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埋葬

一语既出,石破惊天。

瘟疫?若论古人最怕的是什么,毫无疑问便是瘟疫,染了瘟疫能够逃生者微乎其微。

兵卒的长官,看着装应是个小吏,面色不信,疑问道:“小郎君这般说,可有凭证?”

伏泉回道:“并无凭证,只是家中长辈当年便是这般染了瘟疫而死。”

“那便是猜测了?”那小吏眼里闪过一丝轻视,吩咐左右曰:“速速驱散闲杂人等,搬了尸体。”

“诺。”一众兵卒连忙驱赶伏泉等人。

“不可,若是瘟疫需要立即防治,否则悔之晚矣。”因赶来的家仆人少,抵抗不住这帮生猛兵卒,只能裹挟几人退却。

这时候,刘华看了这边异常,急忙下马车,厉声喊道:“住手。”

一帮兵卒看到一位贵妇前来,摸不清对方底细,停下来观望那小吏,那小吏见了刘华装束,心中一紧。联想刚才伏泉穿着,心道自己莫非冲撞了什么贵人?雒阳乃大汉京师,天子脚下,城内遍地都是达官显贵,伏泉到底是什么身份还真不好说。

示意兵卒停下动作,那小吏走向刘华问道:“汝乃何人?”

刘华未答,此时她身边家仆立即回道:“大胆,此乃先帝长女阳安长公主,身份尊贵,岂是你这巡街小吏随意训问?”

小吏一听,脸色大变,急忙行礼道:“韩飞见过阳安长公主。”

шшш●тt kān●¢ o

没称官职,想来只是没有秩不入流的小吏,统率着维护治安的兵卒,在街道上称王称霸。当然了这些兵卒想来也不是精兵,类似于后世的警察城管一类,不过能被选来维护治安,也不是一般儒弱男子可比的,毕竟有汉一代,始终秉持着“士不教不得征”的传统。

刘华斜眼看了一眼韩飞,淡淡说道:“出了何事?”

韩飞指着伏泉与地上尸体回道:“这小儿在此胡言,说此人染了瘟疫而死,吾怕引起恐慌,下令驱逐。”

刘华随即问了伏泉:“汝今日能不能让我省心?莫要胡闹了。”说完,就欲下令家仆带他离开。

“可是此事反常,这人病因与父亲母亲死时模样相差不多,而且据其子交代,其父死前,其所住村庄多有发热不适之人,而且此人生前虽然生病,但看着无甚大事,怎会突然病故?不是染了瘟疫,说发就发,病急攻心,哪会这般死去?”

“什么?”刘华听了大惊,伏泉父母死前她还见过,急忙走到尸体不远处观察。待看到尸体情形,却看不出太多情况,她本非医匠,哪能看清,不过凭着记忆,以及今日伏泉表现,她已确信七八分,随即与韩飞说道:“此人尸体,汝最好小心收敛。”说完便带人欲离开。

家仆强拉伏泉就要离去,显然也是怕真染上瘟疫,要知道家主兄长夫妇可就是得了瘟疫不治而亡,伏泉侥幸活了下来,可不能让他们的独苗再出什么意外。

可是伏泉看到尸体身边小孩,甩开仆从,不知怎么像是触动了什么心弦,心生同情,上前问道:“汝叫何名?家里还有其他亲人吗?”

那小孩此时冷静了下来,遇到落寞的说道:“吾叫于忠,阿母发大水时不幸遇难,阿父也死了,村里亲友或死或散,哪有什么亲人?”

原来和自己一样也是没了父母的孩子,随即说道:“随我走吧,汝父我来埋葬。”

于忠看了一眼伏泉,幼小的身子散发着一股倔强,喊道:“阿父是吾大人,与你何干?”

“可汝独自一人能自己葬了汝父吗?而且汝父极有可能得了瘟疫,最好火化,免得让他人也传染。”

“吾……”于忠显然还想继续争辩,然而伏泉说得对,他现在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独自一人如何才能埋葬他父亲?突然之间,他脸上露出泪花,语气哽咽的说道:“汝帮吾埋了父亲,吾这辈子跟定你了。”

话语终了,事情最终也有了定论,家仆在伏泉的严声指挥下,不情不愿的拿着白布裹了嘴鼻,抬着于忠父亲的尸体出了雒阳城。韩飞见有人帮那孩子,便离开了,并未把伏泉的提醒记在心里。

不过有人对此时无所谓,有人可不行,刘华便是其一,她知道伏泉要把那具可能染了瘟疫的尸体埋葬,心里可是一万个不愿意,喊了伏泉来严声禁止。

“这事情交给那韩飞不好,你为何非要做此事?”

