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伏完假节

长秋宫里,众人皆是惊疑望着伏泉,等待他的下文。

伏泉正声道:“吾曾闻,蝗虫幼虫藏于土地,待成虫后一飞冲天,随风而去,日行百里,万物可食,故治蝗需从两面入手,一杀成虫,二杀幼虫。”

张让脸色一变,歹毒道:“竖子胡言,蝗乃神灵,岂可随意捕杀?陛下,请治此人妖言之罪。”

只是还未等张让继续,伏泉却舞臂高呼,大声喊道:“侄儿请陛下治中常侍张让大不敬之罪,其罪可诛。”

一语说完,满殿皆惊,众人纷纷望向伏泉,就连殿内外的寺人宫女都抬头望来,毕竟敢再皇宫里如此言辱张让这个大宦官可不多见。汉代在本人面前如此侮辱是极为失礼的事情,可以说是极为不给本人面子。

张让自己也是被伏泉这么一喊,愣住半响,然后气的怒目圆睁,额下那几撇粘上去的假胡子也是有些变了形状,参差不齐,大怒道:“贼子,汝敢如此放肆,气煞我也。”说完双手做虎扑状,便要想伏泉袭来。

“住手,宫中禁地,汝二人成何体统。张常侍,陛下面前动手,汝乃何意?”刘宏还没从刚刚发生之事清醒过来,但他身边宋皇后可是一直清醒,看到张让要对伏泉不利,连忙大喝道。

果然,张让经此一声大喝,这才惊醒,不甘的看了一眼伏泉,嘴中犹碎碎念道:“气煞我也!气煞我也……”的确,被一竖子少年在宫内自己的地盘如此羞辱辱骂,其更扬言治其大不敬之罪,诛杀自己,能高兴才怪。

刘宏之后也从刚刚突然发生的事情里缓过神来,脸色冷漠问道:“檀奴,汝乃何意?张常侍如何不敬?休得胡言。”宦官是其家臣,即使刘宏再喜欢伏泉,也不会允许他如此羞辱自己亲近宦官,毕竟打狗也要看主人才是。

伏泉站直正声道:“张让辱及世祖光武皇帝,其罪可诛。当年世祖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蝗蜮,以及蟊贼。’此言除蝗乃善政也,今侄儿献策捕杀蝗虫,常侍却言吾妖言,敢问姨夫,吾之言与世祖同理,今吾言为妖言,世祖之言为何?张让此论,致世祖于何地,其言辱世祖为妖,岂非大不敬乎?”

其言辱世祖为妖,岂非大不敬乎?

话语刚完,众人皆是目瞪口呆,伏泉最后那句犹如刀刃直插众人脑海,的确,若照此言,张让一定是对世祖不敬,论罪,刘宏身为光武后人,不治罪张让是不行的。

“陛下,奴婢非此意也……”张让此时被伏泉这一番诡辩弄得百口莫辩,此时他才明白自己是挖了坑自己往里跳,脸色极为难看,哭着向刘宏告饶。

刘宏当然不会真的治张让之罪,只见他笑着说道:“汝这檀奴儿,倒有急智,这般坑害张常侍。若真如汝所言,恐怕满朝诸公皆对世祖大不敬也。”

伏泉笑笑不做回答,史载刘宏自幼聪慧不假,自己用了诡辩之法证明张让对刘秀不敬,这刘宏竟很快便看穿了,还将了自己一军,毕竟视蝗灾为神灵示警的不止张让一人,满朝诸公思想束缚在阴阳五行论的不在少数,他们多数都和张让一样不敢捕捉蝗虫。

稍后,刘宏又问道:“继说汝言,如何治蝗?”

“吾观蝗虫幼虫虫卵皆藏于水边湿润泥土,只需命人挖出,火烧水煮皆可杀之;而成虫则有短期长期治理之分,短期则可在夜间设火于田边,火边挖坑,边焚边埋,然只可缓解蝗患,若想长期则需于河边植树,令蝗虫幼虫无生长之地,另需多养鸡、鸭,其已蝗虫为食,此乃治本之法,可防此灾……”伏泉后世经常听老人讲姚崇治蝗,后来也无聊去查阅了一番蝗虫防治资料,今日倒好,竟然用上了。

刘宏眼前一亮,惊问道:“果真如此?”

