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叙旧

看到张辽面色稍缓,王三忙谄媚着道:“这些猪其实本来就是小人给张司马准备的,何劳张司马吩咐,只是下人动作慢了些。”

张辽满意的点了点头:“狗腿子,不错,以后我的将士每天就到你这里吃饭了,也不用领军粮了。”

啊?王三一听傻了眼:“这……这个……将士们来回跑的多累啊……”

张辽哈哈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帛纸,丢给王三,离开了后堂。

王三有些发愣的打开那张帛纸,不由面色大变,那竟然是董卓发的调粮令!上面还有长史刘艾的印信。

这张调粮令是张辽离开太尉府时专门找田仪讨要的,他就怕西园方面不发粮,没想到回来后,西园果然不发粮,他先爆发了一场,去了心中恶气,此时才将调粮令扔给王三,谅王三也不敢怠慢。

王三确实不敢怠慢,他摸着脸上伤痕,心中满是苦涩,更是想要大骂张辽,尼玛,早拿出这调粮令,我小小一个执事哪敢不发粮!

但他此时却恨也不敢恨张辽,反而对张辽更多了份畏惧,竟然有董卓发出的调粮令,显然张辽真的得到董卓重视了,将来恐怕前途远大,绝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执事能得罪的。

张辽到了前面,张健等被鞭打的六个士兵早有军医前来上药治疗,也为张辽包扎了伤口,因为有麟甲的抵挡,张辽的伤很轻,不算什么。

张辽又查探了张健几人的伤势,还好都是皮外伤,失血也不算多,只是需要静养几天,而且张辽先前暴打了华雄和那个李屯长,令张健几人极为振奋,伤口处的疼痛一时之间反倒算不了什么了。

即便如此,张辽还是安慰了张健几人一番,不过不懂医术,也帮不上什么忙,正好吴匡也没离开,张辽便命王三上了两壶酒和两碟小菜,与吴匡坐下来叙旧。

二人说起了半个月前雒阳大变的情况,通过吴匡的讲述,张辽也了解了更多的内幕。

当时袁绍等人撺掇大将军何进诛杀十常侍,而何苗、何苗母亲舞阳君与何太后却力保十常侍,士人集团、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三股势力各施手段,博弈京师。

半个多月前,也就是八月二十五,何进入长乐宫,奏告何太后,请求杀死十常侍,中常侍张让、段珪得到消息,率党羽数十人,手持武器,偷偷从侧门进去,埋伏在殿门下,等何进出来,又假传太后旨意再次召他入宫,何进入宫后,被尚方监渠穆杀死在喜德殿前。

随后张让、段珪等十常侍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要请大将军何进商议,结果十常侍将何进头颅扔给尚书,道大将军何进谋反,已被处死。

这下子捅了马蜂窝了,当时吴匡、张璋等何进部曲就在宫门外等候何进,一听何进被杀,愤怒之下就要率军入宫,却被宫中十常侍掌控的中黄门冗从阻拦。

“大将军,死的太屈了。”吴匡讲到此处,虽隔半月,想起恩主何进的死,却仍是泪如雨下,直到张辽安慰了几次,才收拾情绪,继续讲了下去。

何进被杀不久,袁绍和袁术兄弟也带兵加入了攻打皇宫的队伍,足有五六千人。袁术火烧南宫青琐门,十常侍在宫中惊惧,裹胁着何太后、天子和陈留王刘协从北宫逃出皇宫。卢植救下何太后,但天子和弘农王却被十常侍带出了皇宫。

宫门外,袁绍先是与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处斩了十常侍任命的司隶校尉樊陵与河南尹许相,又与何苗等率兵驻扎在朱雀门下,斩杀赵忠等十常侍。

吴匡当时与同为何进麾下校尉的张璋、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一道攻入皇宫,斩杀宦官,为何进报仇,正好在朱雀门下遇到何苗。

吴匡、张璋一向就怨恨何苗与兄长何进不同心,而且又怀疑何苗与十常侍勾结,害死了何进,想要做大将军,于是号令部下攻杀何苗。何进向来得将士爱戴,那些将士一听是何苗勾结宦官杀死了他们的大将军,哪管他是不是大将军的弟弟,愤怒的冲上去将何苗斩杀。

吴匡说到此处,犹自恨声道:“那何苗本名朱苗,是朱氏之子,被大将军后母带来何家,与大将军异父异母,做了车骑将军犹不满意,想要做骠骑将军、做大将军,如此贪权,大将军被十常侍杀害,必有朱苗在其中作祟,他死不足惜!只是可惜了大将军。”

张辽默然,涉及到权力斗争,便是父子兄弟也常常反目成仇,何况何苗与何进没有丝毫血缘关系,吴匡怀疑何苗在其中作祟,并不是没有可能。

吴匡又讲了随后发生的事情,十常侍一部分被袁绍兄弟杀死,一部分裹胁天子和陈留王从皇宫逃出后,连夜翻过邙山去了小平津,结果被河南尹王允手下的河南中部掾闵贡拦下,张让等几个宦官跳河自杀,天子和陈留王则被闵贡救下。

不料在车驾赶回雒阳的途中,被董卓率骑兵拦截下来,掌控了天子,回到雒阳后,董卓采取兵马循环入城的方式震慑住了袁绍、袁术、曹操等雒阳兵马,自任司空,又杀丁原,降吕布,废天子,立陈留王,逼走袁绍、曹操,最终完全掌控大局。

张辽从吴匡的讲述中也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些东西,董卓入京接驾的时间和地点把握的太准了,有很大一个可能就是董卓在雒阳有内线。

而与吴匡等人一起攻打皇宫的董卓弟弟奉车都尉董旻无疑有着最大的嫌疑,一是董旻能大略得知天子和陈留王的心中,二是董旻身为董卓的弟弟,也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

如今董旻并未任中郎将,怕是董卓下一步对他有着更大的任命了。

不过无论如何,董卓掌控雒阳的大势已定,张辽目前只能依附董卓,随波逐流了。

第一百零六章 万马奔腾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骄第五十五章 师父,请受弟子一拜!第四百二十三章 长安乱(十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战孙坚(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横推第七百零二章 开始清算第一百三十五章 迁都之始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为云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阳之战第四百一十章 长安乱(三)第一百零五章 袁绍第三百八十二章 关东风云第四百八十九章 粮草问题第六百零六章 阴招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见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败第五十章 不平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门拜访第二百八十四章 夺马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二百二十七章 颍川大抢劫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阳之战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战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节第二百零七章 突围第二百三十一章 终见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四百七十一章 瞒天过海第三百二十八章 韩馥第三十章 暴怒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二百零七章 突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见入髓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内使节第一百四十章 司马朗第四百三十一章 开府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术大回军第九十三章 胡轸兵败第三百九十二章 脱身第二百四十七章 布局颍川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七百零二章 开始清算第三百九十二章 脱身第三百五十二章 责难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马第七十章 朦胧第十章 骚包且慢第十五章 厚黑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东逃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谋划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为云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处第一百四十三章 乱世用重典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败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讨伐董卓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六十六章 局势第四章 我的钩镰宝刀呢?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四百二十七章 离间第二百二十七章 颍川大抢劫第五百七十四章 乱战始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进第五百九十章 救驾第五百一十六章 决定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没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县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计不休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难中郎将第四百二十三章 长安乱(十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骤闻第四百八十九章 粮草问题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三十章 暴怒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门外第一百三十五章 迁都之始第四百一十六章 长安乱(九)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为云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头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诈取