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战(一)

“公则,这两日可曾再想着逃走?”张辽看了一眼有些失神的郭图,笑问了一句,颇有几分打趣的意味。

郭图自从被张辽带回来后,就一直被幽禁在小平津,被贾诩看着。在小平津的那一段时间里,郭图可是与贾诩斗尽心机,千方百计想要逃走。

而贾诩毕竟是老谋狠辣,到后来懒得理会郭图,直接派人到冀州将他的家眷全部请了过来,自此郭图一下子老实了下来。

张辽得知后,对贾诩可是佩服之极,这事要换做别人做,不过是正常的威胁手段,后果未知,但张辽却知道师父贾诩最擅长察人,出计都是很有针对性的,似郭图这种喜欢斤斤计较而不顾大局的人,往往最是珍重家眷,是以贾诩这招一出,正中其弱点,郭图彻底哑了火。

此次张辽赶赴虎牢作战,贾诩便让他带上了郭图。

郭图此人虽然品性不正,战略目光也差了不少,但一些小计谋和鬼主意还是很多的。贾诩知道张辽在战略上的思路一向很明晰,有很有主见,不会被郭图干扰大局,便让郭图在战术上帮衬张辽一二,也算是对张辽的磨砺吧。

此时郭图听到张辽的打趣,面皮抽搐了下,转过脸去,不理会他。

张辽这厮完全是不把名士当名士,将郭图带到虎牢后,不管他愿不愿意,强行给他安了个军教习的头衔,命他每日花一个时辰教导军中基层将领读书,灌输忠义思想,没在这个时候,张辽也去听讲,是以也不怕郭图捣鬼。

而且张辽这个无良的家伙还怕郭图逃走,把放养在附近山中的那头刚驯服的斑斓猛虎拉了出来,直把郭图骇的魂飞魄散。张辽又吓唬郭图,说是这头猛虎已经认住了他的相貌和气味,只要他胆敢独自逃出军营两里路,就会被猛虎一口咬死!

郭图或许不怕死于刀剑,但死于猛虎之口,实在令他恐惧,至此,他可是彻底绝了心思。

张辽看郭图不语,呵呵笑道:“公则,你这计策不错,埋伏在十五里外,想必曹操和鲍信根本想不到吧?便是打探也打探不出吧。”

郭图抚着胡须,神情露出几分得色。

张辽探知曹操西进后,与徐荣商议作战计划,最终决定由徐荣领骑兵正面冲击,而张辽从后面埋伏包抄。

不过张辽知道曹操颇有作战经验,一路上也有斥候打探军情,很是小心,要设伏很不容易。

正在张辽头疼之时,突然看到郭图,便询问了他,郭图果然有些计谋,他建议张辽将埋伏之处向南横移十五里,张辽听后不由大赞,直接采用了。

要知道,曹鲍派出的斥候主要探索区域在前方,纵然再谨慎,但精力有限,侧翼一般只会探查三五里,最多不会超过十里,张辽这四千多士兵埋伏到十五里之外,完全不虞那些斥候发现。待到作战之时,他们从敌人探查过后的区域突然出击,必然会令敌人猝不及防,更收奇效。

这种埋伏方式如果是独自对敌或是利用峡谷等地形,离得太远根本没有作用,但此时前面有徐荣主力正面作战,而且实力相当强,双方接战后短时间内不会有结果,他们的后翼夹击就没那么急切了,这种埋伏用的正好。

而且张辽也发现郭图这厮的察言观色之能,这家伙出此计时应该是隐隐摸到了自己的心意。埋伏十五里,待赶到战场时,曹鲍和徐荣必然已经大战许久,相互消耗,而这正合了张辽的心意。

他与徐荣的关系虽然不错,但徐荣手下那一万五千士兵,真正归他统领的不过五千,其余一切都是董卓暂交由他统领的,日后还会收回去。对于这些胡兵的消耗,他乐见其成,因为这些胡兵日后很可能就是他的敌人。

对张辽而言,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这一战,无所谓正义,这本质上就是一场关西与关东两大利益集团的争斗,关凉以董卓为首,而关东以二袁为首。关西集团认同董卓,或者说是认同天子刘协,而关东集团则要拥立死去的废帝弘农王,弘农王死后,他们甚至谋算着另立天子。