“雒阳城外亦有蝗虫出没,姨夫只需派人一试便知,何必问吾?”伏泉反问道。

沉思良久,刘宏令张让传旨尚书台,诏越骑校尉完假节发兵于雒阳城外捕蝗。然后便让伏泉离去,随其伯父出城,助其署理捕蝗事宜。假节,便是皇帝借符节信物予臣子,令其持节代表皇帝完成命令,完成后便收回。

这……刘宏此令,颇让伏泉哭笑不得,这是还不相信自己,不然为何其他连河南尹都不传旨,偏偏只让自己伯父去捕蝗。

伏完接到诏书后,也是满脸疑惑,以及不安。他是个书呆子,自然也是认为蝗虫乃是神灵,怎可轻易捕杀,待传旨的小黄门告知是自己那宝贝侄子向刘宏进言时,一脸愤怒。伏泉回府时候,伏完可以说是吹鼻子瞪眼,就差撸起袍服袖口,上来对自己动手了,不过有刘华在他身边,自然不会发生。

刘华宠着伏泉,在伏泉告知蝗虫何来后,便未再过问,而是回了后院,继续照顾自己那三岁的堂弟,伏均。小孩子这时候正是顽皮的时候,就爱瞎跑走动,府里没少被他弄的鸡飞狗跳,刘华可没有太多精力问及它事。

既然是皇帝诏书,伏完自认为汉室忠臣,即使再不愿意,也只能领命,换了袍服,拿了节便带着伏泉去兵营领兵。汉代发兵方式很多,持节算是其中的一种。汉节是竹制,按汉代计量方式长七、八尺,约合现在的五尺至五尺六寸;节上装饰是旄牛尾,共有三重,颜色时有变化,最初为赤色,武帝时因戾太子矫节发兵,乃加黄旄于第一重之上,以示区别;王莽时似乎节旄皆黄,光武立国后又恢复汉旧。

越骑营皆是大汉精锐骑兵,营地驻扎自然是在城外,否则城内狭小之地,怎够成千上万的骑兵演练?

伏完与伏泉骑马而行,前方自有黄忠与伏完的亲信卫士带路。黄忠自从黄叙病好后,经过伏泉一番“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又有宝马相赠,自此养于伏泉门下,毕竟其混得也落魄,即使回乡也不定有出路,得到不其侯府看重,有钱有粮供给,呆在伏泉门下不正好?

“逆子,杀蝗有伤天和,若是蝗神显灵,吾必不饶你。”显然,没了刘华一边盯着,伏完无所顾忌,开始批判起来。

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为粮第三百六十八章 终是屠城显本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礼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直奔中帐第一百零五章 狼烟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后所思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处投奔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这么无耻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为利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六百零二章 韩遂疑窦变兵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仓古道议古今第三章 郑飒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袭功成谁可敌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八十三章 斩袁赦 天下乃安第一百二十五章 决战伊始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声壮烈送行尔第九十一章 并州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风汉军急第六百三十六章 流失悲剧张燕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蛮人争议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为汉疆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舍昼夜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五百八十一章 内举不避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凉之黄巾争第六十三章 大汉名将自此不存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挟风雷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余后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阎忠诫劝清君侧四百一十一章 一门争死为党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一百一十三章 汉军威武第三百八十一章 吴起之才第五百八十三章 谁谓我无忧 积念发狂痴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残杀为撞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四章 帝心第一章 皇亲国戚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计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县听瓮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三百四十一章 扬州待援第四百九十章 火马之下同归于尽第三百八十五章 灭贼前奏第九十九章 无钱募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马腿比人命值钱第三百六十章 士为知己者用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无意当杀督邮第三百九十二章 国之肱骨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十章 佳儿早慧第四百五十三章 杀戮征服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六百三十七章 献关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宁终现身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圣第四百四十章 张奂终应第三百零二章 有何喜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第三百七十三章 围魏救赵救危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阎忠诫劝清君侧第一百零一章 关羽来投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乱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贼首甘宁行踪者 赏万钱第六百五十八章 拉拢盟友和打击政敌的妙招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孙瓒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东虎战武圣第四百九十章 火马之下同归于尽第五百七十二章 阎忠诫劝清君侧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将究何为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四百零八章 孔文举批司徒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马可识途 牛亦识群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断案第五十七章 麋良买官第一百七十六章 弹劾蔡邕第三百六十九章 尽瘁守节纵身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好一伙乌合之众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舍昼夜第三百八十三章 哗变伊始只为粮第五百九十八章 终至汉阳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并非禽兽第七十章 伏完假节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儿第六百七十章 平乌桓扫剿黑山贼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挟风雷第五百七十四章 凉州第四次汉羌大战第一百三十一章 溃败亡命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携长刀为君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战不退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五百六十三章 马腿比人命值钱第三百五十章 必可一战而定贼军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静候佳音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说何有之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