪对方。

后来的结果也很是证明了山国这一决定的重要性,韩遂开始在西域站住脚跟后,一方面因为对于山国这弱小实力看不上,另一方面也顾及旧情,即使知道山国会和所以两面三刀和其他敌对的西域国家虚与委蛇,但也根本没有对山国动手。

当然,山国确实在韩遂站稳脚跟后,和其他国家有私下接触,但不过依旧是用的老一套缓和关系的手段,告诉对方自己是迫不得已。

仅仅如此,再无其他动作,而一旦其他国家让他们出兵帮忙,山国一定以国内无兵为由,满口拒绝。

正是因为山国没有实质性帮助敌人,就算明知他们和其他西域国家有勾结,但只要山国在自己得势后,主动俯首称臣,一般也没有国家回去找他们麻烦,这也正是山国这一小国的生存之道。

如同这一次,当从阳关外出师,一路行军数千里,终是到了山国附近的汉军,刚刚寻得扎营地方,就得到了山国辅国侯,带着百余将士,运了装着货物的大车小车近百辆,来犒军的消息。

董卓亲切热情的以大汉国偏师主将的身份,接见了山国来使,两方颇有默契的讲明了他们井水不犯河水的口头协议,这一幕使得在场汉将颇为不解,不少知道山国国情的人,都不明白董卓为什么会对这小国如此礼遇。

口头协议立下,得到汉军主将不侵犯山国的承诺,那山国使者很快便向董卓告知了一个重要消息,他们在鄯善国内的人报知,鄯善国数日之前就调动兵马,又向邻国精绝、且末、小宛等国借兵,合兵三万,扬言要斩杀汉军,按照路程,应该在两日后,便要到山国附近了。

言语之余,山国使者提醒董卓要注重安全,便且离去,留下营帐内听到这消息面面相觑的汉军兵将,很显然,他们此刻才明白董卓礼遇山国的意思,原来是在要他们的消息而已。

之后,董卓示意众人安静,说明了他如此礼遇山国原因,却是因为他昔年担任西域戊己校尉时,便与山国打过交道,知道此国惯于讨好各种势力,因此才有意接待,没想到却是得到了一个重要消息。

当下,董卓下令,全军休整,借着山国送来的数十辆装满酒肉水果的车辆,好好休息一日,然后与西域诸国联军对战。

众将领命而去,在场或第一次出西域,或早已来过西域的诸将领,心中都是兴奋不已。

毕竟,本来作为策应的偏师,他们心里可是失落不已,终究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没什么功劳,没想到西域诸国送了这么大礼,若是能就此全歼敌人,那他们的功劳,岂不是比主力还高?

当然,麾下将领会兴奋,但是作为主将的董卓却是兴奋不了,虽然提前知道西域诸国联军的兵力和消息,对于汉军很有利,可是这并不代表西域诸国联军会不知道他这支汉军偏师的兵力和消息。

董卓可不信,向来两面三刀的山国,会真的就向自己卖好,而不去和西域诸国联军卖好,恐怕他麾下的汉军,进入山国辖地后,便被山国人查探了干净了吧!

虽然汉军精锐,对付西域诸国骑兵,在董卓看来,以一敌三差不多,这还是那些国家得到马镫、马蹄铁信息的结果,但是西域诸国有三万人马,这不得不使得董卓慎重。

终究,董卓和那些只想立功的中低层将领不同,他作为主将,更要考虑的是如何最低限度的减小伤亡,并且完美的完成给他的牵制敌军,为主力打败韩遂军争取时间的任务。

故而,知道西域诸国联军必定会认真对付己方的董卓,不得不构思如何拖延了,总之,董卓绝不会和麾下大多数将领一样,自以为汉军天下无敌,便想着打一场以五千兵大胜敌军的神话来。

在西域待了数年,这数年的风沙,对于董卓来说可不是白吃的,鄯善国的军队整体实力,虽然不如大汉,但也不是相差太多。

否则,大汉努力经营的西域,怎么会被此国带人率先切断,并且造成大汉全面失去西域的后果!

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战不退第一百三十章 猛将之威当如斯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将军之位不好第六百零九章 朝中危机阴谋事第六十七章 孙文台成名战鲜卑第五百一十七章 归去蜀中还诸事第十四章 考校第六百四十三章 骠骑将军凉州牧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余后手第四百一十七章 时不待本初第九十七章 关羽杀人第二百三十章 蛮人营地真死地乎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广 张伯路第六百四十四章 调外兵入京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处不失眠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杀胡俘第五百章 大鲜卑山行军进行时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蛮乱第三百三十四章 窦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吗第七十四章 再议太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观异象四百一十一章 一门争死为党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广宗城内贼已动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现约何氏第五十二章 刘坚第四百零九章 袁本初来贺第二百六十二章 瞒天过海第一百三十八章 汉末第一名将第四百五十八章 万艾可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与祀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轻俊杰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声壮烈送行尔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云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乡隐居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脸谈第八十一章 请兵击鲜卑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苏氏第二百二十八章 尔等竟不知汉朝班定远使西域乎第五百五十六章 邺城宦者已愈制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众矣第二百三十二章 谁人降蛮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别山下突遇伏第一百五十九章 枭雄雄杰最大敌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处异趣第六十七章 孙文台成名战鲜卑第一百五十九章 枭雄雄杰最大敌人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宫门第四百五十一章 鲜卑俘虏做炮灰第一百二十六章 强弩在手何惧之第五百七十二章 阎忠诫劝清君侧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强根基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袭第四百章 明里缓和汉与鲜卑之关系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岖第一百六十章 双管齐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粮秣焚第二百六十章 为了黄巾而上位第一百四十五章 游侠少年刘张简第六百零九章 朝中危机阴谋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手段厉害不如军事牛逼第六百七十五章 开考取吏第一百九十三章 汉末最被忽视的部队第六百八十章 征西域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四百一十章 党人何谋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东虎战武圣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杀胡俘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谁手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将究何为第四百五十三章 杀戮征服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农张氏第六百二十五章 抢先决战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于朝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纷乱又多事第二百零六章 入阆中第六百一十一章 马镫马蹄铁初显威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出圣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长成第二百八十章 张鲁 休得呱噪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气血勇何人敌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众矣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宫门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归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一百零一章 关羽来投第五百四十章 满屋脏乱不得坐第七十一章 灭蝗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势又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