因此,这一场大战谁胜谁负对张辽而言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要在这一场大战中奠定基础。

……

黎明之时,天色刚蒙蒙发亮,汴水东岸,曹操、鲍信两人高坐马上,两万五千大军阵列在后,烟尘飞扬,声势浩荡。

随着曹操、鲍信一声令下,大军源源不断开始渡河。汴水之上有桥,河中之水也是深浅不一,不少士兵直接就从水浅出趟过去了。

曹操驻马汴水之畔,回望身后望不到头的兵马,逸兴遄飞,抬起马鞭,指着眼前三百多步宽的汴水,慨然道:“此水的又称鸿沟,六百年前,魏惠王发夫开凿此沟,引大河之水为源,向东流经中牟、开封,折而南下,贯通汴水、济水、颍水、汝水、泗水,南通淮河,兴水利,溉农田,是以方圆数百里之地,皆赖此水。

秦皇一统六国,自关东征粮食运往关中,便在赖此水之力,以为运粮,更在此地西北兴建天下第一仓,敖仓。

四百年前,高祖与项羽争雄,隔河对峙,大战七十,小战四十,项羽粮绝,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诸君看那中分的广武山两头,各有旧垒,隔河相望,西为汉王城,东为霸王城。”

一旁鲍韬忍不住道:“曹将军,吾观此沟虽深两百余尺,但其内水深不过六尺,怎能作为通船运粮干道?”

曹操叹道:“武帝元光三年,大河决口于濮阳,泥沙淤堵塞汴河水道,汴水几乎断绝,一度干涸,直至明帝永平十二年,侍御史王景与王吴治理大河与汴水,汴水方有今日六尺之深。”

这时,鲍信开口道:“孟德,我等也该过河了。”

“是矣。”曹操笑道:“元让、妙才皆已过河,我等也当速速过河。楚汉之际,高祖与项羽争雄,以此汴水为界,而今董卓造逆,劫迁车驾,驱赶百姓,我等便踏过这楚河汉界,取荥阳,据敖仓,攻成皋,入雒阳,诛逆贼,迎天子,兴汉室!”

“正是!”鲍信几人看曹操神情振奋,受其感染,也不由精神大振。

鲍信和卫兹都不由赞叹,他们虽然职位都不比曹操低,但却没有曹操这份豪气,也缺乏曹操谈笑间激励众军的魅力。

很快,曹操、鲍信等人也渡过汴水,到了西岸,距离荥阳城不过二十里。

太阳升起之时,两万五千大军已经皆尽渡河,曹操高坐马上,朝阳将他的身影长长的打在面前,他拔剑一挥,喝道:“并力西向,今朝破贼!”

不料他话音刚落,轰隆隆!整个地面开始振动起来。

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曹操面色陡然大变,立时高喝:“是骑兵来袭!速速布车阵,列拒马,准备迎战!”

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三百二十三章 过年第八章 步步紧逼第六百三十六章 两面受阻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计败敌第二百七十二章 谁为华雄第十一章 坚定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马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五百五十章 兖州之乱第四百三十二章 盐池制盐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四百零九章 长安乱(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恶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迁徙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黄巾第五百九十九章 诏令下达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马行空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么是屠杀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战张辽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六十六章 局势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驾崩第一百零三章 战前部署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三百七十四章 狱外第五百五十章 兖州之乱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杀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啸!第二百七十章 斗将(二)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灭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门女婿第四百一十九章 长安乱(十二)第二百零八章 回马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为第二百六十五章 还我儿郎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头第六百一十四章 寿春第七十一章 来投第五十一章 踩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战(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头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谋第九十七章 中兴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选择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怀心思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鲜卑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五百八十七章 马超来袭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却第四十七章 精绝舞第九十八章 天子剑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战略第六百二十五 风口浪尖第五百零六章 我要拜师第一百三十六章 准备离开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第六百四十四章 叹息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护府第七十六章 突袭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七百三十章 幕后推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过年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四百一十二章 长安乱(五)第十三章 机智应对第六百二十八章 风云再起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五百八十九章 凶险第六十五章 起风了第五百七十章 张辽的担忧第四百零九章 长安乱(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调动第三百五十二章 责难第六百四十三章 闪电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标长安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义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