“那孩子与我一样,父母皆亡。”

刘华听后楞了半响,后来在听了伏泉所说自己早前染过此病,以后很难再染,这才放行,不过还是关心嘱咐道莫要轻易接触,留了亲信家仆照顾,便回府了。

因是瘟疫,家仆找来马车装了于忠父亲,本想就此出城,可是于忠哭闹,希望能为父亲洁面梳洗,即使生前如此穷困潦倒,死后他也希望父亲能够好好的走,汉代重孝由此可见一斑。

“汝不怕也得了温病?”

“得了又何妨,阿父含辛茹苦养大于吾,至死也希望吾能存活,吾做这点事情算得了什么?”

一句话,就把伏泉呛的不清,暗道这孩子比自己还早慧,莫非也是穿越来得?别无他法,命家仆去买干净衣衫,然后出城,找了一空旷地方,一边让家仆寻来柴火搭建焚烧场所,一边从附近找了水来,煮开后,为于忠父亲擦洗身子,梳理打扮,并换来一套崭新衣裳。

伏泉望见于忠摸着父亲身上衣衫时,眼中流露一丝欣慰,想想也就明白了,家仆买的不是平民穿的短褐,而是士人穿得长袖一类的袍服,或许他这辈子都没穿过吧。

事情终了,因汉代人死去有“饭含”一说,即口含玉石珠贝等珍贵宝物,死者为大,无论贫富,都会为亲人寻来宝物,为此入狱者也不在少数,伏泉随手把怀里麋良送自己的美玉放入于忠父亲口中。

于忠见了十分诧异,这玉石之大他当然知道价值几何,忧心说道:“少主,此玉太过贵重,忠不敢要也。”

“闭嘴,休管吾事,玉乃吾物,如何处理,与你何干。”

“这……”

一句话,说的于忠无言以对,他年纪尚小也不知如何拒绝,只能闭嘴。显然,伏泉帮他处理父亲丧事让他十分感动,语言里开始称“主”了,毕竟他的行为与卖身无异。

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气血勇何人敌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众之辈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阳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将如命的性格第一百零四章 正当南下掠汉之时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余亦亡矣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汉为傲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蛮为兵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后必大贵之第五百六十四章 刘张公孙何突骑第八章 献策防治第五百二十九章 颍川党人聚集地第八十九章 杨县良将第一百零四章 正当南下掠汉之时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二十四章 翻案机会第四百八十四章 庞柔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来第四百八十四章 庞柔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六章 瘟疫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二百三十章 蛮人营地真死地乎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异的黑东西第五十三章 无妄之灾第六百五十七章 没有下限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众矣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实力谁为胜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这就随仙姑成仙得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败 亦乃天意第二百一十四章 益州分野有王气第三百三十七章 陛下可知零陵太守杨璇谁人也第三百八十一章 吴起之才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灭鲜卑也第五百零三章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第二百六十三章 丢卒保车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计第六十五章 天灾不绝第六十三章 大汉名将自此不存第三百九十章 卧虎第四百零六章 敢问交好几世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验第一百四十五章 游侠少年刘张简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刘崇莫名出第二百三十章 蛮人营地真死地乎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将如命的性格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四百零九章 袁本初来贺第五百三十六章 酒徒狂生戏志才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蛮乱惊蛰起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调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汉末最被忽视的部队第四百九十章 火马之下同归于尽第五百三十五章 阳翟俊杰已不少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军并非铁板一块第六十七章 孙文台成名战鲜卑第四百五十四章 鲜卑汉奸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观异象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挟风雷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两百章 平蛮夷计策初定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观异象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断案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没门儿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静候佳音第六百一十七章 当往西域第一百四十章 可愿通汉第三百七十八章 穷寇勿迫莫贪功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贼灭第一百九十四章 汉蛮激战第三百五十五章 类似官渡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黄太一第三百九十章 卧虎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气血勇何人敌第三百七十八章 穷寇勿迫莫贪功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三百九十三章 鲜卑内乱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并军争谁人胜第二百三十五章 好一伙乌合之众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五百五十六章 邺城宦者已愈制第十二章 隐忧第一百零五章 狼烟起第二百一十六章 荐才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必奏请封侯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装远遁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一百四十章 可愿通汉第二百六十二章 瞒天过海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动勾搭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学诸友今何如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